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353|回复: 1

[歌词创作] 古风做词技巧(韵脚,平仄,流畅篇)

[复制链接]

8923

积分

5

听众

430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923
geci110 发表于 2015-7-22 19: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做词技巧(韵脚,平仄,流畅篇) 作词技巧 一 韵脚
9 |. `" p1 b" @3 V9 u( |
3 [$ c; e) L3 `! p! x3 i2 h" U# A8 n& {( j4 A* X! @7 ^" L1 x4 T
一】韵脚- D. A$ v& Z  k
每个韵脚都有它的好处和缺点,分的细一点,每个韵脚都有自己适合的风格和音域。当然,这种适合不是绝对的,切忌教条主义!一下,是自己整理的一部分韵脚运用技巧,当然,只适用于非专业初级阶段。% z* \4 M: J, q8 y
ang 这个韵脚比较大众化,基本适合任何风格的歌词,押这个韵的字和词也很多,最适合菜鸟们使用。这个音朗朗上口,即可慷慨激昂,又可悲兮莫兮。同时适用于有高音的曲子,此韵脚发音时口型圆润,故高音美好~~( n  W( x( h/ X$ h# K
an 和ang基本一样,适合任何风格的歌词,特别指出一点:这个韵脚很适合写中国风。因为宋词里押这个韵的很多,《花间集》里尤其多。大家可以翻一翻宋词进行借鉴,此韵脚同适用于高音曲~~
- I( X  d! Z# oei 比较适合写失恋类、爱情的歌词。适用于有中高音的曲子,如:(飞,归,悔……等)
: X0 z8 `3 m. \/ f  T  n- @4 e# rai 爱情类和失恋类的经典韵脚。适用于任何音域,但是此韵脚,同韵母的字较少,故~~慎用% Y& P  A- [! ?" D; j$ r) L2 R
o 同样比较适合写失恋类的歌词。拖长音的话,尽量避免选这个韵脚~~
" g  R6 A, q8 a" R7 @- @! ~ou 也很适合中国风,李清照很喜欢用这个韵。如:(幽,愁,眸……等)4 W, e9 h! C$ P) O" Z6 f
u 这个比较适合写稍微深邃一点的词,如:(出,忽,露……等)此韵脚并不是很适合高音域~~, ]# O2 K% n& U# g3 l' x. p
ao 这个韵脚我的感觉是比较适合写一些俏皮的歌,因为它的字库里有很多很萌的词,古风词亦可~~此韵脚高音同有爱~~~
6 a5 e0 w2 a: re 这个韵脚我就不多说了,也是拖长音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这个韵脚。7 t/ b3 R: e7 F

$ m0 M5 _& B6 s" Y0 _3 c$ Q, h注:在唐诗式古风词中,一般绝句的第三句不用押韵脚,律诗的第三句和第七句不用加韵脚。
' p: l3 Q' y4 \4 r6 x
* l  b/ J4 }) m5 E# a6 P5 s二】平仄/ B. x8 ?7 e  e' A6 E; D1 ?% o( P
先简单说说何为平仄:% ~$ e. i0 x: G" E. m
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面就提过,“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仄声”分“上声”、“去声”和“入声”
9 s# d* R8 e3 ]$ P* J  w阴平对应汉语拼音中的一声,阳平对应二声,上声对应三声,去声对应四声。举个例子便于大家理解:
1 {7 H) m/ P( k9 T9 I! p( R普通话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 V# b* W( B. \% n
  V! u% ^  R  T6 f# _4 w7 r) e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 {7 w. W5 q: n) `& B) Z) M8 v6 l
' s% W+ N, L/ D简单说,在普通话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t) I2 \4 Z6 F
但入声,作为现代汉语已经不再区分的一个声部,记得当初语文课我就问过,什么是入声。当时老师的回答是,大概就是现在的轻声,而当时字典上面的解释则# ~( Z7 [( g# \) G
是已经被取消的在一些方言中还能得见的短促读音。/ d; b$ P* a8 m; t6 S" z2 w# u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音呢?后来一直到写歌词的时候我才稍稍有和其它音区分的感觉:
+ D1 q$ m3 M  u/ T1 |. s入声,音短,比如,刹、驳、阁、屑、月
# l% K; J. X* q读这些音的感觉可能和一般的平上去三声的字没有太大分别感,但如果要强行拉长,比如说作为歌曲的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唱出来,并且拖长音,那么就能明显
1 n7 x' {- L* a: L( `3 A的发觉,唱这几个字好像一口气被憋在了嗓子里,后面只能用尾音的单音来补,比如“刹”,如果换成“她”或者“马”,气息的拉长则容易很多。由此大约可
& h# Q: b! ]+ e$ `3 V1 b  W& D. H对入声字的短促音略有体会。6 q! q6 a+ q6 i8 M& r, [5 L

. E  U8 a9 h2 ?9 ?古风词多讲究平仄,这和近体诗有相像的地方~~~: ]& X6 }) M2 M* Q* r6 L% Y
1.平仄交错原则% b3 t/ q  X. P" h0 \  F
诗的平仄基本讲究一三五不论,只论二四六,以七言诗为例,也就是说每句话的第一、三、五个字是平是仄都可以,而第二、四、六个字则必须遵守规则,第七个字是韵脚,且放到规则2中再谈。
5 j  e/ k) Y/ R( S  N5 y# `那么,现在就只讨论第二、四、六个字% ~. ~0 F/ l% J& [5 K% `6 [
以绝句(四句)来看,就只有两种格式:1 Q: l$ O% @. c9 j. w, J0 j4 i
平 仄 平7 r% A* Q/ o' P" F$ L- y3 r
仄 平 仄
# q4 u# t' _5 z; {  a( ?; D仄 平 仄# q$ I6 _2 g4 c( B* J# q
平 仄 平
4 E( L' {/ g: x或者:
4 |3 E7 d- z2 d- N+ _仄 平 仄
8 T4 K, O0 m( H$ N; T7 U, ^" p平 仄 平
& z- ~* d  Z/ \! Z平 仄 平2 `5 z- u2 n9 z% {0 ]
仄 平 仄, \0 U7 `; |% B3 S" s# U1 v
如果是律诗的话,后面复制一次这四句就行了。! j0 A  r, _2 W( l4 [2 v) P
可以看出来这种感觉,就是平仄要交替变化,偶数句平仄要和上一句全反过来(所谓对),而到了奇数句(第三、五、七句)则要和上一句平仄相同(所谓粘),总之扭来扭去、扭来扭去就对了' s# q$ @/ @- }* @( Z. D& A" |
如果是五言诗的话,那么只讨论第二、四个字,把刚才那个格式最右边那列砍掉就行了
% E9 @8 ~: h* z+ K6 J* W2.韵脚的平仄' O/ v. V2 ]( `9 R% r
诗中没有仄声韵,也就是说,凡是押韵的都是平声字,凡是不押韵的必须是仄声字。
' _0 a, M% @% v. R偶数句(第2、4、6、8句)必须押韵,第3、5、7句必须不押韵,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押韵就用平声,不押韵就用仄声,当然绝句没有5、6、7、8句,7 \6 ?) x- _% P3 p# v9 b7 E, D
前四句规则是一样的。& o8 Z3 T- e# B
3.禁止两种情况:孤平和三平
  }. h) f/ P1 E: v5 T平时都说第一、三、五个字是平是仄都可以,但有两种情况不可,一个是整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谓之孤平;一个是句末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谓之三平。8 b/ d( a/ V/ r2 ?
这两种情况是不可以的,需要通过调整第一、三、五个字的平仄来杜绝这种情况。' q+ t% H5 Z# \! p/ p8 Y: T: B5 w
另,也有说法句末三仄音也是不可以的,但不似三平那样严厉的不可以,但如果能够避免则最好避免7 }# U7 M/ j% h8 y
总之,满足了平仄这东西可以让所写的诗朗朗上口,读着舒服,但有些时候为了感情或者气势的畅顺,也并非必须拘泥教条,唐诗中就有很多出现三平三仄或其他不合规律的。
" P/ F2 b- H1 b4 Y/ e* L$ d但对于我们来讲,肯定是不遵守容易,遵守困难,而且古诗读起来的微妙感觉也并非与平仄全然无关,这个问题学术界都有争论,这里就不谈了。但就我个人而言,是喜欢向着平仄格律方面努力的。3 m5 A3 `/ z# x/ A- X/ k$ [3 F
0 [. j& I6 u5 M# L+ c, W- G: k
另,关于韵,近体诗遵循的是《平水韵》,这本韵书和现代字的读音并不全相同,如“东”和“冬”,平水韵中就分属于两个韵部,但从我个人的观点看,押韵是为了读着朗朗上口的,与其引经据典不如以当下读音为基础。; z' o! F+ V& J& c: i, P
3 ~4 [2 g, ]8 q; }) `6 k  Y) f
三】流畅
, Z. `* m- }' R流畅性是很多词作的问题,很多作词人,为了押韵而押韵,所以会很悲催的自己改词,造词。造成语句不通顺,不完整。意思不明确,不鲜明。缺少了古风词应有的行云流水的韵律感和流畅性。
. Y% R% O# n7 h1 h% i8 a. h所以,建议作词多看宋词唐诗,积累词汇,切勿擅自造词改词。
4 ^$ \" }# }. z; ^, \) J- R还有就是语句一定要意思完整,如果你的词作,无法让歌手理解,甚至让他觉得拗口,那么歌曲的演绎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时听众无法理解歌词,也会无法引起听众的共鸣~~~4 ?. H; v$ I$ K+ {

6 X7 }: J8 r8 I! d6 ^
- l. ]3 k- ?8 E8 I附录:韵脚素材:9 V/ f" N8 W7 ]) p, r  `6 w
ps:1,2,3,4 表示声调2 ~+ j2 t' ?* {' H& y- A* i" Q
同韵母在一组。。。声调也重要啊~% s8 B* C3 ?2 A, c. w3 T/ A
4 w0 k  l9 w# c: i- h
A1杀人如麻、胡子拉碴、稀稀拉拉、天女散花、美女簪花、六出冰花、一言不发、磕磕巴巴、雄姿英发、羞羞答答、拖拖拉拉、哼哼哈哈、夹七夹八、苍颜白发、折戟沉沙、一字不差、头晕眼花、抽抽搭搭、嘻嘻哈哈、叽里呱啦、横七竖八、横七竖八、可怜巴巴、结结巴巴、密密麻麻、滴滴答答、唧唧喳喳、叽叽喳喳、咿咿呀呀、牵牵搭搭、
  l$ N" U3 S, `5 [& K! S$ RA3 创作方法、思想方法、素车白马、投机倒把、金戈铁马、江州司马、身怀六甲、奉公守法、舍身求法、想方设法、塞翁失马、高头大马、电话号码、稳扎稳打、生众食寡、目无王法、砺戈秣马、佑国寺塔、悬车束马、惸独鳏寡、心猿意马、热毛子马、文搜丁甲、文君新寡、毁车杀马、膏车秣马、服牛乘马、片鳞残甲、片鳞只甲、推聋妆哑、装聋作哑,声振屋瓦
9 [6 v! Y& u# T% ~$ D3 j/ wAi3惩一儆百、恩深似海、囊括四海、杀一儆百、没精打彩、无精打采、不知好歹、曾经沧海、巴伦支海、做好做歹、不识好歹、五湖四海、张灯结彩、大摇大摆、排山倒海、流光溢彩、百分之百、浩如烟海、人山人海、没精打采、五洲四海、绚丽多彩、精卫填海、摇摇摆摆、丰富多彩、移山倒海、移山造海、移山回海、移山拔海、盟山誓海、$ z+ d. j: Q# l2 u
Ai4毫无例外、症结所在、一反常态、无所不在、超以象外、盛筵难再、事出意外、衽席之爱、枕席之爱、置之度外、形骸之外、来龙去脉、九霄云外、百无聊赖、逍遥自在、置身事外、意识形态、顶礼膜拜、心直口快、爽爽快快、大卸八块、大惊小怪、悠游自在、逍遥法外、稀奇古怪、急不可耐、轻松愉快、击中要害、托尔斯泰、汹涌澎湃,里里外外0 I- e/ \5 f- H* P
An2 下道齐桓、一家之言、无边无沿、扣人心弦、阿q正传、圣经贤传、荒唐之言、相顾无言、临别赠言、顺水推船、有口难言、风烛残年、进退两难、嘿嘿无言、天理昭然、不经之谈、举止言谈、一目了然、毅然决然、十世单传、明烛天南、中国青年、乍暖还寒、珠落玉盘、载笑载言、朝歌夜弦、因利乘便、伊索寓言、传为美谈、不饥不寒、. ~/ j+ W2 J9 y% j
An3一筹莫展、公司破产、看不上眼、命运多舛、人命危浅、前合后偃、怕硬欺软、弃家荡产、玉箫金管、满门抄斩、三杯两盏、轻拢慢捻、不可避免、康熙字典、时来运转、倾家荡产、愁眉苦脸、不置褒贬、戴头识脸、为期不远、躲躲闪闪、哭丧着脸, 群威群胆、山回路转、峰回路转、引经据典、低眉顺眼、一尘不染、一天到晚、一去不返、花枝招展,画虎类犬
! R& r1 j) y1 AAn4孜孜不倦。明于治乱、攻城野战、另眼相看、天真烂漫、一针一线、深宅大院、魄消魂散、轰雷掣电、喜闻乐见、活灵活现、二氧化碳、科学实验、烟消云散、主观臆断、精神涣散、汗流满面、魂飞魄散、言归正传、自轻自贱、十年动乱、心惊胆战、千锤百炼、短小精悍、时羞之奠、悲欢聚散、不明不暗、能言善辩、神经错乱、天下大乱、兵荒马乱、无千待万
2 w7 x, ^7 Q2 Q" R2 I  t9 ~Ang1贻笑大方,死而不僵、爱克斯光、柔中有刚、引车卖浆、改弦更张、净几明窗、流落他乡、国色天香、慨当以慷、名我固当、顺理成章、大有文章、乒乒乓乓、历尽沧桑、男扮女妆、叮叮当当、王侯将相、帝王将相、大而无当、上下天光、浩浩汤汤、南极潇湘、鼠目寸光、客死他乡、锐不可当、杂乱无章、自作主张、一扫而光、眼泪汪汪、势不可当、) P2 Y- N$ _/ Z4 R
Ang2若有所亡、半亩方塘、搜索枯肠、飞短流长、防不胜防、公孙大娘、桃李门墙、沸沸扬扬、纷纷扬扬、混世魔王、变幻无常、得意扬扬、意气扬扬、急急忙忙、异乎寻常、阎罗大王、慷慨激昂、学有专长、繁荣富强、非同寻常、习以为常、反复无常、反复无常、猝不及防、危急存亡、王母娘娘、茁壮成长、西府海棠、日久天长、沧沧凉凉、占山为王
) S8 h2 h, h% r+ [/ j4 HAng4 嚄唶宿将、社会现象、通货膨胀、逆流而上、一哄而上、漂漂亮亮、出言无状、跃然纸上、老当益壮、扶摇而上、败军之将、前街后巷、一拥而上、时日曷丧、蒸蒸日上、直捷了当、像模像样、惠风和畅、当头一棒、宽洪大量、能工巧匠、濠梁之上、晕头转向、女生外向、装模做样、空空荡荡、高高在上、喜从天降、恃才放旷、一落千丈、勿怠勿忘  Ei1 天网恢恢、地崩山摧、两眼发黑、早出暮归、逸兴遄飞、顾盼神飞、实至名归、雨打风吹、物是人非、浊酒一杯、吾谁与归、以此类推、面如死灰、早出晚归、无家可归、大雪纷飞、不翼而飞、一团漆黑、满载而归、一片漆黑、草长莺飞、没白没黑、水尽鹅飞、水浄鹅飞、暴戾恣睢、痛改前非、白首空归、白首同归、禾黍之悲、叠矩重规、不怒自威
0 U0 d) T" y4 W' I/ B& j0 Q( S% ?& DEi2大吹大擂、形影相随、举案齐眉、泪眼愁眉、片甲不回、廊腰缦回、半身不遂、众目睽睽、大地春回、百折不回、拣精拣肥、揲揲锤锤、澜倒波随、淡扫蛾眉、暴躁如雷、鼻鼾如雷、鹊返鸾回、食言而肥、香药脆梅、铢积锱累、靖谮庸回、言出祸随、言出法随、送眼流眉、赍志以没、贼喊捉贼、较瘦量肥、万目睽睽、苫眼铺眉、衣马轻肥、俯仰唯唯,天天自慰. |! t, G" z) n( Z+ B
Ei3打牙犯嘴、说嘴打嘴、源头活水、羽旄之美、若敖之鬼、东南之美、尽善尽美、月明如水、送汤送水、至善至美、柔情似水、盈盈一水、流觞曲水、追亡逐北、行云流水、价廉物美、廓然无累、奇山异水、拖泥带水、芳草鲜美、东西南北、十全十美、青山绿水、大江南北、深入骨髓、天南地北、月光如水、桃花流水、龇牙咧嘴、桃花潭水、贪蛇忘尾% a  d  U" X4 X* z
En1信以为真,去就之分、气断声吞、排难解纷、绝子绝孙、交浅言深、载欣载奔、奋不顾身、叶落归根、妙手回春、夜半更深、公子王孙、用志不分、德隆望尊、断子绝孙、披发文身、落英缤纷、站稳脚跟、三省吾身、扭转乾坤、粉骨碎身、炎黄子孙、粉面含春、子子孙孙、五彩缤纷、议论纷纷、气忍声吞、毛儿八分、指腹为婚、物以羣分、海岳高深、
' N  {+ V" Y& ~9 ~# ~1 EEn2从俗浮沉、才子佳人、荒谬绝伦、发政施仁、江湖艺人、八大山人、婢学夫人、硕果仅存、自误误人、误落风尘、剪发杜门、怨天尤人、新丰鸿门、甿隶之人、精美绝伦、志士仁人、心急如焚、一息尚存、志虑忠纯、昏昏沉沉、自欺欺人、羲皇上人、不二法门、迁客骚人、一视同仁、盛气凌人、麻木不仁、巧妙绝伦、荡然无存、舍己从人、经武纬文,默默无闻
" f! g4 E1 x& ]9 W5 [. W1 ?+ Y# \En3 忍无可忍、于心不忍、波涛滚滚、雨后春笋、电影剧本、勤勤恳恳、圆木警枕、外厉内荏、多历年稔、木落归本、析肝沥悃、公使库本、面如傅粉、除恶务本、识明智审、还元返本、贯盈恶稔、色厉内荏、节制资本、蚩蚩蠢蠢、卧不安枕、声吞气忍、愁潘病沈、心辣手狠、心服首肯、殷殷轸轸、欲益反损、月落星沈、断管残沈、断金零粉、安安稳稳% v# s& {/ f- ^( g! j+ }! T8 u$ ?+ W
7 w0 g1 C8 b- h  e* `  h
5 v0 O4 n# ^7 ^! R3 G6 ~3 D: `
$ }  t; L4 a) x( @( _: V$ I, q# u

. o8 K0 a5 I$ b+ e
# d+ w' K$ j3 l. X+ I- J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23

积分

5

听众

430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923
 楼主| geci110 发表于 2015-7-22 19: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Hi4博闻强志、竭忠尽智、大天白日、低三下四、朝发夕至、淋漓尽致、鸿鹄将至、无所不至、颠三倒四、生辰八字、再三再四、一蹴而至、凤鸟不至、相见无日、有天无日、小巧别致、聪明才智、朝三暮四、垂拱而治、群贤毕至、残羹冷炙、各言其志、遮天蔽日、白虹贯日、鸿鹄之志、不三不四、咬文嚼字、日甚一日、老之将至、饱食终日、不成一事7 M/ |" J% k! h
Hi3一介之使、贪生恶死、放辟邪侈、首屈一指、无的放矢、何足挂齿、不随以止、二十四史、养生丧死、浅尝辄止、言谈举止、何至于此、原来如此、近在咫尺、周而复始、咬牙切齿、叹为观止、生老病死、石蕊试纸、古文观止、发纵指使、发脱口齿、发狂变死、穷奢极侈、穷泰极侈、癞儿刺史、白马长史、白衣天使、眼语颐指、目无三尺、: O: f( Z  v& V8 H' z
Hi1欲厚遗之、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敬而远之、如有所失、推而广之、童子何知、逝者如斯、横槊赋诗、明月之诗、形单影只、一望而知、茫然自失、人财两失、等闲视之、一走了之、古已有之、抱布贸丝、劳神苦思、生而知之、不耻相师、感慨系之、不了了之、冒冒失失、终日而思、一无所知、可想而知、众所周知、寤寐求之、执法无私、愚昧无知8 B; f9 _8 Y7 R3 U5 r5 d' E
I1生生不息话不投机、打拱作揖、不失时机、蠢若木鸡、无涯之戚、娇娇滴滴、非常时期、将机就机、风雨凄凄、相与为一、皇亲国戚、天打雷劈、点点滴滴、天下第一、忧谗畏讥、大年初一、整齐划一、杨柳依依、万分之一、以防万一、枉费心机、合二为一、手高眼低、手高手低、牛刀割鸡、牛刀割鸡、沈明石鸡、汝南晨鸡、汝南晨鸡、池鹅夜击、
1 A9 G5 n9 z7 Z- G# J# s7 \8 ]I2 与世推移、悔之不及、多凶少吉、力所能及、至于此极、无暇顾及、势均力敌、月落乌啼、不可企及、融融怡怡、杯盘狼藉、悔之无及、措手不及、闲话休题、知识阶级、一览无遗、深恶痛嫉、不即不离、不足为奇、应者云集、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声名狼藉、逢凶化吉、鲜血淋漓、何足为奇、淋淋漓漓、哭哭啼啼、登峰造极、主一无适、% M0 u+ e5 w6 n" L- i
I4 不可胜记、天人之际、同心如意、一败涂地、咳声叹气、立足之地、仕途经济、名同实异、欲扬先抑、尽如人意、大同小异、夷为平地、不可移易、打定主意、拿定主意、不着边际、开动机器、封建主义、不切实际、古典主义、回肠荡气、浪漫主义、形式主义、现实主义、浩然之气、痛哭流涕、无所顾忌、真心真意、实证主义、悲观主义、无往不利9 N( h4 t+ I0 K& ?+ J! ^
Ing2修身洁行、眉目传情、惨淡经营、素不相能、百家争鸣、千载难逢、触景生情、千里逢迎、人杰地灵、乌鸟私情、蜗角虚名、十里长亭、萍水相逢、徒有虚名、赏罚不明、倍道而行、鼓角齐鸣、高姓大名、鼎鼎大名、天下太平、精神文明、冥顽不灵、在天之灵、畅叙幽情、一无所能、正大光明、木直中绳、手足之情、彼竭我盈、鸡犬不宁、6 ]% b8 C; z% c. E5 p' h8 q. r
Ing3半梦半醒、多快好省、扪参历井、爬山越岭、高人一等、缩头缩颈、大煞风景、俛首系颈、翻山越岭、一碧万顷、如梦初醒、吾日三省、伸头缩颈、昏迷不醒、乌云压顶、平平整整、崇山峻岭、齐齐整整、授人以柄、振裘持领、拔山举鼎、拔山扛鼎、温凊定省、清浄白省、晨参暮省、晏开之警、一日三省、避坑落井、遁阴匿景、追风蹑景、
3 y6 E. z' p" y% G& GIu1贻笑千秋,通邑大都、覆水难收、不系之舟、载舟覆舟、无尽无休、调查研究、乐以忘忧、美不胜收、养尊处优、风雨同舟、拉丁美洲、一叶扁舟、喋喋不休、酸不溜丢、网漏吞舟、衣食不周、衣食不周、简种薄收、簠簋不修、蟠屈缭纠、蝶化庄周、复水难收、复水不收、积羽沉舟、畴咨之忧、惨惨幽幽、惟口起羞、忽忽悠悠、无虑无忧、无妄之忧、. y9 r8 w. _% E4 Y9 f; X0 O" L
Iu2尽付东流、火上浇油、气壮如牛、三教九流、始末根由、三天两头、降格以求、涕泪交流、苦苦哀求、百舸争流、君子好逑、兴兴头头、狗血喷头、对答如流、水调歌头、高尔夫球、大难临头、紧要关头、一年到头、海市蜃楼、气冲斗牛、生死关头、浪子回头、紧急关头、秉烛夜游、臭味相投、略胜一筹、梦寐以求、昼伏夜游、疾恶如仇、夙夜为谋* i2 _* u4 [# N
Ong1言不由衷、无师自通、融会贯通、旌旗蔽空、老态龙钟、声如洪钟、有始无终、鹰击长空、畎亩之中、睡眼惺忪、豁然贯通、一扫而空、消息灵通、黑咕隆咚、老有所终、轻轻松松、无动于衷、忧心忡忡、息息相通、来势汹汹、乐在其中、怒气冲冲、行色匆匆、昂首挺胸、郁郁葱葱、无影无踪、无影无踪、殷浩书空、歇里歇松、朦朦忪忪、夙夜在公
2 |; T; [% ^4 D8 T. P' u: T4 x& M: T
Ong2百足之虫、情景交融、无所适从、一世之雄、五尺之童、情理难容、择善而从、车水马龙、老成持重、心事重重、嘟嘟哝哝、朦朦胧胧、迥然不同、迥乎不同、返老还童、望子成龙、截然不同、德高望重、姹紫嫣红、震耳欲聋、与众不同、睡眼朦胧、从从容容、小巧玲珑、不约而同、柳绿花红、穷鸟触笼、眼瞎耳聋、甘旨肥浓、祲威盛容,回味无穷2 C! P0 s( k% \( d" f) G- c- n9 V
OU3一字不苟、前所未有、十之八九、迷花恋柳、年深月久、亲戚朋友、才高八斗、何罪之有、令人作呕、十有八九、良师益友、东奔西走、永垂不朽、无所不有、化为乌有、红灯绿酒、无独有偶、一无所有、精神抖擞、天长日久、绝无仅有、说不出口、应有尽有、十字路口、营营苟苟、画虎成狗、留犂挠酒、田夫野叟、墙花路柳、将无做有,殒身碎首,糜躯碎首
" y' z5 w5 W; @Uo4众人广坐、昏昏默默、席地而坐、大错特错、不劳而获、千村万落、好吃懒做、高朋满座、见机而作、手足无措、惊惶失措、冥然兀坐、泰然自若、门前冷落、授业解惑、矫揉造作、不甘寂寞、稀稀落落、平起平坐、无恶不作、觥筹交错、镇定自若、全军覆没、一无所获、正襟危坐、张皇失措、大起大落、磨刀霍霍、散散落落、高枕而卧、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1-22 22:06 , Processed in 0.101451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