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89|回复: 0

[歌手交流] 《哪会》视频发布一周点击量已超百万

[复制链接]

155

积分

1

听众

80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155
EdwardZom 发表于 2014-10-16 11: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哪会》视频发布一周点击量已超百万6 w3 s' N$ l/ {8 f6 p, g9 C. H3 S7 @/ A
& T' ?) t& w: }. M7 f" e1 b% ~
“民国时期,苦于彼世的瞎子阿炳,随着二胡乐音《二泉映月》的感召,穿越到了现代,在小男孩阿福的带领下畅游2014年的新无锡,复明后见证了无数当代城市文明的惊奇。”近日,这部以推广吴语文化为目的、以无锡山水人文景观为背景的原创MV神作《哪会》,在优酷、乐视等各大视频网站上风靡,发布不到一周关注度即超百万,引发年轻人对无锡民俗文化的兴趣。而伴随着朗朗上口的“哪会,哪会”旋律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无锡美景视频,更是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股“无锡热”。日前,记者在太湖畔见到了这部作品的幕后创作团队——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年轻人。
& J8 `9 P" @. z& D# n" |3 c0 W: _, ]/ I, J
90后零经费打造纯公益MV
. \( W( C; r" K0 u* `$ l7 V0 J
9 b2 o/ z& Q1 b" s该片从概念到音乐和故事的呈现,都完全由土生土长的无锡滨湖小伙杜怿超及其90后团队完成。就在今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的杜怿超凭借其讲述北漂青年生活的纪录片《不是北京的北京》,一举摘得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年度最佳作品大奖。老家在滨湖,童年回忆在滨湖,如今个人工作室也落户滨湖,还应邀成为了居住地街道团工委的“编外”副书记,组织团员青年们一起聊电影玩音乐。杜怿超的创作与家乡无锡更是有着不解之缘,在《哪会》之前,杜怿超已经创作出了无锡市一中百年校庆纪念MV《我们》、大桥实验学校校庆音乐微电影《我知道》、微纪录片《吴语》 等为人津津乐道,同时又与家乡有着这样那样关联的作品。, n7 V  h; f2 E2 u& p" p
5 A7 G) H' ]& S0 Y( a4 `
今年刚离开湖南卫视《变形计》剧组、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回归家乡的杜怿超告诉我们,自己接触过不少其他城市推广本土文化的作品,萌生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家乡也拍摄一部MV 的想法,并希望借助网络传播等方式推广家乡的方言与文化,让更多人认识吴语、认识音乐家阿炳,从而了解无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为了能够带领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弘扬吴语文化的队伍中来,作为太湖街道团工委编外副书记的杜怿超,还组织了一支近20人的以90后团员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编创团队,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取景,招募志愿者零片酬出镜客串,共同实现拍摄一部推广吴语文化的“零经费、无盈利”纯公益MV的梦想。
3 t% P3 B8 L+ G* X2 y2 i
% Z! \3 U% k% y+ L* d吴语版《二泉映月》玩饶舌
& I% S+ j2 l; W3 D$ L  {% o$ t% h/ P: H& ], O+ Z
在《哪会》MV的歌曲部分,这群热爱音乐的90后青年围绕《二泉映月》主旋律进行了再创作,用电子舞曲的风格配以道教音乐元素,让传统说唱艺人阿炳获得新世代的重生,再加上前所未有的吴语饶舌诠释,让《哪会》成为民族音乐流行创作新的标杆。记者注意到该片动画活泼、生动,音乐独特。而在编曲部分,这群年轻人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 N) z5 H3 M2 {/ v/ R% T9 Q% P( u. P4 D# ?! n
创作团队成员之一、上海音乐学院的卢印告诉我们,《哪会》 编曲部分突破性地采用民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寄托了他们这代人对这个时代各类文化共存与冲撞的渴望——不求折中妥协,只求走向极致而重生。一种全新的音乐表达呼之欲出,这也是让传统文化变得年轻而平易近人的一种方式——把混搭进行到底。厚重失真的低音游走在二胡、笛子与三弦的对话中,《二泉映月》 的经典主题回旋在一种荒诞而真实的频率中,新奇别致又朗朗上口。这是新旧音乐在一个契合点上的偶遇,也隐喻着阿炳和他的音乐在现代文化氛围当中面临的挑战。' n; |7 N+ Q& z6 I

1 V9 ~5 J6 y4 b6 m6 q1 \. G让民俗文化真正地流行起来
7 O! u. n: A4 i% Y& h9 F
& J, n& U, I2 V6 E  I+ I: E; Q还是在校学生的95后小伙徐天恒表示,当他在同学中表达对古老民间艺术的兴趣时,却并没有引起同龄人的共鸣,这让他略感灰心。“我觉得并不是这些文化的东西没有生命力,而是缺少一种媒介让它们被更多的年轻人所熟悉和了解。小时候我们常常能在村口听到锡剧爱好者们演唱经典曲目,现在这种机会不多了,了解民俗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少。”团队成员秦靓说,“其实值得欣赏的不仅是戏剧本身的韵味,还有志同道合的老票友们汇聚一堂对爱好的执着和热情。我们不希望以后我们这代人的娱乐生活只有现代剧或是打游戏,所以我们决定为保护这些老传统行动起来。”5 U5 A4 f( R: L

) Q% \3 w+ M2 z  z在《哪会》的视频拍摄部分,这支团队足迹踏遍了无锡的绿水青山,希望将所有能够代表无锡魅力的标志性景观一一囊括。杜怿超坦言非常感谢家乡父老的全方位支持。从水上摩天轮到无锡大剧院,从海岸城到金融街区,这群年轻人背着摄影器材,利用业余时间风雨无阻地完成了长达两个月的拍摄之旅。如今,有了《哪会》这样的作品,观众们只需浏览视频,就可以获得饱览无锡美景和倾听吴语歌曲的双重美妙体验。通过充满无锡俚语的歌词,加上流行化处理的吴语唱腔,再搭配上搞笑吸睛却又不失韵味的MV,让年轻人们开始主动地去了解本土民俗文化的精髓,打破对其“古板无趣”的僵硬看法,继而批判继承、发扬光大,让传统的民间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民俗文化真正地流行起来。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5-17 16:32 , Processed in 0.33484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