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何修饰作品 . x* j, | \+ c7 P# A# W, ? ) H) L" Y2 C3 c7 r 当作品排练的时候,或者是在电脑上使用采样音色编曲的时候,如 8 A, J; E/ |9 A8 c 9 N+ D# W" N1 R6 n p
果你觉得某处配器不尽人意,可以立即修改。比如,一般旋律由竹笛演奏,如果音色太亮,不适合这个旋律,你可以进行修改,更换乐器演奏。选用高音笙在中低音区演奏,就避免了尖锐感,而保持了一定的明亮度。如果改成曲笛在中音区演奏,情绪色彩就又变了。可见,乐器音色选择的变化,对音乐的表现是有很大影响的。 ) E8 W0 [! k2 a ( J: E J; W; k# K: p2 D在民族风格的音乐编曲中,由一种乐器作为主奏,担任旋律声部的情况很多。除了旋律乐器之外,往往使用其他“铺底”乐器,比如弦乐,或者各种合成PAD音色。旋律乐器在音乐中的位置一般有三种: # v" `( `1 o* ?; N( J% I) R 3 Y D5 z: l7 B$ K
旋律乐器在和声之上,无论和声是由一群乐器或者一件乐器,或者合成音色的铺底,这种情况都叫做“上置”。比如一支竹笛在PAD音色铺底上独奏。+ u& X- p( J* _" ?. U% h& B" O
8 u' j, y% l5 C6 }+ Q+ J: y( n
旋律音色包在和声之中,这种手法称之为“下置”。比如一只萧的低音区和弦乐群的高音区。; A o3 `8 m0 ]* r7 X8 ~
% L6 A) G# Y j/ a/ \此外,还有一些常用的办法是可以用生活语言来称呼的,由于现在我们录音都采取分轨制的办法,各声部在音频编辑系统中都各自是独立的音轨,因此在编曲中可以随意进行编辑。下面说一些手段: - K; t! d- O4 ]( t * T" s% J8 k: Y' O" Q, I7 o& @(1)“开天窗”:由于旋律上边的配器太厚,覆盖太重,旋律听不清,于是把覆盖主旋律的声部取消,旋律就听清楚了。当然,不能做有损音乐的事情,比如覆盖的部分中有复调因素或者承担着重要的和声效果,就不能删去。 - a m" Y% L# q) J0 r 4 ~; s% [1 G' a) N) M(2)“塞枕头”:这与上面的例子正好相反。旋律清楚但总的音响发空、无力,而这又不是作品所要求的效果,这时我们就可以填充一些内声部的乐器。通常是和声长音,比如PAD类音色等等。: w, s$ V) a, v* I. V: p
5 m4 y P C5 s/ M编曲需要实践,需要创造。前人的经验和知识是有用的,但不要成为教条,而是只作为一种参考。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曾经说过:“我的配器是从排练场学来的,而不是在教室里读书本学会的”。这是很有道理的。只要条件允许,我们一定要多接触民族乐器。现在,学习作曲的年轻一代,往往熟知西洋乐器的配器、和声,或者精通电脑音乐制作的软件、合成器,但是对于民族音乐、戏曲音乐掌握得极少,有的甚至是一窍不通。而目前民族音乐的编曲将是经常会遇到的工作,掌握和了解民族音乐,不仅是对自己音乐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保护。; |$ z1 j S1 a- J; X/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