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好莱坞”电影特征及对“十七年”电影的影响
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的好莱坞,在这片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地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不断地有大量的投资涌来,不断地有好电影从这里诞生 出旋即引领起世界电影风潮。“好莱坞”已经成为了美国电影的代名词,而好莱坞的电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老师。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早 期中国电影在学习探索和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少不了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在孙瑜导演的1929年《故都春梦》1930年《野草闲花》等一系列代表作中,受西方 好莱坞电影文化渗透的突出影响不单是反映在表现技巧上,也融汇于思想内容上。然而在50年代特有的政治环境背景下,好莱坞式的电影语言不再为人们所采用阐 述,可是实际上他们内心的艺术样板依然是《魂断蓝桥》这样的美国好莱坞的情节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精神特质的影响是十分深刻而复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好莱坞。一战前后,好莱坞影响世界主流电影发展的脚步就一刻未停歇过。中国民族电影自诞生,就与好 莱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影响。到了“十七年”时期由于政治立场上的分歧,虽然“十七年”电影在政治意识形态上批判好莱坞,但它与好莱坞电影的美学关系却 仍然无法割断。联系着好莱坞、苏联电影、以及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共同纽带就是“戏剧式电影”的叙事美学[4]。
比如“好莱坞”的情节剧,在叙事上比较完整,有公式化的叙事风格,以一种隐形的视角进行叙事,例如《魂断蓝桥》这样经典的好莱坞式的电影,能够最大化的吸引观众。在这一点上,中国电影在电影语言上对好莱坞进行了或明或暗,无法避免的学习和借鉴。
四、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特征及对“十七年”电影的影响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兴起,成为西方电影甚至世界电影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现象。他们以极为朴实,真挚和深刻的艺术影片打动了 全世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紧密的贴近当时的社会现实,突出普通人的银幕形象表现,并以最朴实无华的风格、形式,将电影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推向了 这一时期的最高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提倡拒绝幼稚和公式化的老调、拒绝编剧荒诞的生搬硬造、拒绝人们熟悉的小说改编的剧本、拒绝夸张自傲的高调等理论,这 样的理论,在“十七年”时期的中国电影中,能看到很多的影子。一大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影片被译制。
例如经典之作《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罗马11时》等。因为情感与主题在视觉影像中,在电影美学精神特质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共通性,因此它对“十七年”电影的亲和力就体现在此后中国导演所摄制完成的现实题材电影中。
比如说“十七年”电影比较有代表性的导演谢晋曾仔细研究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罗马十一时》,对战后西方的电影新思潮有所接受。在他的一些影片中也反映 出了一些变化,如有时采用第一人称视角来叙事、使用倒叙等,甚至在《芙蓉镇》中出现了人的幻觉的表现等等。在叙事结构和方法上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有一定的 巧妙借鉴和学习。
五、结 语
总之,欧美电影对“十七年”时期的中国电影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苏联电影在政治立场和主流价值观上占据绝对优势,“好莱坞电影”虽然被拒绝和打压,却或明或 暗的影响着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创作从未中断,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好莱坞电影”的可传播性。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响了一大批“十七年”时期的中国电影人,而这 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也在这些流派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成就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辉煌的时期。“文革”前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对1940年代末 期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1950年代末兴起的法国“新浪潮”、“意识流”电影和“作家电影”以及他们的理论都有过学习介绍。
例如在1949年第一期的《电影艺术》中有白景晟的文章《谈谈蒙太奇的发展》,同年第三期的《电影艺术》中,张暖忻和李陀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分析电 影美学及其效果。在1980年4月出版的《电影文化》中,周传基和李陀的文章《一个值得重视的电影美学学派——关于长镜头理论》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入的讨 论。
新时期,电影生产和创作方式促使我们意识到电影本体和现状已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中国电影人重新以饱满高涨的激情投入到电影的生产研究领域中,保持对本土电 影创作的热忱,吸收思考各国优秀电影理论、技巧和经验但又不拘泥于此,在相互博弈中迈入自我探索发展新阶段。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有效媒介,在全球化的风 潮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如今,中国电影的创造早已迎来新陈代谢的创作局面,新的生力军更懂得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断在市场上获得认可。在向国外优秀电影 的学习和借鉴中,中国新一代青年电影导演不但更加注重自身内在的成长与完善,而且愈发追求对市场竞争中担当起中国电影历史责任,对一个时代、社会发展的推 动意义。专业化多样化的成长路径使得他们有基于世界电影范畴的更明确的判断,在商业诉求与自我表达间寻求平衡,自觉肩负与好莱坞等西方电影抗衡的责任,祛 除过多强加在电影身上的多余捆绑,代表中国电影实现与世界电影的对话,推动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者系四川传媒学院教师)
参考文献:
[1] 金丹元,徐文明.“十七年”时期的“两结合”思想及其对中国电影的影响[J].艺术百家,2010(2).
[2] 陆弘石.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3] (俄)格拉西莫夫等.苏联电影艺术的技巧问题[M].北京:艺术出版社,1955.
[4] 胡昶.新中国电影的摇篮[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