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089|回复: 1

[歌词创作] 方文山“中国风”歌词中的修辞技巧鉴赏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33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0529
good 发表于 2014-11-24 22: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方文山的歌词是一种享受。方文山擅长打破语言使用习惯,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创造出充满强烈的画面感和浓郁的“中国风”。他独树一帜的文字,促发了音乐创作的另类革命,歌词在他笔下,不再是单纯的流行文化,更是一种文学现象。6 z" H% \& T+ O% c& H* V
' c6 g+ W6 b; ^& t
  其实歌词能延伸出很多生活的含义与知识,容易让人吸收理解。从流行音乐的歌词内容导入文学领域,可谓寓教于乐,不那么生硬与八股,“中国风”歌词有相当一部分比较适合拿来作为修辞学教材,轻松了解到16种修辞法的基本概念,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y# L# E" H' @( S& g7 _
( z* v& R2 i4 o) ^" j& \
  1.感叹:/ A/ j1 Z+ a9 x* k

8 u3 n0 W7 q7 \2 ]% m    歌词文句的内容除了陈述某种语意,语气上亦明显表现出内心的喜怒哀乐等强烈情感,强调赞叹、惊讶、伤感、愤怒、讥嘲、鄙斥、恐惧或希望等情感反应。一般常借用叹词、助词,并搭配感叹号,来表现强烈的情感。例如在《刀马旦》中,“一碗热汤,啊,温暖了我一个晚上。”故事中人只身在北大荒中,身寒心更冷,然而一碗热汤,不仅去除生理寒冷,更温暖了一颗孤独的心,因而发出满足的赞叹。“啊!轮回的记忆在风化,我将它牢牢记下。”出现在《千年之恋》中的这句歌词则又是另一种情境的感叹,说明爱情难以得到的思念。; t$ d8 ?5 h: H4 y

+ b6 K, a2 j  f1 z6 ^  2.譬喻:4 i1 C) @" l% E; e( V& s* l

4 L1 h  R% m) p) m! g    简而言之,就是“借彼喻此”,是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象事例,说明或形容抽象的谈话主题。譬喻一般由“喻体”、“喻词”和“喻依”搭配组成。“喻体”即所要记叙、说明的主体;“喻依”是与喻体具有共同类似特点的另一事物,用来说明、形容喻体;“喻词”则是“像”之类的连接语词。《爷爷泡的茶》中“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之“喻体”、“喻词”、“喻依”分别是“陆羽泡的茶”、“像”、“泼墨山水画”。陆羽为中国的茶神,他探访各处,深入研究茶艺各个层面,从茶的起源、选择、冲泡到茶具的应用等等,将茶的精神发挥到极致。由如此大家所泡出来的茶,宛若中国泼墨山水画,颜色虽单一,却拥有细致的风味与丰富的层次。0 o& e8 \* v- q7 ?* z4 z

8 p- J3 X! `2 D7 ~$ R1 w  w0 G  3.类迭:6 C2 \5 j" ?' S' z2 z

) @' v0 I3 A. E% T0 m    即反复使用同一个字词或语句的修辞法。而“类”与“迭”还有使用上的差异:“类”表示字词(类字)或句子(类句)非连续出现,而是间隔重复使用;“迭”不管是字词还是句子都接连重复使用,又叫“迭字”与“迭句”。“类迭”修辞有意识地重复使用同一语词或语句,除了语调上的和谐效果外,也是借此突出某种意念,强调某种感情。例如《小小》:“小小的感动雨纷纷,小小别扭惹人疼,小小的人,还不会吻。”其中的“小小”兼用了“迭字”和“类字”,语意上强调童年的天真与童稚,加强“青梅竹马”这个意念;《嘻游记》中“佛总是曰不可说,弟子别问为什么;佛总是曰不可说,凡人只要照着做。”此句则是“类句”,也就是“佛总是曰不可说”这句话间隔出现,强调佛意深邃,多问不如多行。
) K1 T8 s; h; Y* i# R2 X! ~) d1 X, i  T1 D4 n: ]* C2 n
  4.转化:
3 z: B  e, |  N8 D! X4 \" P* H! x, I1 r) r$ w+ V; p
    也称为“比拟”,是指在描写内文时,“转”变被描写对象原来的性质,“化”成另一本质截然不同的物类。可以拟物为人(拟人法)、拟人为物(拟物法),或是以物拟物,化抽象为具体(形象法)。在歌词《东风破》中使用了很多“转化”的手法,例如:“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在这两句中,“漂泊”、“浪迹天涯”、“思念”、“离愁”、“孤单”等抽象名词,被转化成几乎可以触摸得到的实体,加重了它们所代表的意境重量。想想,一盏离愁之灯在深夜孤单伫立在窗口,除了孤单,还有苍凉为伴。
$ m# Y1 `4 Y+ x# p
' C0 F$ r/ z9 |# i: }    5.排比:# B, s# E4 [5 a& x( _

8 v+ S- J3 T6 W" `4 p4 d& q& a+ o' ^2 T8 m    用两个以上句法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其字数不一定要相同,使句子富有节奏之美,并增加了表达的力度。例如《女儿红》:“长的不是瓜子脸,个性不温柔婉约,我却偏偏爱绣花鞋;天生不是丹凤眼,模样也不古典美,我却偏偏爱绣花鞋。”将相似意义的句子排列在一起,更能生动传达出“虽然不是古典美人坯子,却更有自己的个性主张”的概念,仿佛一位女子就站在眼前大声说:“这就是我,怎样!”
, Y8 [  }3 I  z6 Y5 ]: J3 x4 @
; m& U" U) W* y6 y1 t5 f8 N2 y  T  6.夸饰:
9 x& ~* _$ e2 a7 C. D; u3 X. i4 \( c+ U$ H' i3 q$ }' I% _4 ~8 B
    语句中特别夸张铺陈,明显超过客观事实,给人深刻印象。《龙拳》:“我把天地拆封,将长江水掏空……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把山河重新移动填平裂缝。”天地由我创造,多么豪气万丈!《千年之恋》:“温热前世的牵挂,而我在调整千年的时差。”因思念而来的牵挂,纠缠千秋万世,完全呼应了歌词名称。《爷爷泡的茶》:“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还在刮。”则形容唐朝人陆羽创作的《茶经》深深影响中华文化。
5 N+ ~! g, u2 S* J& _4 F  c/ e+ ^8 @* G$ w
  7.转品:
. R& Y3 i* J: H% B! _. }- ], w2 z
6 F  w! n' C4 w, N7 B9 _8 P    在构句时,改变词汇原来惯用的词性,譬如将形容词或名词转成动词来使用。例如《娘子》的歌词“家乡的爹娘早已苍老了轮廓”,以及《发如雪》中“我等待苍老了谁”中都出现的“苍老”一词,就是从形容词转成了动词。这种用法,不仅赋予既有的词汇新颖的用法,也使句子的陈述显得简洁扼要,却又包含丰富的语言意蕴,更让人感受时间无情催人老的压力与无奈。: S2 Q& T& i  u! X8 W% g; i4 p5 r

2 y+ J. g$ E  o1 s5 ~. P) h% H1 C  8.倒装:
, V! m- ?% H  }' \0 s5 F2 u
5 x* q  w0 q% a; b9 [    特意颠倒文法顺序的句子,如《青花瓷》中的“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正确的文法顺序应为“你眼带笑意,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或如《龙拳》中的“渴望着血脉相通,无限个千万弟兄”,一般说法应该是“无限个千万弟兄,渴望着血脉相通”。倒装通常是用来加强语势、调和音节,让句法更有变化,增添文章韵味。
: j6 l; H. L4 `
4 g1 y/ g9 J, P3 r% w  9.摹写:
2 R) V* Y' G5 K. P" F
. s* Y" {! f+ k  E; I! q$ }    把对事物的知觉,用文字加以描述形容,记录的对象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等的感受。《双刀》歌词“正上方的月亮,那颜色中国黄”,是视觉摹写,而《上海一九四三》中“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印在斑驳的砖墙。”也属此类,夕阳的昏黄爬在斑驳的砖墙上,更添悲凉。
* m4 [$ a8 M. h& }; p- u* Y
. @$ P/ O6 Y( X0 J; v7 M    10.引用:' V* D7 y" j+ v9 p

8 e6 p% L- T" h! W1 w) \3 a    说话时,援引现成的语句叫引用,分为明引与暗引。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明引以括号直接标出引文,而暗引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括号特别标示原文。引用法的功用在于通过读者对经典作品的尊重,进而增强自己文章的说服力,使其更加掷地有声。《双截棍》中提到:“习武之人切记,仁者无敌。”“仁者无敌”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双刀》歌词“以牙还牙的手段”中的“以牙还牙”出自《圣经·旧约》。《祥龙十八掌》中的“亢龙有悔”、“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等则语出《周易》。
4 ?5 H, Z- F; s
) Z; ?& s" V/ V% d7 N8 u& ?( t    11.析字:
# f9 O! J" l8 l: ^: i+ b$ g( f' J9 r+ |/ U( Q" _
    将文字的形体、声音、意义加以分析,打破固定的语意,产生翻新的效果。在《菊花台》中:“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歌词后半句“秋心拆两半”指的就是“愁”字,这里将文字的形体进行了变化,加深了歌词的含意。就歌词意境来看,因为“愁”是“秋”跟“心”的结合,隐喻如果被硬生生地拆散,可能再也回不去当初所想象的浪漫了。
6 W4 c) M6 i& D0 ^( U6 |$ T8 l! S2 [+ z( a3 r# i! q+ v* d
    12.映衬:
. t; h3 r6 t4 I9 K0 o
- [1 K0 D+ {9 e% @: ~3 ?    把两种不同的特别是相反的观念或事实对列比较,以增强语气,使意义更明显。此外,对比越强烈,印象就越深刻。《花恋蝶》:“你细腻触摸有他的一切,我在你的周围你没感觉。”在这里对列的是一方“拥有一切”而另一方“什么都没有”的概念。《祥龙十八掌》:“把懦弱炼成了炉火。”以“懦弱”对应“炉火”,将“弱者”锻炼成“强者”。1 Y8 o! }! s$ a% ]. q1 q2 b
5 L& B$ `0 T7 b9 N6 v3 Z! z: R& q
    13.设问:: `, Q! j/ H& J( H* y4 V

$ P0 P4 Y  q: ~8 v. F; ^1 P# H8 I    使用设问法,目的在于吸引读者的兴趣,让平铺直叙的语气有所变化。《东风破》中的“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用设问法,多了点悬疑,让层次更加丰富。《千里之外》中的“梦醒来,是谁在窗台,把结局打开”,《千年之恋》中的“你还爱我吗?我等你一句话”也都具有同样效果。7 u; \7 x7 i* u9 g$ ~  p  _

5 T5 w+ P) E7 l    14.示现:, U* @" \) ]  \9 h8 F5 p+ Z: Z9 h
/ c- n/ M3 q+ }
    简单说,就是利用想象力,将过去、未来或想象中不可见不能闻的场景具体呈现出来,增加行文的画面感。如《乱舞春秋》中“妖兽扰乱人间秩序,血腥如浪潮般来袭……人魔开始重出地狱,叛军如野火般攻击”,这些妖孽横行的血腥画面,读者可借文字的描绘,在脑海中逼真浮现。《祭魂酒》中的“烽火人间,战鼓连天。远方飞燕,带来的是,狼烟”描述的则是兵戈扰攘。而《黄金甲》中“旌旗如虹,山堆叠如峰。这军队蜿蜒如龙,杀气如风,血色如酒红。将军我傲气如冲,神色悍如凶。黄金甲如忠,铁骑剽悍我行如轰”则令气壮如山的剽悍直逼眼前。' L; T0 L. G& J3 _

+ t; f" [  k' }# i    15.顶真:
2 L: T/ a2 |; ^: E( Z9 d# I8 M  ^' a- l2 Q/ H6 y
    所谓顶真,就是以上一句的结尾词作为下一句的起始词。如《黄金甲》:“情感漂泊漂泊,漂泊一世如我……千军万马万马,万马奔腾那骨肉相残如错。”通过顶真法,文句更显紧凑。以上句为例,连续使用三个“万马”,仿佛真有千军万马排山倒海而来,势头锐不可当。
, i! a5 l, c3 E
# h7 b2 H- ]$ p0 o( @    16.对偶:
: R% x* U6 c) M7 z- L  F5 H5 e  }8 ~! E9 g1 X# n: O2 l- v
    上下两句字数相等、句法相似、词性相同,有时还讲究平仄相对的语句。使用对偶,能使文章形式工整,读起来悦耳顺口。《双截棍》中的“耳濡、目染”与《祭魂酒》中的“断壁、残垣”,属于句中对,也就是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自为对偶。《祥龙十八掌》“打倒烦恼,攻下忧愁”则属于单句对,也就是同一文句中,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 `' {7 F& L) y2 Y: F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13

听众

751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4015
zghifi 发表于 2016-2-26 14: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花瓷》是周杰伦歌曲中传唱比较多、读者比较熟悉的一首,也是“中国风”歌词特征非常典型的一首,其中运用了以上修辞方法中的8种,逐句分析解读如下:6 m/ Q! M* Z9 J! b, j" z1 r$ m" D( t
# m( s. k  B. M* p, A6 w
                                      青花瓷3 k9 J. W) y1 \0 j9 f/ j+ R  Z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5 I$ p0 p6 j* _2 \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譬喻)
3 v# ?2 |5 g9 K3 ~6 Q) F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转化)
6 p' Q, p- m: U. a/ p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t6 j; Q; M# r4 h) C9 E: p: m
  
6 Y4 n; T6 \) Q, t( C: }$ K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转化)
  p" o: e$ E9 V3 A: D# f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譬喻), x( B1 l- }2 J9 _- Z6 v' u5 H9 @
                             你的美一缕(转品)飘散去! I5 M- @/ \4 D. A+ r) `; ^& F
                             到我去不了的地方(转化)
$ f# D, n' ]4 Y  y: b+ K1 J  4 R/ ?2 }' ^2 V" ~, x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9 L2 R0 V& G* ~" H5 G$ l) H7 E4 W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夸饰)3 j* [. i- v5 F) P7 F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转化), w, p+ ?% `( V% O3 m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转品)6 d3 X% b  P& Z$ E% l2 b0 k2 r
0 D/ V/ l7 B; A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类迭); E5 E6 `  p" A5 P4 c; |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转化)
1 @3 A- f" y1 a& n5 J2 A0 e- }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 h/ `: K# C9 F                             你眼带笑意(上下两行形成倒装、譬喻): Y! m. N/ l( }
  + Z+ }$ ]3 T. {7 ]6 S. O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摹写)
5 x' }7 J2 A# B, F$ o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4 M) O. d' {4 o5 A. G) @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夸饰)的秘密! O6 O# h0 n* t: E: E+ h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譬喻)
" k: Y7 w0 x$ u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转化、摹写)& d' _7 S; z: z# ^; c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两行三句运用排比、类迭)
( U" q; {- Q0 r3 T1 y, Y! u6 [2 h5 w                             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转化)8 a; B8 ^* c" ^
    譬喻:
9 P# |5 X; m& b) a1 j- \! \& |, t( s5 Q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为“喻体”;“犹如”为“喻词”;“绣花针落地”为“喻依”。若从譬喻“运用想象力,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说明或形容抽象之物”这个原则来看,想象力将“细腻的秘密”与“绣花针落地”巧妙串联在一起,呈现出彼此微妙的关系:那段“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是如此细腻,因而被小心呵护着,唯恐一碰就破,就像绣花针落到地上,是那么轻盈细微,却又带点小小的危险。而“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丽,你眼带笑意”等句也都是譬喻法的典型体现。  H5 j. p2 P0 v. O# ?. ?
    类迭:
0 j7 T3 k1 Z7 n& @    类迭不仅能使语调和谐,还可强化词句所透露出的意思。“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两句中连用三个“惹”字就属此用法。有主动招惹之意的“惹”,让“芭蕉”与“门环”两种原本属于被动意象之物仿佛有了生气,芭蕉不再只是认命般让骤雨淋湿其身,而门环也不再被动等待铜绿染身,然后再对照下一句“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整个画面更是活了起来。
( M5 f2 t: L, N! }0 {    转化:' e' I# x1 H* J
    在《青花瓷》歌词中使用最多的修辞手法就是转化,“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也属于转化,在这句词中“美丽”被拟物化,成了飘荡的一缕雾岚,前往到一处故事主角无法到达的地方。美丽,已不复见。人与物之间的界限在此模糊暧昧,词意却变得深刻而丰富。% U% B% N/ ~. l9 l0 y% P
    排比:4 W, D1 q% f8 y. v. h1 W  Y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就是用两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法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显现出句子的节奏感与律动,增强了词意的感染力,强化了“惹”的意象。+ t, `. p/ d/ I, ~" y% V! x
    夸饰:
* o1 e# E3 Q( X" m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夸张了隔江对望炊烟的距离,对应上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所指涉的等待,仿佛是如此无穷无尽,而且隔了千万里,显得遥不可及;另一句“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秘密被保守了千年从未让人知道,象征守密者的细腻与坚毅,能让秘密在窑中历经千年煅烧也不泄漏一字一句。8 C7 w' M: q  {' G+ t/ _, i
    转品:- `* T* ]; w+ j
    简言之,就是转化某一个词原来的词性。例如“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中的“伏笔”原为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由于这样的转化,句子顿时有了动态感,进而深刻表达出前一句中的“书写”动作,以及隐含在书写动作下的心意。“你的美一缕飘散”的“一缕”则是数量词转化成副词,整个画面感都出来了。5 I6 @+ |3 |2 G
    倒装:2 e/ |8 W, [/ N1 L' l) u5 u' r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就是个倒装句,正确的文法顺序应为“你眼带笑意,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使用倒装法,让人更有想象空间,一位美丽的女子似乎就这么盈盈笑着站在眼前。
, P9 W& Y" d# \5 D- g    摹写:
% l& s: b) _' ]6 K% o" ~; ?3 K! ^/ u    所谓摹写,指的是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能引起人们感官感受的描写。譬如“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就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描绘出青花瓷上的锦鲤颜色,尤其在白瓷衬底之下,仿佛即将跃出碗底似的。至于“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句词,是不是让你宛若看见庭院里被骤雨打弯的芭蕉摇来荡去,空气中的湿气透进了门环,让它招惹了一身铜绿色,耳边还传来淅沥的雨声呢?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1-22 22:37 , Processed in 0.26631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