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y! `/ C" I- i' W今年刚离开湖南卫视《变形计》剧组、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回归家乡的杜怿超告诉我们,自己接触过不少其他城市推广本土文化的作品,萌生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家乡也拍摄一部MV 的想法,并希望借助网络传播等方式推广家乡的方言与文化,让更多人认识吴语、认识音乐家阿炳,从而了解无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为了能够带领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弘扬吴语文化的队伍中来,作为太湖街道团工委编外副书记的杜怿超,还组织了一支近20人的以90后团员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编创团队,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取景,招募志愿者零片酬出镜客串,共同实现拍摄一部推广吴语文化的“零经费、无盈利”纯公益MV的梦想。 % M* ~& X4 g; s' t, o: l! G3 r) Q) N. j" N
吴语版《二泉映月》玩饶舌) J' I- w9 r. O( i
5 k: d1 z# K" K1 s$ K0 o
在《哪会》MV的歌曲部分,这群热爱音乐的90后青年围绕《二泉映月》主旋律进行了再创作,用电子舞曲的风格配以道教音乐元素,让传统说唱艺人阿炳获得新世代的重生,再加上前所未有的吴语饶舌诠释,让《哪会》成为民族音乐流行创作新的标杆。记者注意到该片动画活泼、生动,音乐独特。而在编曲部分,这群年轻人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m) E1 ] T% I, s/ |! s
7 v0 L/ Y: _. B. `. v2 O2 O
创作团队成员之一、上海音乐学院的卢印告诉我们,《哪会》 编曲部分突破性地采用民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寄托了他们这代人对这个时代各类文化共存与冲撞的渴望——不求折中妥协,只求走向极致而重生。一种全新的音乐表达呼之欲出,这也是让传统文化变得年轻而平易近人的一种方式——把混搭进行到底。厚重失真的低音游走在二胡、笛子与三弦的对话中,《二泉映月》 的经典主题回旋在一种荒诞而真实的频率中,新奇别致又朗朗上口。这是新旧音乐在一个契合点上的偶遇,也隐喻着阿炳和他的音乐在现代文化氛围当中面临的挑战。8 B. j _-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