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湃新闻:在您看来,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兴起的西学热对于文学的创作有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 Y2 R/ J3 A2 T# R# r T
* y# C5 h) A2 j0 s+ L' C7 ]$ \' {3 O/ J% B! H* T: g( U
( g) ]; L' P( q$ F2 G: K
残雪:当然有积极的影响了,我就是这一批里面出来的。当时出过不少好东西,包括最突出的像余华早期的创作,还有一个叫张小波的,我给他写过几篇评论,他写了三篇中篇小说。梁小斌是后来居上,这些都算是一流的作品吧,那个时候他们的小说散文,就是拿到世界上去,也是拿得出手的一流作品。但是可惜后来就不再学习了,说还是中国的好,还是我们自己的更有东西可学,“自己的东西都没学完,还去学人家”,都是这样一种腔调了。0 h1 W" y+ s; c. `/ b6 ?, p
( Y# M6 {% m2 M
8 b& C& T, r( ~% o9 Q4 x) ]
, _5 H) @& ?- `* i8 W3 g ]澎湃新闻:您之前在采访中也谈到,中国人对日常生活的态度缺乏一种自我意识,您能具体谈谈吗?
3 y' z' O* l' m2 h$ \
7 }; D) L- a+ \2 L4 p, ]6 {1 ]6 @2 V2 p5 ~
6 P) i' m% ~- E残雪:就是不善于分析自己,只是大家这样做我就跟着做了,一窝蜂。到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都要成堆,“个性”这些东西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遥远的事情,包括我的作品读者量也还可以,但是比起他们那种主流的传统文学,销量就少得多了。可能还是少数不满意现实的年轻人来买我的书。当然能够卖一万多册也不错了,跟别的国家比较起来也算很不错的,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够,还是太少了。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一窝蜂,一窝蜂就是我们这个文化最大的特点,没有自我意识。要看别人怎么做的,买房买车和赚钱,不都是看别人吗?就像那个学者说的一样,“要看自己,就难于上青天。”( B6 @( t' r! W, ] e) y: y# r
4 m% r8 R+ G5 d; m. ^
$ |/ [( M, i# C4 T; Z, k: u
$ W2 r8 I6 O% n; N澎湃新闻:这也是造成中国文学缺乏内省和自我批判的原因吗?$ J, R0 u k! N2 t& ~ x( _' Z
5 V' x g! T; e: i- d7 Z
: c+ C+ `* m6 N& u3 D5 }+ n$ C: N7 [& K
残雪:对,缺乏精神性的东西。精神性的东西的确是西方搞到顶峰去了,但是现在我自己回过头来看,我们要把物质的这一维搞到顶峰去。我们现在处在一个转折点,也面临最大的机会和挑战。
( T6 c) I7 X4 Y2 `" _& p
! ^0 p1 v6 }! c+ E
8 {" D# `0 M) x. f+ \" P7 M, G& ~9 c6 \" x1 M3 A. U
澎湃新闻:您曾经说过《红楼梦》也有缺憾,比如缺少性心理的描写。
' I2 f0 S' s2 P7 O0 l2 O; j) F1 L' N( d+ K$ o
. s# x* H8 ?& k) I3 V
0 K3 O- C. X) f* m2 m
残雪:《红楼梦》是一个奇葩,它独独作为文学,就已经超越了中国的文化,这也是文学的特点。因为曹雪芹其实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艺术就有这个功能,有的时候它就超出自己的文化了,走到自己的文化前面去了。虽然曹雪芹口口声声说,自己好像比较提倡佛教,实际上你看他的那些人物,那些描写,一点都不佛教,都是非常入世的,都是非常认真地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一直追求到死。一个个都是那样的人,哪里有佛教?% `0 W2 D# N0 k- m' b& {( i' k7 N5 e
/ e+ p) p: { A8 J7 I% N
4 e7 ?" B9 r7 m* Q) I4 F0 h* _
6 `/ g* w' C2 y
这就是纯粹艺术家的特点。《红楼梦》远远地走在其他那些所谓的经典的前面,而且高出一个很大的档次,达到了精神描写的层次。因为他是艺术家,艺术就有这个功能,所以我说艺术是探险队。哪怕你的文化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没有描写精神的文学作品,除了《红楼梦》以外就很少了,有的有一点点,像《金瓶梅》什么的,哪里像《红楼梦》这么全面。因为曹雪芹是纯粹的艺术家,他穷困潦倒,专门去追求精神的发展,所以才产生了这样伟大的作品。 U9 e3 k3 C7 t9 n
1 J! Z* E. B* q$ \8 i
H5 a& r i$ {# j- J
# l; C( z. e7 [5 T) ]. q; s3 h澎湃新闻:如果中国文学再有伟大的作品的话,是不是也不能再重复曹雪芹的这种方式?( f ^' M: ^9 l, X3 \+ }
0 p: ]5 h) E" g: z1 p3 T8 H' f
% m" B7 k% }: F# ?9 s/ H9 ?/ H& R( }$ F& J
残雪:那不可能了,现在已经是新世纪了,需要在曹雪芹的基础上重新创造。不能创造的话就别搞文学,守成当然也可以搞点通俗的东西,但不创造的话就无法传承传统。文学就是一个硬东西,是试金石。别的东西还可以说不创造,比如手工业等等,但是文学如果不创造,就不能够守成,就会把以前所有的好东西都丢失掉。
) p1 ~( E7 g5 s4 G& l6 O% `6 p- b$ m" W# T, Z. |
|* y1 v d: D7 j
9 S0 \' |: u; u- D8 L
澎湃新闻:有评论说,曹雪芹最在乎的是《红楼梦》里的诗词,希望能够流传下来。
/ C5 F, I4 }$ v n* `: I% t# c4 B6 E$ f% ~' M
, ?; G7 t( q! b. s: z
1 O4 { X7 [ k( n
残雪:那肯定流传了,现在不是很多人在看吗?连我以前对《红楼梦》都迷的不得了。
3 \4 L1 H) o; i' F% p
# z8 M1 @* A7 x+ q9 W% T5 l* `/ j( H1 V, h4 U, n
" g' s% L7 y' ]' }* f
澎湃新闻:但我们现在已经完全丢掉了旧体诗。2 S1 Y( K: J# s1 @6 }1 d
6 A$ ]9 J" |" e" z" {+ c5 F( o
: j1 L: D' K! F; i0 R: K/ m6 U# O A3 H: w& X6 R/ f+ P
残雪:用新的形式把它复活嘛,我现在写的小说别人就有说像诗歌的。那种东西在我们的血液里面,怎么会丢呢?不可能丢的,但要继续创造它才能够发扬。
: n- _* [/ j7 D
6 ~7 l8 s k$ F1 C$ s1 [2 _* Z4 \) G
& J0 V2 H2 e6 K& U! q$ }. b
澎湃新闻:那您如何评价现在中国文坛的现状?
+ k4 Z" t& d& N5 k
8 y0 s0 h4 O0 z) ^3 _
8 |9 p* F- z5 C4 i) \0 _4 d
1 Y, M! v( ^8 T: b残雪:我早就说了,不抱什么希望了,也懒得评价了。% R4 t1 h7 r' m- R) \( T c
P( r) a! q! e5 l5 \" V/ W
# @8 m; ~5 m5 e) i7 @
4 z! E7 q! ^; F% I0 S1 w( J澎湃新闻:那您平时和其他的作家交流多吗?
: l4 E( t: u( C x% F8 Q0 D7 B, K' ]: V/ O9 [
4 Y4 J: V# Y! ]/ i
0 J' ~- x* _. h' ~% W# {" p
残雪:没有交流。
0 e& s' @5 E! K/ ^1 q; U4 Z
0 l" O. e8 I- k5 ]' F
g( _) h8 r1 Z- \5 r( g5 ]
& J; ~4 r) q& e: _: y- w
. T, T! O4 o4 @2 D& y3 g
$ x" u1 t0 g3 r# @: V5 h1 }9 @! G. B/ b( P( q6 Z$ x
+ m& g1 K' v9 _9 E1993年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首次出版,2004年余华因这部小说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 s- Z0 y9 A! C% U2 S- f4 k1 s) Q' u, t W7 Y, E! V
5 G/ L5 n0 n8 h' Q: p
* u$ a" t0 V) J. I# o澎湃新闻:为什么会这样?1 M% r) z, V( r+ M' N4 D5 }
- V' Z8 ]& T& j3 Y- H/ y" p
8 P Y! a4 u5 w3 \8 [) Y
( j; b4 Q R+ ~: G
残雪:因为我搞的这一套,他们也不欣赏我,我也不欣赏他们那一套。我就写过对几个作家的评论:余华、张小波、梁小斌,就他们几个是我欣赏的,当然他们有的也不再重视文学写作,也出不来更好的作品了。
; G( Q, ]4 f" C5 ~# e3 u8 p# \$ e. R; |0 `2 [5 |. b8 N0 \
# N& U# v0 D/ i& f( ?4 Q7 G! z1 c: X. J# H8 O
余华是早期的作家,但他后来转向了。他们后来也写不下去了,就没写。那他们自己也要负责任的,但是和大的氛围也有关系嘛,对创新没有任何支持,有时还要打压。
0 r: j# H# c$ b$ q( F9 m# m* A5 V5 i: Q! a! g& N+ a
, ~/ P1 D, Z7 c: ^9 {& J/ _5 h2 E, Z( r. U$ T# {
而且那个梁小斌那么苦,大家都为他募捐。你看这个社会都没人管这些人了,所以他没有条件进行创作,社会没有保护他,他就感觉自己的境遇非常惨。连纯文学都不要的民族是非常危险的。) f) [4 H' c4 ~4 S% u2 z5 t
1 T+ O9 O8 a* U* f
8 N/ Y' N. E& z: K4 H2 n( E
1 D: ~- o) x* R( I澎湃新闻:您之前说过中国文坛的氛围不好,讲究“混圈子”,大家都在彼此唱赞歌,是这个原因造成中国没有这种好的文学批评吗?. W& y, g* f) r
' \' o/ {' ~% [3 m
6 \- v/ Z" x8 G2 T8 F7 P
9 { i6 V3 H8 _$ v o) d残雪:大家都要守旧,不和他们一起被动地回归传统,你就不是他们一伙的。异己就要受到排挤和冷落,然后就没人管,像梁小斌这样的情况就根本没人管。& q; F9 N( s" O/ A V1 p
7 x2 O/ F% c. p1 Y0 R! m' c t
) J' J/ G; P* G7 r
; k# e9 h! U0 G6 N: D: s
澎湃新闻:您为什么说自己的作品是为二三十年后的未来写作的?1 b! R: y3 F' @3 c+ F
2 a" x- ]. `4 o0 P) i# R
! e) m8 E2 e" d! ` V( T9 D
' k, ~8 a% ?3 x0 T9 W& |
残雪:就是为现在的年轻人而写的,过二三十年他们不就老成了吗?就是为这些人写的,还包括有现代精神的中国人,但因为有现代精神的这些人还不太多,我就没有提。+ e1 _" Y5 Q. b2 F1 M' f* i
5 C7 B7 Y p! E# r* L9 o# {; Z4 k4 H. z8 Y
/ _ q! ]0 r5 g% r) C
澎湃新闻:为什么寄希望于年轻人?
. x9 C& c1 P1 w1 S
# w M3 z& J8 R- Y' u* k% _) t' Z0 d
6 C7 f, F8 S1 [残雪:现在具有现代精神的中国人数量比较少,所以我寄希望于年轻人,也就是现在20多岁的,再过20年可能就碰到精神上的问题了,物质不能够再满足他们了之后,就会有可能看我的书的,因为我的写作是给人力量,使人独立,塑造人的素质。我这本新书《黑暗地母的礼物》最重视的描写就是人的素质。人要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在大地上站立起来,他应该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素质?我做了一些预测,他们说我讲的是乌托邦,但其实也是相当现实的。
6 { Y. r) @' k" k3 V
& ?! d! Y( V; d* z, ] k6 l5 x5 Y- y5 L5 h
9 G& m( f$ m) r- N8 C! P( d7 D澎湃新闻:您最近在读什么书?
* ~* X3 G5 T& o" L
$ Z" D8 I- n8 E) L4 K( n0 t* h
4 e1 m$ A2 \0 [
/ V$ j n# M+ v- ]* e残雪:我现在还没写完手头上的书,所以还在读《存在与虚无》和法国的梅洛·庞蒂,一直在读大哲学家的东西。文学方面在读现在在欧洲比较走红的那个奥地利大作家,叫做罗伯特·穆齐尔。现在我们刚刚翻译了他的作品,在网上有卖。他们翻译成《没有个性的人》,当然我不太同意这个翻译。这是一本很长很长的书,他一直写到死还没写完的书,可能有一千万字吧。我还比较欣赏这本书的上部,它跟我能够合得上,他是西方人,所以我觉得还不够满足,对人性的描述还可以更进一步。/ o3 |( P) a3 m5 i
) o) l7 d) c4 i4 X. d+ d* L- C& }
3 ^ D6 n# u$ }) r' w/ Z- u- O
8 P& b C9 X2 N
《没有个性的人》登上了豆瓣“2015年度再版高分图书”榜。. f6 ?4 W/ U: J8 s# |3 Y7 v
( }8 L1 G8 D- y; O2 Q; m0 q( U+ A' k3 W% }' L* u8 ~+ q7 M: s
) {+ l; P3 n0 r4 Y澎湃新闻:那能不能请您给年轻的读者推荐一些西方文学的作品?! c* e7 n1 @) R( E b
& i: K6 O9 q/ O. w
* v* H9 e- _9 M! \4 |2 r2 i. G" U5 D: h) t
残雪:就是刚才说的那本《没有个性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我看的是英文的,年轻大学生最好是看英文原文,因为那个翻译我看了几章,我不喜欢,最好是看英文,因为他们都学了英文的嘛,为什么不能看呢?/ p) @* [4 Z( M, `, ?
- u6 h- T; m, A3 }* ]: n: v7 h( w8 A' d1 R* A. m4 F3 @
& k0 O1 s' ]% z0 }7 z, N. U这本书里面有一点乌托邦的性质,对未来也做了一些预测,他是1940年代才死的。不过还没有像我搞的这样的,就是完全跟现实结合起来。那个年代比我早嘛,现在现实的问题越来越紧迫了:怎么处理你同家里人的关系?你跟你老婆的问题怎么处理?或者你跟女朋友的关系怎么处理?这些东西以后都会是很紧迫的问题了。解决的方法就是交流。交流是一个核心词,新时代的核心词,交流其实就意味着爱,当然也意味着斗争。我这本小说就是专门写这些问题的:什么样的关系能够达到真正的交流。我一方面提出问题,另一方面我也尝试做了一些预测,就是解决问题的预测,所以我这本是实验小说,那里面提出的东西都是实验性的,而且很幽默,跟现实结合得很紧。
/ Q( [3 {5 P( @/ J% 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