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视剧《于无声处》引发热议。有评论说,《于无声处》是凭着冷题材“意外蹿红”。国内鲜有国安剧先例,多数人对国安战线很陌生,从幕后主创到主演阵容也与人气偶像不搭边。“冷题材”又选了实力牌打硬仗,堪称“内外皆冷”。然而,无论是央视首播还是登陆江苏卫视以来,收视率都稳居同时段前列,口碑也很好。 在《于无声处》热议中,“良心制作”是个共识。诚如评论者所言:该剧以核潜艇及航母制造为背景,讲述了现代隐蔽战线中的反间谍斗争。无论是反映国安战线反谍工作环环相扣的推理情节,还是能够真实体现上世纪80年代人物思想性格的角色塑造,都经得住“良心制作”检验。总制片人隆晓辉则表示,很多观众对国安战线上的无名英雄是陌生的,甚至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拍《于无声处》就是想表达对无名英雄的敬意。在这种“良心”驱使下,隆晓辉潜心研究国安题材多年,编剧高满堂又历时3年反复打磨剧本,其间到生活中搜集了大量故事,还组织了多场专题座谈会。 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与其计较价钱,不如多想想价值,就是多想想你付出了多少,给予了这个世界什么。价钱是量化货币,价值则更多指审美、志趣、信念、理想、品质。量化货币也称为交换价值,但绝不是超功利价值观。“多想想价值,少计较价钱”,无非是希望文艺能超越功利性,自觉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于无声处》被誉为“良心制作”,说到底就在于始终围绕价值转。于是,扎根生活,潜心创作,精心打磨。所谓“意外蹿红”,其实全在情理之中。
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时,别人正热衷于意识流、象征主义、寻根文学等。但他没因“冷门”就放弃了现实主义写作,而是花4年时间潜心阅读了100多部长篇小说,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书籍,翻阅了10年间全国主要报纸,多次重返陕北故乡。当作品荣登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榜首时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那个结果。显而易见,路遥也是重价值而轻价钱。这又说明,“冷门”不代表冷遇,处理好价钱和价值关系,坐得住冷板凳,就能把冷焐热。 在生活中其实有两种英雄:一种是在烈火硝烟面前挺身而出,或英勇负伤,或光荣牺牲;一种是在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而从不懈怠,默默奉献而从无怨言,一切服从于大众利益和国家利益。前者可敬,后者同样可敬。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把瞬间巨大付出转化成了漫长过程中的不断付出和牺牲。《于无声处》成功塑造了后一种英雄。比如国安干警马东以普通保卫干事身份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一个案件,盯防了一辈子”,真正是“于无声处”建大功。这种“隐秘而伟大”既符合生活真实,也更能激励人多想价值少想价钱。 《南京市重点文艺作品创作资助办法》于2013年出台,《于无声处》是该《办法》公布后首部获资助作品,属于“南京制造”大剧,这也特别令人欣慰。因着“南京传世名著”评选活动,我们知道了一个数字:南京6000年文明史中流传下来近1万部典籍著作!重温“昨天的精彩”,也是为创造更多“今天的精彩”。新的城市文化史诗,需要大批精品力作来支撑。“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传世之心”。多想价值少想价钱,定能产生更多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的精品力作,引领人们向上向善,也使南京因文化而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