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发展,音乐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破原有音乐形式的创新应运而生,先锋派音乐人谭盾探寻与自然音响接合的艺术实践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洪健生从哲学的角度出发,以谭盾的这种艺术实践为研究对象,在探讨音响动态与人们心理关系基础上提出了音响动态学。 ——编 者
0 j3 X/ p" H I$ r( ]+ c, q$ Y
, \1 D2 R+ h( o# [ S; @' { 音乐作品尽管是人类的创造物,但是其自然属性上是音响(Acoustic)的实体,是声音的动态( kinetics),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物质运动。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由不同阶段音响构成的体系,它既是客观存在物质的构成物——音响(Acoustic)实体,同时又是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种意识现象。我们从音响对人们情感心理的影响,提出新的学科——音响动态学(Acoustic-kinetics)。音响动态学是音乐学的外延,它不仅包含有音乐的范畴,也包含了一切音响的范畴。音响动态学是探讨音响动态与人们心理关系的学科。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人们对音响动态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像,它主要通过音响动态中音序的无序的排列(如大自然的声音:泉水声、鸟鸣声、雷鸣声等)和一系列音序的有序排列(乐音)以及节奏、旋律和和声的组合来感染欣赏者的探究;另一方面,音响动态对人们身心的调节和对人们情绪的诱导,使人们获得音响的情感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达到情感的互动和交融,最终获得音响审美享受的探究。
# @/ @3 p2 m9 q' M: y
7 B; b2 Q/ [4 Z( b, H% Z, K j& [ 音响动态学是以音响的特性为研究对象,是以音响生理学(Acoustic-Physiology)和音响心理学(Psycho-acoustics )为研究领域的学科。
& v- [* c2 S: Y, d; f
0 H2 B( f$ {; c% G, H5 p6 { 音响的特性主要包含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它的音乐特性(节奏、旋律和和声);另一个是它的物理特性(音高、音强、音色和时值)。它们都是以音响为特征的,都可以触动人类深邃的情感世界,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无任何语义性,也无可视性,而不同点是音序排列的有序和无序。从音响的音乐特性来讲,音响动态是音乐的载体,它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其主要的内容是节奏、旋律和和声。⑴节奏是具有一定速度的快慢的节拍,而节拍在音乐中是做有规律地强拍和弱拍的反复,它自身也含有不同的音阶,其功能主要是运用速度上的快慢和音调上的高低把它们组合到一起。⑵旋律体现了音响动态中主要情感的元素。它是由一系列不同音高(也可以是相同的)的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音的序列。旋律对于人的听觉感官,形象地讲相当于视觉感官中线条的概念。旋律是构成音响动态的主要艺术手段,由于它在音响动态中表现力最强,被称为音响中的“灵魂”。⑶和声是数个乐音同时结合的法则,包含和声学的物理和数学的基础、以及和弦的功能体系。它通常根据各个和弦将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的音阶,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结合在一起。在音响动态中和声起着润色、烘托、渲染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音响动态的音乐特征主要就是这三者之间完美的组合,并通过其一系列的音序排列,和不同的声响进行时间性的组合来感染欣赏者。6 b5 Y% c( C2 ?. s; C X4 ]
3 H6 X7 m, r& |2 |- W* K 音响的物理特性是声音的强弱、长短、高低与音色等,以及空气和发音体的振动等,它主要包含有四个要素: 音高、音强、音色和时值。这些要素是根据人对声音的频率、振幅、波形和时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不同的感知与相关的物理特征相对应。但决定某种感知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单一的,它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强弱的感觉主要来自振幅,但同时也受频率、时程和波形的影响。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声音有许多特性,其基本的特性有如下几种:频率(指的是每个二度音程的周期数),强度(指的是听觉器官所承受的声压数),音质(指泛音所产生的音波的种类),音长(声音出现后所持续的时间)。就音响心理学的观点而言,人们对频率的反应在音乐特性上称为音调,同样,也可指或高或低的音。音调的强或弱在音乐特性上称为音强。音色和音质两词本质上差异不大,基本上是可以互换使用的,主要是指声音的品质。现代科学证明,人的听觉器官对频率的反应约在20-20000赫兹之间,而对其中的2000-4000赫兹的声音频率的反应最为敏感。在某种意义上说,音高和音强是由频率和强度决定的,它们与频率和强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听觉器官接受音波所得的听觉印象是一个整体,不是音波的各个物理特征,由此形成人的音响经验。音响的物理特性研究更侧重于人对声音的整体的感知和感受。) ]0 w9 T8 t; T3 H* e* T9 A
( ?7 A. x" m5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