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舟! l7 y& h& w% v8 b( \
; Z6 B/ `! i# W
(著名乐评人)4 ]4 r) r L" e! T
. q0 u8 Y, b$ s7 m- H
这张专辑封面一片墨黑,曲子只标号不取名,低调而抽象,却玄机四伏,每一首都别有洞天,无重复拖沓之感,难得一支十六七年的老乐队出了那么多专辑,还能这么耐听。
" m) W" ?, ?' f: k6 L! j7 L( Y: W+ v W: \3 k
推荐一下今年我喜欢的国内专辑。排名不分先后。
" Y% _: J+ ^% i. [. A- y! Z2 `" z2 I: c, J3 \$ u# V: G
超级市场《墨蚀》
) }8 f5 Q" V8 Q1 j' u! z5 Y0 |, C& _% w" s
既有合成器流行乐(syth-pop)的复古气息和旋律性,又有实验电音的音色和跌宕多变的节奏。这张专辑封面一片墨黑,曲子只标号不取名,低调而抽象,却玄机四伏,每一首都别有洞天,无重复拖沓之感,难得一支十六七年的老乐队出了那么多专辑,还能这么耐听。* a4 y: j+ d; ^* ?' @+ W0 v
: z: B/ u; V8 g, J
戏班《太平有象》&《五石散》+ n& H* T/ [# A& u8 l) w
: z; O" ?, q! W& V/ a* s% ~8 X这个上海乐团可能是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world music乐团”——“中国”指的不是居住地身份证户口本,而是音乐文化的根,它迥异于那些完全按西方流行的world music编曲套路来操作的乐队或艺人,也有别于那些过于民族符号化的乐队,他们玩出了一股传统中国的酷劲儿。如果说两年前戏班的第一张专辑还有点像是票友赚吆喝,那么这次这张双CD就是登堂入室的大戏了。相对来说《太平有象》更有新意,吉他和电音音效加得尤其过瘾。戏班有的歌词和唱腔可能容易给人无聊之感,但我更愿意理解为某种即兴写意。5 q( g Y4 _2 W) L# L7 A6 L, P: v* a
! P. G2 e9 h% n6 L+ k2 D. Y
FM3《听说》6 U5 v/ S5 }! J- b
9 T. A* U+ R) Z% l" M( ]# b* L+ f- W& o音乐概念上依旧是FM3唱佛机的延伸,只不过载体从唱佛机变成CD,并且曲子长了——这更突出了FM3的风格:西方极简主义+中国古典美学,绵延的长音+从容的节奏,抽象+水墨,充满留白写意的意境。
! U1 K/ L8 y) r, ^6 d* I
% G# b6 X( h# @ v: `% l窦唯与不一样《潸何吊》! Y/ R$ r+ Z9 ]
, [( J' z5 R! w7 \+ r8 W5 B窦唯以“不一样”为名出的又一张新作,其父窦绍儒吹笛子和排箫,窦唯本人操持瑟,其女窦靖童吸人眼球,但她其实不是唱歌,只是提供了人声——在窦唯这儿,人声只是氛围。王凡负责电音节奏部分。对多产的窦唯来说,这张专辑并不算多有新意,只是保持了水准,这是仙风/先锋的又一次操练。
% f$ M$ z" A" b
' j! S: N7 }$ T0 b舌头乐队《妈妈一起飞吧,妈妈一起摇滚吧》 e9 o4 U. U- D3 A
% [+ g' X! R8 i) n# C) `去年夏天这支乐队重组后录制了这张唱片,只是推迟到一年后才出版。老歌重录,吸取了当年前两张专辑录制失败的教训,采取同期录音,保证了整体感,不过仍然难以和乐队的现场效果相比,而舌头也还没找到崭新的制作方法。但这张唱片收录的都是舌头早期的经典作品,新版的《妈妈一起飞吧,妈妈一起摇滚吧》一歌放在如今可能不再那么动人,但不管是在十几年前的现场演出,还是在现在这张唱片中,这首歌的力量都必须建立在前面那些壮怀激烈的歌的基础上。重新编曲变得更为迷幻,黑暗的《乌鸦》和《他们来了》才是这张专辑的亮点。
7 d8 o/ K5 G$ D! ~# f; T$ o+ q8 I. [& m/ v
还有两张专辑年底会出版,我已经提前听到,也是我的年度之选:五条人乐队的《广东姑娘》和诱导社乐队的《被捆绑的灵魂》。
* v' ^* y/ ]) O5 Q& H7 |2 H. r 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