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族的器乐虽然没有歌舞般普及于民众,但也很流行。无论农区还是牧场,无论民间还是寺院,吹、拉、弹、击乐种俱全。各种不同的器乐以自己不同性能和色彩,给藏区优美的乐典赋予独特的音色,显示出和谐与安宁。正如元代藏族学者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1182—1151)在他所著的《音乐论》中所阐述的那样:“哪里有歌、舞、音乐,就说明哪里人们的心情舒畅,充满欢乐。” 大昭寺所藏的藏族器乐有吹管乐器“筒钦”(藏族大号)、藏笛;弹弦乐器“扎念”(六弦琴)、“居芒”(近似维吾尔族的卡龙,三十弦)、“亚刁儿”(类似筝);打击乐器“缺鄂丫”(皮面小圆鼓)、“达玛”(皮面鼓)、“阿巴札”(鼓,形如水桶)、“桂札”(类似羯鼓)、“阿穹”(小鼓)、“堪安举巴”(十音云锣)。 藏族器乐及其乐典的丰富,表现在生活的各个地域。在幽静的山寨,你能听到藏族姑娘用口弦弹出的心声;在百花吐艳的草原,富有特色的鹰笛声,使人心旷神怡;在藏传佛教寺院,厚重又粗犷的角号与鼓钹,不仅使寺院乐舞和佛事活动充满了神秘,也为藏族戏剧的伴奏增添了独特的韵味;还有热巴艺人表演的铃、鼓和弦子艺人拉奏的弦胡等等,都使人进入奔放飘逸与神秘悠远的艺术境地。 从藏区流行的乐器来看,大致可分为吹奏、拉弦、弹拨和打击乐四大种类,其中尤以吹奏和打击乐器居多。 吹奏乐器 吹奏乐器有的产生于藏区本土,如长角号、土陶埙、鹰骨笛、口弦等,有的是从印度或中原传入藏区后,经历代乐手根据藏区特点加以改造而成的,如唢呐、胫骨号、竹笛等等。 唢呐:藏语称为“甲林”。唢呐是从汉地传入藏区后,由本地加以改良、发展而成。藏式唢呐的铜碗(扩音部分)是用白铜或黄铜制成,锥形木管上的各音孔之间,镶有铜制咔套和珊瑚或绿松石装饰品。这种唢呐有七孔或八孔之分,演奏时,艺人们有的还要塞上一孔。 其指法也有多种不同。它的音色深厚柔和,在寺院乐舞和藏戏伴奏中,是主要乐器之一。 长号:藏语称“让冬”或“筒钦”,俗称“莽号”。相传它发明于公元11世纪左右,为藏区本土乐器之一。它一般以白、黄、红铜而制,据说也有用银制成的。其音质低浑、厚实,是藏传佛教寺院的一种重要乐器,带有“召唤、传播”的意味,常担任乐曲的引奏和乐典的乐彩性伴奏。虽然并无音阶,但急缓交错以及泛音的变化,仍不失其固有之特色。 海螺:海螺吹奏者因多在佛教仪仗队中引导众僧,故有佛号或法号之称。其音色园润柔和,无固定音阶,它是寺院器乐中的色彩乐器。 胫骨号:藏语称之为“刚林”,相传该乐器为印度人死后鸟葬时,密宗高僧们在葬仪上举行秘密仪式时,取鸟葬台上死人的胫骨为号。大约公元十一世纪左右,这种乐器随印度佛教中的希杰教派传入西藏。 中长角号、角号:藏语称“公宁”的中长角号和称为“嘛咳”的角号,是一种在佛事活动乐曲中增添色彩和气氛的无音阶吹奏乐器。 竹哨:这是较为少见的一种竹制乐器,现藏于四川德格更庆寺,藏语称之为“火巴”,其音质清脆、音色飘逸,常插入乐曲演奏,为乐曲增添一种特殊效果。 笛:用鹰骨所制的藏语称为“郭林”,用竹制作的藏语称“次林”,这两种乐器产生于藏区本土,是选天然材料自制的一种民间竖吹管乐。此外,藏区也流行一种从内地传入的横吹竹笛,并运用于藏区乐队的编制。 土陶埙:藏语称之为“萨鲁”,是藏族民间过去相当普遍的民众自制乐器,它是用泥土捏成鸟形,有一个吹孔四个按孔,用火烧制而成的陶埙,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这种乐器已鲜见。 口弦:口弦多流行于农区,是藏族姑娘所喜爱的一种常见乐器,姑娘们不仅用它进行自我娱乐,也常用它来传达自己的心声。尽管它旋律单一,却有一种特殊韵味。 拉弦乐器 藏族拉弦乐器种类较少,流行在民间的有自制的牛角琴和弦胡,其中弦胡在康区巴塘流行甚广。 牛角琴:一种相当于二胡的拉弦乐器,用牛角做琴筒,马尾做弓、弦,演奏方式与弦胡相同,该乐器一般由民间流浪艺人所使用。 弦胡:藏语称之为“比旺”或“俄穷”,是一种相当于二胡的藏族本土乐器,它由白杨木挖制琴筒,牛皮蒙面,弦、弓皆用马尾制成,其音质厚重、深沉、演奏技巧较为简单,无需滑把。它特有的颤音韵味,是弦胡独具的音色。该乐器主要用于弦子舞的伴奏,琴手持琴排于舞队前头,边拉边唱边跳,韵味无穷。 弹拨乐器 弹拨类乐器在藏区较少,主要是称为“扎年”的六弦琴,源于阿里地区。其音域较窄,主要用于跳锅庄舞时的节奏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