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40|回复: 1

[直播视频连接] 谁是《纽约时报》的年度十佳

[复制链接]

465

积分

3

听众

155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465
Bbegorypl 发表于 2015-8-11 20: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初,欧美各大媒体纷纷推出2014最佳音乐事件盘点,内容涉及最佳歌剧、音乐会、新人及合唱等。
  《纽约时报》资深音乐评论家安东尼-托马西尼在《纽约时报》评出了他眼中的十佳,颇有代表性。他评选的角度多从作品的含金量、演绎的精彩程度、社会影响力以及演奏家的创新曲目等出发。托马西尼说:“我评选2014年最佳音乐事件,大都跟那些令人感到亲密/亲切的音乐厅有关,而且在这些场所演出的古典音乐从开始就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这的确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趋势。当然,我还是要从那些最令人难以忘怀的音乐产品说起。”
  1《马太受难曲》:展现人性与灵性
  演出单位:柏林爱乐乐团
  地点:纽约林肯中心
  作为白昼音乐节的一个部分,林肯中心接管了位于公园大道军械库宽阔的音乐厅。2014年10月8日在这里,由彼得-塞拉斯担任舞台导演,西蒙-拉特尔执棒,由柏林爱乐乐团演奏、,柏林广播合唱团担纲演出的巴赫的清唱剧《马太受难曲》的演出给人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印象。
  担任独唱部分的几位歌唱家,如男高音歌唱家马克-帕德摩尔作为新约圣经福音书的传道者以及合唱队与乐队之间高水平的配合,让这部颇具宗教意味的清唱剧焕发出了戏剧性的寓意和光彩。可以说,这个版本的“马太”其在演绎方面的深刻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英国《卫报》评价:“这里完全消除了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距离,仅有观察者与参与者之间、音乐家与歌唱者之间的互动。他们把巴赫敬畏基督的热情演绎得如此深刻、崇高、美丽且撼人心魄,充满了人性和灵性。”
  2《科林霍夫之死》:拷问人性
  演出单位及地点:纽约大都会歌剧院
  2014年10月20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了约翰-亚当斯与导演彼得-塞拉斯合作的纪实歌剧《科林霍夫之死》。歌剧首演当天,引发街头数百人抗议。这一天也成为歌剧院百年以来颇为罕见的争议时间。
  这部歌剧是作曲家约翰-亚当斯与导演彼得-塞拉斯继《尼克松在中国》后合作的第二部纪录片式题材歌剧,讲述了发生在1985年10月21日的一起恐怖分子劫持人质的真实惨案。由于本着现实、人性的角度来描写剧中的事件与人物,而没有机械地、标签化地描述剧中的受害者——人质和恐怖分子,该剧引发了“反犹”、“反恐”两方的激烈论战。
  演出这部歌剧时正值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财政陷入困境,总经理格尔布仍然以非凡的勇气将这部歌剧搬上纽约的舞台,其魄力令人钦佩。当然,以敏感政治题材针砭时弊及其对政治机会主义的嘲讽,使这部歌剧如同约翰-亚当斯与彼得-塞拉斯的前作《尼克松在中国》,或者近作《原子博士》一样,拥有了艺术的原始魅力。
  托马西尼认为,除了这部歌剧本身颇高的艺术水准之外,作为科林霍夫之死30年纪念和9.11后的第15个年头,大都会歌剧院复排并首演《科林霍夫之死》的安排颇为及时,也为现代音乐赋予了更多现实性的意义。
  3《伊戈尔王》:有中生有
  演出单位及地点:纽约大都会歌剧院
  “无中生有”容易,“有中生有”更难。对于一位舞台导演而言,将新锐的视角和演绎注入到一部全新的歌剧创作中,比复排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要容易得多。但是,2014年2月7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的由俄罗斯舞台导演德米特里-切尼雅科夫指导的新版《伊戈尔王》让人眼前一亮:仿佛是将一部梦幻般的歌剧搬上了舞台。重新被排序的场景和情节,漂亮的独唱歌声和表演,让人再次领略了俄罗斯浪漫乐派创作的魅力。
  4《阿尔西纳》:还魂
  表演者:乔西-迪多纳托
  地点:卡内基音乐厅
  2014年10月27日,卡内基音乐厅上演了一场特别的歌剧音乐会——美国女中音歌唱家乔西-迪多纳托演绎的亨德尔的歌剧《阿尔西纳》。优雅、清新的风格、惊人的歌唱技巧和富于戏剧性的演绎,让人惊叹这简直就是英国指挥家哈利-比科特最典型的英国风味,仿佛将300多年前的这部作品给还了魂。
  5《故事集》:表述音乐
  演出单位及地点:卡内基音乐厅
  2014年4月23日,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上演了由当代美国作曲家大卫-郎策划的专场系列音乐会《故事集》。这场系列音乐会,一反常规的非叙事和非标题的乐器表演形式,而代之以叙述性的表述音乐。这个系列音乐会收集了中世纪时期、民间音乐、李斯特的音乐以及凯奇的创作为母本,每一场音乐会都有各自的核心故事主题,如英雄、精神、爱、旅行、记忆等,以此来试探观众对于声音的色彩性与联想性之间的关联性。在这样一个系列音乐会中,人们得以全方位地体味几百年前音乐的叙述方式与当代创作之间有机且不同的联系。

; v' j4 c7 C; H$ w2 h; F. ~7 u/ A; Z, O
4 @6 p1 @; D; P  A7 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5

积分

3

听众

155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465
 楼主| Bbegorypl 发表于 2015-8-11 20: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6“海的主题”:春季的特别奉献) L; Q% x: M7 R. F3 b

. l* @% ]' S' n  演出单位:西雅图交响乐团$ K! p, i5 _' d
. \0 x+ z; N8 O- w
  地点:卡内基音乐厅
8 q  g( @$ f: j( G9 C4 }! c, k0 e: m' x  a& F7 J
  2014年5月7日,纽约春季音乐节迎来了一支特别的乐团——西雅图交响乐团,他们在卡内基音乐厅献上了一台的特别音乐会,一个以海为主题的专场音乐会。音乐会选取的几部作品都跟大海有关:约翰-路德-亚当斯创作的《成为海》、瓦列茨的《沙漠》和德彪西的《大海》。
  z  k; N) w$ R# f
, W8 W1 [% x$ E* l  为了观看这场海之主题的音乐会,西雅图的粉丝纷纷从西雅图到纽约来赶场,不仅是为了助阵他们崇拜的总监鲁朵维赫-摩尔罗特,也是为了助阵这支乐团。' U% l! I. H4 D: _1 B
" `, K: {8 Q+ D9 Q! U
  最引人瞩目的是乐团首演约翰-路德-亚当斯的《成为海》。这部作品由西雅图特别委约亚当斯而作。亚当斯将舞台上的传统乐队切割成了几大块,弦乐、管乐、铜管和打击乐各自演绎不同的声块,作品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海水、鸟语等。无论是观众熟悉的德彪西的《大海》还是陌生的《成为海》,所有观众都在摩尔罗特手下的西雅图乐团中,领略了置身海洋般声场的曼妙感受。
! b8 E3 x" g: n4 E4 p2 c
/ Q: ~# {9 ~3 v# `3 u  7音乐+电影:重现“摩登时代”5 `/ @/ D* S6 {
5 S9 [! D, u- ]: a- [# ~; j' i/ @, V
  演出单位:纽约爱乐乐团  t3 P" \1 @& ]2 ]
' r0 X; g- x- B
  地点:林肯中心费舍尔音乐大厅' `$ [$ e+ q# U  h, @
4 [2 n+ j1 }1 p0 K+ {
  2014年9月18日,纽约爱乐乐团在醒目的大屏幕下用电影和音乐呈现了戏剧大师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片段。观众们跟随指挥家提摩西-布洛克一同徜徉在1936年的电影记忆中。舞台下的观众不时地被这位喜剧大师的滑稽表演感动着并爆发不羁的笑声,人们情不自禁地要为电影的场景喝彩。电影总能给人带去太多的畅想,电影中的音乐也让当晚的观众与音乐家们一起,在缅怀和回览电影大师艺术的同时,欢度最温馨的时刻。4 w" D+ d9 B5 C$ d
0 I' o  L& \1 o
  8马里奥-福梅蒂:从李斯特到当代
2 L) `2 s+ V2 s8 N) |( r4 A- F/ n1 P  u$ u
  表演者:马里奥-福梅蒂
* b$ K# s4 ~& t3 ]  J# ?
7 t8 N$ X3 J* Q0 p4 v. b  地点:林肯中心
; r9 D9 _0 A* h: ^
! b( O4 w3 g! |  2014年6月4日,意大利钢琴家马里奥-福梅蒂举办了一场主题“来自李斯特的灵感”专场音乐会。以李斯特为起始,当代创作大师吉奥吉-库尔塔格、约翰-亚当斯、沃尔夫冈-李雷姆以及贝利奥的典型作品都在音乐会中一一呈现,揭示出当代作曲大师如何从李斯特的音乐创作中深受启发,从传统进行延伸,拉开了一副从浪漫派后期乃至无调性、偶然音乐和极简主义的画卷。8 m% @9 U8 g- M# R7 X* i
7 t7 `, Y( G7 v; W" r
  9格里萨梅尔:《从斯卡拉蒂到凯奇》(CD)
# ~7 a. @" h! {2 h' @& s
. t7 c! J! A+ u8 i. {9 K  表演者:大卫-格里萨梅尔+ o4 L* R  k" s* L1 v
( ~, p/ L) i4 T( r) c; h: c
  你能想象得到,一位钢琴家可以同时在舞台上一边在钢琴上演绎古典大师斯卡拉蒂的作品,另一边在装满螺丝钉的预置钢琴上演绎当代作品吗?4 ^$ n4 K' L( d( D1 X$ D

+ f3 h, z- e5 j) \  以色列钢琴家大卫-格里萨梅尔就是这样一位可以自由在巴洛克和当代音乐中自由穿梭的钢琴家。他由索尼唱片公司出版的莫扎特专辑被《纽约时报》评为本年度最佳专辑。索尼今年为他录制的《从斯卡拉蒂到凯奇》,也让爱乐者眼前一亮:他的作品跨度从巴赫、斯卡拉蒂到勃拉姆斯、勋伯格、利盖蒂以及凯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跨时代的演绎者。外媒评价他的演绎精细、精湛、优雅、剔透,且颇富爆发力,其技巧完美得令人惊叹。7 M* j$ ^' v1 }3 ?% N+ n

+ l. E' s; k) Q0 e( H% Z/ ]1 H/ y0 G  10本杰明-霍克曼:当代变奏
7 ^  c7 D! _/ G' @
& {6 T$ Z8 b' _  表演者:本杰明-霍克曼8 g6 u% w) p1 D* d2 z
; Y) M+ S$ v5 f# @6 L5 a
  地点:纽约亚文化俱乐部5 l, T  P+ J4 o$ l4 y1 a  R6 f
" Q1 a8 D1 r) y7 R
  2014年3月11日,33岁的以色列旅美钢琴家在纽约东部的一个仅能容纳150人的小俱乐部演奏了一套当代作曲家的“变奏曲”。这些作曲家大都为观众颇为陌生的作曲家如奥利维尔-纽森、贝利奥、塔玛-慕斯卡尔和费德里克-泽维斯基。
6 S7 I  o& Y7 i; p$ g$ }, H' v! U- A
  霍克曼将当代作曲家作品的主题进行变奏,并在这些主题基础上探索音乐情绪、性格发展的变化和主题发展的诸多可能性,让看似单调晦涩的当代作品顿时变得生动起来。钢琴家的演绎不时地带着人们在水晶般的音色和华丽的和声中穿梭。其实,作品的生动与否完全在于演奏家的演绎。在这里人们不再感到当代音乐单调乏味,在舒适的视听环境中,人们喝着酒,吃着点心,悠闲地欣赏着这些当代音乐。松散的欣赏形式,也彻底让当代音乐卸下了严肃的面具和武装。' O) S% G% x9 v# ~' _) o  H
: r( e9 E; O1 m8 o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5-5 19:31 , Processed in 0.146760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