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95|回复: 0

[剧本台词] 谁来让电视剧成为“好看的剧”

[复制链接]
anxin 发表于 2015-7-17 08: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jpg
,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评选的国内“十佳编剧”榜单出炉,高满堂、王丽萍、王宛平、兰晓龙、邹静之、张永琛、王朝柱、江奇涛、姜伟、赵冬苓榜上有名,这十位多为国内一线电视剧编剧。
  十佳编剧揭晓的当天,《闯关东》编剧高满堂、《康熙微服私访记》编剧邹静之、《玉观音》编剧海岩、《士兵突击》编剧兰晓龙、《金婚》编剧王宛平、《汉武大帝》编剧江奇涛、《建国大业》编剧王兴东等百位编剧集聚,出席2011首都编剧论坛。
  论坛上,编剧们在对电视剧播出市场变化、剧本创作的突破和电视剧的文学性与创作底气探讨的同时,尝试创建一种新的平台,打造出编剧与影视机构共建双赢的“剧本交易市场”和“剧本创作繁荣景象”。
现状——“高产数字后面,精品太少”
  目前,国内的电视剧产量是一年14000到15000集,这还只是创作生产出来有许可证的,而没有投拍的电视剧剧本,每年有几万部。同为影视剧产业大国的美国全年的电视剧产量只有3000集,而仅仅北京一个城市,每年仅备案的电视剧就有上万部。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在北京众多影视剧机构高产数字后面,每年的精品只有几部,这里面凸显出的是创作源头的匮乏。知名编剧王兴东说,像张艺谋、冯小刚不缺大牌明星,主要是缺好剧本。
  正是好剧本的缺少,出现剧本改编翻版的多了,自主原创的少了,旧故事不断地被翻出来,甚至几遍几遍地重拍。王兴东说,拆别人的毛衣重织一遍。在创作上,就用别人生活的发现来代替自己的发现,但是,深入生活是要成本的,有些编剧做不来,有些编剧没法做。
  国内影视编剧行业很长时间以来处于联系松散的状态,编剧们缺少交流渠道,缺少与关联行业的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影视创作的质量进步,大量专业性的热点问题缺乏带有规律性的总结和理论探索。比如近年有很多轰动的电视剧,如《潜伏》、《亮剑》都改编于小说,而职业编剧成功地把小说改成好看的影视剧的规律还没有得到更多的研究,很多影视剧为追求极致的戏剧效果,往往会添加一些极端剧情,这些虽能带来一定的收视,但却远离生活。此外,当前剧本创作中使用枪手现象较为普遍,给行业中产生精品带来不小的阻力。
  对于编剧来说,作品遭遇抄袭、不给署名、不设奖项,有些导演任意改动剧本,有些大牌演员在拍摄现场随意改动台词等等,对于编剧和剧本的不尊重,在国内影视剧创作中已经形成司空见惯的潜规则。每个编剧甚至大牌编剧都经历过这些令人苦恼的事,而他们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去打官司吧,自己不懂,也耗不起时间,不打官司心里又很难受,就像自己的孩子被人偷走或生了好孩子没人赏识。
  曾有不少国际大明星说过这样的话,“剧本对我们来说就是圣经”。相比国内电视剧行业,他们对剧作家的权益,质量的提升,社会责任感等,体现出的是更多的尊重。
  王兴东说,影视产业的一切都从剧本创作开始,没有剧本电影电视都成了无本之木。许多评奖活动都排斥了剧本奖,贬低剧本创作,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日本把剧本叫脚本,脚本可以解释为立足之本。著名导演谢文教授说,我越来越认识到剧作家的重要性,只有剧本搞好了,影片拍摄时各部门的创造才有所依托,你才能在色彩构图、机器运镜、场面调度等各方面出光彩。反过来,如果失去了剧本这样一个根本依托,即使你创造了某些光彩也是无根的浮萍,让人感觉白辛苦了一场。然而,对于剧本的尊重,除了理念,最大的保证莫过于法律的保护,这是目前编剧业中最大的短板。
  此外,虽然我们电视剧产量最高,但电视剧还处于从小作坊式生产向工厂化生产的过渡,写剧本靠编剧的艰苦劳动,苦到能把人写残了,《渴望》、《过把瘾》的编剧李晓明,曾有过两天三集的速度。小作坊式的写作生产,就像“大炼钢铁”,数量很多,质量就不够。
  因此,逐步搭建组合完善的剧本,构建平台,为编剧与影视机构的交流合作创造条件,为繁荣首都影视剧的创作建立保护机制、扶植新秀、加强影视作品维权、品牌建设,已经不仅仅是期待。
观念——“有些编剧忽视观众最基本的收视需求”
  影视编剧业,尽管面临诸多不尽如人意的产业环境,但是,作为编剧本身,观察社会世态变迁,体察创作观念改变,应该是每个编剧的能力,更是本分。
  邹静之分析,在这个微博时代,也许创作的意义会完全不一样。他说,其实,商业是一个特别奇怪的东西,它带有偶然性,带有对这个时代的观察,和对这个时代兴奋点的把脉。文学是能穿透时间的,一个东西如果站起来走了两年,一下没人看了,这个东西不是能穿透的东西。我在写《西施》歌剧的时候用了《绸缪》,到现在还有人有感触,其实评判一个作品的好坏,有一点就是它能不能够在纵向和横向的时间点上往前走得更远。
  曾创造《渴望》、《北京人在纽约》直至后来的《金婚》收视潮的知名电视人郑晓龙提出,将来电视剧一定要集体创作,才能符合电视剧工厂化发展的需要。我们现在很多影视公司,包括电视台已经开始重视编剧,优秀编剧抢不过来,但是再好能打几个钉子?王宛平、高满堂、海岩一年拼命写能写几集啊?应该整体创作,一个人带几个组,形成集体创作方式,电视剧就会有很大提高,这是一个创作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导演翟俊杰提出,集体创作工厂化的观念很好,但是,如何掌握工厂化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和平衡,保护和理解艺术家的个性。对此,北京广播电视台分管电视剧的张强却有自己的观点。他说,现在电视剧收视率和编剧业界标准有很大不同,很多编剧不做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演员、编剧、导演都是一流的《复婚》、《婚变》,在收视上却是“大跌眼镜”,而同是家庭剧的《母亲的战争》、《老刘家的战争》,收视率却出乎意料的好,它们之间创作班底和收视差距巨大。这样的结果多了,发现在编剧或内部找原因没用,于是,他们去从观众那边找原因,一个一个观众地做电话调查,面对面座谈。最后,发现观众的收视需求和编剧想法之间的落差,编剧总想把人物写复杂了,坏人有好的一面,好人有坏的一面,观众看这种剧的评价,基本上是“一帮人瞎矫情,狗咬狗一嘴毛”。观众要的是爱憎分明的表达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张强认为,其实,观众看电视剧跟看足球一样,需要强烈的爱和恨,这种收视心态适用于所有的电视剧,往往收视率特别高的电视剧,在这方面都非常强,因此,在类型剧范围内,做足做透了,就会有收视率。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5-27 14:10 , Processed in 0.05250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