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69|回复: 1

[作曲技巧] 施特劳斯、韦伯等作曲家及作品简介

[复制链接]
Fobap 发表于 2014-12-16 15: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挥家1825-1899
5 O5 f1 `. v5 t
2 _" W7 n  _: g7 t: m, |    小约翰·施特劳斯,老施特劳斯之子,奥地利小提琴家、指挥家、圆舞曲及维也纳轻音乐的作曲家。其创作以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称为“圆舞曲之王”。! K; p. X, f! a/ \9 N& @, r

: v5 T- `0 @2 x$ a     小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先父和兰纳等前辈的传统,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他的父亲。他作有五百余首作品,主要是生活舞蹈性音乐,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舞曲、进行曲及一些轻歌剧等。他的创作核心是圆舞曲,以民间舞曲的节奏和其它表现手法为依据,旋律酣畅,节奏自由,音乐语言真挚而自然。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小约翰·施特劳斯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
4 G; X4 V2 P) V$ G% f, n$ U3 i4 `
0 Z7 T% b7 W2 I2 N: F, U. t# R7 f     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作品《有蓝色多瑙河》、《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美酒、爱情和歌曲》、《皇帝圆舞曲》等,其中《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 S, `9 ~- |8 G8 A# Z( v
6 n# M9 r6 G+ N7 {  j" ^
老)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奥地利作曲家 1804-18491 L' R* U! G+ ?' r5 U

+ Z) {9 e6 g  p(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斯特劳斯的父亲。
5 _% B: `) E9 {5 ?2 E( s% E
. |& C0 ~( ~7 X% ~: Q(老)施特劳斯与写过100多首的约瑟夫·兰纳 (1801-1843)一起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体裁的基础,被誉为“圆舞曲之父”。直至二十世纪的今天,圆舞曲仍方兴未艾,保持着一定的影响。8 P1 k0 r$ u/ Q7 l% b# X
6 Y# |$ X' Z7 `9 A+ ^# a" X5 l: U
老施特劳斯一生共创作了一百五十余首圆舞曲,另有大量进行曲和波尔卡舞曲等。代表作有《拉德斯基进行曲》和《安那波尔卡》等,其中《拉德斯基进行曲》是最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压场曲。
  r- e# T+ W7 @2 C, m+ H# ~2 R 5 p8 O; w+ r- R
约瑟夫·施特劳斯Jovsef Strauss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1827-1870
# \* w2 Y5 m& }1 o9 S3 h  [0 P ; I' q- r& A' t5 U' Y: |% v" t& n6 D
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之弟。
" T. A% T9 |1 K' |5 i, }( } , d$ Q. U* z, V2 }  w+ k6 Y* \
约瑟夫·施特劳斯的本职为建筑工程师,1853年开始从事指挥和作曲,后任宫廷舞会的指挥。作品以钢琴小品和舞曲为主,共计三百余首,风格与小约翰·施特劳斯极其相近。代表作为《奥地利的村燕圆舞曲》、《天体音乐圆舞曲》以及同小约翰·施特劳斯共同创作的别具一格的《拔弦波尔卡》舞曲。
) w5 U  q7 K) s: Z 5 n) ^6 s; a" A) U) L! F, n3 S
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  奥地利作曲家1797-1828& @! M) c% @& A: U" l/ D% R
5 M7 K' ^, S' B0 a* s5 g+ }
弗朗兹·彼得·舒伯特,生于维也纳的一个教师家庭。作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生前受歧视,死后才得到很高的评价,成为和莫扎特、贝多芬并列的音乐大师。/ q( t5 F1 k9 P) }0 I, _3 S4 _' Q

4 C$ Y) o5 Q3 E舒伯特是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他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画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他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他对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S; |$ f/ S2 o
2 b% W* g+ Y3 j4 C7 D  l8 f
舒伯特短暂的一生十分清贫,大部分时间靠偶然赚点稿费和亲戚朋友的接济度日。虽然他三十一岁就去世了,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尤以歌曲著称,被称为“歌曲之王”。在他十八年紧张不间断的创作活动中,舒伯特一共完成了一千一百多部作品,包括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六十七首歌曲等。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鹅之歌》、剧乐《罗莎蒙德》等。
6 j, y, w) F/ D# S& n3 @% i# E " U/ a, w) b* H( z
威柏Carl Maria Von Weber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1786-1826% D- l: V7 r7 D( T7 i- q

# ~" p. X7 m: ^: |! M* q$ n/ S卡尔·玛利亚·冯·威柏(韦伯),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之一。
% w1 E9 _# k2 F8 C& I; a9 J ! U2 |+ _: u, R7 P* ?
威柏继承了莫扎特和贝多芬歌剧创作的传统,吸收了外国歌剧的优点,创造了真正德国式的歌剧。威柏的歌剧不仅在题材上选用德国的民间故事,而且创造了新鲜的音乐语言,建立了与内容相适应的表现手法。他将民族特征与浪漫主义色彩集于歌剧之中,把德国的歌剧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0 k! T+ q+ s% e% l( n+ t4 A0 l
* D1 O# ~0 Y7 U6 n* P7 @9 e
主要作品有:歌剧《魔弹射手》,它那浓郁的德国风格和浪漫气息,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漫主义歌剧。此外,他还写了歌剧《欧丽安特》、《奥伯龙》以及少序曲、协奏曲,奏鸣曲。其中,钢琴曲《邀舞》最为脍炙人口。
: c& t. c+ B/ w7 \
  o* ^% a8 I+ O * N4 q, W7 X  x: Z8 m

8 R& ^4 N9 S. }  l1 A $ f. N* j( L6 ~* k5 W
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  德国作曲家和指挥家1864-1949
0 ~4 B' E# ^* T  A $ i% |; y8 V: B- m
理查·施特劳斯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德国著名作曲家和指挥家。
1 s! F" k8 v2 V- y' ~3 l  a* n * O3 ]! N% o* z' u
理查·施特劳斯的创作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手法新颖而著称。其晚期受李斯特、柏辽兹和瓦格纳的影响,在创作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追求,试图以音乐手段去表现文学故事的内容和许多抽象的事物。他采用象征性的主题和变奏手法,对事物进行写实性的描写。他的这种手法与柏辽兹的“固定乐思”和瓦格纳的“主导动机”相类似,但却比他们的手法更为新颖和细致入微。
! a/ m) O# x( ~) S6 z2 h: f8 z' ~
( r: u: t) i! ~  S- _1 e! T$ i理查·施特劳斯还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歌剧和交响乐指挥之一,先后担任过慕尼黑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皇家歌剧院、维也纳歌剧院等著名音乐团体的指挥,并且是瓦格纳作品的权威注释者。
  e/ X& V8 j1 ~, r
' t. V% n: g. n" E1 ]理查·施特劳斯的主要作品有:
  K4 j) |, f' ~0 a# ~, [8 E歌剧:《圣特拉姆》、《火荒》、《莎乐美》、《埃莱克特拉》、《玫瑰骑士》、《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没有影子的女人》、《间奏曲》、《埃及的海伦》、《阿拉贝拉》、《沉默的女人》、《和平日》、《达夫妮》、《随想曲》和《达奈之恋》。
. ~" m/ T. n, k  p3 ~' ~$ M$ Z芭蕾舞剧:《约瑟夫的故事》和《甩奶油》。" t, {: d% `5 ?# X4 [
管弦乐:交响诗《意大利之行》、《麦克白》、《唐璜》、《死与净化》、《梯尔·艾伦施皮格尔的恶作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唐吉诃德》、《英雄的生涯》、《家庭交响曲》、《阿尔卑斯山交响曲》;F小调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圆号协奏曲2首;双簧管协奏曲;单簧管与大管二重小协奏曲;23件弦乐器的《变形》和《资产阶级绅士》组曲。
4 ?! M1 v  L7 z( j室内乐:弦乐四重奏,大提琴奏鸣曲,钢琴四重奏和小提琴奏鸣曲。
. @( X5 y, `; X2 [$ s* I( g歌曲:四组用乐队伴奏,二十六组用钢琴伴奏,以及乐队伴奏的《四营最后的歌》。
8 @1 V- w2 L/ N8 F/ K4 W/ m3 r钢琴曲:b小调奏鸣曲和两组小品。
0 P# [6 ?  v4 Y5 q
" [1 T* n3 P, Y/ i # F$ T. b9 t- @
舒曼Robert Schumann   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1810-1856
. D3 v; w# Y& J# z: {, B1 H, m/ J 3 P' A+ k% ^7 ?" v9 ]
罗伯特·舒曼,生于茨维考一个出版商家庭,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obap 发表于 2014-12-16 15: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他对音乐的贡献首先表现在对当时流行的消极的浪漫主义音乐的批判和对积极的浪漫主义音乐的倡导。舒曼认为音乐艺术不是只供消遣的东西,它必须具有感人的力量,能够使人的精神向上。而且他还主张音乐必须反映生活,只有来自生活的艺术才是有内容、有感染力的艺术。1834年他创办《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舒曼呼吁发现新生力量。可以说他是音乐史上最有名的伯乐,正是由于他的大力推荐,一大批青年音乐家脱颖而出,其中就有门德尔松、肖邦、瓦格纳、伯拉姆斯、柏辽兹和李斯特等,几乎包罗了当时欧洲所有的青年音乐家。
0 F  ^$ W8 C/ a  c& g" u  ~/ j4 d0 m 1 o6 V; F7 \* t0 b
可以说,舒曼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最突出的人物,他无法从现实生活中找到理想,只好沉醉在自己创造的幻想的梦境里。舒曼的作品以自己的内在感情和心理变化为主,侧重抒情。他虽然也常常尝试仓诽深刻而富于戏剧性和英雄性的作品,但由于内心和现实生活的矛盾,他的这种努力并没有取得成功。
9 r; G+ B: G' ~8 H4 N+ h7 {2 a( }( G
* _* V4 a" z- \! B' g7 }2 D舒曼的主要作品有:( I" ~4 ^# Z2 O8 p+ k7 q( F, s: Q
钢琴独奏:奏鸣曲3首,《幻想曲》以及练习曲、即兴曲、浪漫曲等共七十余首。
& c) D3 j7 c9 L) @2 q钢琴二重奏41首,2架钢琴用行板与变奏曲、8首波洛奈兹舞曲;带脚键盘钢琴用6首练习曲和4首素描。' R. g9 x( |. U, G6 z3 _5 A9 N
管风琴或带脚键盘钢琴用:以巴赫的名字为基础的赋格曲4首。
& O4 ~7 i0 S/ Y9 `6 n. j2 ]' N管弦乐曲:4首交响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G大调引子与热情的快板》,钢琴与乐队的D大调音乐会快板,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与乐队的《幻想曲》、大提琴协奏曲,4支圆号与乐队的《音乐会曲》。
& u  Q2 O) e( p室内乐:3首四重奏,3首三重奏,三重奏《幻想曲》4首,钢琴四重奏,钢琴五重奏钢琴、单簧管(或小提琴)与中提琴的〈童话故事〉,2首小提琴奏鸣曲,中提琴与钢琴的《童话情景》,大提琴与钢琴的民歌风格小曲五首,双簧管与钢琴的浪漫曲3首,单簧管与钢琴的《幻想曲》,圆号与钢琴的《柔板与快板》。- c  d2 e6 J" V9 e
声乐曲:33部套曲与14首单篇的歌曲(有钢琴伴奏)以及各种重唱、合唱、叙事歌四十余套首。6 L+ G. G* H5 N, H8 N) J
戏剧音乐:歌剧《格诺费瓦》,拜伦的《曼弗雷德》配乐。
7 t9 V' G4 L0 m7 T ( A& `2 |1 e/ [7 @; e4 F3 x
& H; p, L8 z0 I3 ^. o$ o
勋伯格Aunold Schonberg   奥地利作曲家1874-1951- R- n5 p$ ^" L

6 ^; l) s& w3 H. g, k* _4 U; }奥诺德·勋伯格,生于维也纳。勋伯格家境清寒,曾在银行当小职员。他作曲靠自己摸索。后来与其门生韦伯恩和贝尔格一起形成“新维也纳乐派”,为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开山鼻祖,基本上自学成才。早期作品受勃拉姆斯、瓦格纳影响,后逐渐倾向于无调性,代之以半音阶风格的十二音体系,从而开创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音乐理论。( {  Z. g( t/ m  P) b3 d

" d! ~) g) ~# K$ `0 y1933年勋伯格流亡到美国,后加入美国籍。晚年创作由朗诵、男声合唱、管弦乐演出的名作〈华沙幸存者〉,用音乐向纳粹提出强烈的抗议。其音乐理论与作曲体系对世界有较大影响,主要著作有《和声学理论》、《和声的结构功能》和《作曲基本原理》等。(下图为勋伯格在欣赏室内乐队演奏其作品)
* l9 ~, U3 Z# k& m9 ^% W0 s5 V/ k 6 n% x+ K+ _3 d" j! Q2 e6 G# A
序兹Heinrich Schuetz  德国作曲家 1585-1672+ n8 r& [) Z+ |7 ^1 h8 F0 a1 k
$ [$ W% _) V% g0 H# N
海因里希·序兹,德国作曲家。他吸收了尼德兰复调音乐的传统,同时又借鉴了意大利主调音乐的表现手法,将单旋律风格引入德国音乐。% j  W. c+ N$ O* `% @' J1 e  a
; H5 K, @7 ~# Q! E; M5 P
序兹的作品虽然以宗教音乐为主,但却并不脱离现实,逃避生活,在宗教音乐中注入了新的内容。序兹不仅在歌剧创作、清唱剧创作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借鉴威尼斯乐派的传统,成功地将声乐和器乐相混合,创作出“宗教交响曲”。它以音乐来概括心理状态,成为后世奏鸣曲的雏形,而且还为巴赫的康塔塔、受难剧和弥撒曲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其主要作品有:《神圣脚响曲》、《宗教合唱音乐》、《圣诞清唱剧》,以及德国第一部歌剧《达夫尼》等。% Y% e% q& y- k9 @7 r& D4 g

0 e2 S7 P# C, x% i$ k瓦格纳Richard Wagner  德国作曲家、指挥家 1813-1883
" F/ ^7 N, ~% K* F2 Q: y
* z! O- ~. y3 U理查德·瓦格纳,生于莱比锡。瓦格纳的贡献首先表现在对歌剧的革新上,他在猛烈地鞭挞当时流行的迎合贵族和资产阶级庸俗趣味的歌剧的同时,大胆地提出了歌剧应该和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戏剧及贝多芬的交响乐一样,成为进步思想的宣传者。瓦格纳对音乐的另一个贡献是他撰写了大量的评论和论文,瓦格纳的文章有的讽刺了所谓“上流社会”的音乐与社会风尚,有的则对艺术家的处境表示理解和同情。青年时期,瓦格纳的思想主要倾向于“青年德意志”,但他也受到费尔巴哈和巴枯宁的影响,写过许多狂热激进的文章,甚至参加过德累斯顿的革命。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以后,瓦格纳逐渐接受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思想,后来甚至成为种族理论戈比诺的忠实门徒,开始大力宣传大日耳曼主义,瓦格纳的“音乐艺术”也成为德意志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和“普鲁士精神”的一面旗帜。5 p* [. V6 Z( c6 O! [# @
6 [# X4 [8 L3 g+ N! c3 @2 J& I' R
瓦格纳是大型管弦乐的创始者,对歌剧艺术有重大改革。首先,他建议一个歌剧作曲家要参与剧本创作,作整部歌剧的总导演;其次,他强调预先确定的和弦是歌剧艺术的基础;第三,他作品中的内核就是连续旋律的发展,利用翻来复去的旋律产生柔顺悦耳的音乐效果,乐曲内部很少出现正常的终止式。瓦格纳探索和发展了前人对铜管乐器的研究,找到了铜管乐音响的合理基础,使萨克斯管与管风琴、小号、长号组合在一起,发出和谐的音响。他的许多作品有着威武骑士的色彩,充满了金属的辉煌。0 N0 s. d% C0 H% Z
6 C) l& {5 Y: i( _" ~" k
他的代表作品有《尼伯龙根的指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费里德》、《诸神的黄昏》等11部歌剧,9首序曲,1部交响乐,4部钢琴奏鸣曲及大量合唱曲、艺术歌曲等,并写了《艺术与革命》、《歌剧与戏剧》等几部关于歌剧改革的著作。% }/ B7 J8 O9 R7 r; o( _% z

; Q4 M4 U0 A' P" o8 ]0 ]肖邦  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 波兰音乐家 1810-1849* X  h  P8 b% t

: {/ @7 L2 Y8 n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
2 \, d% D2 Y/ ]7 O8 B9 K+ T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0 B* e6 T' h0 L% V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是独一无二的。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他巧妙克服了钢琴不能演奏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的主要局限。对于现代钢琴风格的形成,功不可漠。他第一次在音乐中突出斯拉夫民族因素,使斯拉夫民族因素归入了欧洲音乐的主流。他的作品旋律矫健勇猛;玛祖卡那骑士般的辉煌;圆舞曲充满甜蜜 的柔情。肖邦还写了幻想曲、谐谑曲、叙事曲、即兴曲、前奏曲、奏鸣曲。他抒发感情神秘莫测、令人销魂。
* i  p: v) L% M(2)代表作品:
( E3 v/ \/ G$ t/ C6 K《f小调钢琴协奏曲》、C小调练习曲《革命》等。
% X6 q+ H8 L1 n- o9 Z$ _9 y& }' D3 a9 s7 A) i

* G+ V6 w0 U+ q4 I) N帕格尼尼(Paganini,Niccolo,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1782年10月27日生于热那亚。自动随父亲学习小提琴,1805年任卢加宫廷乐队小提琴独奏家。1928年后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以其高超的技巧,表情丰富的演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开拓了近代小提琴演奏技法,写有小提琴协奏曲2首;小提琴随想曲24首;小提琴变奏曲《威尼斯狂想曲》;小提琴短曲《女巫舞曲》等还作有吉他曲200首,以及各种室内乐曲。
0 g; I# S# S7 x3 r: s4 h9 U7 d
2 @8 l6 |% L$ z, ]  C/ N5 L, H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俄罗斯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他1839年3月21日生于普斯科夫省卡列沃镇一个地主家庭,但很早就熟习农民生活,五岁开始从师于母亲学习音乐,然后跟海克尔学习,几年后成了杰出的钢琴家,并进行即兴演奏和创作。由于其父不同意他成为职业音乐家,在他十三岁时就把他送进近卫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任军职,但他从未中断过音乐学习,并在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很早就显示出惊人的创作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穆索尔斯基为刨建俄罗斯古典音乐艺术作出了贡献。他创作的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展览会上的图画》、歌曲《跳蚤之歌》等,都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2 \! ^* j9 i. y+ p9 g  他的作品,表现了威严的悲剧、嘲笑的幽默、辛辣的讽刺、热情的喜悦、狂放的热情、雄壮的史诗气魄。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民性,所以经常被沙皇查禁,但他决不屈服,他说:"如果今后他们继续查禁我的作品,我将百折不回地破除一切障碍,我不到声嘶力竭,决不停止。"1939年,苏联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作曲家,把乌克兰国立音乐院改名为穆索尔斯基音乐院。# q( ]) l& Z9 x. W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15 02:29 , Processed in 0.10254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