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千千阙歌》的若干问题之二0 e9 g; G1 I" B& i
千千阙歌PK《风中的承诺》。
( v! R" S% L# ~' H/ }& P+ C
( d% ~9 f( U# |, L1 c- e# Q; F& Y) j+ V 李翊君 << 风中的承诺 >>$ I- U" g4 X7 ^4 q: {+ T, }
昨夜的雨 惊醒我沉睡中的梦! B9 _, `7 {4 p
迷惑的心 沾满着昨日的伤痛" `, e6 _ W3 ]$ W9 l. ~3 }
冷冷的风 不再有往日的温柔
) p: t1 x- b7 N 失去的爱 是否还能够再拥有% J, j2 t/ \# |0 X8 Z( D
漫漫长路 % B% d% H5 @! p2 _9 p: J* f( V4 O
谁能告诉我
9 N# K9 c3 Z( l" X: S: D 究竟会有多少错
& \1 S0 ^" z$ P# m 何处是我最终的居留 4 M+ T& r' K. x$ I
曾经在雨中对我说 今生今世相守
& \- ~: L+ F* M0 K/ K 曾经在风中对我说 永远不离开我 " s6 p3 j$ R. o4 Z/ c0 N2 D. l
多少缠绵编织成的梦
c( l/ I7 x) \4 ^ 多少爱恨刻划的镜 ) b: s8 p- D( E+ t2 a
为何一切到了终究还是空
; r9 A- t: G( \ 《风中的承诺》是李翊君的成名之作,刚刚诞生就席卷台湾,让人们知道台湾还有李翊君这么一号人物。相隔不久,这首歌又漂洋过海来到内地,很受少男少女的吹捧,奉为经典。近藤真彦的原曲真的很经典,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只要你的耳朵捕捉到这么个信息,它都会深深地感染你。所以第一次听到《风中的承诺》的时候,真的还挺喜欢。多少年来,《千千阙歌》、《夕阳之歌》、《风中的承诺》一直是我MP3里常驻的歌曲,删了那么多歌,唯独这三首没删,真的想仔细品味一下这三首歌。多少年后的今天,我还真听出点味道,不吐不快了。9 G" x5 H5 _* U) M: S, t1 q/ h3 B
网上有种说法,称《风中的承诺》为《千千阙歌》的国语版,这种说法到底准不准确呢?我们学习理工科对数据和概念特别敏感,讲究实事求是。首先要明确一点,粤语不是一种语言,这是原则性问题!粤语和国语不是一个地位的,如果说《风中的承诺》是近藤真彦《夕焼けの歌》的国语版,尚有商量的余地,如果说是《千千阙歌》的国语版,实在是谬以千里!
4 b) G- l$ K: T; E g% S% \ 综观《风中的承诺》歌词,全文写的比较直白,将千千阙歌和夕阳之歌含蓄的风格完全抛开一边,感情释放到了十二分。情感也比较单一,挑明了就是“爱情”,因为这首歌就是以一个失恋的女青年的口吻写的,俨然是一个怨妇的告白。不谈李翊君的水准如何,仅仅这几点就已经剥夺了这首歌的生命力。不出所料,这首歌的忠实听众至今仍然是一群无知的少男少女,当他们真正的明白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生活的话,就没人理这首歌了。相对于《千千阙歌》与《夕阳之歌》深厚的内涵,这首歌就显得太单薄了!
T' k, A; I# A5 X% r 这首歌的旋律与原曲还是很相似的,开头比较缓慢。整个调子不能算作是悲伤,只能叫做“感伤”,少女的感伤。李翊君的发挥还真的不怎么样,稍显粗犷,和这首歌的基调还是不大相符的。我曾在网上找到过一首《风中的承诺》,不是李翊君唱的,也不是卓依婷唱的,署名是陈慧娴,不知真假,但是非常出色,唱出了这首歌应有的情感,大家可以找找看。% L1 C/ r& m, ~7 g( l0 Z1 j
网上有人说当年的梅陈之争,如果李翊君也加入PK的话,不知是何种局面,我可以保证的说,就算李翊君加入也只有垫底的份,20年后的今天,验证了昨天该发生的一切。所以说,《风中的承诺》与《千千阙歌》绝对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千千阙歌虽然是粤语。但历久弥新,焕发除了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而《风中的恒诺》虽然占有普通话的优势,却同样落到依附千千阙歌生存的地步,就是最好的证明。
6 H% x; x5 s f7 Z5 t% g( t: _ 通过以上两篇文章,笔者力图理清现代听众对三首歌的认识思路,希望大家对此有个清醒的认识。但是,即便《千千阙歌》本身,还是有陈慧娴与张国荣之争,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话题。张国荣在大家心中形象几近神化,新懿本来不想碰这个棘手的问题,但是古人云: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为了不致于半途而废,新懿大胆的继续探讨。请看下文:关于《千千阙歌》的若干问题之三:陈慧娴PK张国荣。
& @* Q% N T3 r0 g ) L3 R' r/ c' m& z0 I- X- n B* K. D
8 m( V& L) G: L! M, c 关于《千千阙歌》的若干问题之三:' B7 `9 I( W$ l4 h$ M s* L+ w$ O
陈慧娴PK张国荣( ^7 k7 F3 ^: O/ S1 g& U \
本来通过以上两篇文章,完全可以盖棺定论了。只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张国荣在告别演唱会上又整出了张国荣版本的《千千阙歌》。这下不得了了,哥哥就是哥哥,一下子把姐姐的粉丝拉走一大块。好不容易平息梅陈之争,又来了个哥姐之争,没有办法,要怪只能怪《千千阙歌》太经典了。
: y1 i1 ~* k9 R/ u6 u1 Q) e G2 o' Q 本来嘛,哥哥并没有和姐姐相争之意,作为叱咤歌坛天王级的巨星,哥哥的成就有目共睹,之所以选择这首歌,估计真的是想借这首经典表达一下内心对歌坛的不舍及对歌迷的热爱。皇帝不急太监急,反倒歌迷替哥哥争起来了:两眼一闭,就是哥哥的好!!6 C/ l7 C4 Z1 b0 V+ O
首先要再次明确一点,千千阙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翻唱,是在日语原曲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的加工与再创作,包括声调,要表达的感情等等,走了另外一条路线。这是千千阙歌与原歌的差别,也是千千阙歌与夕阳之歌的差别。因此,不可以拿原歌为标本来对千千阙歌和陈慧娴评头品足,否则必将流于无知与偏见。
|: \* N" ] W- I @* q$ e6 u- o 那我们就看看哥哥的《千千阙歌》到底如何。为了证明我言不虚,你不妨准备哥哥和姐姐的千千阙歌,对照一下。哥哥的千千阙歌起拍缓慢,这一点和娴姐的不同,倒是和梅姐的夕阳之歌非常相像,在某种程度上千千阙歌明快的节奏体现的不明显。后面的发挥比较平稳,只不过到高潮部分转换的突然,而且鼻音严重,我一直以为哥哥感冒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高潮部分的节奏非常快,和前面的非常不搭,而且高音提不上去,总体发挥不如人意。这就是哥哥的粉丝日夜吹捧的千千阙歌,自以为和近藤真彦很相似,大肆鼓吹陈慧娴跑调,真的是非常幼稚!
2 X3 d( m+ E7 c 我们再来看看陈慧娴的千千阙歌是什么境况。整首歌曲节奏平稳,声音圆润,高潮适当加快,最重要的是陈慧娴高音很自然地提了上去,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实乃完璧之作。不像哥哥唱的时候把一首完整的歌割裂开来,快的太快了,慢的太慢了。听这首歌的时候心彷佛被吊在空中一样,那个揪心啊!找不到听歌时享受的感觉。还有,听完哥哥的千千阙歌,感觉这首歌真的不太适合他来唱。以哥哥的资质,倘若去唱连贯性不是很强的夕阳之歌,我感觉很可能反超梅姐,但是,他选了千千阙歌。这也证明夕阳之歌受欢迎程度和《千千阙歌》相比逊色多了。' H& t k/ l4 o7 c# V- P9 t' E
陈慧娴的成就,不能完全归功于陈慧娴。《千千阙歌》作为压轴之作,凝聚着宝丽金当年音乐团体的集体智慧。从选歌到填词,从填词到音乐制作,这一切都是围绕着陈慧娴的形象与音色打造的,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携手合作。新懿个人认为,陈慧娴的唱法是经过宝丽金深思熟虑后敲定的。今天看来,宝丽金的这群人物相当了不起,新懿曾尝试着修改其中的某些环节,比如歌词,改来改去还是不如林振强的好;比如尝试着修改陈慧娴的歌唱节奏,最后还是感觉到陈慧娴真的做到了人歌合一,无可挑剔。所以,《千千阙歌》的成就是一个整体的成就,包括陈慧娴,林振强,音乐制作人欧丁玉等等,包括配乐配音的幕后工作人员。所以哥哥唱的《千千阙歌》,是随心所欲的发挥,很多东西顾及不到,根本也无力顾及到,这就是哥哥败给娴姐的地方。8 I: ?; K2 F4 X% P5 u( G9 e2 j
所以,我坚定不移的认为,陈慧娴的《千千阙歌》才是正宗,想听真正的《千千阙歌》,陈慧娴绝对是首选!!
/ Q6 N0 G. z9 i; V% c 0 W* @ @% @5 X6 g
关于《千千阙歌》的若干历史问题之四:9 p$ g' z2 h% U' y) v" N$ b
千千阙歌的历史地位
9 T: A n9 |2 a1 G$ U 这是附加的一段,本来不想再谈了,但是看到网上很多人争辩《千千阙歌》的历史地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样一首的经典在歌坛上到底居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7 C! d" V7 q8 @* `. ?3 J6 H2 u" O
在广大歌迷的心中,《千千阙歌》作为一首经典,基本上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对两点始终耿耿于怀。那就是千千阙歌作为一首粤语歌曲,给广大的大陆歌迷带来听觉上的不便,还有,《千千阙歌》是翻唱日语的一首歌。
: P' H3 w" U# q4 ~# p! {% v9 O 按理说,这两点在某种程度应该限制了《千千阙歌》的生命力。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千千阙歌》仍然红遍大江南北,红遍长城内外,红遍老幼妇孺。如果真的需要什么解释的话,我觉得四个字足矣:瑕不掩瑜!$ X' s. y+ l/ G, [1 C" A
粤语,也就是广东话,其知名度是港澳粤的经济实力成正比的,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正常的现象。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英语,就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但是粤语不是一门独立的语言,她首先是汉语!有着汉字的共同基础,其发音还不至于像日语进化到我们完全听不懂的地步。仔细听一听,粤语的很多字眼还是能听的明白的,尤其是生活在江南地区的人们。
5 ~& Z, s, Z s( N) g! K 再说翻唱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不算问题的问题。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很多人选择去听外语歌曲。你们都可以完全的接受的一首外语歌,难道还认为一首翻唱外国的中文歌曲是个问题吗?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就像我们再看天龙八部的时候,大家总介意乔峰是一个胡人,虽然他长在大宋,而且是一个侠肝义胆的豪杰,但就是心存不快。再说了,《千千阙歌》不是简单的翻唱,在她的灵魂深处,已经被深深地植入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能让任何一个中国人发出共鸣,这就是艺术。' `: I. [! z7 F/ B8 U( W
香港流行乐坛的黄金时期是80—90年代,可谓是人才辈出,金玉满堂,产生了一大批传唱不朽的经典。其中女声早期以邓丽君,徐小凤,张德兰为代表,后期梅艳芳,陈慧娴,叶倩文领头,男声有张国荣,谭咏麟,陈百强等等。九十年代四大天王的名字最响,王菲等人的成就也不错。这些是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还有很多大师级人物(包括台湾省)我就不细数了。不要争论哪位的影响力更大,请将这些大师的代表作摊开, 高低立即可辨。我们以词美,曲美,声美为标准进行选定,《千千阙歌》名列榜首都是当之无愧的!听歌十几年,还真没发现哪首歌比《千千阙歌》品味更深更高;意境更美更远;境界更博更大,最多也就是平分秋色而已。1 n& n: i% ^, F( e6 \8 u+ h1 k
以上诸多观点代表了这么多年来我对《千千阙歌》的基本认识,是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见。一家之言,不足取处,尚在情理之中,欢迎广大歌迷指正!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争亦当淡如水。您有什么高见,可以形成文字,多多交流。对于无知歌迷的人身攻击,君子不齿,谢绝诸如此类的一切行为!谢谢!
7 @# Y+ @' s- A/ P7 Z3 e3 Q,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