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73|回复: 0

[剧本台词] 当年编剧\田力

[复制链接]

65

积分

3

听众

26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65
wxqy6uSh 发表于 2015-6-4 17: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期,那时期的电影编剧一年参与三部电影的已经算不太忙碌的了,但大部分都未有正式的训练,全凭"打天才波",我是其中之一。那个年代要写出好剧本就必须有英明的导演的指引,电影运作的方式跟荷里活不一样。

某一年我写了一个剧本,大家看完后开会,众人没有反应,正当我心急如焚之际,监制说"不错",然后各人附和,可惜电影因某些原因没有拍成。事隔廿多年后,虽然我没有重读那剧本,但心里明白并非佳作。偶然有一次机会碰到那监制,问他为何替我解围,他说不是解围而是觉得剧本中有"桥"和设计,虽然过长及结构不佳,他已边看边想出解决方法,所以说"不错"。能知人善任的监制在当年真不多,而他就是吴思远导演。

成功的导演多自兼监制,或虽不挂监制之名,却有监制之实。他们跟编剧谈话间会知道对方的擅长,有些导演更明白需要对方为故事加入什么元素。一般是利用编剧某方面的知识(如历史、体育方面),更高层次的是希望编剧能为故事注入文学或哲学元素。遇到这类导演的编剧就有福了,不用"游花园",很快就知道能否合作下去。

编剧最辛苦的是导演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永远觉得剧本不好甚至不够长。曾有一次我写了一段"闪回",只有半页纸,导演说太懒惰了,起码五页纸才对。我跟他理论,这闪回是主角们的童年一幕,不能太长。导演却坚持,后来拍了几天小童的戏。最终被监制剪掉大部分,剩下的戏刚好是我原本那半页纸的内容。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些导演喜欢"参考"外国的电影,当一些桥段想不通的时候就租录影带看,把类似的设计套进自己的电影里。有一次我写了一设计,导演觉得很好,后来问是来自那一部西片,我说是原创,他就决定不用了。

以上的现象皆因导演对戏剧不太了解又没有话要说,所以就苦了编剧。那时候作为多产编剧(起码有几十人),重要的不是灵感而是技术。技术从实习而来,加上多读书报、多看电影,以写剧本维生并不困难,难的是出到佳作,皆因不易碰到好导演,监制制度亦没有建立起来。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11-15 05:10 , Processed in 0.11404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