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40|回复: 0

[杂文|随笔] 杰克逊整容背后的种族歧视思考

[复制链接]
xidihai 发表于 2015-6-23 11: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idihai 于 2015-6-23 11:32 编辑

t014c985a71d35bd5bd.jpg

杰克逊整容背后的种族歧视思考

作者/席笛海

提起美国著名黑人艺术家,我们自然而然想到的便是风靡世界的音乐家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这位富有创作灵感的艺术家无论是生前还是逝世后都是世界乐坛关注的焦点。1958年8月29日,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生于美国中部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市一个黑人家庭中,从小遭受到了极其贫困的洗礼和种族的歧视。1969年底,他以一首《I Want You Back》登上美国音乐排行榜榜首,从此改变了这位黑人的命运。他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我们无法体验的,也是我们不得不佩服的。多年的磨砺,这位曾遭受饥饿和歧视折磨的黑人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艺术家。他集美国创作歌手、舞蹈家、商人及慈善家,是世界流行乐坛最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家,被称为“流行音乐之王”。

对于这样一位名利双收的巨星人物,家财万贯,铁粉无数,能呼风唤雨,是无数人崇拜的偶像,但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真的幸福吗?据有关媒体报道,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其实内心深处是孤独的。其中原因是来自他童年时的心理创伤。一方面是家庭贫穷带给他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是种族歧视带给他的心理创伤。他曾面对媒体公开说“因为肤色的原因,致使我付出了生命之外的代价”。这个代价是什么?这个代价就是杰克逊拿自己的肤色来抗拒美国的种族歧视——整容。

整容对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来说,可以是摆脱了美国白人对种族歧视的囚禁,以“私生子”的方式站在美国白种人执政的土地上;也可以说,他是以一种特别的告别方式完成了他生命里自觉得伟大的旅途——站在世界音乐巅峰之上。

据有关权威媒体揭露,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整容过14次,包括肤色、鼻子、下颚、嘴唇以及面颊。但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却声明只做过3次整容手术。这些整容的费用高达1亿美元,可是中国某跨国上市集团公司的年收入十几倍甚至更多。从此,杰克逊也成为“整容”史上一个代表性人物。有人曾打比方,如果美国最高权威是美国最高法院,那么美国最脆弱鼻子就是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的鼻子。这鲜明的对比,简直就是一场天大的讽刺剧。因为整容,杰克逊猥亵儿童案轰动了2005年;因为整容,杰克逊连续四年被评为美国最蠢的艺人;因为整容,杰克逊极富争议的鼻头似乎更加女人味的“小而翘”。

尽管杰克逊的整容新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成为某些脑残明星或粉丝们模仿的对象,但不能抹杀他作为一位世界流行巨星对这个时代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改变美国黑人受种族歧视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有对立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整容拯救了杰克逊的人生。不是有句话说“不看你拥有什么,而看你奉献了什么”吗?这个奉献恰恰是杰克逊对世界艺术的奉献,对世界慈善的奉献。

他是否应该感谢整容技术的发展给他带来的人生影响?虽然这种做法不受世人理解,但杰克逊的“整容”唤醒了美国政府对种族歧视的另一种思考。他已经成为美国的一种特别符号,这种符号利大于弊。大师已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的影响和人格魅力依然留在人们的心中。大师之后会出现无数大师,他们也可能会因为“整容”而改变他们的生理缺陷,改变他们的命运。我们应该向大师致敬,同时是否也要向“整容”高科技致敬?


2014年8月22日  写于深圳



席笛海,原名麦智明。1987年生于广东省雷州乌石镇塘东村。80后作家、诗人、长笛演奏者。大学音乐表演专业毕业,主修声乐,副修钢琴,自修长笛、小提琴、竹笛等。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16 00:57 , Processed in 0.117154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