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26|回复: 0

古典强国造血强国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anxin 发表于 2015-8-10 08: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如同汇集了世界最顶级联赛、最顶级球员的欧洲足坛一样,欧洲古典乐坛也几乎囊括了世界最一流的交响乐团和演奏家、指挥家。且无论足球还是音乐,欧洲强大的“青训系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强劲的人才支持。7月25日,一批来自德国的高中生,就用一场音乐会,让大剧院观众见识了这股惊人的力量。

  一群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孩子,组成了一支完整的双管编制乐团不足为奇。传统的德式舞台布局,稚嫩但初具规模的德奥音响,足以让人赞叹和羡慕。透过宣传册中详尽的赞助者、推动者、乐器合作供应商,乃至巡演出版商名录,更令人惊诧这支青年乐团运作的专业化。

  单就演奏水平而言,德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的表现已经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开场演奏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一交响曲》中,乐团在指挥帕特里克-朗格引领下将普罗科菲耶夫“仿古”的旋律演绎得细致、立体。在作品的整体塑造上,乐团始终紧随指挥的手势,节奏沉稳、音色稳定,这种稳重的演奏素质是德国乐团最大特点之一,对于青年乐团而言更为可贵。

  第二首作品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的钢琴独奏由德国青年钢琴家赫伯特-舒赫担纲。舒赫在当今乐团初露头角,在巴特基辛根夏季音乐节、莱茵高音乐节、鲁尔钢琴音乐节等主流舞台都有出色表现。当晚的演奏中,舒赫依然表现出对作品的独到理解,音色清亮,节奏自由。但这支青年乐团显然对担纲协奏稍感陌生,与钢琴的配合稍显勉强。

  音乐会下半场伊始,一支二十余人的室内乐团阵容演奏了科普兰的《阿帕拉契亚之春》,这部旋律复杂、精致的室内乐作品中,团员的个人技术得到了极佳的展示机会的同时,对“乐团配合”提出了极高要求。这支素有“柏林爱乐乐团教子”之称的青年乐团最可贵之处在于培养真正适合交响乐团需要的演奏家,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演奏大师。其中个别团员在演绎这首室内乐作品时,表现出十分成熟的乐团演奏状态,制造音符的同时接纳着来自其他团员的声音。下半场的重头戏是门德尔松的《第四交响曲》。这部交响曲是德国浪漫主义全盛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交响曲作品。乐团在大体量演奏后,状态出现了明显波动,从第一个音符开始,就显露出一丝急躁。旋律表现不够充分,铜管声部的失误也频频出现,在笔者看来,这并非技术层面的缺陷,更多应归咎于舞台经验的单薄,无法在一场音乐会中完整、合理地分配精力。

    最后,在总结各种优势和缺陷之后,所谓“差距”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一支高中生组成的乐团,在一场音乐会中演绎了两部交响曲、一部协奏曲、一部室内乐作品,这支青年交响乐团初具规模的背后,是一个古典音乐传统强国展现出的惊人的造血功能。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5-17 21:03 , Processed in 0.12589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