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挥家1825-1899
& u" \+ d! A1 v; F+ [. E
: O" |; k3 W2 ]+ \ 小约翰·施特劳斯,老施特劳斯之子,奥地利小提琴家、指挥家、圆舞曲及维也纳轻音乐的作曲家。其创作以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称为“圆舞曲之王”。/ H' x! G3 L: N! d9 i" O
! K$ l$ S! K6 w
小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先父和兰纳等前辈的传统,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他的父亲。他作有五百余首作品,主要是生活舞蹈性音乐,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舞曲、进行曲及一些轻歌剧等。他的创作核心是圆舞曲,以民间舞曲的节奏和其它表现手法为依据,旋律酣畅,节奏自由,音乐语言真挚而自然。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小约翰·施特劳斯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
/ }; Q! j* b( A9 G Y5 o - ~# L2 o) R+ ~6 J: x) K' X
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作品《有蓝色多瑙河》、《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美酒、爱情和歌曲》、《皇帝圆舞曲》等,其中《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r/ g3 r+ y4 J m z3 x- X
. M& m9 o e) d# N' O9 i- @5 o$ `老)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奥地利作曲家 1804-1849: ^8 M' O; v2 n, @! v
# K" W, a' c# W, |2 s6 n9 a
(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斯特劳斯的父亲。% G( N' E0 {3 x: ^
: B5 \2 D" n* p! j' }8 [(老)施特劳斯与写过100多首的约瑟夫·兰纳 (1801-1843)一起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体裁的基础,被誉为“圆舞曲之父”。直至二十世纪的今天,圆舞曲仍方兴未艾,保持着一定的影响。
( Q- d2 h' t: A0 ] " b# L" Z; ^" w% [! G7 N% P$ t
老施特劳斯一生共创作了一百五十余首圆舞曲,另有大量进行曲和波尔卡舞曲等。代表作有《拉德斯基进行曲》和《安那波尔卡》等,其中《拉德斯基进行曲》是最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压场曲。
. b0 c, t, }: C3 a# s . d8 L: G* N S9 J* a* X, b
约瑟夫·施特劳斯Jovsef Strauss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1827-1870
- U. w! W" z3 `) ]; K9 |0 t3 y
+ ?: g4 i& y ?- G* E1 D7 o, T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之弟。7 v% B; Y! X7 L2 o
6 l g. j. m, I
约瑟夫·施特劳斯的本职为建筑工程师,1853年开始从事指挥和作曲,后任宫廷舞会的指挥。作品以钢琴小品和舞曲为主,共计三百余首,风格与小约翰·施特劳斯极其相近。代表作为《奥地利的村燕圆舞曲》、《天体音乐圆舞曲》以及同小约翰·施特劳斯共同创作的别具一格的《拔弦波尔卡》舞曲。
9 \' |( j6 U# S9 \ 1 Z" W( P. Y: n3 v/ c2 U
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 奥地利作曲家1797-18289 D. _! A' I4 q6 [; g( ~4 i; ?: Y
2 u1 P* l# J h9 }+ u4 [6 @0 h5 u9 Q
弗朗兹·彼得·舒伯特,生于维也纳的一个教师家庭。作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生前受歧视,死后才得到很高的评价,成为和莫扎特、贝多芬并列的音乐大师。# _# W# _$ M9 i1 Q
4 h* R# g$ O; A5 {# j" l2 ^$ z( v+ j舒伯特是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他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画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他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他对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m3 E8 O/ ^/ @/ U; Z7 i 6 ?; W* l9 P/ K
舒伯特短暂的一生十分清贫,大部分时间靠偶然赚点稿费和亲戚朋友的接济度日。虽然他三十一岁就去世了,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尤以歌曲著称,被称为“歌曲之王”。在他十八年紧张不间断的创作活动中,舒伯特一共完成了一千一百多部作品,包括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六十七首歌曲等。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鹅之歌》、剧乐《罗莎蒙德》等。8 c5 ^; v7 t* i" d8 C0 y
; Z: }- N+ `" c% ^6 \! z威柏Carl Maria Von Weber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1786-1826" a, x& n5 n0 N3 i$ H6 Z! O% f! J
- z1 |3 \! F+ {3 I
卡尔·玛利亚·冯·威柏(韦伯),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之一。
3 b% b5 e; B4 h! z ' t2 U3 ?) U( \* z6 l3 S
威柏继承了莫扎特和贝多芬歌剧创作的传统,吸收了外国歌剧的优点,创造了真正德国式的歌剧。威柏的歌剧不仅在题材上选用德国的民间故事,而且创造了新鲜的音乐语言,建立了与内容相适应的表现手法。他将民族特征与浪漫主义色彩集于歌剧之中,把德国的歌剧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C" o7 [- m. y& e$ ~
$ r$ K6 |) }* r& U( x& c主要作品有:歌剧《魔弹射手》,它那浓郁的德国风格和浪漫气息,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漫主义歌剧。此外,他还写了歌剧《欧丽安特》、《奥伯龙》以及少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其中,钢琴曲《邀舞》最为脍炙人口。' F R$ v5 G; K$ h6 @# H& d7 o
8 @- _5 q4 G& i; p g9 Q
: l5 [ F& Q* o- m& D$ l
5 q- C5 q/ [: I8 e& n) d 6 r7 i) Y7 K: f- f( R: b
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 德国作曲家和指挥家1864-19493 o/ X! m) N3 _
) B" W3 X0 Z0 G; B6 F
理查·施特劳斯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德国著名作曲家和指挥家。
2 A/ r5 J, A Y; Q# [7 D$ F , a1 I$ ~2 x) H% H r) L+ s
理查·施特劳斯的创作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手法新颖而著称。其晚期受李斯特、柏辽兹和瓦格纳的影响,在创作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追求,试图以音乐手段去表现文学故事的内容和许多抽象的事物。他采用象征性的主题和变奏手法,对事物进行写实性的描写。他的这种手法与柏辽兹的“固定乐思”和瓦格纳的“主导动机”相类似,但却比他们的手法更为新颖和细致入微。
( M! V( u9 \, ]9 m( x: y0 x + R; k, {. j5 j5 i3 M. g
理查·施特劳斯还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歌剧和交响乐指挥之一,先后担任过慕尼黑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皇家歌剧院、维也纳歌剧院等著名音乐团体的指挥,并且是瓦格纳作品的权威注释者。
N! G! |: O/ u# _% ~
6 U* P8 b O: e+ @1 A理查·施特劳斯的主要作品有:
3 @+ W+ y0 v0 {2 A& A; C) F歌剧:《圣特拉姆》、《火荒》、《莎乐美》、《埃莱克特拉》、《玫瑰骑士》、《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没有影子的女人》、《间奏曲》、《埃及的海伦》、《阿拉贝拉》、《沉默的女人》、《和平日》、《达夫妮》、《随想曲》和《达奈之恋》。1 j) O. U* S; D8 b' w) j7 l7 K& H6 H
芭蕾舞剧:《约瑟夫的故事》和《甩奶油》。
; | c9 J; f. F% w$ p* l管弦乐:交响诗《意大利之行》、《麦克白》、《唐璜》、《死与净化》、《梯尔·艾伦施皮格尔的恶作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唐吉诃德》、《英雄的生涯》、《家庭交响曲》、《阿尔卑斯山交响曲》;F小调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圆号协奏曲2首;双簧管协奏曲;单簧管与大管二重小协奏曲;23件弦乐器的《变形》和《资产阶级绅士》组曲。3 s; V, d) W) P( n- }
室内乐:弦乐四重奏,大提琴奏鸣曲,钢琴四重奏和小提琴奏鸣曲。/ [. M" G2 M: I0 r: P+ C* u
歌曲:四组用乐队伴奏,二十六组用钢琴伴奏,以及乐队伴奏的《四营最后的歌》。( b+ Q: u0 \* _
钢琴曲:b小调奏鸣曲和两组小品。
. Q+ u4 N2 d3 i: g
$ ?$ s9 I8 [2 C' {# j& b
7 I1 D- f2 u! P9 v: s, T舒曼Robert Schumann 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1810-1856
. e% F& {$ |; @) @7 ]4 i+ K
7 f5 x5 E! M% W# u罗伯特·舒曼,生于茨维考一个出版商家庭,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