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63|回复: 2

[原创散文] 之诗论|| 关 注 “诗 眼”

[复制链接]

436

积分

2

听众

247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436
冬之雪域雪 发表于 2017-1-5 09: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写诗,讲究锤炼字句。凡在节骨眼儿处炼出好字,使诗句境界全出、灵气顿生的,便是所谓的“诗眼”。“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孟浩然)诗中的“微云”、“河汉”、“疏雨”、“梧桐”,全是寻常的景物,但经孟浩然炼出“淡”字、“滴”字后,就成了千古传诵的好诗。这里的“淡”、“滴”就是“诗眼”。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如苏轼诗中说:“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虽然“诗眼”的说法出现较晚,而重视诗中的“炼字”,则渊源流长。如《诗经·周南·芣苢》一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每句只在关键处换上一个字:“采”、“有”、“掇”、“捋”、“袺”、“襭”,但这六个字,逐层推进,同中见异,使得全诗灵气顿生、活龙活现,这就是我国诗歌中最早的“诗眼”。




到两晋南北朝之时,随着声律论的兴起和骈俪文的盛行,在诗歌的创作中追求“警策”、“秀句”则成为时代的风尚。“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谢朓),“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枊恽),“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何逊),“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阴铿)……这些诗句,由于锤炼字句得其神韵,历来传为美谈。句中的“识”、“辨”、“下”、“飞”、“滴”、“暗”、“逾”、“更”、“逗”、“息”等字,均为句中之“眼”,都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唐代大诗人杜甫,历来被视为锤炼字句的圣手。据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六上说:北宋时某贡院的粉壁上,题有老杜的《曲江对雨》一诗,但其“林花着雨胭脂湿”一句中的“湿”字,因年久驳落,无法辨认。苏轼、黄庭坚、秦少游、佛印等四人,曾分别以“润”、“老”、“嫩”、“落”等字补缺,但都不及“湿”字来得鲜明生动。这是因为句中的“湿”字,是老杜苦心炼就的“诗眼”,是不能随便改动的。




“诗眼”的作用有四:




一、是借以翻出新意。如萧楚才改张乖崖诗:“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仅将“恨”改为“幸”。一字之改,诗意全新。“恨太平”是对天下太平的不满;“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运。




二、是借以增添情趣。如韩驹改曾吉甫诗:“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将“中”改为“深”、“里”改为“冷”。只改了两个字,却使得原诗中的“白玉堂”与“水晶宫”,顿时显得雍容华贵,超凡脱俗。




三、是借以增强形象。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一个“绿”字,写尽了春到江南的秀丽景色,使得诗句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四、是借以铸造意境。如郑谷改齐己的咏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将“数枝”改为“一枝”,使得“一枝”与“早”字丝丝入扣,意境全出。




那么,怎样去锤炼“诗眼”呢?




首先,要弄清“诗眼”的位置。对于近体诗来说,五言诗通常以第三字为诗眼,七言诗通常以第五字为诗眼。如:“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岑参),“危峰入鸟道,深谷写猿声”(郑世翼),“万里山川分晓梦,四邻歌管送春愁”(许浑),“莺传旧语娇春日,花学严妆妒晓风”(章孝标)。上四联中的“燃”、“捣”、“入”、“写”、“分”、“送”、“娇”、“妒”都是“诗眼”。这是因为,五言诗的节奏多为上二下三,如“孤灯|然客梦”,其语法结构通常是上两字为主语(孤灯),第三字为动词谓语(燃);七言诗的节奏多为上四下三,如“万里山川|分晓梦”,其语法结构通常是上四字为主语(万里山川),第五字为动词谓语(分)。我们知道,动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键字”,因而锤炼诗眼要在五言诗的第三字、七言诗的第五字上下功夫。但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由于近体诗的语法结构多种多样,因而“诗眼”也并不局限于第三字或第五字上。像“身轻一鸟过”、“白玉堂深曾草诏”,其“诗眼”就不在第三字和第五字,而分别在第五字(过)和第四字(深)上。所以,锤炼诗眼也要因诗而异,灵活掌握。




其次,锤炼“诗眼”要运用多种修辞方式。修辞方式很多,本身并无高下之分,运用之妙全在于恰到好处地叙事、状物、传情。但相比较而言,在诗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则是“比喻”、“比拟”、“夸张”和“通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既“能以奴仆命风月”,又“能与花草共忧乐”。“风月”、“花草”,在诗人眼中莫不可以被人格化,因而拟人的辞格被广泛地运用于诗词之中。如:“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崔道融),“衔”字一经入诗,“黑云”便具有了生命,犹如神龙一般活动了起来。这里的“衔”字就是运用“比拟”辞格锤炼出来的“诗眼”。另外,“夸张”、“通感”等修辞方式,在锤炼“诗眼”时也常为诗人所瞩目。如大家所熟悉的“寺多红叶烧人眼”、“红杏枝头春意闹”等诗句,之所以动人心目,印象强烈,正是由于诗人巧用夸张、通感的辞格,锤炼出了“烧”、“闹”等“诗眼”的结果。




其三,大量掌握词汇,精通词类的活用,对于锤炼“诗眼”也是至关重要的。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如果王安石不掌握“到”、“过”、“入”、“满”、“绿”等十多个意义相近或相关的词,就难以在比较的基础上锤炼出“绿”字。王安石的这句诗,既是词类的活用,又是通过比较来选定“诗眼”。这种通过比较而选定“诗眼”的方法,谢榛形象而风趣地称之为“戴帽法”。谢榛说:“譬人急买帽子入市,出其若干,一一试之,必有个恰好者。能用戴帽之法,则诗眼靡不工矣。”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在众多的词类中,动词由于其特殊的性能,固然应该成为锤炼的重点,但对于其他词类,即使是无足轻重的虚词,也不可轻易放过。如阴铿写自己为友人送行,因为去迟了一会儿,友人已走,送行人也都离去,只见“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诗中连用“空”、“已”两个虚词,看似不经意地用于诗中,实则是诗人锤炼出的“诗眼”。“空”、“已”二字,对于描画诗人惘然若失的情状,有着画龙点睛的妙用。




应该说,锤炼“诗眼”,并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模式。要写出好诗,要锤炼出足以振聋发聩的“诗眼”,最根本的还在于作者胸中有丘壑,眼底有性情。如果置真情实景于不顾,而只是在字句上掂斤论两,那么,对于“诗眼”的追求是一定会落空的,这是因为,“形式”与“内容”相比,“内容”必竟是第一位的。

     





【作者简介】傅永明,诗人、作家。1956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内蒙古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大学学历。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赤峰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赤峰诗词》副主编、《赤峰企业文化报》编辑、《丰州文史》编辑。出版发行了《草原放歌》等七部个人诗词集。先后创作近体诗词5000余首。部分诗词、歌赋、散文、楹联、文艺评论在《中华诗词》《内蒙古诗词》《赤峰诗词》《红山诗词》及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内蒙古日报、赤峰日报、红山晚报等刊物上发表。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27

积分

16

听众

464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527
164247123 发表于 2017-1-12 08: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我欣赏了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27

积分

16

听众

464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527
164247123 发表于 2017-1-12 08: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我欣赏了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9-24 02:22 , Processed in 0.11975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