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63|回复: 2

[剧本台词] 李幼斌否认是戏霸:改动大的那是烂剧本

[复制链接]

4167

积分

4

听众

1156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167

摇滚达人

五散人 发表于 2015-7-30 11: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应“戏霸” 爱改剧本? 改动大的是烂剧本

  李幼斌曾被列入“戏霸”名单,主要是因为他对剧本的改动较大。对此,李幼斌回应说,自己会经常对剧本提出意见或直接进行修改,但不会太大,“我都不理解戏霸的意思。我的能力有限,顶多对台词进行调整。比如《闯关东》拍到结尾时,为了挡住日本关东军的装甲车,朱开山的二儿子朱传武拿着炸药包只身上阵。原剧本里,朱传武没有牺牲,但我和导演、编剧等几个人觉得,如果让他死了,会更真实感人。所以,最后我们对这个地方进行了小修改,众人将朱传武血肉模糊的尸体从战场上抬回来,特别悲壮。”

  “但凡改动太大的,一定是剧本本身有问题。中国的电视剧真正想上去,还需要把剧本写好。我特别同意‘电视剧是剧本的艺术’这句话,现在编剧看演员挣钱多就眼红,找好多‘枪手’瞎编一通,想以量取胜,但编得有点不负责任了。咱不跟国外比,就跟十年前比,剧本质量差太多了!像《亮剑》《车间主任》《江山》这样的剧本再也没见过。”

  演艺感悟 16岁入行 从未想过要放弃

  从16岁开始上舞台,已届花甲之年的李幼斌演了四十多年戏,他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代表,直到50岁的时候才红。他说,这四十多年从未想过放弃,“我刚进长春话剧院的时候,开始觉得自己行吗?当时想过要转业干点别的。但是这个想法很短暂,一下就过去了。那个时候小,刚进剧团,也不太懂,也不知道演戏是怎么回事,就天天跟着跑,当时感觉很迷茫,还闹出不少情况。”有一次领导安排李幼斌负责置景。戏里有一幕是狗腿子开枪打死了老奶奶,老奶奶扶着石头慢慢倒下。可那几天李幼斌有点发蒙,把放石头的事给忘了,“狗腿子拔枪就打,老奶奶应声倒地,伸手去扶石头时却摸了个空,摔了个结实,半天没爬起来。”

  李幼斌认为,当演员执着最重要,“兴趣很重要,但干我们这一行执着非常重要。还有就是心态要放平和。”每年的艺术院校考试都挤破了头,年轻人都很想出名,李幼斌说:“现在年轻人太功利了,我们那时候真的不是这样的。一旦目标放得远大了,就会让自己亢奋,就觉得什么都能演了,我觉得这对于演员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行事低调 不需要炒作 我的责任是演戏

  低调、执拗、惜字如金,这是媒体记者给李幼斌总结出的关键词。曾有人笑言,李幼斌轻易不接受采访,好不容易约到了,问他10个问题,得到的回答5个以上都是“不知道”“不方便说”等,因此被归入“最难搞定的采访对象”,对此,李幼斌一口否定:“我只是清醒地知道自己只是个演员。并不是说这几年火了,就出来装了。演员的责任是演戏,而不是面对媒体。适度配合一些戏的宣传,我还可以接受,但我个人的性格真是不喜欢多说的人。我的标准是,不要做过多的自我宣传,有什么用呢?能把自己炒火了吗?我真是害怕惹观众烦,怕观众指着我说‘这么大岁数了,还出来得瑟什么’。”

  说到自己的性格,李幼斌说:“我就是个老头,平时没有任何爱好,看电视连电视剧都不看了,就看新闻。现在每年出来半年拍戏,身体还可以,也不健身。就算跟大家一起出去旅游,我也是在屋子里躺着,哪也不去。”


  >>记者手记

  演不动了才“退休”

  李幼斌留给媒体的印象是为人低调,话也不多。见面之后,发现他是个幽默的老头,采访时经常能蹦出几句特别俏皮的话,逗得他自己和大家哈哈笑。采访中,他言简意赅,不是因为他不配合或者不善言辞,只是在他心里,自己经历的那些事儿真没什么好到处炫耀的。他总说,演员嘛,把戏演好就行了,哪来那么多好说的?李幼斌说,很快就要从八一厂退休了,但会把表演进行到演不动的那一天,因为他热爱演员这个职业。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67

积分

4

听众

1156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167

摇滚达人

 楼主| 五散人 发表于 2015-7-30 11: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战剧《马占山之决战江桥》正在旅顺拍摄,主演李幼斌在拍摄间隙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李幼斌被称为影视圈“最难采访的演员”之一,对这个头衔,他哈哈一笑“我都快退休了,还说什么呀,我不需要炒作,我就是个老头!”谈到另一个头衔“戏霸”,他说自己会经常对剧本提出意见或直接进行修改,但不会改动太大,“但凡改动太大的,一定是剧本本身有问题”。

  谈新剧 做足功课采访英雄后人

  电视剧《马占山之决战江桥》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三省,马占山将军率领爱国军民在齐齐哈尔嫩江哈尔葛大桥打响抗日第一枪,同日军和张海鹏为首的伪军斗智斗勇的故事。李幼斌表示,最吸引自己的是剧本的完整性,“剧本写得挺好,作者前后写了好几稿。打磨了很多年,文学性上比较完整,不像现在有的剧本写得很仓促,甚至有的刚写半年就拍了。同时,马占山这个人物也很有传奇性,今年也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希望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了演好马占山,李幼斌做了不少功课,还采访了马占山的孙子,“马占山的孙子跟我们爆料,说马占山上战场与日本人开战之前,他跟几个姨太太吃饭,桌上摆着银子和酒,想走的就拿银子,想留的就把毒酒喝了,相当于逼走了自己的老婆。”李幼斌说马占山的孙子能提供的资料不多,自己只好看书研究,“马占山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很有可研究的余地。我看了马占山的传记、电影。书上说他是土匪出身,所以我就奔着土匪的路子去演。说话、处理问题的方法都比较匪气。”

  十年前《亮剑》热播,十年后李幼斌又演回了抗战剧,他坦言:“我就是喜欢演抗战戏,我恨日本鬼子,从小受的教育使我对那个年代产生许多联想。这部剧里有一集骂日本鬼子的戏,我真是发自内心地演,都骂出‘花’来了,把剧组的人都看乐了。”

  该剧在战争戏上投入很大,年近60岁的李幼斌拍起战争戏感到有些吃力,“以前我演戏,绝对不用替身,因为我认为对炸点没有感受,表演起来就不会真实。现在岁数大了,真拍不动了,一些策马飞奔的戏我亲自来还行,但是驯服烈马这样的戏就得用替身了。”

  谈角色 就是要演霸气大男人

  李幼斌演过农民、大夫、编辑、刑警、军人甚至是黑社会老大等各类角色,这些角色骨子里无不透着一股大男人的霸气。这次的马占山将军依然摆脱不掉这种大男人形象,李幼斌演起来可谓驾轻就熟,没有任何挑战性。李幼斌坦言:“就是要演大男人。我小时候看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每看一部,都会特别激动。”

  很多演员都有那么一两个特别想“挑战”却一直没有机会去演的角色,而李幼斌说:“我不喜欢挑战这个词,挑战就意味着失败。这是演员这个职业决定的。演员有不同的思想、经历、爱好、特长、兴趣。一个角色你若理解不了,就不会演好。我不可能因为某种角色我没演过就要跃跃欲试。演员要塑造好一个角色,就必须全面理解剧本、理解人物。所以说演戏,永远不存在挑战性这个问题。”李幼斌说,演员要看自己的个人条件来演戏,“我不演古装剧,比如你现在要我去演孙悟空,演诸葛亮,我肯定演不了。”

  继《亮剑》中李云龙之后,他饰演的朱开山再度被观众称为经典角色。对于赞誉,李幼斌看得很淡,“演员需要不断创作人物,《闯关东》火了,朱开山红了,没有什么可沾沾自喜的,那只不过是我作为演员,通过自身的努力演绎了一个观众喜欢的人物。别人演,可能也会红。而我,身为演员,我还想再演下去,还想演得更好。所以,如果说以前的角色就是经典,那作为演员,以后就没有什么盼头了。”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3

积分

3

听众

252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新手

积分
573
geci222 发表于 2015-8-1 08: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幼斌:《亮剑》十年 好剧本难求

 《马占山》剧照。
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战胜利70周年,最近抗战剧进入热播季,除《马上天下》、《异镇》外,《野山鹰》、《燃烧》也正在江苏热播。但业内人士认为,抗战剧的生产环境处于“最危险的时刻”,在“手撕鬼子”和“裤裆藏雷”桥段被娱乐化疯狂传播后,全民“围殴”抗战剧的风潮常一触即发。对此,李幼斌在《亮剑》十年后再次出演抗战剧《马占山》,一向高冷的他以幽默健谈之姿接受了扬子晚报记者的专访。 扬子晚报记者 张楠

关键词:戏霸

“雷人台词说不出口”

继葛天参演的抗日剧《来势凶猛》因“裤裆藏雷”遭禁播整改后,曾创作“无敌”系列的著名编剧石小克因该剧遭遇空前“危机”,面对各种吐槽谩骂的网友,他无奈清空了微博。此后,有关神剧的话题成为业内“禁忌”,也成为始终绕不过的难题。据业内人士透露,令石小克“委屈”的是,这段“裤裆藏雷”的桥段却是剧本上没有的部分,实际这是演员和导演在现场“攒”剧本现场发挥出来的。剧本出了问题谁来负责?“改剧本”由此成为众矢之的。

“我对雷剧是抗拒的,为什么?年纪大了,丢不起那个人!”而戏骨李幼斌对记者坦言,有关抗战雷剧“顽疾”,自己体会最鲜明的一点就是,以前看到的那些好剧本渐渐少了。李幼斌在业界也常因片场“改剧本”而收获“戏霸”的风评。“但凡改动太大的,一定是剧本本身有问题。真是好剧本,我绝对尊重编剧。有的台词演员都说不好意思说出口,不改怎么行?”他说,“电视剧是剧本的艺术,但现在有剧找‘枪手’瞎编一通,太不负责任了。咱不跟国外比,跟十年前比,剧本质量也差太多了!”李幼斌感叹,像《亮剑》、《车间主任》、《江山》这样的剧本再也没见过。

关键词:回归

“马占山比李云龙复杂”

抗战经典《亮剑》热播十年,从收视到质量上能超越它的抗战戏仍乏善可陈。而十年后李幼斌回归,由他主演的电视剧《马占山之决战江桥》正在大连热拍。该剧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三省,马占山将军率领爱国军民在齐齐哈尔嫩江哈尔葛大桥打响抗日第一枪,同日军和张海鹏为首的伪军斗智斗勇的故事,有施京明、刘金山、刘威、张光北等众多戏骨出演。李幼斌告诉记者,十年间有不少“李云龙”式的角色找到自己,虽然并不抗拒,但自己一直在等最“靠谱”的那个角色出现。“我喜欢演抗战戏,我恨日本鬼子,从小受的教育使我对那个年代产生许多联想。这部剧里有一集骂日本鬼子的戏,我真是发自内心地演,都骂出‘花’来了,剧组的人都看乐了。”

“马占山”之所以吸引李幼斌,还在于剧本。“剧本写得挺好,作者前后写了好几稿。打磨了很多年,文学性上比较完整,不像现在有的剧本写得很仓促,甚至有的刚写半年就拍了。为了演好马占山,李幼斌做了不少功课,还采访了马占山的孙子,“据他们爆料,说马占山上战场与日本人开战之前,跟几个姨太太吃饭,桌上摆着银子和酒,想走的就拿银子,想留的就把毒酒喝了,就这么把人逼走了。”此外,他还自己看书研究,“我看了马占山的传记、电影。书上说他是土匪出身,我就奔着土匪的路子去演。说话、处理问题的方法都比较匪气,但跟李云龙又不一样。”

关键词:挑战

“古装剧言情剧演不了”

16岁上舞台,已届花甲之年的李幼斌演了四十多年戏,直到50岁才红。李幼斌认为,当演员执着最重要,“兴趣很重要,但干我们这一行执着非常重要。还有就是心态要放平和。”每年艺术院校考试都挤破头,年轻人都很想出名,李幼斌说:“现在年轻人太功利了,我们那时候真的不是这样的。一旦目标放得远大了,就会让自己亢奋,就觉得什么都能演了,我觉得这对演员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从《闯关东》到《中国地》,李幼斌塑造过农民、军人等各类角色,但即使是他演的普通老头骨子里也透着一股大男人的霸气。谈及还想挑战的角色,他说:“我不喜欢挑战这个词,挑战就意味着失败。一个角色你若理解不了,就不会演好。我不可能因为某种角色我没演过就跃跃欲试。演员要塑造好一个角色,就必须全面理解剧本、理解人物。”李幼斌说,演员要看自己的个人条件来演戏,“我不演古装剧、言情剧,你现在要我去演孙悟空,演诸葛亮,我肯定演不了。”

关键词:难搞

“一老头没事别出来嘚瑟”

记者印象中的李幼斌是个不容易打交道的采访对象,对于不感兴趣的八卦话题惜字如金,但此次“老李”笑着否认自己是个“难搞”的人,“我只是清醒地知道自己只是个演员。并不是说这几年火了,就出来装了。演员的责任是演戏,而不是面对媒体。适度配合一些戏的宣传,我还可以接受,但我个人的性格真是不喜欢多说的人。不要做过多的自我宣传,有什么用呢?能把自己炒火了吗?我真是害怕惹观众烦,怕观众指着我说‘这么大岁数了,还出来嘚瑟什么’。”


谈及私生活,李幼斌透露,虽然戏里的角色都很有“性格”,但在家里“没啥地位”,“也不管钱”,“我就是个老头,平时没有任何爱好,电视剧都不看了,就看新闻。现在每年拍半年戏。平时也不爱健身,就算跟大家一起出去旅游,我也是在屋子里躺着,哪也不去。”年近60岁的李幼斌表示自己快从八一厂退休了,不得不“服老”。该剧在战争戏上投入很大,李幼斌拍起战争戏感到有些吃力,“以前我演戏,绝对不用替身,因为我认为对炸点没有感受,表演起来就不会真实。现在岁数大了,真拍不动了,一些策马飞奔的戏还行,但是驯服烈马就得用替身了。”
001tDQcYzy6TH1W6yEpe1&690.jp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24 21:18 , Processed in 0.256617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