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88|回复: 0

一小时纽约音画之旅

[复制链接]
geci888 发表于 2015-8-7 20: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几场重磅音乐会拉开了第六届上海交响乐团夏季音乐节的序幕,系列音乐会场场主题时尚,看点十足。7月9日是纽约爱乐乐团此次上海之行的第三次登台,光是“假装在纽约”的音乐会名称就足够吸引眼球。

  伴随着台风将临前的些许闷热和毛毛雨丝,纽约爱乐乐团依旧身着前两场的白色西装,带来一股迎面而至的清新之风。围绕着“假装在纽约”的主题,选曲自然离不开与纽约密切相关的音乐作品。既有十九世纪末德沃夏克初到纽约后构思完成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也有乐团前任音乐总监伯恩斯坦创作的《进城记》选段,还有当代作曲家和少年作曲家关于纽约的点滴感受。虽说只能管中窥豹,也极具代表性。配合着音乐的是投射在舞台顶部五片反声板上的影像,声画并茂,颇有影院观影的既视感。

  首先奉上的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一乐章,纽约爱乐的驾轻就熟似乎不难想象。这个首演了该作品的老牌交响乐团一开场就充分展现了自身实力。铜管音色饱满,弦乐音色舒展,具有流动感,整个乐章一气呵成,连贯流畅,将充满戏剧性的第一主题和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有机结合在一起,既有对比又很统一。伯恩斯坦的音乐剧《进城记》中三个选段被穿插在其他作品之间。其中《伟大的爱情》虽然只有短短两分钟,但音乐形象很丰满,描绘了水兵盖比天马行空的爱情梦,需要管乐充满爆发力的演奏。乐团的表现差强人意,受限于座次距离的影响,打击乐和铜管时常落在弦乐后面,看来这个全世界所有交响乐团都容易出现的通病在纽约爱乐乐团身上也未能免俗。随后《孤独的城镇》和《时代广场》的演奏则要好得多,尤其是用作音乐会大轴的《时代广场》,演奏有层次有重点,色彩丰富,除了木管演绎精湛,打击乐声部同样十分出彩,也算与开场曲的优异表现首尾呼应了。

  音乐会还演奏了凯伦-勒弗拉克的《一口苹果》。作品凸显了这个纽约土生土长的当代作曲家对于“大苹果”的深切感情,开头那种生机勃勃的意象令人印象深刻。作曲家对纽约的拟声化描摹体现了一个女性细腻的观察力,具有浓浓的时代气息。现场配合音乐呈现了一段城市影像,从纽约标志性的各式建筑,到城市里的各类人群,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现代化城市风貌。指挥家吉尔伯特通过谱架上方安装的小屏幕使音乐的节奏得以与影像同步,乐队演奏生动,整体效果很不错。但可能是过分追求音画的同步,偶尔感觉乐队的速度不够稳定。

    作为本场音乐会的一大特色,被冠以“青年音乐会”音乐教育项目,演奏了中、美两位13岁小女孩的作品。生长在纽约的非裔女孩哈瓦-萨胡和就读于上音附中的内蒙古女孩廖书文分别以自己的视角描绘家乡。哈瓦-萨胡的作品音乐素材相对单一,配器比较简单,但运用大量非洲鼓点的节奏,很有特色和可听性。廖书文则大胆运用了现代的音响效果,用铜管的演奏模拟狼群的叫声,结构完整,展现了良好的乐感。不难看出纽约爱乐排练得还不够充分,但是,乐团的演奏家们如此真诚用心的演奏,对两位小作曲家而言会是多大的鼓励。同样受惠于“青年音乐会”项目的还有上海乐队学院的13位学员。他们与纽约爱乐乐团共同排练,共同登台,收获了难能可贵的经历。

    音乐会的时间短得令人意想不到,曲目只有35分钟,加上主持人的大堆串词、乐团负责人的致辞也只有可怜的一小时,这虚拟的纽约之旅着实短暂,对观众而言更是极大的不满足。当然,或许这场音乐会的意义大于内容,两国对青年艺术家的培养令人可喜,纽约爱乐乐团对“青年音乐会”项目的长期坚守也给予我们巨大的启示。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5-9 10:32 , Processed in 0.04045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