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28|回复: 0

[歌词创作] 四句歌词,唱了足足10分钟

[复制链接]
anxin 发表于 2015-7-24 08: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淡妆,恰到好处。39岁的张小美,看起来还不到30岁。- O! Z/ g  K2 G: }6 w* Z' l  |
+ }# `* _5 e4 ?% E) j' R
  时尚的打扮符合她的身份——服装店老板。她的小店在青浦区赵巷镇上,距离沪青平公路不远。0 K# J; I- J/ J- f: K) E5 i- g
5 o) S/ ~0 Z0 J" U/ q# B' w& w
  张小美的歌声却一点也不“时尚”,她唱青浦田山歌。田山歌,又称田歌、秧田歌等,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是长江流域稻农插秧、除草、车水时传唱的一种民歌。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没有山,田山歌取意就是此民歌高亢悠长,似乎在山间田野久久回荡。20世纪60年代以前,清亮高亢的田山歌在稻田间随处可闻;如今会唱的人已少得可怜。以赵巷为例,现在会唱的已不足20人。其中,数张小美唱得最好。
- p  h2 j$ b) p% O) [  `( F3 V
& U9 g$ l4 R, j5 x# Y$ B! z  1 意犹未尽唱“花名”: U) k$ s  ]1 Y  @4 h% g
; r) D. G# b6 i- h8 {) U
  初识张小美,在不久前的一个下午,朱家角“天下第一茶楼”。# h7 ~( o  Y4 P% o( E3 A* V% h

1 R4 [6 [( l5 `7 |# }  当时,她穿着传统的碎花蓝布衣服,手捧一大束鲜花,毕恭毕敬地与几位老人围坐在八仙桌旁。在拥挤而嘈杂的茶楼里,她显得有些拘谨。) o$ ?! w( X7 Y  I  u9 s
+ l5 t) c! J; O, z7 ?* B! G
  下午2时30分,“青浦田山歌传承基地”挂牌仪式开始。赵巷镇派出的6个代表,除了张小美,其他5位老人平均年龄73岁。坐在张小美身边的王锡余最年长,虽已86岁高龄,但身材魁梧,声如洪钟。他们6人一大早就在镇上的文化站集合。& F- x" N8 |! [! x1 A, F3 t& ]

5 a5 l7 E3 y( i0 o% p; v  仪式上,赵巷丁窑村、朱家角张马村、练塘泖甸村、金泽雪米村接受了“青浦田山歌传承基地”的授牌;同时还宣布王锡余等16人为“青浦田山歌传承人”,为他们颁发了证书和1000元至1500元不等的艺术津贴。, J3 ^" e! m, U* A, K; i; E

: W* u5 @* D2 h% i8 j6 ^5 D  议程过半,张小美上台。王锡余此时已在台中央的靠椅上坐定。小张走近老王,扑通一声单膝跪地,献花、拜师。
! o2 H1 j! ~! m3 m2 ?6 g* A% Y, L6 w6 {# C6 u" F6 Q4 m) \
  “田山歌听起来特别有味道,第一次听就很吸引我。”仪式结束后,张小美脱口而出。
- d0 j! S: C  X% ?! R
# g; \# u: x5 g5 `0 s( ?* J2 f  茶馆里,人群已陆续散去。“正月梅花开来叶头尖……”她竟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唱的正是她师父最拿手的曲目《十二月花名》。说话细声细气的张小美,居然可以爆发出那么有力量且清脆绵长的声音。, E/ F/ A) H& G& P4 h. u, O
  W, A# j: _& j
  2 想写封信儿给温总理
! M: A, r& g3 h$ R
, X7 d- ~! w5 w0 P! E9 G/ N  2天前,在赵巷镇一家没有招牌的服装店里,又见张小美。8 j7 w' V( Q/ D1 ]  B
! d5 L" G  O+ f1 m' Q) M
  她正忙着。每年10月到第二年4月,都是羊毛衫的销售旺季,她经常要从早晨忙到深夜。
7 G6 O+ P3 W. M) r& s' E0 @9 _7 I6 `# W. Z( y: N7 p+ c
  可是,一见面,她立刻停下手头的生意,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叠信纸,刚想说话却欲言又止。沉默了一会儿,她涨红着脸,轻声问:“我想给总理写封信,你说行吗?草稿已经改了好几遍呢。”2 k2 M% O6 G6 ?8 w/ k$ N( g1 f% K

2 t& s3 ?% W* |& t  那天从朱家角回来,张小美心潮澎湃,在车上就急着问大家,想不想去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表演,所有人都点头。到家后,她翻来覆去想了一个晚上。“我多想去首都为首长们唱一唱我们青浦的田歌啊!”  @% i% r: N% N, y

: }: J' G1 R: ^) ]  她想写,1953年,赵巷镇丁窑村9个农民组成的田歌队曾经到北京汇报演出,在全国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得了优秀节目演出奖,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我的师父王锡余就是其中之一,老人家今年86岁了,身体很好。还有两位老人也健在。5 _5 C. P# i; I' @; H

& ~( U: k( [+ B! l( [1 }; L  她想写,改革开放这些年,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家里的房子越来越大。许多有田的农民都“农转非”了,会唱田歌的人也越来越少。在我们赵巷镇,真正会唱田歌的,就剩这3位老人了。我只向师父学到一点皮毛。9 N  @0 K9 L1 w9 q
1 T# D8 J$ @1 a$ W- L0 V# X9 {
  “希望我们青浦的田歌能够再次飘到北京,否则再过几年,可能就没人会唱了。”张小美的脑海中经常浮现这样的画面:她扶着3位老人,头戴草帽,手持红绸,在首都温暖的阳光下,尽情歌唱……& K3 d, Q3 w; \! X" p# g- A
! Y8 k. o7 ?' n. [* K) j& C4 L
  3 田歌演唱在大礼堂; v+ e* r% a5 n0 K. L8 |7 {$ B; \
( l0 N3 \' {, x$ ~
  读完信,张小美大方地唱了起来,还是那首《十二月花名》:“正月梅花开来叶头尖,两梅独出一个徐阿千。徐阿千家寒穷苦呒饭吃,到伍家坛上做长年……”狭小的店堂里,高音回荡不息,令人精神大振。' T1 E; l& J$ u: O6 {" U

5 |0 J) M5 o2 n. E2 d( {. z  l  单单一个“正月”,四句歌词,她就唱了足足10分钟。这也是田山歌的特色之一:歌声悠扬,尾音特别多且拖得很长。
2 {: N8 N( v  q+ j2 _: Z* `. Q0 M! {% N
  “这是我10年来第2次在家里唱田歌。”一曲唱罢,张小美语出惊人。想想也对,田歌来自田间,本就该在农田里演唱。! `$ |! r4 N# Q$ A: A  V5 p5 S- s

! a: {* B" ^+ L! c/ W  “在家里唱空间太小,感觉有些压抑,喉咙放不开,会影响效果的。”她笑着解释道。最早学田歌时,在赵巷镇文化站的小礼堂;之后的几次表演,都在大礼堂。“现在让我站在田里,我也唱不出来。师父当年是边劳动边唱歌,和现在的环境不一样,而且农田也越来越少了。”; X8 V. Y  A* ]. b4 u

- p: Q# K, b( Q8 }  C  聊到师父,张小美话匣大开:“师父年轻时是镇上的‘头块牌子’。音色好,中气足,咬字清,歌词熟,大家都推他领唱出头歌。他既是‘头歌’,又是进京田歌队的队长。”
$ g6 X* D4 [2 b. i
- l4 X9 z- G) B! }- q  田山歌一般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一唱众和,音飘数里。除了头歌,还有前卖、前嘹、长声、后卖、后嘹5种跟唱以及赶老鸦、歇声两种和声。' T9 S7 E* `: N% s% c
% {! ]9 w+ d  ]& [
  “有人把我们几个同龄人称为第二代田歌手,要我们赶快培养第三代。其实我们自己还没出师,连师父的十分之一都没学到,怎么教别人?”
# c+ L- E! K0 Y  u# _# u! w. @
# }! I' {/ u+ S2 y) T  4 有女取名韦唯, O3 ^0 u/ G! {. K% K# u

7 u) t) N+ b. X8 H1 I; R  张小美的女儿名叫张韦唯,今年16岁。“因为我特别喜欢歌手韦唯,所以给女儿取了这个特别的名字。”! F9 a/ ^1 @" F; w- M* C7 |

3 \8 P2 u( d. r" l/ ~5 z  小韦唯的确遗传了妈妈的音乐细胞,乐感和节奏感都很好。“我从来没想过教她田山歌,教了她也学不会,她喜欢的是超级女生周笔畅。”几年前听说妈妈会唱田山歌,小韦唯曾吵着要妈妈唱给自己听。结果张小美刚唱一句就被女儿叫停,还得到了“又怪、又吵、不好听”的评价。那是她第一次在家里唱田歌。哎,要让现在的女孩子喜欢唱田山歌,难呐!
1 j1 K" y& q2 l$ y/ y1 C
3 F& y+ G- b3 N0 X6 M- z, ?  v7 C  “我的第一个师父是王锡余的爱人王雪娟,只可惜雪娟老师教我没多久就去世了。她的嗓音特别美,大家都说她唱的是‘甜歌’。”张小美说。4 F- J! t5 r/ l/ y# u, ?: w" w' o/ T8 P

% ]5 A/ d" A" }8 r& K  在朱家角的授牌仪式上,张小美又找到一个名师,74岁的孙美芳。“她在几个老人中唱得最特别,我准备向她好好学学。她也去过北京,而且还有一个传奇故事。走,我们去丁窑村找她,让她自己告诉你。”
1 ~( H) |4 D. P$ E. l" [* t1 C
" K0 t3 i7 W1 q! I7 {9 b1 N  5 没有新娘的婚礼
/ p( W6 _6 L/ o2 |' b5 V; @5 m) C
  沿着沪青平公路步行15分钟后到达丁窑村。孙美芳家就在村口,正对大片农田。正在浇菜的是62岁的陈秀娟,仅存不多的田歌手之一,她是孙美芳的邻居。2 _# d' A: u4 I

" @, v4 E/ e7 B! r  “农忙时,我们就在这里唱田歌。”陈秀娟说,“王锡余大哥唱头歌,大家一块跟着唱,热闹得不得了。而且都是一边干活一边唱,两不误。”* d/ l8 g0 t3 [4 u3 ~: d3 [

1 B0 ?0 u0 S- A7 z0 }  抬腕看表,已接近下午5时,太阳冷冷地挂在西边天空。
# z# i& T; R4 ]& ?( P; F/ u
4 ?; X# e# q% i, \  夕阳下,田埂边,年轻的田歌手听两位长者回忆当年。在她们背后,是一大片开阔的田野。那些热闹的劳动欢歌场面,张小美从来没见过,但幸好,她还能从悠扬高亢的田歌声中去追寻、去遐想。
4 h" ^# @. C: r* F! k/ [3 `6 k" w! c4 S. C- R- |+ N
  谈笑风生间,孙美芳道出了自己的传奇故事。50多年前去北京会演,出门前她已订好婚期。不料演出轰动全国,在各地巡回表演长达35天。婚期被迫一推再推,推迟到第三次时,孙美芳还在北京。按照当地习俗,已不能再改期。于是,丁窑村举办了有史以来唯一一次没有新娘的婚礼。还有一种更传奇的说法,据说当年找了个小伙子做替身扮演新娘,热热闹闹地蒙混过关。
1 c- i7 k! C- c8 L$ {* D' `+ t; x4 y0 u! ?' G
  “错过了婚礼,但看到了周总理,值了。”老人精神矍铄,语气坚定。“周总理穿着中山装,还和我握手,我永远不会忘记。”1 p6 `+ H2 U7 S& W7 W8 ^4 J6 N
4 K' ^! n7 j8 X
  6 刚刚迈出第一步
; |& S% w3 ?7 o0 u, e! k5 V* Z4 g7 I
2 [1 }; J: V# K4 {) b& d  孙美芳说:“田歌现在不流行了,改编的新田歌和老田歌是两码事。要是以后真的没人会唱,我也没办法。”9 |# z! x/ G9 T0 q
7 T- n3 a/ y9 _& ^. w% {% r  m
  陈秀娟说:“每次参加活动,只有70岁以上的老人有补贴,我唱歌的积极性都快没了。”
% C* \+ C4 F- P6 e4 d0 o9 [! V; k. o% a( T& O
  张小美说:“从朱家角回来10多天,我再没唱过田歌。一个人没法练,希望有机会和大家定期练歌。”
) S. Z! p! a" i6 W, J( p! C- O/ i' m4 }; n( _# G1 |$ B
  这些,都是田歌手的想法。他们,是最直接的“护歌使者”。
5 o& J- S. l* w' S, g. q4 N+ u7 n( ]3 D  a& }& n- q
  他们的想法不止这些——办过几次训练班,像是走过场,找些20多岁的年轻人到班上勉强凑数;只有碰到外国友人来访或者重大文艺活动,才赶场子唱一唱,10年来唱的次数不超过10回……* C" m+ S3 C& y9 j

" M$ u- f0 Z% F. m7 }  最近一次普查显示,青浦目前健在的田歌手不满百人。“田山歌的前景不容乐观。”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江明惇教授不无担忧地说。他认为,对于青浦田山歌,首先要保存而不是继承。“保存,是原汁原味地保留原生态的东西;继承,则有发扬的意思,重在改编。田山歌是一段活着的历史,后人能从歌声中听到几百年前的先辈在田间劳作的声音。历史,是不能随意修改的。”
+ q% b! J/ X( ^8 w7 y3 f* P. o& O0 [; Y+ [! S, D
  2004年,青浦田山歌被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上海市保护项目;2005年,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青浦田山歌传承基地”“青浦田山歌传承人”的命名……近年来的一系列新举措表明,我们已经迈出第一步。
0 }0 g1 R9 N4 A  h6 U
  z; F  C4 y5 O/ a, l  然而,这只是第一步。  @* d' {7 D0 A9 m. X9 W3 ^

, V+ Z7 A/ Q3 a! x  3名田山歌手在一片开阔的田野地里交流唱歌心得(从左至右:张小美、陈秀娟、孙美芳) 曹刚 摄2 k) t& v4 W' T7 f& r' Q
+ P1 q( B0 V( h$ |( `# M1 U6 x
  一身农家打扮的歌手们唱得很欢畅 5 M  y3 @+ g* s6 o* l' ?* W
2 ]1 h2 b' m1 l; U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5-17 17:20 , Processed in 0.05475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