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68|回复: 5

[音乐发布] 20 世纪七、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流行歌坛都是哪些人撑起来的

[复制链接]

1281

积分

0

听众

5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281
25356870 发表于 2021-12-4 20: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k7 k1 y+ I& c( F3 x7 t    香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发展至今(笔者注:至2000 年)已将近三十年,其中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巨星,推出过大量哙炙人口的名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成长中青少年。; z9 \: \' c: M: b6 @

( J6 M  Z) b8 W/ `  b+ e        70年代之前,香港的乐坛主要以英文歌和国语歌为主导,民族小调和英美式流行曲大行其道,粤语歌只是次角,真正意义上的粤语歌(时代曲)很少,出现的用本地话粤语演唱的歌曲多由粤剧腔改编而成。这时香港的乐坛还没有成气候,只是跟着欧美和台湾的乐坛走,是一个“外来语言”统治的年代。  o: j+ t' d7 x+ [6 i" Z4 b
1 `/ d; _/ Q3 ]0 X3 ]& c
一、香港当代流行歌的创始
- A- a2 G* C! |
. i: G' {# r1 [3 v) l sam-xu-guan-jie.jpg 3 ]9 s1 I1 O" m
        70年代初开始,以许冠杰(早期他也是唱英文歌为主)为代表的歌手,逐渐开始唱一些粤语歌(时代曲)。除了许冠杰外,徐小凤及像温拿乐队等也开始崛起。在他们的努力下,香港的乐坛开始真正成熟起来,为以后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J, ?' p( J+ C/ G8 v
( W& l+ [& d3 c: ?, }许冠杰4 w6 q  h! w! D% f
        许冠杰被誉为香港当代流行歌的鼻祖,他创造的以香港口语演绎法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纪元,对粤语歌的推行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许冠杰早年组过乐队,唱过英文歌,并随其兄许冠文一起主持过电视节目。许氏兄弟的电影在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红极一时,《最佳拍档》至今仍保持香港电影观看人数的纪录。许冠杰1974年推出的首张粤语专辑《鬼马双星》揭开了香港当代流行乐坛的序幕,在1978年,“买到要抢”的经典大碟《半斤八两》标志香港粤语流行歌的市场正式形成。许冠杰是一位音乐奇才,他的作品能收能放,挥洒自如。他创作并演唱的歌曲可清楚地分为俚、雅两类,尤以前者意义重大。这些以粤语白话创作的歌曲嘻笑怒骂,站在普通人民的立场褒贬时事,用语风趣幽默,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如《半斤八两》借打工仔之口道出社会低层人民的艰苦,《十个女仔》则尖锐地对片面追求时髦、唯利是顾的女孩进行讽刺,《加价热潮》更是直接对物价飞涨宣泄不满,《学生哥》正面对学生进行劝喻,要求他们用心向学,《揾野做》以一则寓言式故事从正反两方面劝说世人应自食其力、努力奋斗。而他以文艺腔创作的歌曲则承袭我国古典诗词风格,因而诗味十足,每个歌词都是一阙小诗。《梨涡浅笑》、《夜半轻私语》深得宋代婉约词风韵,《铁塔凌云》(其兄许冠文作词)是一阙爱港名作,《浪子心声》和《天才白痴往日情》的中老庄思想用典雅文字和温婉曲调演绎,真令人惊叹流行歌的发展的空间之大。据说东南亚某公司曾向许冠杰购买《天才白痴梦》几句歌词的版权作广告之用,每一字付元一千。许冠杰是缔造当代香港流行歌的最大功臣,也是这个流行乐坛的第一位天皇巨星。在许冠杰的影响下,大批歌手转而唱起粤语流行歌,同时另有一批新秀崛起,香港乐坛的春天正在到来……
- ^5 \9 A' `  k3 I& c& ]) N1 p5 h% D4 c; R6 S* {
温拿五虎* h9 t  g( t; ?% D) z
        温拿乐队(Wynners)的前身Losers乐队在失败的尝试后解体,几名Losers的成员认为乐队名称不祥(失败者),改名“胜利者”并邀阿 B(钟镇涛)加盟,成立温拿乐队。温拿乐队一开始也是以演唱英语歌为主,代表作为《L-O-V-E love》、《Sha LaLa》。后来以英美流行曲的风格为基础填上粤语歌词,唱起粤语歌。《钟意就钟意》、《玩下啦》等红遍香江。他们以青春、前卫(比如喇叭裤,齐肩发)的造型赢得了年轻人的纷纷仿效,一时间“夹BAND”(组建乐队)成为流行的新鲜事物。许冠杰有一首歌《潮流兴夹BAND》便是描述了这盛况。温拿的崛起标志着香港乐坛有了属于自己的流行歌,属于自己的偶像,他们深刻地影响着七十年代中后期的一代香港年轻人。1978年温拿乐队宣布解散,其成员各自发展,并相约每五年再聚一次发行一张大碟。他们实现了诺言,其中1988年即解散十周年之时推出的专辑最有影响,《千载不变》打入当年的十大金曲。单飞后的温拿成员在香港演艺界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谭咏麟成为香港乐坛第一人;而温拿的主音歌手钟镇涛也走红歌影两栖;彭建新虽成就不如上两位,但以其独特的乡村风格也在乐坛获得一定的地位;陈友则在电影界成名,从演员到执导都颇有成就;只有叶志强较少继续在演艺界露面。
( a% H$ R( A6 @) w9 a8 u' X
* l2 D0 Q; w5 I. y5 C二、电视剧歌曲风行的时代( F$ l1 Z" D, e$ J3 l: Q0 z
1 `( E- n0 c% @# s
郑少秋 大帅哥& [7 Y' `9 S7 n1 n$ P5 o/ s; A1 [$ L
zheng-shao-qiu.jpg
3 q* j. o/ S- b8 e& ?' b2 s        七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是香港电视剧的黄金时代,香港最经典的电视剧绝大多数是在这期间拍摄的。电视剧的风行捧红了一大批演员,象周润发、郑少秋、汪明荃、无线五虎将等,成为了香港演艺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而随着电视剧的的红火,它们的主题曲和插曲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最流行的曲种,一批著名的歌星就是在唱电视歌曲中走红的。' e' t; D/ B/ ^; i7 D( z/ p

! M" I4 Z' C3 b8 b三、争霸将香港乐坛带至全盛时期' E2 }/ {3 n. a3 e4 Y8 Q
  n0 c- t% l$ X4 p" l
alan-tan-yong-lin.jpg
) D( {0 P5 q& S% ?, a0 S! q# r, V+ \7 S+ R/ }: R! w2 J
        所谓谭(咏麟)、张(国荣)争霸,其实是一个张国荣追赶谭咏麟的游戏,谭咏麟在强劲对手面前一直保持领先的位置。两人的歌迷势成水火,互骂甚至互殴的冲突不时出现。最过份的事件是谭的歌迷划花了张国荣的爱车并留下“张国荣死于爱滋病”的恶毒辱骂。如此过份的做法使两人不堪重负,谭咏麟88年初在1987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宣布不再领奖,他的歌迷为自己实在太过火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即使他们一再哭求着“唔好……”亦无济于事。在谭咏麟退出之后,张国荣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轻取88、89两届最受欢迎男歌手后,身心疲惫而又索然无味地宣布告别演艺圈(但后来他复出拍戏,之后更是复出歌坛)。偶像的魅力在这段时期显现无遗,香港乐坛进入了一个火热的年代。谭张至高无上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其他歌手冒头的机会,但有实力的歌手仍然不断地加入战团,形成一个竞争残酷而激烈的精彩的场面,香港乐坛由而进入了全盛时期。
* w9 [9 _  w$ c% p2 g- K
8 Z8 m' u3 O3 I四、从谭张时代走进九十年代
  `" ~7 p0 b; i% G+ L6 t' y3 C
; m) U: W  p/ q9 V  t, g tatming.jpg
4 u; Q5 j- f+ C1 n* j& C( ^. {1 m& _6 M5 g0 }9 P
      
3 e! w- o4 t. O7 ]. {" S  r3 _& V3 u* T8 l. n: R/ ^
五、四大天王统治九十年代乐坛$ y9 [% t: [, L" O. J/ U2 j1 V
7 T$ e4 Q( n# o% q( L/ K. j
" U. v7 y; ]; L# I, a5 m% Y

3 o/ H/ ]4 S' h3 _2 F        在张国荣、林子祥、梅艳芳退出乐坛之后,香港乐坛突然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无巨星的时代。1990年刘德华、张学友、李克勤在角逐中占得先机,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红使他与张学友、刘德华一起在年终的颁奖典礼上风光无限,三人被称为“三剑客”。但这个称号产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抢到歌坛最前列的位置,一家媒体戏诌式地将这四人比作神话传说中的四大天王,没想就此广泛传开,“四大天王”正式确立。这意味着这四个人已被公认为香港歌坛新的领班人,在一定程度上  h2 E5 j+ `, ]5 Y: B5 ]
剥夺了其它歌手再度加入战团的机会。
/ @% d/ d1 d3 K8 b
5 Y) X& p. ~- V' j        四大天王在整个九十年代在香港歌坛的地位牢不可破,他们推出专辑总能轻松地卖个满堂红,他们推出的歌曲总能轻易打上排行榜榜首,他们瓜分了九十年代香港各大乐坛颁奖典礼绝大部分的大奖,而他们也总是轻易地击败一批批的挑战者从而更进一步地奠定自己的位置。可以说,九十年代是四大天王的年代,但在九十年代后期由于大势影响,他们的歌曲质量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显示出一些疲态。1999年底黎明在成绩斐然之时突然宣布退出一切乐坛颁奖,随后张学友也表示附和。这可以看作是四大天王时代的结束,后四大天王时代正式开始。5 t: [' a% a& s/ j  @
jacky-zhang-xue-you.jpg + A+ E7 U  R' {  R- T0 c
张学友
" h; W  y4 g: t6 q0 |        在四大天王中,张学友是第一个在歌坛站稳脚跟的。早于1985年谭、张争夺最为火热之时,张学友甫出道便凭首张大碟《SMILE》 青云直上,成为万众瞩目的新星,主打歌《情已逝》打入当年十大。早年多首深情款款的情歌如《遥远的她》、《SMILE AGAIN玛利亚》、《轻抚你的脸》、《AMOUR》、《月半弯》、《蓝雨》、《LINDA》、《夕阳醉了》等使他成为名扬一时的“情歌王子”,其中87年的《太阳星辰》更是一举夺得年度十大中文金曲第一名。1991年他的《每天爱你多一些》盘踞十来周排行榜冠军,1992年的大碟《真情流露》狂卖八白金,牢牢地确立了他在香港歌坛的地位。张学友唱歌非常投入,这使他的作品总能感人,他的唱功在四大天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与三位著名的“靓仔”齐名,外表略逊一筹的张学友用实力说话。与其他三位天王拥有的数以万计的忠心歌迷相比,张学友虽然专一地痴迷于他的歌迷不多,但他拥有更为广泛的听众。九十年代学友的歌路没有太大的变化,代表作如《分手总要在雨天》、《还是觉得你最好》、《只想一生跟你走》、《我等到花儿也谢了》、《离开以后》、《不老的传说》等都是悱恻缠绵的情歌。在刘德华成功之后,张学友重新进军国语歌,结果也大获成功,《吻别》、《祝福》等是其代表作。张学友在电影方面也成绩不俗,获取过两次最佳男配角和影帝提名。1999年学友继成龙之后也获得世界杰出青年荣誉,这是对他十多年在歌坛、影坛的惊人成绩最好的褒奖。同年,张学友经过两年的淡出“缓冲期”之后,作出了与黎明一样的决定:退出乐坛颁奖典礼!显然这时去享受小两口的甜蜜生活是令人羡慕,学友也该休息休息了。
  y% [  b' I8 S. y. s! p) M5 Q
; J* w9 L1 a: [' J" `' ]& D& p2 m. |! N0 x. e
六、九十年代的女歌手之争# p8 @7 G: b3 I7 ^: q9 A

8 ~( }- C0 `; l! P% A6 ?8 o2 v& R ye-qian-wen.jpg " |3 j9 f' H/ P- Q+ d

2 q4 q- K/ |* m( X        & J+ V. y% z3 M* c; \8 q+ e4 a: l
. {1 b4 `; r) l
七、造星运动的肆蔓引致香港乐坛式微
: R" Q" Q, l$ R1 K9 b+ W9 T4 `8 c; p, l
huang-zhan.jpg
& X) k* j3 a! w+ v/ R. g
% M% p9 l8 D1 b在四大天王咤吒风云之时,即使是女歌手在他们的阴影下也发展艰难,能冒头的屈指可数。一些颇具潜质的新星如黎瑞恩、汤宝如最终都未成大器,而排在歌坛最前列的女歌星不外就这几个面孔……
& S. {$ m$ @- {8 I5 X( m# E( I3 t* ^5 ~2 F/ L
叶倩文
3 W; _9 Q/ c# J        不会说粤语、不懂中文的叶倩文于八十年代中期投身香港乐坛,被认为是一个“鬼妹”。在“鬼佬”林子祥的帮助下,叶倩文神奇地获得成功。她早期唱歌是全凭注音符号背下歌词,包括其红极一时的代表作《祝福》就是这样唱出来的。早期的《零时十分》、《甜言蜜语》等歌打出了一片天地,1988年的名曲《祝福》被各大颁奖礼一致推举为全年最佳金曲、1990年另一首名曲《焚心以火》也获得同样的荣誉,叶倩文在梅艳芳隐退之后众望所归地连取五届最受欢迎女歌手奖。她的代表作还有《秋去秋来》、《珍重》、《黎明不要来》、《愿死也为情》、《情人知己》等。1992年她的国语名曲《潇洒走一回》唱到街知巷闻,是叶倩文歌坛生涯的高峰期,而她与林子祥合唱的多首情歌如《选择》、《爱到分离仍是爱》也烩炙人口。1994年她与林子祥经过长时间的桃色传闻后宣布正式结婚,随后叶倩文淡然退出娱乐圈。
+ _+ |( C% i; H/ f7 |
& L2 f7 h6 I4 {7 m! j# z林忆莲4 U, q' y2 [: x3 l( ^
        对叶倩文地位构成最大威胁的是林忆莲。虽然行内人对忆莲的评价并不低于SALLY,但也许是林忆莲长得不及叶倩文漂亮, 她的人气值一直稍落下风。电台DJ出身的林忆莲于84年推出首张专辑《爱情I don’t know》,崭露头角,1987年的名曲《灰色》使她挤身一流女歌手的行列。林忆莲能静能动,不过她早期的主要歌曲还是以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舞曲为主,如《一分钟都市一分钟恋爱》、《倾斜》、《烧》、《疯了》、《醒醒》等。而另一些深情慢歌也体现出她的独特都市女性魅力,包括《前尘》、《依然》、《激情》、《滴汗》等。1993年她与李宗盛结婚并因怀孕停唱达一年半之久,当她重新回到香港乐坛时却发觉歌迷已将她忘了。于是林忆莲将注意转向国语歌,《夜太黑》、《伤痕》、《铿锵玫瑰》等象她早期的作品《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一样大受好评。& Q' L% {# |9 e" w( m2 Z* O  [

) g( ]. r& Y3 V" K+ Q8 ]/ L3 x6 ?王菲
, v2 N( @; I) h; q        早期以艺名“王靖雯”出现的王菲在名成利就之后用回原名。她的成名作是1992年的《容易受伤的女人》,这首歌在四大天王交火白热化之时悄然杀上各大排行榜榜首并入选年终十大,王靖雯在歌坛几年的奋斗终获成果。这个时期她还是以比较正统的形象出现,代表作还有《执迷不悔》、《季候风》、《爱与痛的边缘》等。1994年王菲歌风大变,不仅舞台造型非常前卫,歌曲也表现出很强烈的随意性,甚至象《浮躁》这样几乎没有歌词的光哼哼的歌也能获得认可。由此王菲人气更上一层楼,取代叶倩文成为香港乃至东南亚最受欢迎的女歌星。王菲的声线非常突出,富有磁性,极易吸引人。她在经历与窦唯的失败婚姻后重闯歌坛,仍然宝刀不老。代表作还有《梦中人》、《守时》、《暖昧》等。北京出生的王菲国语歌也非常突出,代表作有《天空》、《棋子》、《我愿意》等等。1 q) A+ ~' j! M% Y
: q& C9 k  e7 I2 s  J3 U, Y1 R0 J
彭羚' @' Y- T% |" g; e6 {
        在歌坛沉浮多年的彭羚以1994年的《让我跟你走》走红,以高音的女歌手形象出现。她在王菲生产而暂别歌坛时短暂占据了香港歌坛第一女歌手的位置,1996年初彭羚结婚并淡出歌坛。代表作还有《仍然是最爱你》、《如梦初醒》、《夜风铃》、《小玩意》等。) J% w. l. ]  @) `2 N; ~- G
5 J; X+ ~$ d4 U0 g# k( D
郑秀文5 K! C5 A. f" i# \5 V6 S! _
        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能对王菲地位构成威胁的是郑秀文。郑秀文早期以乖乖女形象出现,主要作品有《苦恋》、《Say U’ll be mine》,但一直未能走红。1993年开始她改走前卫路子,如《CHOTTO等等》、《叮当》等劲歌热舞使她迅速窜红。1995年的《舍不得你》使她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红星之一,随后的几年郑秀文稳步前进,地位一直很稳固。代表作还有《放不低》、《小心女人》、《我们的主题曲》、《插曲》等。  N/ r% u! u8 g3 S1 t
0 d( M9 g$ M: ^; ^" K7 [
周慧敏
& p/ }  o, w8 A1 \        唱歌出身的周慧敏是主持节目和拍电视剧起家的,她在歌坛的发展一直也比较稳定,虽不是红得发紫的人物但也并不沉寂。周慧敏美少女的形象使她被誉为“玉女派”的掌门人,甜美的外貌是最大的本钱。代表作有《天荒爱未老》、《如果你知我苦衷》、《自作多情》、《感情的分礼》、《痴心换情深》、《自动自觉》等。97年周慧敏突然宣布退出艺坛,据传是结婚去啦。“玉女派”的结局总是以结婚告终,如杨采妮、黎姿等都是。
% q' c9 u4 M' h1 \8 F2 W+ H5 B9 X! h2 u& _1 ?8 o
        在九十年代后期,香港歌坛涌现出的女歌星并不多。陈慧琳以模仿王菲起家,但到现在她自己的风格还没形成;“玉女”梁咏琪给绯闻稍闹一闹便身价大跌,现在的艺人形象还可真脆弱。
# s! ]' V% g2 h        在四大天王横行之时,仍有一些新秀不断地发出挑战,陆续有近十人曾被封为“第五天王”,但这些第五天王们没一个能持久,都红了一阵就沉寂下去,其中不少是很具实力或潜质的。2 d) `" I6 ]- b# `, f( k: s

5 u$ T# j( P! g- e. B  v+ `, x5 B% d* \* t1 x0 g4 s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1

积分

0

听众

5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281
 楼主| 25356870 发表于 2021-12-4 20: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 v& s; X1 f- N) m: V! v( ]刘德华4 y. H7 m; Z! m. V
        在张学友推出他的首张专辑的同时,刘德华也以当红电视明星身份推出他在歌坛的处女作《只知道此刻爱你》,但反应平淡。随后的几年里,刘德华一直也在歌坛努力奋斗,推出过如《情感的禁区》、《回到你身边》、《我恨我痴心》、《共你伤心过》等很不错的歌,但一直没有得到公众的承认。直到张国荣等引退后的1990年,正在影坛红得发紫的华仔凭当年两张专辑《可不可以》、《再会了》的出色表现火速窜红,一举摘走当年最受欢迎男歌手大奖。在九十年代上半期,刘德华在香港歌坛的地位不可撼动,期间如《一起走过的日子》、《爱不完》、《长夜多浪漫》、《真我的风采》、《谢谢你的爱》、《谁人知》等都是香港乐坛非常经典的名曲。九十年代后期华仔的粤语歌质量有所下降,主要作品有《情未鸟》、《你是我的女人》。刘德华是香港歌手成功打入国语歌市场的第一人,他的国语歌代表作《如果你是我的传说》、《我和我追逐的梦》、《忘情水》、《真永远》、《相思成灾》、《中国人》、《孤星泪》、《笨小孩》等名曲在华人的地方随处都可以听到。从1990年起他十年来一直垄断着台湾十大最受欢迎歌手第一名的奖项,在台湾、在中国大陆、在东南亚,他地位之祟高甚至超过其大本营香港。之前香港的一流歌星如谭咏麟、张国荣、张学友、梅艳芳等都推出过国语唱片,不过基本上都反应平平。香港歌手唱国语歌且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功是从刘德华开始的,此后几乎所有的香港歌手都在国语歌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功。刘德华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在香港艺坛有口皆碑,这是他持续20年一直是香港艺坛最耀眼人物之一的最主要原因,是后晋艺员的瞻仰的榜样。现在刘德华仍然是香港艺坛不可或缺的一员。
( w; X6 h! y# o5 ?* ^
* {6 y1 ~7 B: f! p$ l8 b# V. q黎明) Y  S9 |3 [* M
        歌唱大赛出身的黎明在艺坛的第一步却是从拍电视剧开始的。几年的沉寂后,1990和1991年他担纲的两部重头戏《人在边缘》和《今生无悔》反响强烈,黎明以带点叛逆的酷哥形象迅速成为万千少女醉心的偶像。同期他正式步入歌坛,《相逢在雨中》、《如果这是情》、《人在边缘》、《对不起我爱你》、《今夜你会不会来》等歌很快走红。尤其1991年他的第三张专辑《是爱是缘》获全年最佳销量,使黎明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艺人之一。黎明是偶像派歌星的代表人物,这类歌星的特征是唱功虽然不是十分突出,但外表过人,拥有大量非常忠心的歌迷。因此黎明遭到的喝采声与嘘声一样的多,1991年他一次演唱代表作《对不起我爱你》时不慎走音更是给扣上“走慢音”的帽子。不可否认黎明的唱功比之张学友是颇有不足,但他成名十年来他的进步却是非常惊人的。黎明的歌坛生涯以《那有一天不想你》为界可划为明显不同的两段。早期他基本以纯情少男形象出现,代表作还有《夏日倾情》、《我的亲爱》、《我爱ICHI BAN》、《深秋的黎明》等;而后期的歌路大为开阔,形象开始多变起来。1994年他与和记新干线合作的广告歌《那有一天不想你》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功,于是直到现在黎明每推出的新歌几乎都是广告歌,带动了歌星拍广告的狂潮。从1994年到1999年他最后一次出席乐坛颁奖礼,除95年的《一生最爱就是你》外,和记新干线的广告歌《那有一天不想你》、《情深说话未曾讲》、《只要为我爱一天》、《我这样爱你》包办了当年度各颁奖典礼大部分的年度最佳歌曲奖,即使最弱的《一生最爱就是你》也入选了年度十大金曲。99年正当黎明表现极其出色,明显超出其他歌手之时,他突然宣布退出一切歌坛颁奖典礼,希望以此避开压力和恶性的竞争。但在黎明的身边新闻又怎么可能间断呢?
6 }4 F/ ^6 q3 z: h% V2 Z# s( M6 I+ L9 T% f& f& V: U
郭富城
% l- ?' U: a4 O2 V        1992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加入上年“三剑客”的行列,与上三人合称四大天王。与刘德华一样也是艺员训练班出身的郭富城早年曾是无线电视台力捧的“十小龙”之一,但电视剧走红的年代早已过去,电视台的重头戏都给梁朝伟、黄日华、万梓良等占据,十人没有表现的机会,一直默默无闻。1990年郭富城偶然赴台湾拍摄一个电单车广告,不料歪打正着,赢得一片采声。华星唱片公司见机与其签约,推出了三张国语专辑,《对你爱不完》、《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我想偷偷对你说我爱你》、《TELL ME Y》等歌在台湾红极一时。于是1992年初郭富城回港推出一张精选大碟《请把我的情感带回家》,结果这张唱片形成抢购热潮,郭富城人气急升,挤进“天王”行列。郭富城与黎明一样给钉死在“偶像派”的板子上,尤其早期由于半路出家,唱功不太成熟,被嘲为“鸭母声”。但成名后他在唱歌方面的进步一年一个台阶,实力大为增强。在90年度上半期,城城一直是名附其实的“第四天王”,排名一直在其他三位后面。但在95、96年其他三位天王显示出一些疲态之时,郭富城奋起直追,直至97年从黎明手中抢得最受欢迎男歌手之位,四大天王第一次真正平起平坐。伴舞出身的郭富城的舞技明显高于其他三位天王,这使他的代表歌曲以快歌为主。《第四晚心情》、《狂野之城》、《铁幕诱惑》、《纯真传说》、《最激帝国》、《唱这歌》等造型各异的劲歌热舞是城城得到今日地位最大本钱,而他的一些出色的慢歌也别具韵味,其中佼佼者有《我为何让你走》、《没有你的爱》、《望乡》、《风里密码》、《爱的呼唤》等。在学友、黎明退出的今天,郭富城应该有很大的机会来奠定其香港歌坛第一人的地位,让我们拭目以待。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1

积分

0

听众

5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281
 楼主| 25356870 发表于 2021-12-4 20: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6 l# z* Z7 r" i& O谭咏麟
/ ~& y7 `. l. _8 v6 w        谭咏麟在1984年十大劲歌金曲四个季度40首季选歌曲中一人便不可思议地占有10首,并在年终席卷了几乎所有的大奖,不可动摇地确立了他乐坛第一人的地位。这也同时宣布香港乐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谭咏麟早年是温拿乐队(Wynners)的主音歌手之一,温拿散伙后阿伦在1978年推出自己首张个人专辑《反斗星》,反映良好。随后的几年里他推出了数张颇受欢迎的大碟,《想将来》、《迟来的春天》、《雨丝情愁》、《天边一只雁》等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受到一致的好评。84年谭咏麟的两张大碟《雾之恋》和《爱的根源》获得不可思议的成功,尤其后者可能是香港乐坛二十多年来最出色的专辑,《爱的根源》、《爱在深秋》、《夏日寒风》等多首名曲风行天下。之后的近十年中,他推出中每一张专辑都是令人爱不释手的珍品,销量屡创新高。当中的名曲象《爱情陷阱》、《雨夜的浪漫》、《朋友》、《无言感激》、《Don’t SayGoodbye》等等都是香港乐坛的经典名曲。即使在退出颁奖典礼之后仍推出大量如《半梦半醒》、《水中花》、《一生中最爱》这样的名曲。1994年之后,受歌坛大势影响,阿伦歌曲的质量有所下降。谭咏麟推出的可列为经典的歌曲应该是所有香港歌手中数量最多、质量也最好的,是后辈歌手难以逾越的高山。阿伦在事业的颠峰状态宣布不再领奖,在香港乐坛开了一个先例,从此之后他可以在小得多的压力之下继续自己心爱的事业,不失为一个妙计。去年处于极佳状态的黎明便效法阿伦,宣布不再领奖。谭咏麟以开朗、乐观的形象感染着演艺界的后起之秀,他声称自己“年年25岁”,永远以年轻人的心态工作。张学友、刘德华等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得到过谭咏麟大力的帮助。8 _& E2 O' i( ^% X: y! ?
% [: p7 H& v; l$ Q% H5 @
张国荣
, Z4 A: w! s# @  j9 m        张国荣早于1979年便推出自己首张个人专辑,但之后的几年发展不太如意,歌曲只有《一片痴》、《风继续吹》有点知名度。1984年,张国荣凭《MONICA》一炮走红,以其英俊潇洒、青春活力而又有些前卫的形象,成为众多少男少女醉心的偶像,据称他微笑的双眼会“电”人。《MONICA》可能是香港第一首登上大雅之堂的舞曲。在此之后,张国荣充分展示了他的偶像魅力,深情款款如《共同渡过》、《无需要太多》,狂野奔放如《无心睡眠》、《黑色午夜》,傲慢不羁如《不羁的风》、《贴身》、《拒绝再玩》等收放自如,而一些非情歌名作象《有谁共鸣》、《当年情》、《沉默是金》更是哙炙人口,令人回味不已。如果说谭咏麟是代表“正统”的话,那张国荣就显得有些另类,他的专辑中“不正经”歌占了很大比例,热辣辣的劲舞是他有别在同时代其他歌手的标志,而他的一些相当轻佻、颇具挑逗性的歌曲是其他人不太敢唱的,如《H2O》、《HOT SUMMER》等。 可能和这方面的原因有一定的关系,张国荣在与谭咏麟竞争中总在落在下风,似乎行内人更认同阿伦。在1987年,张国荣露出赶上谭咏麟的迹象,他的大碟《Summer Romance》击败谭咏麟两张著名专辑《墙上的肖像》和《再见吧?!浪漫》成为当年最佳大碟,主打歌《无心睡眠》终于挤掉阿伦的《Don’t Say GoodBye》当选十大劲歌金曲的金曲金奖, 不过阿伦分别有两首和三首歌入选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而张国荣都是只有一首《无心睡眠》。谭咏麟不再领奖使两人激烈的竞争就此被腰斩,张国荣因而在88年火了一把后进取心渐消,于1989年举行了全球巡回演唱会后宣布退隐。但不久之后他便复出影坛,拍了一系列经典的影片,1993年更是复出歌坛。0 p9 d1 K! j* J: a
2 u" q. h! w8 o/ N, I  @0 y% }
梅艳芳, N: H7 T% U  W6 E/ c
        在谭张在为最受欢迎男歌手进行贴身角逐的时候,梅艳芳牢牢着占据女歌手的第一把交椅。1983年,梅艳芳凭借日本电视剧《赤的疑惑》(即《血疑》)的主题曲《赤的疑惑》一鸣惊人,进入最受欢迎的歌星行列,次年推出的名曲《似水流年》将她送到最受欢迎女歌手的位置。梅艳芳在香港乐坛有“百变梅艳芳”之称,或纯真少女(《蔓珠莎华》)、或落寞怨妇(《似火探戈》、《梦幻的拥抱》)、或妖冶艳女(《妖女》、《爱将》)、或渴望爱抚的女郎(《坏女孩》、《烈焰红唇》)、或心将枯死的弃妇(《似是故人来》、《伤心教堂》)、或假装矜持的少女(《将冰山劈开》、《淑女》)……她不断地变换形象,每个形象都有独特舞台造型,令人印象深刻,她独特的声线和舞姿也独具魅力。可以说每当她推出新歌,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个全新模样的梅艳芳。张国荣宣布退隐之后,不到三十岁的梅艳芳也宣布退出。这曾引起当时正渐入佳境的叶倩文的抗议:阿梅比我年纪还小,她都退了我可怎么办?不过和好友张国荣一样,不久之后她又复出了。8 `9 _- O5 j4 ~$ s- {' m

- A! `8 R8 L- p$ S5 h& i- [钟镇涛
. G& I0 O: O  T0 W) p# T, a        在温拿乐队的队友谭咏麟在乐坛咤吒风云的时候,钟镇涛也没闲着,他一边拍戏一边唱歌,是那个时期最忙的明星之一。作为一个创作歌手,钟镇涛多数主要作品出自自己笔下,《要是有缘》、《不可以不想你》、《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是他的得意之作,快歌三部曲《泪之旅》、《香肠蚊帐机关枪》、《非洲黑森林写真集一日游》更是使他成为本地快歌创作的一位快枪手。改篇歌曲《让一切随风》、《闪闪星辰》也是他的代表作。
. i7 I8 ~+ l. X' I3 p4 a# ~4 E, X; A' [' k
陈慧娴
" M8 L# C9 h4 m8 f. ]: u/ n, d        陈慧娴走红于八十年代后期,以小家碧玉的乖乖女形象和甜美的声线赢得认可,她的标志是永远头戴一顶可爱的帽子。当时陈慧娴被认为是极具巨星潜力的新晋歌手。《傻女》、《人生何处不相逢》、《夜机》、《逝去的诺言》等是其代表作。1989年陈慧娴迫于家人压力,出人意料地宣布暂停其歌手生涯,赴加拿大留学,其告别曲《千千阙歌》红极一时。1992年,陈慧娴在加拿大完成了她与宝丽金唱片公司合约中遗留的一张唱片《归来吧》,《飘雪》、《红茶馆》等歌迅速流行起来。这个专辑的极受欢迎鼓励了陈慧娴在歌坛继续发展的信心,留学归来后她迅速投入乐坛,但其时乐坛领班人的位置已满,陈慧娴虽仍很受欢迎但已找不到巨星的感觉。9 O. C9 R: ]4 h  ?
$ v. {4 B- |; J& {! e
吕方
. a! T" a/ }& U% Z& T' d6 I1 b        歌唱大赛出身的吕方1985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并一炮打响,《听不到的说话》在谭张争雄的高潮期入选年度十大,同时崛起的还有张学友。吕、张两人当时同起并进,齐名一时。但吕方时运不及张学友,多年在乐坛沉浮就是抢不到一线歌手的位置,属于那种时有好歌推出但影响力却一般的歌手。他的代表作有《每段路》、《同是寂寞人》、《你令我快乐过》、《流浪花》等。6 l& G9 k/ v7 U4 d4 Z4 X: t

3 S7 U: x! u# B  A& e- d; |' u陈百强
! O5 S3 u" V" f- }' P: Z6 B1 K        陈百强可能是香港乐坛第一位偶像派的歌手,早于1978年便推出了他的首张个人专辑《眼泪为你流》,他以其俊朗的外表的贵族式的风度征服了大批的歌迷。陈百强是一位出色的创作歌手,他笔下的作品如《眼泪为你流》、《偏偏喜欢你》至今仍是卡拉OK厅常见的曲目。他的其它代表作有《今宵多珍重》、《深爱着你》、《烟雨凄迷》、《一生何求》等。在八十年代,陈百强长期被压在谭、张的阴影下,这对心高气傲的他心理有些难以接受,尽管他也一直在推出精彩的作品。在谭咏麟和张国荣先后退出(或淡出)歌坛之后,陈百强并没有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张学友和刘德华的崛起结束了他的梦想。1992年5月陈百强服药不慎昏迷入院,一年半之后不治。陈百强的歌路历程充分显示了商业歌坛的残酷性,他紫色的梦想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但他又是幸运的,毕竟他已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k3 s! [5 R1 c$ V: f
1 T7 M7 C+ D% ?/ I
        1989年张国荣、梅艳芳、林子祥以及陈慧娴的退出是香港乐坛一条清晰的分界,巨星的退隐使乐坛好似一下丢了主心骨。不过新的偶像很快就被找到,经过两年的“磨合”,香港乐坛进入了另一个高潮…" y# `' F0 z7 k* }# p- ~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1

积分

0

听众

5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281
 楼主| 25356870 发表于 2021-12-4 20: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8 p2 y" k( y, \/ \# h郑少秋
' u2 ?  V9 [4 ?7 }' Z: U        郑少秋以其正气、英俊的形象在电视剧中一直扮演各种英雄和侠客。他在歌曲的代表作是电视剧《楚留香》、《倚天屠龙记》、《轮流转》等的同名主题曲,他不仅是那段时期最红的影星之一,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歌星之一。直到九十年代,他仍以《笑看风云》、《岁月无情》等优秀电视歌曲继续他在歌坛的长青树地位。粤语中有一个词叫“劲秋”(意即非常厉害,有人写作“劲抽”),据说便是典出郑少秋:因他以“劲秋”来命名自己的演唱会而广为流传。
6 ?1 p- ?0 ]7 s5 [2 [3 ?7 @1 y0 Y/ p# `6 V8 t% t
汪明荃, l2 h- G& }: D, u- ?
        汪明荃也是一名当红影星,她在电视界的代表作是《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是情》,这两部电视剧的同名主题曲同时也是汪明荃歌曲的代表作。汪明荃在香港演艺界被尊称为“阿姐”,是与她的资历分不开的。和郑少秋一样,她也是以演老粤语片出身,历经了香! r! J: |3 u& ^1 U
港艺坛的风云变换。汪明荃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她也经常以节目主持人(香港称“司仪”)的身份出现在艺坛内外各大活动中。% r# r# C- O1 B  P

7 p: B0 V3 ~# h7 v# d$ j关正杰
. d+ w6 a& q+ I4 l3 O4 u        关正杰的身份没前两位那么显赫,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并不演戏。但他是这个时代中最重要的歌手之一,是乐坛颁奖礼上的常客。他的代表作是电视剧《天龙八部》的两首主题歌《万水千山纵横》、《两忘烟水里》和《天籁…星河传说》及《大地恩情》。在谭咏
' X& {6 e4 r' b* H: |+ J麟走红之后,关正杰开始淡出歌坛。
7 ~5 C. q( E* i: c3 }' U) G% ^$ [. Z) l, q# ]" M
叶振棠, r- B, S# p7 d  _2 b
        叶振棠最为国内人熟悉的是他是《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的主唱者。相对于关正杰,他的歌手生涯要长得多,近年他演唱了亚视几部重头戏的主题曲,重新活跃起来。他的代表作还有《苏乞儿》的主题歌《忘尽心中情》及《戏剧人生》的同名主题曲。. s2 l/ w% J; F

: q; l6 g& y5 n: h叶丽仪
1 N3 F" K+ V1 [9 R4 S& ?         《上海滩》的神奇走红帮助叶丽仪在香港乐坛成为最受欢迎的歌手之一,不过她其它的代表作不多,《黑女侠木兰花》和《笑傲江湖》比较有名。 
5 l" c& I8 I; x; M& }& W  V; j% _/ L; _1 @9 J3 P# o. l/ H: x. `
张德兰- i6 N- J! ^3 k% I- A
        张德兰的代表作应该是《神雕侠侣》的插曲《情义两心坚》及《何日再相见》,其它如《相识也是缘份》、《愿君心记取》、《网中人》、《鸡公仔》也是著名作品。她与汪明荃、沈殿霞、王爱明并称当时艺坛的四朵金花。张德兰擅长抒情小调,她是八十年代初最受) M4 J0 P6 ?2 m' l) j4 i' r6 c4 Q
欢迎的女歌手之一。9 L# {! ^7 j$ O
, S1 q) e' n+ {6 ?) w. Q
罗文0 z1 r$ @6 K" ]; Z3 A+ v% m- m
        把罗文归到这一类中也许是不对的,他并不是只唱电视歌曲,其它类型的歌他也有不少代表作。但他的电视歌曲在香港乐坛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小李飞刀》现在看来仍然是香港乐坛最经典的歌曲之一,据说当时香港艺人到东南亚演出一定要唱这首歌。罗文与甄妮8 M# @  \3 F( }  z% B% x: g
合唱的《射雕英雄传》主题歌《铁血丹心》和《世间始终你好》也是著名的经典名曲。罗文的歌路非常阔,他的歌喉适应性也很强,象《激光中》这样轻佻的极品和《几许风雨》这样励志的杰作,他一样演绎得丝丝入扣。罗文是香港乐坛二十几年来一位重量级的巨星,较早期的代表作如《好歌献给你》在当时是一种较为前卫的风格。九十年代中期罗文一度重出歌坛,凭《坏情人》和《孔子曰》得到世人的认可。    
) s% d2 Q: V% K/ e7 t* A% Y) |/ A, R4 P' c8 O- L7 k, G$ `
甄妮) v" Z5 L% U0 w  d' p
        甄妮与罗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不是专唱电视歌曲的歌手,但他们所唱的电视歌曲在香港乐坛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合唱的《射雕英雄传》非常经典。甄妮其它的电视歌曲代表作有《春月弯刀》、《东方之珠》等。甄妮她与同时代大多数歌星不同的是她能唱
8 e$ S# M6 i, {1 F- S( D纯正的国语歌和英语歌,《海上花》、《鲁冰花》是其代表作。粤语歌方面的代表作是《再度孤独》、《梦想号黄包车》、《明日话今天》。
0 `8 b1 J/ @. R  |0 U
6 L/ |  t. J2 C        除上述的主要歌星外,另外还有一些二线歌手演唱的重要歌曲不可不提。如雷安娜的《旧梦不须记》、柳影红的《换到千般恨》、鲍翠薇的《梦里几分哀》、陈洁灵的《今晚夜》等都是极其经典的作品。那个时期的电视剧主题歌几乎是出一首红一首,质量相当高,现在来听仍可久久回味。  
  M& S; M: l7 K2 x7 e% T% b  H0 Y* ]  @) K7 |, d. ]. t
这个时代的其他重要歌星:# Z( S% j! l- h7 J2 ?( p
- v7 F5 z& @9 W2 I$ ^. V
林子祥
0 _6 s5 ~3 m' n! ^        林子祥见证了整个香港乐坛的发展,他早年是唱英文歌的,改唱粤语歌后走的是民族风格的路子,《千枝针剌在心》、《在水中央》带有明显的古典小调味道,而他创作的另一类歌如《爱到发烧》、《阿 LAM日记》则走了另一个极端,是完全的西洋风格。后一风格曾被认为是林子祥的代表,是喝过洋墨水者的形象。 阿LAM的另一些著名作品如《真的汉子》、《敢爱敢做》、《男儿当自强》则充分展示了他的超人的歌喉。在谭、张争霸的时代,林子祥仍然牢牢把住他在歌坛巨星的地位,显示出不俗的实力。                 
0 N8 n( C$ C  Y2 N( `( V! D+ @1 a
徐小凤$ {3 o8 a- |# }3 c
        徐小凤是真正的“前流行歌年代”的歌星。在粤语歌流行之前,她是唱国语歌的。七十年代的《卖汤圆》、《叉烧包》等歌曲的风格显然与当代所谓的流行歌不同,那个时候她已经是一位非常走红的著名歌星了。七十年代末,徐小凤顺应潮流唱起了粤语歌,《随想曲》、《风的季节》、《星星问》、《风雨同路》等是其代表作。徐小凤以其雍贵大方的形象在香港歌坛独树一格,是一颗长青的巨星。92年她举行的告别演唱会连开43场,创下香港乐坛的纪录。        
$ k4 L% F, m, Y6 R5 K
& V* h) v* n/ m9 q, t区瑞强
( @1 P# @  j6 d9 K, M- |        区瑞强以其独特的田园气息在香港乐坛中独树一格,《陌上归人》、《渔火闪闪》是代表作。区瑞强也许不曾大红大紫过,但他独特的风格还是在香港乐坛留下深刻的印记。         - }5 x7 u- Q' w* r: N5 {+ T

0 e9 L. Z" ]) E/ J0 D; p8 j蔡枫华2 A( F; [/ O) N6 H- j% K  S6 e
        蔡枫华的《倩影》、《绝对空虚》是乐坛的经典名曲。他在香港乐坛的地位也许并不十分显赫,但却是一位不得不提的重要歌手。不久前他又重出江湖,不过这次带来的尽是不利传闻。# K1 H) R0 q* Y( D- Z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1

积分

0

听众

5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281
 楼主| 25356870 发表于 2021-12-4 20: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继七十年代后,从87年起香港突然掀起一股夹BAND热潮,一批乐队横空出世,给香港乐坛带来新的空气的新的冲击。其中的佼佼者逐渐成长为香港乐坛的中坚力量。1 R1 l- Q4 G$ [# U- H, z1 o" {# Y1 N

2 Y: w; `5 C) hRAIDAS
6 _7 D! ]3 g+ W        对RAIDAS乐队不少人可能已不太记得了,在1987年火了一把之后他们便沉寂下来,乐队不久解散。对这个乐队我没有太多的认识,他们的著名作品有《别人的歌》、《倾心》、《吸烟的女人》等。
) Y& |  z, \, L' b( e6 M
+ P" ^& O) a; @: C* C0 F  ^达明一派
7 y0 i" ]8 n. X* B" [/ x4 Y        相比于RAIDAS,达明一派更为人所熟知。虽然他们在开始阶段与RAIDAS的较量中稍落下风,但他们的作品流传更为久远,影响也更大。刘以达和黄耀明都是才华横溢的音乐人,他们把对现实的不满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分地发泄出来,这使他们的作品笼罩着一层浓浓的灰色,虚无主义色彩非常浓重。在他们的代表作如《石头记》、《天问》、《禁色》、《今夜星光灿烂》、《十个救火少年》等中显露无遗。他们消极思想稍淡的作品屈指可数,《你还爱我吗》是其中最出色的。1990年刘以达与黄耀明志向不合分手,两人各自发展。但1997年两人又重新携手,达明一派再次出世,如《每日一禁果》之类沿袭了达明一贯的风格,赢得认可。0 F4 O6 y" A# r! |% @
; p. X- m: G8 [) v0 L0 x
BEYOND! A! e+ K8 ?2 I, A
        BEYOND乐队的影响更为深远,至今仍是不少人心中的最爱。BEYOND走的是摇滚的路子,与RAIDAS、达明一派这样仅由两个创作人便可组成的乐队相比,BEYOND是传统意义上的真正乐队。BEYOND的作品虽也直面现实,但与达明一派的几近颓废相比,有更积极的意义,他们的作品面向更广泛的题材。象《大地》的怀念故乡和《真的爱你》的赞颂母爱之类是“正统”的题材,与摇滚乐一贯的反叛有些出入,BEYOND也给一些摇滚发烧友指为“摇滚的叛徒”。但BEYOND的另一些作品的深刻思想意义是香港乐坛绝无仅有的, 《光辉岁月》呼吁消除种族隔阂、《AMANI》指责战火的残酷并憧憬和平的前景、《俾面派对》则直露对无谓应酬的不胜其烦、《海阔天空》直抒热爱自由的胸怀,其它如《岁月无声》、《长城》、《逝去日子》、《喜欢你》等也是BEYOND的代表作品。1993年,BEYOND的主要创作人兼主音歌手黄家驹在日本做电视节目时严重跌伤,一周后在香港去世。黄家驹的英年早逝使BEYOND乐坛失去主心骨,之后乐队其他三人黄家强、黄贯中和叶世荣虽然继续在香港乐坛打拼,但其作品质量已明显不及从前。- H( a2 q% O. \7 Z" I
; S2 ~- m# p, T& {. |% N3 f
草蜢
( J6 J( S$ K) g/ \" {- S        与以上几支乐队有着根本的不同,草蜢更趋于偶像派。由师从于梅艳芳的三个大男孩蔡一智、蔡一杰兄弟和苏志威组成的草蜢乐队以青春的舞步取胜,很快成为很多少男少女的偶像,人气甚至高于更为行内人看好的BEYOND。草蜢早期较少自己创作,作品主要改篇于日本歌曲,如其最受欢迎的作品《失恋》、《半点心》、《LONELY》、《红唇的吻》、《忘情森巴舞》等等都是,被称为“日本仔”;后期则以蔡一智创作的作品为主,代表作有《我们都是这样失恋的》、《怎么天生不是女人》,草蜢的国语歌如《宝贝对不起》等也很有名。) D; D' ]3 U& M- K3 `$ }

% C! R# Z! B# d" |; G太极3 m% Z' D3 ~- Z  H+ S8 q$ S
        太极是同时期冒出的另一支优秀乐队,不过我对其了解也不是太多。代表作有《留住我吧》、《每一句说话》、《全人类高歌》、《CRYSTAL》、《顶天立地》等。  ]- q. L' _" B# o  ]3 P

' {4 r& O# s! [        除了乐队,在八十年代后期还冒出许多颇有前途的歌手,他们也相当受欢迎。不过在四大天王确立了乐坛地位之后,他们都大受影响,在香港乐坛的地位都或快或慢地滑落。, I% k. ]7 L$ @# p: @4 t0 \
* e- C; Y& k  X0 c9 x  I1 V9 L
李克勤, v8 e' b0 |$ n
在李克勤刚冒头之时,谭咏麟和张国荣不约而同地将其点为自己的接班人,但克勤本人的偶像是谭咏麟,他的声线也在一定程度上接近阿伦,当其时是甚受欢迎的学生情人。李克勤籍88年的大碟《夏日之神话》成名,89年的名曲《一生不变》使他成为万众瞩目的新秀,在张国荣等巨星引退之后被寄予厚望。而这段时期他的代表作品如《夏日之神话》、《大会堂演奏厅》、《深深深》、《月半小夜曲》等名曲都体现了克勤较为高超的唱功。不过随后克勤并没有如人们希望的那样高歌猛进,而是长期徘徊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他是四大天王的最大牺牲品。在九十年代前半段,李克勤仍是香港乐坛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如《一千零一夜》、《眷恋》、《破晓时分》、《红日》、《护花使者》、《回首》、《为你流泪》等都是喧挠一时的名曲。在当过一段时间节目主持人之后,现在李克勤仍活跃在乐坛。
& F: o2 }1 P$ a6 B. [
7 b! @& e1 _2 G+ Z0 l王杰7 E) V7 `1 B7 F& \+ Y( e/ w. ^
        王杰是另一位具备巨星潜力的创作歌手,以孤傲的流浪歌手形象独树一帜。台湾出生、香港长大的王杰把演艺事业的大本营放在台湾,因而对粤语歌着力较少。1992年四大天王势头正猛之时王杰决定退出角逐,全力转入国语歌市场,所以王杰的香港歌坛的地位并不太高。他的粤语歌都是改篇自其国语原版,代表作有《谁明浪子心》、《几分伤心几分痴》、《人在风雨中》、《封锁我一生》等。# `  U- R: b; Q7 N9 p
0 Q) j9 b4 d, P9 B% c
关淑怡4 R4 u* b& W5 R# J* m: B
        关淑怡与王杰一样同冒起于1989年,当年她的名曲《难得有情人》是卡拉OK厅最热门的作品,另一首名曲《星空下的恋人》也红极一时。由此关淑怡在当时顶尖女歌手贫乏的香港乐坛很快走红,在梅艳芳、陈慧娴退出之后是对叶倩文和林忆莲构成最大威胁的新秀。但关淑怡随后再没推出过多少著名作品,渐渐淡出。她的其它代表作有《爱恨缠绵》、《制造迷梦》、《一切也愿意》。
8 w- x, E& T6 m+ V4 a8 }
) b8 B9 \% j+ _杜德伟$ v+ X0 y. S) f4 W% Q
        杜德伟也成名于80年代后期,是当时香港乐坛第一“舞男”,在舞台能跳出一些其他人较难跳出的舞步。早期代表作有《夜半一点钟》、《天生喜欢你》、《忘情号》、《信自己》、《给我吧》等。在四大天王形成之后,杜德伟在香港找不到更多的发展空间,转向唱国语歌甚至英语歌。, e3 [( z% y+ s5 A. d

; i$ d' W6 t* h* z邝美云# ^" s, G" k6 C0 ^1 d' E  }! r% r
        以港姐身份进入歌坛可算一个特例。邝美云虽然没有大红大紫过,但仍是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香港乐坛的一个重要歌手。出众的外貌和身材决定了她走的是一条性感的路子。代表作有《未曾深爱已无情》、《再坐一会》、《冰冻的女人》、《堆积情感》等。
3 p* Q* o- h; o4 C8 Q7 ^) d, w  V' I
温兆伦# @  H. q! u( L" g( H- f$ b
        作为一名电视剧明星,温兆伦可能更为人知。温兆伦是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无线电视台的当家小生,主演了该时期多数的重头戏。该电视台调查显示,无线在最受欢迎的十部电视剧有四部是温兆伦主演的,而且都名列前茅。温兆伦的歌曲主要来自这些电视剧的主题曲,代表作有《没有你之后》、《从未试过拥有》、《随缘》、《投入生命》等。7 v+ Q# Y( n) j0 w/ u+ e+ D
& J" j0 H* ]/ u2 e4 E/ p
黄凯芹
* F% z* m+ j# h7 N" J$ V+ ?        电台DJ出身的黄凯芹是一位出色的创作歌手,但在当时创作歌手已成珍稀动物的香港歌坛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黄凯芹有着很好文学根基,他填的词总透出淡淡的书卷气。他创作的代表作有《伤感的恋人》、《情深缘浅》、《请你回来》、《MYBABY》等,非自创歌曲中也有一些著名作品,如《青葱岁月》、《晚秋》、《伤尽我心的说话》等。在偶像明星横行的时代,有实力但却缺乏宣传的黄凯芹象一个幕后制作人一般不太为人熟知。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0-26 05:23 , Processed in 0.13840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