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20|回复: 2

[作曲技巧] 配器写作应具备的条件与音色融合

[复制链接]

5502

积分

54

听众

230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5502

大版主活动最佳作品

ycgc 发表于 2014-7-25 10: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是乐器的知识。这一点确实是重要的。比如弦乐、弹拨等各种乐器的构定弦、演奏技法、音域以及管乐的佳良音区和极限音区等等。都是要必须知道的。
其次就是记谱。民乐中有实际音高记谱的乐器,也有高八度或者低八度记谱的乐器。还有一些乐器用中音谱号记谱。作曲者要确定自己的记谱法,确定了就不要再更改了,以免混乱。如果是简谱来写总谱,那么首先要确定中央C在自己写的音乐中是哪个调,哪个音,是否要打高低八度点。这些都确定了,再按管、弹、打、拉的次序计入总谱。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n/ p% W6 Z* [

3 a, g- K& O7 C, a1 q7 g& l& b$ G5 X: I8 m8 [/ }
7 o% r2 E0 j( X) J/ L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02

积分

54

听众

230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5502

大版主活动最佳作品

 楼主| ycgc 发表于 2014-7-25 10: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如何修饰作品# v  u6 [  |2 y9 b- @

/ l0 z3 Y( o! P+ S3 ]/ `9 \          当作品排练的时候,或者是在电脑上使用采样音色编曲的时候,如
. k( S! D" V' a
- B/ `6 H* T9 ^; O% q4 h4 E果你觉得某处配器不尽人意,可以立即修改。比如,一般旋律由竹笛演奏,如果音色太亮,不适合这个旋律,你可以进行修改,更换乐器演奏。选用高音笙在中低音区演奏,就避免了尖锐感,而保持了一定的明亮度。如果改成曲笛在中音区演奏,情绪色彩就又变了。可见,乐器音色选择的变化,对音乐的表现是有很大影响的。
+ _0 t% y( c: v1 u) ~
/ F$ t* i5 `, C& x3 q" W- y在民族风格的音乐编曲中,由一种乐器作为主奏,担任旋律声部的情况很多。除了旋律乐器之外,往往使用其他“铺底”乐器,比如弦乐,或者各种合成PAD音色。旋律乐器在音乐中的位置一般有三种:
6 L0 o4 U  N- \/ t
& _7 A3 Z6 k1 S6 x旋律乐器在和声之上,无论和声是由一群乐器或者一件乐器,或者合成音色的铺底,这种情况都叫做“上置”。比如一支竹笛在PAD音色铺底上独奏。
/ q1 W- m5 ~6 R$ @' I! J
! Z1 B/ h* `# h9 p旋律音色包在和声之中,这种手法称之为“下置”。比如一只萧的低音区和弦乐群的高音区。: ?. q0 X6 ~( J9 A

/ K- \0 N- j7 y此外,还有一些常用的办法是可以用生活语言来称呼的,由于现在我们录音都采取分轨制的办法,各声部在音频编辑系统中都各自是独立的音轨,因此在编曲中可以随意进行编辑。下面说一些手段:
& r" X. w! E" C6 h0 g3 P . S1 E4 f( o# `7 |6 ]
(1)“开天窗”:由于旋律上边的配器太厚,覆盖太重,旋律听不清,于是把覆盖主旋律的声部取消,旋律就听清楚了。当然,不能做有损音乐的事情,比如覆盖的部分中有复调因素或者承担着重要的和声效果,就不能删去。/ h( ?# }* H+ E+ M
1 I. Y: s, T% w
(2)“塞枕头”:这与上面的例子正好相反。旋律清楚但总的音响发空、无力,而这又不是作品所要求的效果,这时我们就可以填充一些内声部的乐器。通常是和声长音,比如PAD类音色等等。; |7 A+ S! _1 \) r4 ?0 A0 |/ }: J
( K  `# U# W1 o4 I  F) w; B0 T6 {
(3)“加厚”:在音响显得单薄时,用同族的其他乐器做同度的补充,如高胡不足就补充二胡和中胡。柳琴不足就补充琵琶和扬琴。另外,也完全可以尝试其它音色,包括合成音色和西洋音色。比如二胡群显得单薄一点,给它叠上一轨弦乐群音色,马上就饱满了很多,但又不影响二胡的感觉。听上去依然是二胡群。. Z1 T4 A* M: @! C# S
! P% {4 m. A! H& ]- ]- K, `. P- O
(4)“去薄”:和上面的相反,如果声音浑浊笨重,可以去掉一些低音声部或同度重复分乐器,直到声音清晰、比例合适为止。9 h7 w1 y8 x6 T7 s

! L& A1 v7 _- P+ ]- [1 F0 [  b编曲和作曲一样,要依靠作者的灵感。编曲重在实践,更重的是音乐人的心,用心去编曲,不用心的编曲只不过是体力劳动,根本不是艺术创作。
: G! o4 Q* K' r# p5 @; z  z 1 E4 |! U' r* _
五、   民乐编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O0 M2 B) x  Z) _4 }8 x
3 n0 U# r$ Z+ ?6 I, Z) H1. 不要用提琴的写法来写胡琴
: H; [: q! k3 I' G$ o 6 d! S9 G' P' `& U9 w
现在的作曲课程都在学西洋管弦乐法,所以很多作曲者对民族乐器不是十分熟悉,所以编民乐作品的时候,时常用提琴的写法来写胡琴,或者用弦乐群的手法来制作胡琴群。这种做法不是不可以,但这样发挥不了胡琴的特点,如果超出了音域还会闹笑话。要知道板胡、京胡、高胡、二胡和中胡这五种胡琴各自都有不同的音色和个性,在演奏上都擅长表现不同风格的音乐,很难合群。因此写作的时候要从胡琴的实际出发,提琴的一些用法可以参考,但绝对不能代替。
' I, H7 l2 Y0 p; w  S4 r ! Z. Q$ d& O/ C4 n" P6 m& X+ G
2. 弹拨乐齐奏要注意
) w- n5 X/ G+ u) i1 A9 J6 ~# W $ Y; K6 j1 R4 J' ^; E# _# b/ W
    弹拨乐器是民族管弦乐中的一大特点,这是西洋管弦乐不具备的。作为民族风格的编曲,要善于发挥它。但我们必须知道,弹拨乐的声音不是线条,而是由“点”的滚奏构成的。然而,每件弹拨乐器滚奏点子的密度又是截然不同的。比如琵琶的“轮”和阮的“滚”,点子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三弦的滚奏速度与前两者又是截然不同。就拿琵琶来说,琵琶的“轮”、“滚”和“摇”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一点必须要注意,必须要统一密度。否则效果就会不好。尤其是在有MIDI制作的固定节奏鼓点的时候,弹拨乐的点子密度就要注意,这些可以标注在总谱上,录音时,让演奏员注意把握速度和滚奏的密度。如果是使用音色盘来编曲,就要换用不同密度点子的音色,甚至使用音频软件对其进行时间的拉伸和缩短,以配合音乐的节奏。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02

积分

54

听众

230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5502

大版主活动最佳作品

 楼主| ycgc 发表于 2014-7-25 10: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 n# g: ~3 S5 I+ t/ p3 h1 \
另外,各种弹拨乐器在演奏的时候,其右均可以在琴体自由上下,造成音色的变化。在琴体中部弹奏的时候,声音虚一些。靠近下方演奏,声音亮,杂音也大一些。这虽然是演奏上的一些技法,但和音色有关,作为作曲者也是必须应该知道的。( w4 N: n- y4 Q3 A6 K# M
; A. Y" R4 s5 q$ v( `) L
3. 管乐器的音域
  U( w5 `: H2 T: q$ | 6 Y; Z& F9 [& w3 _6 H
   一定要熟知每件乐器的有效音域和极限音域,尤其是管乐。其他声部也是一样的。不要经常闯入极限音区。管乐器是靠人的气息来吹奏的,如果不熟悉乐器的演奏法,不仅会给演奏者带来困难,同时也会影响音乐的效果。要知道,唢呐和笛子都不仅仅是一件乐器,而是有各种调的一套,选择哪个调的管乐器来吹,也是关键的。因为每种调的笛子或者唢呐,其音色都不相同。另外,千万不要用写铜管的方法来写唢呐。
# V5 i/ G/ D  h8 o) f6 l1 i( K " ?1 e6 f' p  t5 ?  Q  U+ y
4. 掌握民族打击的特点
3 c5 y6 x# H0 w  E. |
! l  A8 K8 a5 b3 k3 H   民乐风格的编曲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民族打击乐。尤其是戏曲类的音乐,打击是很重要的部分。司鼓在戏曲乐队中相当于乐队指挥的地位。对于打击乐的运用,我觉得作为一个作曲者,必须应该认真学习几套戏曲和民间音乐中的锣鼓,背几段锣鼓经,最好能够演奏某一件打击乐器,这对于制作民乐以及戏曲风格的音乐是大有好处的。现在年轻一代的音乐人往往对戏曲和民间音乐接触得太少。
) y6 Q' w. t! v1 B ! R, P- w8 K2 S( s  ~. d. A0 N
    有人这样来比喻编曲:弦乐是皮肤和脂肪,弹拨乐是骨头,管乐是肌肉,打击乐是血液。虽不一定很确切,但确实有点道理。# [$ U! T4 P( u2 j2 E' X
* M: ?% e1 u. O* y8 `8 C( q% j% J0 Z
5. 和声与齐奏9 i7 ~# ]3 w5 \. f# w$ _" k+ N/ W, E5 o
. h$ a& C. l3 r& ~2 L! W
各种音色都是要根据音乐的需要来合理使用的,我们要会用单一音色,' ~9 O: m7 _6 _, t! ^
! B; v2 P. |2 A3 P3 O8 z  \( t
千万不要混合音色到底,很多音乐就要适合齐奏,尤其是吹打乐风格的音乐。如果你非要给它加上和弦,那反而不是个味了。戏曲类的也是如此。很多纯民乐或者戏曲风格的音乐,不要像做流行音乐那样给它加和弦,那样是画蛇添足。总之,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 m/ h) C, f5 E) u! E9 s
0 r: c1 R# \1 d总结
, r3 g( D* y. e/ g8 n& e! C4 \ . w/ H; I& t5 h' }
编曲需要实践,需要创造。前人的经验和知识是有用的,但不要成为教条,而是只作为一种参考。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曾经说过:“我的配器是从排练场学来的,而不是在教室里读书本学会的”。这是很有道理的。只要条件允许,我们一定要多接触民族乐器。现在,学习作曲的年轻一代,往往熟知西洋乐器的配器、和声,或者精通电脑音乐制作的软件、合成器,但是对于民族音乐、戏曲音乐掌握得极少,有的甚至是一窍不通。而目前民族音乐的编曲将是经常会遇到的工作,掌握和了解民族音乐,不仅是对自己音乐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保护。
+ M* Z1 F  t9 l$ \& S8 V2 C
  D% v3 m  W- c* J参考文献:1 h+ i5 \6 Y  k8 v1 {6 c8 X/ b& h* P% \

& z$ O( |" Z2 h: H7 m: k5 J2 T本文参考和引用彭修文(1931-1997)在1994年中国音协配器进修班上的部分讲义内容。, B% j" Q& S. F
1 f4 d, Q6 r( F% o3 q+ O4 l
王保安  《音乐创作实用技法手册》 中国青年出版社, R6 D: h' O& f$ c7 Z9 E$ @5 N3 l
% k* D" Z- [+ D: s+ p
文海良  《玩转软音源》           湖南文艺出版社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1-20 21:40 , Processed in 0.139002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