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丽华,女,1933年5月生,山西五台人,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云南省歌舞团一级演员。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表演艺术家”称号。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政协常委。- U# {" B( d- U/ j( B4 \8 v: M
中文名杜丽华
( N) V% O) y' n+ | z3 v. s& C" `$ P5 P [* G: H7 |, p
! `6 V/ L5 ^) }' f0 b. X7 f
国 籍中国
+ u! @1 i4 W8 @ i m
2 }7 S6 t* ^, B, B/ X6 h
# i) F" I' o7 t/ s出生地山西五台' @0 ^: K, f2 h9 T; A4 I$ j
& p; x; V" o# O. ]( A0 c; O2 N3 ^ |; q/ z6 q" C7 _
出生日期1933年5月
. Z0 b: v4 `5 H$ P: j/ m7 S& g* O
8 p8 V; }2 m$ m) V+ E" A1 b' [2 U- C
1 X R" [ {: g! B, ?! a
职 业歌舞演员
; R0 `! u; J8 a9 W6 N0 v8 `1 ~/ I3 q( h7 m( U
; u- N0 b. \; d毕业院校四川音乐学院& W" j8 z4 A& C! ]0 r$ g+ y7 s2 h
( R* q* D/ S+ q; U: e4 x% o8 u5 ]5 X) e# J3 _: `5 i- k
主要成就“有特殊贡献表演艺术家”称号
5 J8 M, f* x8 N+ b* C B- w' O" P+ N! P/ r5 e9 t% A. J
7 u( Y- r# l2 j6 Q( k: {" S. Y9 n6 z2 Y
代表作品《幸福的日子》、《哈尼姑娘赶街》" ^: _7 j; y/ M4 _4 O
% G$ A% }/ e# Z; k2 t
/ @1 G7 l3 ?& h- d) G* H' G党 派中共党员& N$ V: ?( f3 q: {$ g. [& S
3 Y1 [: z1 a: j
6 _( S& N( s) ^ Z
* C0 A, O9 P8 X
2 {/ H" b! E" i7 H6 u+ q0 [7 ?2 C/ W6 z. ]6 q
# M" i+ g* m8 k( _) j) B) G1 F
+ q6 h0 i5 K/ x" k2 B1956年参加全国音乐周演唱傣族歌曲《幸福的日子》、《哈尼姑娘赶街》,被文化部授予“青年歌唱家”殊荣。
) O; s/ B9 S6 i5 |+ `3 o为电影《阿诗玛》配唱,录制唱片《姑娘生来爱唱歌》、《红山茶》、《景颇山上丰收乐》、《撒尼人民心向红太阳》、《苍山歌声永不落》、《幸福的日子》等歌曲推向全国,盒带《你不要问我是谁》、《云南民歌》等。出演歌剧《洪湖赤卫队》、前苏联阿塞拜疆歌剧《货郎与小姐》、傣族歌剧《娥并与桑洛》、清唱剧《望夫云》等均担任女主角。
1 X6 h3 T; g9 l% R5 t( J/ z. v杜丽华图册" C- e# K0 n- w# ~) w0 G
杜丽华图册(5张)$ V9 V% O9 O5 l
曾先后随中国艺术团、中国民族艺术团、中国文化代表团、云南省党政代表团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缅甸、朝鲜、老挝、越南等国演出,随周恩来率领的文艺代表团出访缅甸均担任独唱,受到广泛好评与赞誉。, G% M8 k8 j2 h9 Z
曾上百次为我党和国家领袖、领导人及世界各国元首及艺术家演出受到赞誉,曾获云南省文艺汇演一等奖、云南省首届民歌独唱独奏特别奖。在天津及昆明等地举办独唱音乐会。6 z1 u1 o U5 e6 @2 Q. A2 h
云南省音乐家协会第一届主席高梁,副主席李坚、李德熙、刀发祥;
$ n. |3 ?: }% g5 u/ Q* N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80年5月召开,主席李坚,副主席高梁、黄虹、李振国、杜丽华,副秘书长董大民、王珏;: d! ~5 V' K; d& s8 I* w: g8 l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89年2月召开,主席空缺,副主席黄虹、杜丽华、李德熙、董大民、卢云生,秘书长董大民,副秘书长王建;+ N& }! F5 ^( K" y2 ^
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98年4月召开,主席陈勇,副主席马玉昆、向钧治、宗庸卓玛、高国庆、黄田,秘书长王兰萍,副秘书长王建;
; T# @" i* Y, c6 K. o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05年9月28—29日召开,主席陈勇,副主席马玉昆、王兰萍、刘晓耕、宗庸卓玛、高国庆、黄田,现任秘书长罗章斌,
8 P k. A5 l4 w h3 K' m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07年12月协会现有会员1177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64人,协会下设合唱学会、儿童音乐学会、钢琴学会和管乐学会。
2 x* K+ Q3 `/ O* t$ c, [4 C0 V为影片《阿诗玛》配唱,是杜丽华的青春年华绽放的一朵香气四溢的艺术之花,她把在边疆民族地区向民间艺人学习的演唱方法,乃至民族语言特有的音节变化、河南梆子的哭腔和一些地方剧种的拖腔、滑音全融入了《阿诗玛》的演唱中,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当她在影片录音前作汇报演唱时,作曲罗宗贤感动得热泪盈眶。一部凝集着众多艺术家心血的影片没放映几场就被打入冷宫,直到1977年在电影公司放映厅里,杜丽华才第一次看到了影片《阿诗玛》,第一次完整地听了她自己的配唱,而十几年的苍桑,当年的合作者们有的已作古、有的患病,杜丽华自己也两鬓如霜。百感交集的杜丽华伤心得痛哭流涕,泪洒放映厅。走过了岁月阴霾的杜丽华决心让她“已失掉唱歌的感觉”的歌喉重新明亮起来,年逾不惑的她重当学生。施鸿鄂、罗容钜、沈湘等大家的指导,让杜丽华的歌喉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她同田智周在云南艺术剧院举办了文革后的第一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备受文化饥渴的观众把楼厅的台阶和剧场过道都塞得满满的。此后,她又在天津举办了独唱音乐会和声乐讲座,与香港台籍男高音共同举办音乐会,在湖南、湖北、四川、广州的演唱备受观众欢迎。她还为《孔雀飞进阿佤山》、《黑面人》、《过桥情》、《聂耳故乡情》等电影、电视剧录制了主题曲,并录制了唱片《姑娘生来爱唱歌》、《苍山歌声永不落》、《撒尼人民心向红太阳》、《景颇山上丰收乐》等,还录制了盒带《云南民歌集》、《绿色希望》、《你不要问我是谁》。
7 C8 Q/ O# n" t, Z8 j: `2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