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郭克俭《声歌求道—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本文从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文化保护的角度,审视郭克俭的专著《声歌求道—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认为它是一部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视角与史学的研究方法,对声乐艺术进行探究,从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来认识传统声乐艺术的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对构建新中国声乐史进行有益尝试的力作。 关键词:声乐艺术 民族音乐学 声乐史 文化保护 近年来,有关声乐艺术的研究成果与以往相比,无论是在研究方法,还是在研究领域上都有了新的拓展。不过综观现有研究,很多成果仍停留在对某些演唱技法的具体细节,或是某些过于个人化的教学实践的介绍分析等层面上。即使某些理论性的研究成果,也因缺乏理论抽象与提升而显得有些空洞、宽泛。相反的,真正由感性积累跃进到理性思考,从具体的技术、技法探讨上升到对声乐艺术的观念、文化特质等概括的研究成果,却相当缺乏。正是在现今这种声乐艺术研究的状况下,郭克俭的《声歌求道—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以下简称“郭著”),显现出了它的独特意义与价值。概括而言,这是一部基于对声乐专业技法进行透彻分析之上,进而对其进行多维理论探究之作,是一项实践与理论兼具的研究成果,对于当下声乐艺术研究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论者认为此著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实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民族音乐学为视角,观照中国声乐艺术,使其获得新的阐释的可能。 自民族音乐学学科在中国确立以来,其研究方法不仅主导着民间音乐的研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这一领域的学术观念、观察视角等,甚至由于它的出现也改变了传统音乐文化的评价标准。应该说,如果运用这一方法研究中国的传统声乐艺术,一定会有新的收获的。只是在目前,真正称得上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声乐艺术进行多维探究的成果还不多见,郭著可以说是这一方面较为成功的例子。 首先,郭克俭运用民族音乐学理论审视传统声乐艺术,带来了某些观念认识的变化,例如对传统“唱法”观念用此理论进行观照时,就得出了新的解释,正如作者所言,“‘唱法’实际上包含技法诸元(包括发声技术技巧等)与文化诸元(包括语言、习俗、音乐风格等)两个方面的内容……文化诸元对唱法的形成、传承、传播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在他看来,既然文化要素对唱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对唱法是否具有“科学性”的原有评判标准也就必将随之发生转变,而传统的那种仅仅依据诸如发声器官是否协调运用、气息是否通畅、声音是否集中等技法来衡量唱法的做法肯定是要受到挑战的。因此作者提出“在回答三种唱法‘科学性’的问题之前,首先应该回答的是不同唱法各自的文化属性问题,也就是说,必须把三种唱法分别置入各自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从中探究出它们各不相同的文化特质”,既然处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音乐样式,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品格,那么依此而生的各种唱法就具有了相异的审美标准,因而对于它们的评价,就“关键在于风格特征与民族韵味”是否得到准确地把握与传达了。体察作者的观点,进一步我们势必会得出这样的认识,即一种演唱方法的合理与否,其真正的衡量标尺,首要的是看它能否长期健康的生存、广泛的流传,能否经历长期实践的检验,并能世代传承,以及是否能恰切地传达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并体现自身特有的审美观念等方面,对各种在实践中形成的特有演唱方法绝不能简单以“不科学”的定位轻易抹煞,也不能依据“科学”的墨线随意斧凿。 其次,郭克俭把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引进传统戏曲演唱谚诀的研究领域,这给音乐学研究带来了一定的新启示。在关于豫剧演唱谚诀的研究篇章中,作者对谚诀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进行了深入阐发,揭示了这一宝贵的活态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拓展了中国声乐艺术研究的领域。在关于演唱谚诀的研究中,作者首先对谚诀发展的历史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进而归结其艺术特征,这一研究在目前尚属首次,居其宏先生称其“为后人的继续研究提供了较丰富的资料基础”,同时作者对谚诀文化内涵的理论阐释也为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准备了条件,因为正如作者所言,“从内容含量上来看,豫剧谚诀所涉范围相当广泛,它几乎涵盖了戏曲艺术的各个领域,在道德准则、艺术观念、行业规俗……等方面,均有独到而精确的阐述和朴质而卓然的见解”。它是研究戏曲艺术的珍贵宝藏,可以说,通过对它多角度的研究,揭示其丰富的意义世界,能使我们对戏曲声乐艺术问题获得较全面认识。论者认为这一研究理路与视角,同样对其他民间口头文化遗产的研究有着较为重要的启示意义。在著作中,作者把谚诀分“纪事型、督学型、授艺型和赏评型”四个类型展开研究,显示出了其自身对谚诀的深刻文化内涵与艺术本质的把握能力,在呈现谚诀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时,也使读者对豫剧演唱艺术相关的功能、属性等获得了更丰富层次的认知,这为戏剧声乐艺术传承、发展问题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认识成果。总之,作者对演唱谚诀多元文化视角地理论阐发与深入研究,为音乐学研究者开辟了“一个未被开垦的、令人神往的学术处女地”,也扩大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领域。 其三,将民族音乐学理论运用于声乐艺术研究,要求研究者兼跨声乐与民族音乐学两个研究领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理论素养,郭克俭通过长期的声乐学习与教学实践所获得的对声乐艺术本体的感性认知,以及民族音乐学的专业训练所赋予的把握声乐艺术的理论能力,使他不仅能够较为深刻地归纳出传统声乐的文化特质,而且还能从纷繁复杂的民族声乐现象中归结出某些演唱技法的理论,并从宏观的角度提出民族声乐未来发展方向的构想,这方面在《融合与互补》篇中得以充分体现:如他提出“民族声乐是根源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母基’的,这个博大的母基才是民族声乐的最本源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鉴于民族歌手的艺术生命离不开本民族文化的滋养,也更离不开民族生活的问题,他提出“青年民歌手,应该果敢的走出因高贵而显封闭的象牙塔,置于文化现场,体悟人文情境……实现健全人文品格的构建”;关于中国民族声乐未来发展道路,他提出“只有‘承继传统,立足本土,融合互补’,才是新世纪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才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学派创立之希望所在”……诸如此类重要的思考,著作中还有多处,从这里我们可看出作者对民族声乐艺术发展问题的深层思考与责任意识。 二、以历史学方法研究声乐艺术理论、实践,始终贯注构建新中国声乐史的强烈意识。 郭著对各种声乐样式进行了较全面的探究,涉猎范围广及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传统戏曲、歌剧及音乐剧中的声乐问题,问题涉及到对演唱技术、技法,以及对相关声乐理论问题的深层文化探究等,就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而言,已透出了构建史的明确意识,并显现出较为充分的准备。 目前在新中国音乐史著的写作方面,无论是通史、断代史,还是各种专题史,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而真正意义上的声乐史著却尚未出现,应该说,这种状况与建国以来丰富的声乐艺术发展实践极不相称,目前声乐界迫切需要一部全面勾勒新中国声乐艺术发展脉络、归纳特点与总结规律的声乐史专著,以便为中国声乐艺术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郭克俭所做的声乐艺术研究,正是为这一工作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对声乐艺术的研究中,显现出构建新中国声乐史的强烈历史意识,并且始终是在构建声乐史的思路下展开其研究工作的,通过考察郭著六个章节的研究内容即可发现。 在第一章《传统声乐的观念与实践》中,作者不仅对传统声乐的演唱技法及实践进行了探究,而且对传统的声乐观念也进行了检讨,归纳出传统声乐的文化特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声乐艺术未来发展道路的设想。他在书中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历史的考察之后,提出“如果我们能够从理论与实践这两个方面加强对戏曲、曲艺艺术的深刻把握,那么,我们对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认识将会提高到更新、更深、更高的层次”的观点,进而又提出“融合与互补”的21世纪声乐艺术发展之路的设想等,这些都体现出作者对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是在明确的史的意识下展开的。 在第二章《戏曲艺术的歌唱与表演》中,作者主要探讨戏曲艺术(以豫剧为中心)中的声乐问题。作者在说明研究豫剧唱法是“为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构建工程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后,对豫剧演唱谚诀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豫剧谚诀的收集、整理基础上的,他不仅归纳了谚诀的基本特征,而且还对其进行了人文阐释,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把握其所蕴含的艺术真谛。这一研究课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因为谚诀作为“旧时艺人们总结演唱经验、提炼演唱要领和传授技艺的重要手段”,对它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文化研究,能够更直接准确地把握戏曲声乐艺术发展的某些规律,为声乐史的研究提供鲜活、可靠的资料。此类研究成果,在迄今为止的声乐研究界尚未出现。郭克俭所做出的此类研究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为声乐史中戏曲声乐部分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