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客家山歌皇后”郑钢坚走出梅州蕉岭登上中国宝岛台湾的舞台,她完全没有想到,“客家山歌”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竟能引发如此巨大的共鸣。11月8日,“山歌梦·两岸情”郑钢坚个人演唱会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音乐戏剧剧场举行。“剧场的座位全部爆满,连走廊都站满了人,外面几百名观众只能通过大屏幕看我的演出……”提及当晚的盛况,郑钢坚难掩激动。这场演唱会,更让她深深思考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创新:“这应该是我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也是我艺术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因为这场演唱会带给我一个命题——客家山歌怎样才能打动更多观众,甚至走向全世界?”
; s+ L: m. [3 G- i, x! [- O
P |7 V' j3 s: K' A; L& ?执著
' \ q9 a; Q; O N: j5 c) l, I4 v$ T5 n' ?8 m
“希望探索新路,让更多人爱上客家山歌”
$ f/ k0 f4 U" }% `
* y/ I* X) d" h) p' q2 @* E7 _: I此次赴台,最让郑钢坚受益的,是目睹台湾歌者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做出的努力,“比如,他们尝试把流行音乐用客家歌词演唱出来,或者用客家母语念唐诗,听起来非常顺耳,非常有特点”。
! e; {+ P; H! }
* d# l: ^( O" G( ]事实上,在对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创新上,郑钢坚一直没放弃过探索:“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一定要考虑到它的传承。你的歌唱得再好,如果走不进百姓当中去,那就非常遗憾了。”对此,郑钢坚一直在思考。在第二届深圳艺韵客家艺术节上,时任深圳罗湖区文联主席的郑钢坚演唱《家乡有条风雨河》时就尝试使用了交响乐。她说,只要用心挖掘,勇于创新尝试,山歌艺术同样能适应时代潮流。这之后,她演唱的《客家土楼》也做了大量的创新尝试。此外,她演唱的客家话版《让爱满天下》也是全国第一首抗震救灾的客家话歌曲。/ H- |% z8 o8 W- y0 d! C' }7 [
0 j7 ^# M" t8 `6 x: I
在“山歌梦·两岸情”演唱会上,郑钢坚和她的演奏团队也对所选歌曲再次进行创新。如《客家土楼》、《家乡风雨桥》、《客家新娘》、《月光光》等,就在保留原有音乐元素的基础上,大胆进行西乐与民乐的融合。而原生态曲目兴宁传统山歌《新绣荷包二面红》则保留最原汁原味的音乐元素,同时将传统杯花表演融入音乐中,从视听上呈现一曲完美山歌。郑钢坚表示:“我这几十年一直在思考并践行检验究竟怎样才能使山歌走进百姓中。从原版山歌到创作客家歌曲,再到融入交响乐,直至现在引入流行歌曲元素,我们一直在探索,希望与时俱进。我要向红线女学习,活到老,唱到老,并探索出一条能让客家山歌传承下去的道路,即使不是客家人,也能爱上客家山歌。”
8 ]; r& w; a. F( p! H, B+ r/ D1 {
- Q, ?0 D- j* z, Y& g惊喜5 B2 E( w. j& Z. J! G
- x+ w6 ` x; m4 z0 H“没想到来这么多人,很多不是客家人”4 K* E- K' g# j
2 I' s7 m& v7 Q/ {1 d这场由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指导,世界客家文化发展协会、世界客属总会主办,龙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圳市永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演唱会,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章节,以大众熟悉的《客家土楼》拉开序幕,随后《春茶》、《山歌一唱心花开》、《新绣荷包两面红》、《我是客家人》、《长潭水,长又长》、《挪番歌》、《月光光》、《雨之恋》等客家名曲相继唱响,时时引发全场合唱。其中,《客家土楼》、《家乡有座风雨桥》、《月光光》三首歌更是引发现场浓浓的思乡情,坐在台下的世界客属总会会长吴伯雄夫人戴美玉听到《月光光》时更忍不住落泪。
& t% _) u j2 |* r
3 F7 a E) H- l9 T$ p此次赴台,郑钢坚带去了一支阵容强大的团队,包括著名录音师陈庆、演唱会音乐总监杨玄、水彩画家李莉娜以及孙彩凤、李东林、李一正等共十人。当晚的演唱嘉宾实力也非常强,台北歌坛常青树李秋霞演唱了《老山歌》,台湾实力歌者陈忠义演唱了《但愿人长久》,何易峰则演唱了《挑担歌》,现场主持人吴荣顺教授也唱起了原汁原味的《新绣荷包两面红》。台湾歌手林展逸还与郑钢坚共同献唱了地道的《我的老屋庄》。% Z+ k7 _0 i! `' X( L5 g
( X: k% c5 A- S* J
郑钢坚没有预料到演出的受欢迎程度,“没想到来这么多人,很多还不是客家人”。演出在晚上7点开始,6点时全场已经爆满。专程从苗栗坐着三辆大巴车过来的客家乡亲到达现场时已无座位,后来主办方就在剧场外为600多名观众提供了LED大屏幕。“每唱完一首歌,我都深深鞠躬,告诉他们:‘这是我一生难忘的一刻,也是最幸福的一刻。我这个来自内地的山歌妹子,唯一能回馈给大家的,是我最饱满的感情和最真挚的歌声。’”3 Z, }3 |. `. K0 R$ X, g: ]0 D1 x
# F- s7 ~' {( B/ Q7 Z: a8 \8 n艰辛
' x3 v& |/ Q; ^2 @4 q1 t( L2 X: P8 B4 q& Y: L9 \2 ?3 T
“准备了两年,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思量”* H0 s, U( r/ Q; V7 \% n ?
$ I M0 p% v5 P6 T6 V4 j9 Y _为了这场演唱会,郑钢坚整整筹备了两年。每一首曲目的选定、LED视频的制作以及灯光、舞美、服装设计都非常讲究。这期间,戴美玉从头到尾出任总顾问,并亲自挑选演唱会嘉宾和过问所有细节。
6 Q# i( o7 [/ C8 ]* z) L8 X m# h) A0 `% D
郑钢坚告诉记者,这次演唱会的服装都是她自己亲手挑选的。如“春”系列选用的是淡蓝色青花瓷礼服;“夏”系列用粉红色体现热情和暖意;“秋”系列则是正装旗袍以贴合月圆的意境;“冬”系列则选用了如鲜花般绽放的喜庆礼服,体现出过年的味道。“冬系列穿的那件是我自己设计的。那一件最花血本,虽然资金紧张,但咬咬牙还是为这件衣服花了13800元,希望能带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享受。服装师是在北京做好,从北京带去了台湾。”此外,台湾舞蹈团还为演唱会精心准备了小斗笠,台北社子国小师生准备了红灯笼,而梅州市群艺馆也赠送了40对杯花作为杯花舞的道具。郑钢坚均视若珍宝:“舞蹈演员拿着这些起舞,特别美!”
5 t) c/ `- J C/ |# ?$ f' j( l; g& C" s& v( l9 h+ S! B- G0 L
最让郑钢坚感动的是,台湾方面对这场演唱会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她自己。为了配合郑钢坚演唱《客家风情》,当地特意在台北社子国小找来了25名小学生,和郑钢坚一同演唱了这首代表作。据悉,这首描绘客家人南迁景象、歌颂客家人自强自立精神的《客家风情》,曾获得深圳“鹏城歌飞扬”2012年第二季度专家组评选冠军。“台北演唱会的成功,皆因得到两岸各界客家乡亲的信任和支助。我特别感谢台前幕后的支持者,谢谢他们把我的理念实施得这么好!”郑钢坚动情地说。9 e' E- v3 K; w# n
, k" D; E- F6 g; b" d9 u4 ~遗憾
* [0 M" J7 V; n# Z8 @1 K6 o2 d& ?9 M( _5 T% M. s6 X
“广州的客家乡亲,我还欠你们一场演出”% q& M# q1 l, \$ `
3 z6 z, I& I2 h9 Q6 z( G郑钢坚生长在广东梅州蕉岭,这里是山歌的海洋。她13岁考入梅县地区戏剧学校,1976年进入梅州市山歌剧团,先后在山歌剧《刘三姐》、《牛郎织女》和电视片《漂流的新娘花》、《相思豆》、《虹桥情》、《峰回路转》等剧目中担任主角,并摘得广东省优秀青年演员“百花奖”、“梅花奖”桂冠。郑钢坚赢得了“山歌皇后”的美誉,但她却谦虚地称自己只是个“山歌妹子”,山歌给了她很多很多,也让她一生与山歌不离不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