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帕格尼尼,古典乐迷大概都能想到小提琴,还有那脍炙人口的《24首随想曲》,但帕格尼尼也是吉他大师这一点,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欧洲的古典吉他艺术在十八世纪臻至顶峰。而帕格尼尼醉心研磨吉他的十九世纪初年,却已是古典吉他处于低潮的时期。作为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将许多吉他演奏的技巧融汇到小提琴演奏中;反之亦将小提琴的技法融汇到吉他中,最终的结果就使得两种基本“不搭界”的乐器得以形成一种美妙绝伦的和谐。
可惜帕格尼尼是一位“视技如命”的天才,虽然当时已是备受敬仰的大师,甚至被誉为“小提琴之神”,但其对演奏技法的保密却是做到了空前绝后、近乎吝啬的地步。据说他毕其一生也没有收过一个徒弟,所以他流传下来的关于演奏技法的资料几乎是没有,甚至生前出版乐章都不是很多。直到他去世10年后,人们才将他的作品编辑出版。因而这张为小提琴和吉他而写的《Paganini for Two》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德国DG公司的制作是录音水准的保证。这张发行于1993年的唱片录制于柏林著名的耶稣基督教堂。此地曾完成过不少著名的唱片,如卡拉扬60年代的贝多芬交响乐、库贝利克和柏林爱乐乐团的德沃夏克交响曲全集等。毫无疑问,这张CD亦是有着非凡音效的大作,事实也确实如此,4D录音的优越性在这张唱片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整张录音通透迷人,音场定位达到了极高的像真度,宛若眼前。企鹅唱片指南对此也毫不吝啬地给了它三颗星的至高评价。当然,录音好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演奏本身的品质,才是决定唱片好坏的关键。
众所周知,能为DG公司录音的从来都不是籍籍无名之人,印象中我国能享受到被DG唱片录音的也只有朗朗、王健、李云迪等几位国际大腕,由此可见DG对演奏者遴选的严苛。这张CD的演奏者自然也不会是泛泛之辈。
吉他演奏者Gran Sllscher 1955年12月31日生于瑞典Vaxjo。他从7岁起开始学习吉他,1973首次登台演出,1978年他赢得了巴黎国际吉他大赛(Concours Internationale de Guitarre in Paris)的冠军。上世纪八十年代,Gran Sllscher还曾随瑞典乐团来过中国。而提琴演奏者Gil Shaham是一位美国犹太裔小提琴家,幼时随全家迁回以色列定居,7岁在耶路撒冷的拉宾音乐学院随塞缪尔·伯恩斯坦学琴,两年后应邀为斯特恩、米尔斯坦和谢霖等人演奏并深受好评。在迪蕾、艾勒曼等人点拨下技艺突飞猛进。第二年仅10岁的他便举行了第一场独奏音乐会。1982年获克莱芒比赛一等奖,进朱利亚德学院正式拜迪蕾为师。1992年举行在卡内基音乐厅的独奏音乐会一举成功,从此名声大噪。沙汉姆是年轻的小提琴家中,是目前因唱片公司的推广而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他属于炫技型的演奏家,有精湛的技巧,在表现技巧型(如帕格尼尼)和现代气息的作品(如普罗科菲耶夫)时,有相当的特色。
这张唱片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松散和愉悦。没有了大动态交响乐的气势如虹、也没有像肖邦的波罗乃兹那样的感情激越。在你耳畔响起的,就是两位密友的低语,闲聊着一些无关紧要又让人无比愉快的话题。意大利名琴发出的声音温暖圆润、委婉绵长;吉他更犹如珠落玉盘,佩环鸣鸣。特别适合需要放松身心时聆听。全曲共22首,如果你时间不够多,来不及通盘欣赏,那也一定要听一下第4、第5两曲。真的会让你过耳难忘,非常好听。“好听”其实是一件无法言说的事情——除非你听过这张唱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