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77|回复: 0

难寻“海顿腔”

[复制链接]
anxin 发表于 2015-8-10 08: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音乐厅的MINI音乐节,已经举办了两届,兼具学术性和艺术性,其定位和水准颇获好评。今年的第三届,音乐节聚焦18世纪的“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请来的是乐坛室内乐名团——英国室内乐团。抱着极大的期待,我欣赏了他们7月17日的第一场——“奠基者,海顿”。

  这次英国室内乐团演奏了海顿的四首作品,曲目安排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比如第一曲海顿的歌剧《无人岛》序曲,就出人意料。虽然这次演奏的《无人岛》序曲才八分钟左右,但遒劲有力的节奏和戏剧性张力,还是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英国室内乐团的表现先声夺人,音色高度统一,步调一致,生机勃勃,干净利落。

  但这个八分钟过后,我的欣赏就始终停留在理性的层面,难以感性地畅游。先说第二曲,海顿的《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独奏大提琴的卡罗琳-戴尔,她的音准、音色、音量、走句、表情等等,乏善可陈,甚至有勉为其难之感(有说她是一种接近古乐的演奏法,但听不出妙处)。加上她那套有些随意的大妈演出服装,如果不知她的履历,还以为是偶尔上台者。也许,乐团的首席不等于独奏家。下半场开始的海顿《G大调第三里拉琴协奏曲(长笛、双簧管)》,也碰到这样的问题。

  从资料上看,里拉琴是一种古乐器,目前已经失传,现在如果演奏,一般都是以长笛或双簧管取代,也有用双长笛代替的。本场演奏是长笛和双簧管,演奏者也是英国室内乐团的成员。这二位独奏者与乐队的配合很默契,几段SOLO、包括与大提琴独奏的一唱一和,妙趣横生,有海顿味道,但总觉得还是有些四平八稳,不够“独”,不够即兴,不够趣味。曾听过多个室内乐团,仅就声部独奏者的水平,这次的英国室内乐团,未显“棋高一着”。

  尽管如此,我对音乐会最后曲目:海顿的《G小调第83(母鸡)交响曲》,仍抱着希望。一部完整的交响曲,应该可以听清乐队的全貌。从第一乐章开始,他们的特色优势就很明显,就如他们演奏音乐会第一个曲目的表现。但随着乐曲的进行,乐队的走句越来越像步调一致的急行军,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感,缺少海顿式的典雅和闲适趣味。问题出在哪里呢?看着台上三十多位演奏家,一边演奏、一边眼睛紧盯着乐队首席斯蒂芬尼-冈利,但见她肢体动作猛烈迅捷,幅度很大,甚至有些夸张,因为她不仅仅是乐队首席,还担任指挥的角色——英国室内乐团是不设专职指挥的。一个三十多人的室内乐团,不设专职指挥,行得通吗?英国室内乐团以他们几十年的经历证明,是可以的。但如果有指挥,他们的表现是否会更好一些呢?至少从本场音乐会来看,完全是有这个可能的。现在他们做到的是整齐划一,如果有一位便于表情达意的指挥,是否会有更丰富的细节和韵味呢?

  正当我要索然离席时,乐队安可一曲,纯弦乐。这酒喝到最后,才终于品出了味道——乐队的松弛、自然、圆润、韵味,与前面的演奏简直是判若两队。莫非他们正式曲目的演奏,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海顿的风格?安可的小品,才是自由天性的展现、自己特色的发挥?现场听一位习过小提琴的乐迷朋友说,乐队弦乐在演奏时用的是“抛弓法”,意为接近古乐的演奏效果。但英国室内乐团用的是现代乐器,能达到这样的古乐效果吗?弄得不好,是否会适得其反?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5-9 09:58 , Processed in 0.05734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