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57|回复: 1

[编曲教程] 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

[复制链接]

930

积分

3

听众

56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930
Fobap 发表于 2014-12-16 16: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1 T. ~4 u  Y: f. L
1987年世界和帕瓦洛蒂齐名的歌王多明哥到北京开音乐会,这是声乐界的大事。帕瓦洛蒂1986年到中国开独唱音乐会,创造了一个奇迹,音乐会结束暴风雨般的掌声持续了30分钟,通常中国舞台上的国内外歌唱家演唱会、音乐会结束掌声不可能超过一分钟,多明哥紧跟着到中国,将又一次震撼广大听众的心灵。本人和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赵风和帕瓦洛蒂探讨歌唱发声方法,并发表文章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权威刊物“音乐研究”,音乐报也给予连续转登,供全国声乐工作者参考学习。本人爱好声乐理论,从事声乐研究几十年,向国内外上百位教授、歌唱家学习探讨过声乐问题,听了世界著名美籍华人男低音斯仪桂的课,也听了意大利著名声乐教授男中音贝基2个多月的课,还听了意大利、、、、、一直到1986年,得到帕瓦洛蒂的真传后,才真正理解意大利美声唱法发声的基本理论。心里总有个愿望,就是有一天能有机会和多明哥再次论证美声唱法发声的基本理论,来确认自己理解的歌唱发声理论是否正确无误。可能是我的诚心感动上帝,隔了一年,多明哥就到北京。在我要求下有关部门又安排了我和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的机会。我第一次和他会面是在长城饭店大厅,他为我做了很系统的讲解并示范,晚上在剧场后台看他练声,观看了他的演出。多明哥和帕瓦洛蒂被公认为世界三大男高音中最杰出的两位,他们声音及艺术表现各有特点,又都得到世界公认,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到今天我才把“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这篇文章拿出来,献给广大声乐工作者学习参考,祝愿广大读者能从中受益。  " G9 p) J2 H, R5 t
歌唱的呼吸/ Y; A) `' j( ?4 |
/ |5 O0 f, R" D1 t' t
     “谁懂得呼吸的奥妙谁就懂得歌唱”。帕瓦洛蒂的唱法正是建立在这条古老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本人“与帕瓦洛蒂谈歌唱方法”文章中有关呼吸的开场白,多明哥与本人谈到歌唱呼吸问题过程中,至始至终强调的就是没有正确强有力的歌唱的呼吸支持,就不可能发出正确的歌声这条原则。帕瓦洛蒂为了更明确说明呼吸支持点,特意为我们画了一幅草图(参看图一),多明哥更生动,他的腹部紧紧的围了一条宽带子,使自己更好的控制横膈膜下降后周围肌肉的扩张力量(准确的说是吸气肌肉群的扩张力量(参看图)(转)引用 <wbr>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转)引用 <wbr>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
' \4 J5 c6 C7 R1 Y. J: T4 Z& V8 |多明哥围系在下腹的宽带,这条宽带的位置是吸气横膈膜下降后往外撑开支持气息的位置,即有弹性又强有力。多明哥说在歌唱发声时有人朝这里打一拳也不会影响声音。从图二右手动作可看出,多明哥腹部呼吸支持产生的声柱是一直往上连接面部头腔共鸣腔。
0 l2 X) l& j: W0 s  [
* \' O' h0 N# f) p! e帕瓦洛蒂和多明哥腹部呼吸支持的带子差别很大,帕瓦洛蒂画的是一根细带子,多明哥用的是宽带子,带子宽窄是个人的感觉,但保持吸气肌肉群扩张的目的是一样的。$ H2 T* H* s$ j7 Q! G

: Z+ Z) _! ]* B4 l1 t' N多明哥对横膈膜下降扩张的另一幅照片是双手掐着宽带子的部位,请看图三双手按住腹部保持部位。  2 \  M% \0 ?3 Z$ G8 b
(转)引用 <wbr>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 X) o5 t5 H/ q, `0 Z7 P  a" I; Z' h
图四 多明哥腹部气息支点(转)引用 <wbr>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多明哥为我做发声示范,双手掐住腹部两边,每发一声,两手都会被腹肌弹开。多明哥认为每发一声动力都来自于这关键部位,每一个声音都是腹部内的一股反作用力,在丹田处产生声柱通过胸腔、喉头一直升到头腔共鸣处。多明哥再三强调腹部呼吸支持部位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 i2 q7 O/ J+ X+ n- a" z3 m8 d0 H5 `9 E) ?" A

' y0 T! L7 u6 `9 T从以上图二、图三、图四可看到多明哥对横膈膜下降吸气肌肉群保持扩张的重视。歌声靠肺部扩张充入的空气冲击声带发出原始振动声波,再到口腔共鸣腔共鸣放大,肺部这关键的风箱自己是被动的,只有连接它的上下左右肌肉群扩张牵拉,肺才能扩大,最关键是横膈膜下降及往两边扩张的肌肉群力量,上面是胸腔下面是腹腔,往外扩张的肌肉群简称吸气肌肉群,歌唱和正常呼吸根本区别是睡觉时,空气一进一出才二三秒钟,而歌唱一个句子可能需要维持呼气时间20-45秒不等,如果吸气肌肉群力量不强大有力,那是绝对达不到的。歌唱发声技巧的训练几年甚至几十年,吸气肌肉群扩张保持是其中关键技巧。  V. z$ U$ E) Y1 V# j+ L
! y6 C: u' K1 X8 K! h/ H
本人研究声乐教学几十年,所见到几乎每个声乐教授、歌唱家都会说到呼吸支持,并且说法和多明哥似乎也差不多,但要做到多明哥的呼吸支持状态实在太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W0 Q3 e) J( i* M

2 Y- s6 D) q; L& |& z0 M+ @7 f吸气肌肉群扩张僵硬缺乏弹性,自己感觉是很有力量,可惜分不清弹性和僵硬的区别。这种错误的状态还不如自然的呼吸状态,自然状态虽然达不到歌唱吸气肌肉群扩张的要求,但随着正确的练习就会越来越强。改正僵硬的错误状态却要花更多心血。对有僵硬错误的歌唱者应放弃所有原有的歌唱呼吸支持状态,从头开始细心用慢动作开始琢磨,呼吸一进一出用10秒钟慢动作来体会,百分百正确后再慢慢加快,关键在于把握慢慢加快的进度,千万别操之过急,过急一定会犯错误,那就前功尽弃。  ) `& C- c$ P( b
9 }9 b) j4 B! U8 J% ?* Q. d
横膈膜下降腹部支持点的部位不够低。很少有歌唱者能真正理解多明哥、帕瓦洛蒂、索特兰(澳大利亚著名女高音)、、、、、所感觉到的呼吸支持点有多低,真正理解和正确掌握实在不易。  
: D  {2 C  @+ z  M7 \% p
2 D: O- q" q+ ~( t# v+ \" U: u3 H( Y+ M歌唱呼吸肌肉群的对抗力量。上面我们重点谈到歌唱吸气肌肉群往外支撑保持的力量,而发声时气息冲击声带的压力和方向,来自于呼与吸肌肉群的巧妙的弹性的对抗力量,从而在丹田处产生声柱升起,通过喉头,冲击声带振动发声,同时再往上升起到口咽共鸣腔产生共鸣扩大,转变成雄厚明亮的歌声传送给听众。呼与吸肌肉群力量可参考图五,因为多明哥是用语言来描述呼与吸肌肉群对抗的感觉,本人用简单示意图来说明。
1 S7 ]$ P# g8 v# y% \图五   声拄呼与吸肌肉群对抗在丹田处产生的声柱往上升起,到高音更明显
$ \) D  R  h) M9 k8 N. Q. T# b (转)引用 <wbr>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  \- }1 n- J, G" ~. A
有关气息弹性著名的女高音索特兰认为,有关呼与吸肌肉群对抗还有个意念形象说法,认为腹腔内有个充满气很有弹性的气球,气球上端有个口往上喷射气息。认为这个气球往下拍底下还有个底板,拍下会弹起、、、、、、。
, M( ]0 J; ]  f) h9 S4 V; U" t& o) M: l( [* e8 |8 N$ c
图六高音声柱0 H' P( J* B" E; o2 R* ~  `( ^. Q
(转)引用 <wbr>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4 m. v" V+ Q: _% A5 n- O0 p
多明哥还有一种体会是发声,特别发高音,感觉从胸腔往下甩下去一股气息,在底下产生反作用力,产生声柱往上升起,: e2 k3 |. W. e! e  y* Z9 G

# ?/ ^& h+ Y2 Z2 C以上图五、图六是一体化的呼与吸气息肌肉群对抗力量示意图。图六主要是在发高声区的感觉较明显,多明哥这种感觉很多歌唱家也有类似体会,只不过做得不那么到家。本文后面有关“声柱”讨论中还会再探讨这个问题。* U4 e1 G: s9 J% Y6 ?: b3 f

' h* |5 {* }2 d$ N$ ?多明哥在歌唱时胸腔的感觉状态。多明哥为本人做歌唱时胸腔的状态示范。
% T2 b& ?0 t4 _4 j
% K9 [1 W$ D0 x0 N图七 扩张胸腔
2 ]' o+ Q7 a- Q1 }! Y- [5 @ (转)引用 <wbr>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
, e( g0 ~% x4 `9 `多明哥认为吸气时胸腔要往外往前弹性扩张,胸腔的空间和腹部空间是连为一体,整个是个歌唱乐器的风箱,发声时胸腔连带下面的整个风箱都要弹性扩张到结束。胸腔扩张的目的也是牵拉肺部扩大空间,吸入更多空气。多明哥歌声特有的颤动频率比帕瓦洛蒂等歌唱家要快要密,他胸腔的强有力扩张及弹性是关键所在。很多歌唱家在表现某些情绪特别激动的歌曲风格时,想发出象多明哥一样频率较密的颤音是力不从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基本功训练。一般人练习歌唱都是模仿自己喜欢的歌唱家的声音,而有这种特殊颤音频率的著名歌唱家不能说只有一个多明哥,但也实在很难找出第二个。就象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很多,但颤音频率较快听了特别激动的是“海菲兹”,本人研究声乐几十年也拉过很多年中提琴、小提琴,深深体会到提琴家“海菲兹”和歌唱家多明哥这种频率较快的颤音是来源于超人的音乐感,加上过硬的基本功。多明哥在演唱西班牙一些艺术歌曲时这种颤音特点运用特别突出,一首平平淡淡的歌曲经多明哥的演唱简直能让你全身激动颤抖。多明哥这种特别的气息运用技巧和帕瓦洛蒂几乎接近完美无缺的气息控制运用相比,从声乐理论家角度很难评比谁胜谁负,但肯定是两个被公认为世界最伟大男高音的重要技巧。世界三大男高音中的卡雷拉斯气息控制的技巧也非常出色,本人在北京现场听卡雷拉斯的独唱音乐会,想象不出来他唱得那么杰出辉煌,他的声音象瀑布,一泄千丈气势磅礴。但比较之下,气息的控制多明哥和帕瓦洛蒂还是更自如一些。; `, p( p& ~3 f3 C, e8 _* k) H

/ B+ O& i1 s3 u' e8 T/ E* y1 `怎样了解世界三大男高音真正的演唱水平探讨。本人的声乐同行中,大部分人都有三大男高音的联手音乐会。三个竞争对手联手共创事业新辉煌,是卡雷拉斯创世纪的高级策划,三个歌唱家比任何时候都要紧张,跑调、声音缩紧等现象都有出现,在这种场合评判他们的歌唱水平显然会有失误。另外,三大男高音录制的光碟太多,有些作品不是很适合他唱或由于太匆忙等别的原因,听起来不太理想。其实每个人都有他们一些拿手的曲目,做为学习研究他们的歌声,就得多找多对比有关光碟,找到他们最佳歌唱状态的光蝶来学习模仿。8 v3 Y) N- c( c, x9 y6 R2 k; p

7 K3 D! |" F' [7 l% T: A! y% ^3 m多明哥采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法。从以上介绍可看出,多明哥扩胸、下降横膈膜扩张,胸腹腔连为一体,是胸腹式呼吸法。声乐界有不少教授歌唱家提倡用腹式呼吸法,因为肺部的扩张是靠四面八方牵拉肌肉(吸气肌肉群)扩张牵拉来达到,他们为了强调腹部下部的重要性,说法上有些错误。如果只强调下腹部来控制呼吸,发出的声音就会缺乏饱满及弹性。并且胸部扩张发声时对气息或称声柱的升起有所帮助,只要你发声体会一会儿就能理解这个说法。
4 M8 V# a1 G6 r7 ]8 Q9 `. D- d: F& v5 H: g3 p
多明哥歌唱的喉头状态。和帕瓦洛蒂一样,多明哥也很重视歌唱的喉头状态,他认为喉头应往下找到最恰当的位置,稳固站立在那里。目的是使口咽共鸣腔有足够的空间,让来自声带的声波更好的共鸣。他特别强调喉头稳定在较低的位置即要有力量更要注意弹性。参看图八照片
  F4 Q9 V' @! w9 Z; f6 K" s" n' ~; F
图八 下降后喉头位置
9 J/ h. N! q1 @6 n& a  J7 v1 @ (转)引用 <wbr>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  b, t: ?6 u# G/ s; ^
多明哥摸着本人的喉头,示意往下站稳打开。多明哥属戏剧性男高音,帕瓦洛蒂是大号抒情男高音,两个歌唱家的歌声来自光碟音响和现场是有些差别。简单的说,不用音响扩大的现场演出是美声歌剧表演的特点,目的是听纯正的歌声,多明哥的音量比帕瓦洛蒂要大,所以舞台效果更震撼人,戏剧性和抒情性对比生理结构更大一号。但通过音响,帕瓦洛蒂的声音有时听起来比多明哥更大一号,这是歌唱口咽共鸣腔调整的结果,本文后面共鸣一章中会详细论述。我问多明哥说“你和帕瓦洛蒂的主要区别在那里”,他说“我是戏剧型,他是抒情型,不好对比”。多明哥歌唱发声的共鸣。声学专家认定声音共鸣来自喉、咽、口、鼻腔,主要是喉咽腔。美声学派的著名歌唱家们也有很多都强调喉咽腔是共鸣的关键,从意大利的声乐理论家加尔西亚,早一代歌王男高音卡鲁索、基里、、、、、,但也有很多歌唱家歌唱发声的意念描述出来的共鸣腔主要在鼻腔、面罩,或更高一些,有人认为在后脑,有人认为是一个球形空间,有人认为是一个点,有人认为更大面积、、、、、。但这些不同的意念感觉并不影响他们个个都是著名的歌唱家,歌声都是不依靠话筒音响,就能使2000人的剧场最后一排都听得清清楚楚。关键在于歌唱家有再多不同的意念感觉,但喉头都是稳定在较低而适当的位置,使喉、咽共鸣腔腔体得以保证,来自声带振动发出的声波就能得到相对好的共鸣。而靠前、靠后、靠上、小点、方盒子、、、、、各种意念感觉共鸣腔客观上是会对喉、咽、口、鼻腔的造型有所调整,共鸣后发射出来的声音音色就会有些区别,特别是对于耳朵鉴别力很敏感而精确,有经验的声乐教师或歌唱家,哪怕有较细小的调整都能准确的听出。有关歌唱发声喉咽腔问题,几乎所有歌唱家都确认歌唱发声时喉咙要放松打开,象一根大管子通到丹田。有人形容可把一个鸡蛋放入通过喉咙歌唱管道,从腹部丹田处升起的声柱或叫气柱,从管道中间升起一直通到头部共鸣腔。很关键是升起的声柱、气柱、声音不能摩擦到歌唱通道周围的壁。多明哥和帕瓦洛蒂认为丹田处升起来的声柱一直通过胸腔、喉咙、连接在面部头腔共鸣盒,声柱本身是圆形柱子,和上面认为的歌唱通道也相差不大。多明哥和帕瓦洛蒂的声柱到喉咙粗细有些变化,特别到高音,差别就更大。帕瓦洛蒂到高音只是感觉声柱会调细一些,面部共鸣盒子调小一些,到bB2(bc)过后又复原为较大,他是通过面部四方共鸣盒子来调整为主。请看示意图九: q6 u8 p2 m1 l1 H
* r" h$ C- g6 N! `% X
图九 帕瓦罗蒂面罩共鸣盒
& w1 W3 p' W; L6 [: K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0

积分

3

听众

564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930
 楼主| Fobap 发表于 2014-12-16 16: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引用 <wbr>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
' Y" y7 U) E. V3 g! y$ Y, `帕瓦洛蒂以这种调整方法保持声音从中声区到高音区都非常饱满明亮、通畅。8 e7 l, l9 L! j- C7 m5 y

. e4 z2 S0 f0 j% m# L  `多明哥咽腔的奥秘。据说多明哥早年高音非常困难,唱bA2(b6)都很费力,后来更明确的找到气息支持,才使高音有一大飞跃。本人和多明哥当面探讨后,了解到多明哥上高音除了气息支持还有个上高音的秘诀,声乐界似乎不了解他这一秘招。本人和多明哥第一次见面在北京长城饭店大厅,第二次在他演出的后台,演出前听他用一种非常特殊的方法练声,他坐在钢琴前边弹边唱,用非常亮,很细的声音管子或称线条,从中声区一直往上到最高音,刚好本人对这种方法很有研究,这是一种在意大利被称为“咽音”的技巧。咽音的有关介绍影响力最大的是意大利声乐理论家凯沙雷和上一代最伟大的男高音基里合著的文章,他们在文章中渲染了一些神秘色彩,但基本描述出一个模糊形象。中国的声乐家兼医生林俊卿向意大利老师学到一点点技巧,以后在医学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总结出一套非常完整的“咽音”训练法,但由于很多原因,在中国乃至世界没被公认及应用。本人和林俊卿博士有很深交情,我认识他时才27岁,无知又狂大,见到他第一句话就说,我总结出一套歌唱发声训练方法,其中有一种练习可取代你复杂的咽音训练,没想到他很认真的了解我的所谓方法后说,你这也属咽音训练,只不过不到家。接着两天他每天花几个钟点为我讲解传授他的咽音训练,我听完佩服之极。从此我一直吸收林俊卿咽音训练的精华来结合在我的声乐训练方案中。( R7 j. E- G" O  X
' l( T2 g$ V1 @
全盘按林俊卿博士的咽音训练学生效果并不理想,但解决高音问题借鉴其中一些训练方法就象特效药。从林俊卿博士那里我了解了很多有关意大利古老的咽音知识,所以听到看到多明哥的咽音练习,使我一下明白多明哥歌唱发声的特点,有人会认为多明哥这种声音不理想,多明哥的歌声共鸣在中低声区就很喜欢用鼻腔共鸣,和帕瓦洛蒂、卡雷拉斯等人相比,显得较窄带鼻音过多不太理想,到了高音,声音柱子或称歌唱通道显得很细小,和他美声戏剧性男高音的身份不太匹配,特别是他唱一首高音到C3的抒情慢歌,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其实多明哥能唱出这些高音已很了不起,上面说过,据说他原来唱到Ba2(b6)就很困难,他现在歌唱能用C3,发声至少能唱Be2(b2),这段高音我肯定他是通过这种咽音练出来的奇迹。由于多明哥掌握的这种方法很节省气息,所以在需要时他能很抒情很慢的唱出明亮连贯的声音。这种声音的发出关键是咽腔要调成一个细管子,让我引用林俊卿博士的一个图解来描述会更清楚,本人稍加改进,多了声音方向,, j8 ^. w2 ?3 @% m3 b- m6 v

. {+ z( N. T% D( y- S' ?0 t) M图十 多明哥咽腔小共鸣管- G. g* l* x" P  R
(转)引用 <wbr>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
: J5 b4 \: n) I9 ]! D- J! l声音往上往前是多明哥的体会,多明哥这种咽音练习类似林俊卿博士的小开口咽音练习,稍打开口,声音象根细管往上往前穿透出去。林俊卿博士在做示范和要求学生练习时越往高音,管子调整越细,并且喉头也随着更往上,理论是正确的,但太过了发出的声音就脱离了歌唱的声音。多明哥发咽音喉头和咽腔的动作把握分寸较适中,因此很容易结合在歌声中。中国很多京剧及民歌手都有适当咽音的技巧结合在歌唱中,所以一连唱几十声C3(1)根本不在话下,不过问题是声音捏得很细,喉头也挤上去,假声太多。帕瓦洛蒂的C3(1)比多明哥的C3(1)声音共鸣腔要大,声音更明亮饱满。帕瓦洛蒂找声乐教授波拉上第一节课就能自如的发出高音,多明哥是通过特殊方法练出C3(1),当然多明哥在Bb2(b7)以下都能发出比较理想的高音。# \$ l2 y7 s& _" ^. {7 p7 ^( i* v
多明哥声音共鸣腔及声音方向。多明哥认为声音共鸣主要在鼻腔、上面夹,参看他为本人做的示范,图十一、图十二、图十三0 H$ `. Q! h, B
3 D4 |0 O' W+ w* H8 O4 R$ g+ I' g
图十一 鼻腔共鸣腔
) Y2 K7 g8 x# e& j, H) S3 { (转)引用 <wbr>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
3 {- U( ^, Q3 i(转)引用 <wbr>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8 Y" i1 s7 [! n- ^
图十三 面部连着太阳穴的共鸣腔
$ L8 f. p. _) [6 Q& m$ h (转)引用 <wbr>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
. a. L4 W% R, l9 x( t多明哥认为中低声区共鸣腔主要在鼻腔前部。
4 p& t+ k2 [' F" H+ _$ z
8 `5 _4 f! R4 M7 \多明哥认为高音共鸣扩大到头部前面整个空间,包括太阳穴。
7 O: I: E6 A) O/ u1 _: m# {0 s0 _
7 i' f' W; Y) Y1 m2 c) A多明哥从腹部气息支点,丹田内升起的声柱通过胸腔、喉头一直向上向前
% a5 d( Z5 R4 _到鼻腔到面部及两个太阳穴,也就是人们习惯称为声音靠前法的面罩共鸣。& b  N3 \* ]5 E+ F* x3 Q
这一点和帕瓦洛蒂声柱连接面罩鼻后面四方共鸣盒基本一样。多明哥认为高音共鸣腔有时几乎扩大到整个面部共鸣腔。- i$ H' t2 t1 D
! {- X* {7 ]: P
声音靠前靠后之争。多明哥和帕瓦洛蒂这种头腔共鸣部位及感觉,和美声学派声乐大权威靠后的理论有很大差别,先看图十四再来分析:& }0 p$ s* L4 U

" a3 o0 N$ D6 @, N; E图十四 摘自意大利最著名声乐理论家凯萨雷心的歌声书中的声柱及方向
0 {9 Y6 t3 {. d- V3 z. v- L3 c声柱从喉头开始,低声区往前发送,随着高音往后一直到后脑。
/ m* W. e# p3 y5 m5 ? (转)引用 <wbr>与多明哥探讨歌唱发声方法
8 Z3 f; F- U* C/ @- S凯萨雷还专门论述,声柱往前寻找面罩共鸣是致命的靠前法。全世界美声唱法的歌唱家及声乐教授大部分遵守凯萨雷的靠后理论。但世界当今最著名的两大歌王多明哥和帕瓦洛蒂却背道而驰,但发出的声音又是那么正统。本人几十年博览群书,和上百个同行学习探讨过声乐发声基本问题,融会贯通美声学派各种派系的理论基础,已经彻底弄明白这“靠前”“靠后”的问题。下面我来详细说明:
6 w  t. K% f( T- g+ q5 b一、气息支持正确,来自丹田的声柱意念明确。喉头稳定,咽腔形成的管道坚固,或说声柱通过喉咽腔时,声柱的型态很明确。那么声柱再往上往前直接连接面罩共鸣腔或更大面积的面部共鸣腔体,就能发出饱满明亮的头腔共鸣。帕瓦洛蒂甚至认为声柱往软口盖后上方或往后鼻腔上去是危险的,意思是声音的明亮度会受影响,他还认为往面罩太高的部位冲上去头腔共鸣音色也不理想。他的体会是来自丹田的声柱准确的连接在鼻腔后的四方盒中,才能保证黄金小号般透亮的声音。两个歌王这种感觉实际上会稍稍影响到喉咽腔、口腔型态的调整,调整后的口咽共鸣腔会产生更多高频率泛音,有声学科学家经过实验证实,正确的喉咽腔共鸣会产生2800赫兹高频率泛音,使歌声有明亮的核心。高音靠后从软口盖后往上进入头腔共鸣,声音会较饱满,但不如靠前那么明亮,原因是声音往后上去的感觉也会影响到口咽共鸣腔型状的调整,发出较多的低频率泛音。
% V4 @1 O( u7 V* e7 q  K/ W7 F1 ~二、致命靠前法说法的依据,没经过特别训练或发声基本功较差的人,发高音时喉头自然反应会往上缩,声音往前喉头缩紧的自然反应会更强烈,所以一般初学者声音靠前喉头容易出现缩紧挤卡。声音往后上去的感觉是稳定喉头的一种办法,所以美声学派有那么多声乐教授都按意大利声乐理论家凯萨雷随着音高,声柱越来越往后上去的理论来教学。多明哥和帕瓦洛蒂靠前又不缩喉头的奥妙在于,他们从丹田上来的声柱在强有力的腹部气息支点支持下,我认为应该是从丹田后脊椎开始,顺着脊椎一条声柱往上升起,通过喉头时,喉咽腔也是一种声柱的感觉,声柱往上往前连接面罩共鸣腔喉头不会缩上去的原因主要是腹腔气息支持要强有力。换一种说法是声柱有气息支持的根,靠前就不会缩喉头,当然稳定下降喉头的肌肉群力量也得很坚强,加U母音的色彩是好办法。    O* n: J, J; t5 ]8 u, P. u8 d
$ v# U- F# Z$ R

; {* \; c  E4 G, k! s5 L$ Y三、靠前与靠后同时兼顾的方法。对于初学者,或不一定要追求特别靠前明亮声音的歌唱者而言,到高音声音可往后进入后脑头腔共鸣腔,在抬高软口盖的同时,感觉声音往面罩方向反射,这种方法即有利于喉头稳定,也能使声音更充分共鸣。  2 d/ h( x1 J! S
) I0 P: X% @' b  C& Z% u( W

% J7 |- _+ G" G' ?. X, b, N四、声波传送原理。口咽腔共鸣后的声波是重向传播,象往湖面扔进一块石头水波纹扩散一样往前方扩散,传送给听众的耳朵,所以歌唱者感觉靠前靠后并扭转不了声波的传送方式。上面说的靠前会产生更多高频率泛音,听众耳朵对高频率泛音的接收比较灵敏刺激,所以多明哥、帕瓦洛蒂会追求面罩共鸣。  2 S/ e. x. u/ s+ Q6 m

8 H9 q) q/ h7 t1 O五、靠前与音准、气息控制的关系。多明哥歌唱的音准控制特别准确,气息控制也很卓越,他的音乐素养使他能担任名乐团指挥,但和声音靠前在面罩共鸣也有关系,任何一个歌唱者都会体会到声音往后,音准控制比靠前集中在一个点的控制要难一些,声音往后气息也较难控制。  " q( P! R' J# i" Y  \6 E
& R/ j1 |) `$ x0 R9 _
$ X# V% c0 N; S3 o4 P
多明哥的音乐表现力。多明哥出生音乐家庭,是在音乐声中熏陶长大,他本人很崇拜著名男高音卡鲁索的歌声,从卡鲁索的歌声中受到很多的启发。多明哥弹了一手好钢琴,还能担任大乐团的指挥,总的来说,多明哥音乐修养是历代美声学派,歌唱家中最出类拔萃的卓越天才。闭着眼睛听他歌唱,可想象他全身每个细胞都充满了音乐......,加上多明哥英俊健壮斗牛士的身材,在歌剧舞台上多明哥所扮演的男主角简直无懈可击,迷倒千千万万观众。多明哥和帕瓦洛蒂都很重视卡鲁索、斯台芳诺等伟大男高音的歌声熏陶,本人建议学习歌唱的学生一天到晚,只要有机会就应该听和看伟大歌唱家的演唱,这是提高自己音乐表现力最廉价也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4-5 00:52 , Processed in 0.80158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