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69|回复: 4

[作曲技巧] 音乐的创作过程 !经典,推荐

[复制链接]

8175

积分

39

听众

1662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175
原创歌词 发表于 2012-12-7 09: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乐的创作过程 !经典,推荐5 V# h) O1 C& Y  _# G3 ~* n
' Z0 W- F0 ]1 O$ I+ A, @

  M0 K" I5 J. T5 E$ c. v1 `# E音乐的创作过程 
, A/ ?! \# ]$ x1 \$ I( q; N: s
9 L" \; q- p. T! D: \5 O7 t . s; T! ]4 T# Z1 k! |# z0 y( X
    大多数人都想知道物品是怎样制作的。不过,每当谈到一首乐曲是怎样写成的时候,他们就爽快地承认自己完全迷惑不解。作曲家是从哪里开始创作的,他怎么能持续地写下去----也就是说,他如何学会这门手艺的并从哪里学会的完全被一片不可穿透的黑暗所包围。简而言之,对大多数人来说,作曲家是个神秘的人物,而他的创作室则是一座无法接近的象牙塔。7 U7 H5 Y$ b2 Q0 {, ^/ c  a
  数人希望首先听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与创作有关的灵感问题。当他们发现作曲家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整天思考这个问题时,他们感到难以相信。外行总是很难认识到作曲对作曲家来说是多么自然的事,他倾向 于把自己放在作曲家的位置上,从外行的角度来观察所涉及的问题,包括灵感问题。他忘了对于作曲家作曲就象履行一种天然的职责,像吃饭和睡觉一样,这是作曲家生来就应该做的事;而正因为如此,在作曲家看来作曲就失去了这种特殊的效能。
2 }- S1 e7 M. K' _* u" f( J% R: w  因此,面对灵感问题,作曲家不是对自己说:“我现在有灵感吗?”而是说:“我今天想作曲吗?”若是他想,他就去作曲。这多少有点像你对自己说:“我悃吗?”如果你觉得悃,你就去睡,如果不悃,就不睡。假如作曲家不想作曲,他就不作。问题就这么简单。 当然,你作完曲后,希望每个人 (包括你自己)都承认这首作品是你在灵感激励下写的。不过实际上这是最后添上去的。( R6 ?9 I) _+ l
  有一次有一个人在公开的讲坛上问我是否等待灵感的到来。我的回答是:“每天都是!”不过这决不是指消极地等待天赐的灵感。这正是专业工作者与浅薄的涉猎者的区别所在。专业作曲家可以一天接一天地坐在那 里写出某种类型的乐曲,在某些日子写的无疑会比其它日子写的好一些,但首先是要有创作能力。因为灵感往往只是一种副产品/ P5 L: l; \5 j% w; q/ ]. _
  第二个引起大多数人兴趣的问题是:“你作曲时用不用钢琴?”现在流行一种看法,认为用钢琴作曲是不体面的,从而联想到贝多芬在田野里作曲的情景。只要稍加思考就会认识到,在今天不用钢琴作曲已,不像莫扎特或或贝多芬时代那么简单了其原因之一是和声学比过去复杂多了,现在很少有作曲家能够一点也不参考钢琴的效果就把整首作品写下来。+ `1 K  ?$ q3 H. q
  事实上,斯特拉文斯基在他的《自传》中甚至说过,不用钢琴作曲是错误的,因为作曲家一刻也离不开“音响材料”。这样说未免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不过,归根结底,如何写法是作曲家个人的问题。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 v# l4 T9 W$ k) I  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作曲家用什么开始创作;从哪里开始创作?”回答是:每个作曲家都从乐思开始创作,要知道,这乐思不是思维的、文字的或超音乐的。突然间来了一个主题(主题作为乐思的同义词使用)。作曲家就从这个主题开始,而这主题是天赐的。他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他控制不了它。主题的到来犹如无意识的书写。因此作曲家经常带着小本子,一旦主题到来就记下来,集乐思。对这种作曲的要素谁也无能为力。 + j0 t* ?  N" t- [3 ?9 D1 x
  乐思可能以不同的形式来临。它可能是一支旋律——只是一支可以哼给自己听的旋律。也可能是以带伴奏的旋律形式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中。有时他甚至听不到旋律,只是设想一种伴奏音型,然后也许能在这个音型上加上一支旋律。另一种情况是主题可能以纯节奏音型的形式出现。他听到某种特殊的击鼓声,这就足以使他动手了。在击鼓声中,他很快就会听到伴奏和旋律。然而最初想到的只是节奏。另一种类型的作曲家可能以对位的手法把同时听到的两、三支旋律编织在一起。不过产生这种主题的灵感比较罕见。
- N8 S! C+ ]4 f  所有这些都是乐思在作曲家脑海中出现的不同方式。作曲家有了乐思,并在小本子里记下了若干乐思,然后对它们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与聆听者看到这些乐思时可能对它们进行检查的方式相同。他想知道他都有些什么。他从纯形式美的角度去检查音乐线条。他想看看这支线条的起伏方式,好像这是画的一条线而不是音 乐线条似的。他甚至企图对它进行修改,就像在作画时进行修改一样,以便使旋律轮廓的起伏得到改进。
3 S- S, i! T, L2 B  不过他还想知道这主题的情感意义。如果所有的音乐都具有表情价值的话,作曲家就必须意识到他的主题 的表情价值。他可能无法用许多话把它说清楚,但他能感觉到!他凭直觉了解自己的主题是欢乐的、还是悲伤的,是崇高的还是邪恶的。有时甚至连他自己也捣不清它的确切性质。不过他迟早会凭直觉判断他的主题的情感性质,因为这正是他要加工的。
$ t0 c" p/ n: v  要永远记住主题毕竟只是连续的音符。只要通过力度变化,即响亮和大胆的演奏或柔和和胆怯的演奏,就可以改变同一串连续的音符所表现的情感。通过改变和声可以给主题加上新的强烈的情绪;在节奏处理方面变换手法,则可以把同样的音符变成战斗性的舞曲而不是催眠曲。每个作曲家在自己头脑里都有一套变换自己的一连串音符的手法。首先他力图搞清它的本质,此后力图搞清应该如何处理它——如何在瞬息间改变其性质。 . _: ?' h: @: _0 ?6 o
  事实上,大多数作曲家的经验是,主题越是完整,从不同方面观察它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原来的主题已经相当长并且相当完整了,那么作曲家就可能很难改变它,因为它已经存在于固定的形式中了,因此,伟大的音乐作品能够根据本身并不重要的主题被创作出来。我们不妨这样说,主题越不完整,越不重要,就越容易赋予它以新的涵义。巴赫的一些最卓越的风琴赋格曲就是根据相对说比较枯燥的主题构成的。 1 s2 D% i( ~* u' E) c
  目前那种认为只要主题优美音乐就会优美的看法在许多情况下是站不住脚的。作曲家当然不能单凭这个标准来判断自己的主题。 5 ~% U9 N) ~1 e( d# ]2 J
  作曲家在对自己的主题素材进行一番思索之后,就必须决定采用哪种音响媒介最合适。它是适用于交响乐的主题呢,还是由于性质上更亲切因而更适于弦乐重奏 呢?它是适合于歌曲的抒情主题呢,还是由于它的戏 剧性特性更适于歌剧呢?有时作曲家在弄清楚最恰当的音响媒介之前,创作已经完成了一半。 - ?& u& _, S* a0 a8 Q4 D
  到此为止我是在假定一位抽象的作曲家面对一个抽象的主题。不过我认为实际上在音乐史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作曲家,每一种作曲家都以不太相同的方式构思音乐。 7 \& ]2 d( u5 r- Y! \5 h$ ^& g
  最能激发公众想象力的是自然地富有灵感的作曲家----换句话说,就是舒柏特类型的。当然,所有的作曲 家都富有灵感,但这种作曲家的灵感更为自然。音乐简直就象泉水似地从他内心涌现出来,他甚至来不及把它记下来。这种类型的作曲家可以从他多产的作品中辨认。舒柏特在某些月份每天写一首歌。雨果.沃尔夫也是如此。
6 ]/ n4 W7 ]1 O; Y! g3 C+ |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人的创作与其说是从一个音乐主题开始的,不如说是从一首完整的作品开始的。他们都擅长于写比较短小的作品。即兴创作一首歌曲要比即兴创作一首交响曲容易得多。要持续在长时间内自然 地获得灵感是很不容易的。就连舒伯特也是在处理短小的乐曲形式方面更为成功。自然地富有灵感的作曲家只是一种类型的作曲家,他们有自己的局限性。 0 m: N, V- [8 d  A3 B: i' w' f" D
  贝多芬象征着第二种类型----不妨称为结构型。这种类型比其它任何类型更便于阐明我的音乐创作过程的理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作曲家确实是从一个音乐主题开始的。毫无疑问,贝多芬就是这样,因为我们拥有当 时他记录主题的笔记本。从这些笔记本中可以看到他如何对自己的主题进行加工,不把它们加工到尽善尽美他决不罢休。贝多芬根本不是舒伯特那种自然地富有灵敏的作曲家,而是那种从一个主题开始,使它萌芽,然后在这基础上日以继夜地、不辞辛苦地把它创作成一首音乐作品的作曲家。贝多芬以后的大多数作曲家都属于这种类型。由于缺乏恰当的名词,我只能把第三种类型的创作家称为传统主义者,像帕列斯特里那和巴赫之类的作曲象就属于这一范畴。他们是出生于音乐史中正当某种音乐体裁的发展即将达到顶点的特定时期的代表性人物。这种时期的问题在于用大家所熟悉的和公认的体裁作曲,并超越前人。
8 Y* E; \& d, `# v9 H( [  贝多芬和舒伯特则从不同的前提开始。他们俩认真地要求独创性!舒伯特实际上是单枪匹马地创造了歌曲的形式;而有了贝多芬之后音乐的面貌全部改观了。巴赫和帕列斯特里那只是对原有的东西作了改进。 4 G. {! D5 U% [/ }# T, U
  传统主义作曲家与其说是以一个主题开始的,倒不如说是以一种型式开始的。帕列斯特里那的创作与其说是主题的构思,不如说是对某种固定的型式加以个人处理。即使是在《平均律钢琴曲集》中构思四十八个最富 于变化和灵感的主题的巴赫,也是事先就掌握了这种总的形式的模型。不消说,我们现在并不是生活在传统主义者的时代。
- B2 O. I0 r3 d( ]  为了完整起见,不妨加上第四种类型的作曲家——先锋派:像十六世纪的吉索尔多(Gesualdo),十九世纪的穆索尔斯基和柏辽兹,二十世纪的德彪西和埃德加? 瓦莱土(Edger Varese)。要想对这样不同的作曲家的创 作方法进行一番概括是很困难的。可以有把握地说,他们的创作方法与传统主义者是截然相反的。他们显然反对用传统的方法解决音乐问题,在很多方面他们的态度是实验性的----他们寻求增添新的和声、新的洪亮度、新的形式原则。先锋派在十六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和二十世纪初是富有特征的,但今天先锋派的特征已经大大逊色了。 ' _4 ^* a' ^* u- d7 h+ [
  现在还是回到我们的理论作曲家上来吧。我们可以看到他和他的乐思,他对他的乐思的表情性质的具有某 种概念,他知道如何应用他的乐思,并且事先想到用那种体裁最适合。但是他还没有写出一首乐曲。乐思并不等于写首乐曲,它只能导致一首乐曲。作曲家很清楚要完成一首作品还需要一些其他的东西。 : p% N& n3 ]$ v7 Q
  首先他力图找到一些看来可以与原来的乐思相配合的乐思。这些乐思可能与原来的乐思具有类似的特点,也可能与它形成对比。这些附加的乐思可能不像原来的乐思那么重要——它们通常只起辅助作用。然而为了完 成第一个乐思,这些乐思看来也是很必要的。但这还不够!必须找到从一个乐思到达另一个乐思的方法,这通常是使用“过门素材”来完成的。
# M) o. @- K, }  作曲家要想对自己原有的素材进行加工还有其它两种重要的方法。其一是延长法。作曲家常发现需要延长某一特定主题,以便使它具有更鲜明的特点。瓦格纳是使用延长法方面的大师。当我想到作曲家对他的主题的 结构变化的可能性进行探讨时,就涉及另一种方法,这就是很多人都写过的素材的发展,这是作曲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6 I" `5 n5 C1 s- b- i+ n! q
  所有这一切对创作一首大型乐曲来说都是必须的----萌芽状态的乐思、次要乐思的加入、乐思的延长、联接乐思的过门素材、以及这些乐思的充分发展。此后就轮到最难的任务了——把所有的素材都“焊接”起来, 使它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在完成的作品中,一切都必须安排就绪。聆听者必须能够在听这首作品时找到来龙去脉。决不能使它有混淆主要主题与过门素材的机会。作品必须有开始段落、中间段落和结束段落;作曲家的任务是使聆听者始终能意识到自己听到了以上哪个段落。尤为重要的是,必须精心安排整首作品使人看不出“焊接”是从哪里开始的,看不出在什么地方作曲家的自然的创造力停止了而艰难/ Q; c3 ]! ~2 p# T
的工作开始了。
$ |) ~) Y6 g: x2 `  当然,我并不是说作曲家在把素材编织到一起时必须从零开始。相反,作为一种惯用的手段,每个受过良好训练的作曲家都拥有某些正规的结构模型作为他的作 品的基本结构。我所说的这些正规的模型都是通过无数 作曲家几百年来共同努力寻找一种能保证他们的作品的连贯性的方法逐渐发展而成的。至于这些形式是什么,作曲家以何种方式确切地依靠这些形式,将在下列章节中谈到。
$ m. W9 C, m" N. O$ b4 X% J3 [  不论作曲家决定采取哪种形式,他总有一个迫切的要求:这种形式必须具有在我学生时代听说的“长线”。 对外行人来说,这个词的意思很难解释清楚。要恰当地理解“长线”在一首乐曲中的含义, 就必须感觉它,从字面上说,这意味着一首好的乐曲都必须给我们一种流动感——一种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的连续感。每一个低年级的音乐学生都知道这个原理,但如何运用这个原理却向最伟大的音乐家提出了挑战!一首伟大的交响曲就像一条人造的密西西比河,从离岸的时候起我们就不可阻挡地沿着这条河流向遥远的,预见到的终点走去。音乐必须永远是流动的,因为这是它的本质的一部分,然而这种连续性! E1 W6 V+ Z1 {5 @5 D" \
和流动性----长线----的创造是决定每个作曲家的胜负的关键。 * S5 `. G. d, i+ V) R; ]
作曲基本理论 ! }9 Z  O" s! ]2 h! q; y& |; u
  音乐理论说到底就是作曲理论。但因过于专业化而不易普及。这里仅就重要内容加以简介以为自学者提供方便。
3 A1 H. L+ p0 f3 W( r( W7 [$ s' |- [2 g. T

7 @; g$ y0 o" G8 q+ J% Z' V0 j+ l- F2 d4 H- C9 d" @* K4 ~9 R

% w4 R0 U- ]4 T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75

积分

39

听众

1662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175
 楼主| 原创歌词 发表于 2012-12-7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仅就重要内容加以简介以为自学者提供方便。& C7 A+ \4 X8 @
一、和声学 % F  G- v7 ]2 w6 F1 U. i/ |# F
  和声学是研究多个音共同发声的效果,规律的学问。若将旋律比作“骨”则和 声就是“肉”,只有有了和声,音响才变得丰满、协和、动听。和声学地位非常重 要,可谓是一切音乐理论的基础,许多音乐大师都对和声学作出过杰出的供献。但 和声学内容浩繁、规则很多,不易学好。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刘索拉著,“新 时期争鸣作品”)中的那个教授自称学了八年还没学好,可见难度之大。但掌握和声 学基本常识得益最大,值得一试。这里简单介绍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6 \5 N$ `( `1 ?8 B2 D㈠ 三和弦 . D" j9 D- I2 p) c% q
  由根音与上方三度音及上方五度音叠合而成的和弦叫“三和弦”。三和弦是构 成和弦功能的最基本的和弦,用得最多。按结构分,三和弦有“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和“减三和弦”(只有一个)。按功能则可分为“主和弦”(主音为根音的三和弦)、“属和弦”(属音的三和弦)和“下属和弦”(下属音的三和弦)。此外,每个三和弦又有两个转位和弦。主、属、下属这三个和弦称作“正三和弦”,其余的四个叫作“副三和弦”。这四个副三和弦又分属“属功能”组和“下属功能”组。现将自然音阶的七个音所构成的所有原位三和弦分列如下:
  ?4 a3 c$ u6 z根音  功能  种类 符号 + a6 U; }0 G* ^5 }- ]* D# c
1  主和弦  大三 T (或Ⅰ)
$ K' w: c# O9 l# }& j# P: R& |2 二级和弦(下属类) 小三 SⅡ
+ N7 g- b6 b0 `0 L5 v6 U3 三级和弦(属类) 小三 DⅢ
- d7 {! a+ Z6 q2 t! o4 下属和弦 大三 S (或Ⅳ) ! o6 m9 m, [7 M& {
5 属和弦 大三 D (或Ⅴ) # \2 G8 v% W1 M# A, l  c
6 六级和弦(下属类) 小三 SⅥ 7 c( b2 b$ p& f: ^
7 七级和弦(属类) 减三 DⅦ 5 N; H5 w8 [9 v$ e6 B1 z; d# ?
  除了DⅦ这个减三和弦外,其余六个三和弦都是协和和弦。
$ B" a+ J/ l; a; c: n5 l㈡ 七和弦,九和弦,变和弦
) c- O; N$ g% a7 \) _- g/ b( R! x  三和弦上再叠加一个三度音(根音的七音)形成的和弦叫作七和弦。七和弦是不协和和弦。最常用的七和弦是“属七和弦”(属和弦形成的七和弦)。重属和弦、减七和弦也时常碰到。若在七和弦上再加上一个三度音(即根音的九音)即为九和弦。九和弦也都是不协和和弦。若和弦中除根音外的某个音不按原规律而变换成另一个 音,这样的和弦叫“变和弦”。九和弦与变和弦的功能色彩比较特殊且不易把握,故应用较少;简单作品中基本不出现。
/ B5 u5 [; T# u5 X9 S1 s㈢ 和声声部
' U0 ]. g  D' a/ p0 x  和声一般由“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这四个声部构成。在写和声的谱表里高音部处于最上方,低音部在最下方,中音、次中音部在当中。故常把高音部和低音部这两个声部统称为“外声部”,而中音和次中音声部则叫作“内声部”。高音部一般是主旋律声部;两个内声部主要是配置和声,也常被称作“填充声部”。和声在进行、连接中,内声部要求充实平稳,声部间不许交插。低音部始终是和声中的最低音,决定着根音,故它不仅起着基础作用,而且领导着和声的走向,其作用十分重要。 “四部和声”的写作是作曲的重要技能之一,作品不论大小,均应以此为起点(主旋律确定之后,即着手和声写作)。配器使和声织体具体化。(由于不同的乐器分属不同的声部,故总谱可按和声声部写,也可按乐6 H( {  t) Q- L3 e# \4 \5 @  A* d
器分组写:如弦乐声部、铜管乐声部、木管乐声部…)不同作曲家的和声风格往々各异:或富丽堂皇,或雄浑宽厚,或清澈透明。如瓦格纳的作品即以华丽著称。- s) g' u. R4 }$ O* u" p
㈣ 和声的进行、连接、“解决”
% p' e- k) C9 K5 u  和声在乐曲进程中要不断地转换、变化、中止;各声部也要为此恰当地过渡, 连接。因此这是写和声的基本功。和声进行的基本特点是由“稳定”到“不稳定” 再到“稳定”;由“协和”到“不协和”再到“协和”的交替循环。其功能进行的 图式为:T-S-T,T-D-T 或T-S-D-T。小说《你别无选择》中多次提到的所谓“功能 圈”就是这个意思。该小说中还提到“解决”这个术语。这是指不协和和弦(如七和弦)在进行,连接中向协和和弦转换的方式,其基本法则是将各声部的音向各自最靠 近的协和音过渡,如7→1;4→3,等;而协和音保持不变。9 t* k, p5 e6 E0 T& H$ h% E4 s  y
㈤ 关于和声的“力度”
: a* s9 u; C* j. d% A. v) [5 p  《你别无选择》中的那个叫森森的高材生热衷于模仿贝多芬,但由于贝多芬“力度盖世”而使得他成天在钢琴上乱砸以寻求“力度”。他的一句口头禅是“妈的,力度!”通常力度是指音响强度,用意文表示,如“p”代表“弱”,“f”代表“ 强”,“sf”为“特强”等等。但这里的力度则是另一个概念,否则用脚踩钢琴那 “力度”一定超过贝多芬。小说中的“力度”主要指音响效果的力度,即和声的力度。和声的力度大概与和弦中包含的泛音系列的谐振频谱有关。因此也就与声部的 数量及音程距离有关。一般说来,小三和弦的力度不如大三和弦;单音程的力度不 及复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的力度;协和和弦的力度不如不协和和弦(减和弦除外) 。所以森森才“在九和弦再叠加一个七和弦”。) D$ Z  o' t0 a+ q( [/ J# l
如何学习和声学* k0 x9 U9 ?( |$ q1 `. W
  (1)、充分理解基本概念,不必死记规则。和声学规则虽多但限制却少。况且记住 这些“禁条”就不会犯大错,因此应先记“禁忌”。$ _! a! l9 x' t0 z
  (2)、坚持做习题。音乐不同于数理化,它无绝对的标准,习题也非一种答案。只有多做多练才会记牢,提高。
# U% d( h( c# C! k& ^% F* Y, Y4 {7 ~7 C  (3)、多听名曲。这实际上是最有效的手段。初学者可多听简单,好懂又好听的曲子。: I0 h- N+ I# Z  ]

' k0 u; a7 ?# H" k2 j# Q9 x+ T; _; o二.曲式学 - x! I# B% O. O% g
  曲式是指乐曲的结构形式。有“单段体”、“两段体”、“三段体”、“变奏 曲式”“奏鸣曲式”及“回旋曲式”等。各主题乐段用“A,B,…”表示。如“两段体”的曲式图式是“ AB ”;“三段体”的图式是“ ABA’”,第三段 A’与 第一段基本相同。儿童歌曲多为两段体甚至一段体;通俗歌曲多是三段式。而“圆舞曲”则常采用回旋曲式。; L% a- i: j/ s& P+ ~! w' q
三.复 调
5 k2 e, ?( o6 u1 d' u4 D( J  B2 _) p2 ~/ E  “复调”是相对于“主调”而言。如果只有一个声部担任主题旋律,其它声部仅起衬托作用,这样的音乐叫主调音乐。如果旋律声部不只一个,且各声部横向上彼此具有独立性,纵向上构成和声关系,形成和协的有机整体,则这样的音乐叫作“复调音乐”。复调音乐中,各声部的旋律依主次关系被称作“主旋律”、“副旋律”。主旋律只有一个。复调是重要的作曲技法,应用甚广,其理论基础是和声学。“赋格”是复调曲式之一,巴赫将其技巧发展成熟。
6 j. y+ H3 p' }四.对位法 - R% X( v+ ~9 ?6 z+ s* _, C
  对位是“复调音乐”写作技法之一。它以和声学为理论基础,使各声部既协和又相对独立。如重声合唱(三重唱,四重唱)就是用对位法写的。对位法又有“严格对位”和“模仿对位”之分。俄、德音乐理论家推崇、恪守严格对位。
: C5 s) k7 b" P- s2 a1 M五.旋 律
& I% ~9 {6 P1 [1 C2 B( r: F# U  旋律就是曲调。它是一乐曲区别于它乐曲的根本特征,好似建筑物的风格和韵律。“音素”构成“动机”,动机进一步发展成主题从而形成旋律。具体说来,一 定的“音型”、“节奏型”按特定的节奏节拍规律组合形成旋律。旋律具有视觉性 :它体现在旋律线(符头的连线)上。早期有些音乐家追求“旋律线的优美”,认为 好的旋律视觉上也应是美的。旋律的创作一靠天才二靠灵感三靠实践。旋律写作的技巧性是很强的,其发展手法多种多样,最为丰富。常用的发展手法有:重复,模进,模仿,紧缩,扩展,变化,对比,变奏等。多数概念的讲解要通过板示和视听。
/ K# W" q4 I/ G* ?3 C六.配 器
  A. v3 B1 R1 a4 @$ J  配器法是管弦乐的写作技法,故又称为“管弦乐法”或“乐器法”。但对于一切乐队的演奏乃至于通俗歌曲的伴奏都离不开配器的运用,因此学一点配器知识很有实用价值。 . @3 T5 \+ [' R) |0 x
学习配器法是要解决如下问题:
: L% j) q& l2 @! g5 E4 y1 t  ·各种乐器的发声原理,音色,音量及演奏法等 4 H" b' |, r$ E! N
  ·各种乐器间音量上的匹配关系 9 c: U7 _$ N+ k7 {% l/ S: t, z: s6 N
  ·正确地选用乐器以求正确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及风格7 M" A& W3 d! f% ~
  现假设一个例子:我写了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但小提琴手拿到谱子后来找我说:没法拉。我坚信写作没有问题:旋律优美、和声丰满。问题在哪?可能有三。一是分谱的音域不对,上限或下限超出小提琴的音域范围。二是我把三和弦写成三个音,而小提琴最多只能同时拉出两个音,琴手当然没法拉。三是和弦音程过大:如一个音在G弦(四弦)上,而另一个则跑到了A弦(二弦)上。当中隔着一根弦,你让他(她)怎么拉?! 再如,一个乡镇企业发了以后买了一堆洋乐,组成了乐团,排演了节目,遂请专家光临指导。可指挥看后大摇其头,表示爱莫能助。原因是⑴乐器数量不匹配,有些超过大型乐团;⑵不讲配器,搞大齐奏,这是专业乐手也难以办到的。
7 B- ]7 \$ X" C/ }; t3 b& j  以上两例失败原因盖出于不懂配器常识。此外,在通俗歌曲伴奏中,若不适当运用配器法也可出现一些问题,如“杂乱无章”,“喧宾夺主”之类。但电声乐器的发音、音色、功能特点及演奏技巧等都与传统乐器迥异,自成体系,故传统配器法基本不适合于纯电声乐队。7 e  ~- P+ z" w4 D6 I5 n0 O* x
6 }* t; @7 |/ j0 ]) Z# S

7 K. P8 g1 G- `) t/ T3 P2 D& b7 V$ L) l1 W- X2 e$ 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75

积分

39

听众

1662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175
 楼主| 原创歌词 发表于 2012-12-7 09: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创作流行歌曲的歌词 创作歌词的朋友仔细读读吧! ! x( H" c% R$ B! l" }5 m- N" f
青春总是充满了感动,每当这时很多人都有一种想歌唱的冲动。很多年轻的朋友,他们有着出色的文采,有着对生活独到的见解,又或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听别人的歌,唱别人的歌,他们更想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 O4 U6 ~8 a' c
写一首流行歌曲不外于两种途径:一是依照写好的歌词谱曲,二是依照已有的曲子填词;这两种方法现在都经常使用。对于许多音乐基础不足的朋友而言,作词(或填词)相对容易一些。然而,要想写一首内容好、好唱又好听的流行歌词却也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许多热心而有才华的朋友将他们的歌词作品向我们投稿。可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其中的大部分要么是语言表达的功力还不够,要么虽然写得不错却很难谱上曲子来唱。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这些朋友没有掌握创作歌词的方法和技巧,空有才华,却难以充分发挥。" O& q3 S/ n; z
那么,怎样才能创作出一首好的歌词呢?首先,我们要明白,歌词不等于诗歌。
5 X, Y/ a, g! E9 w9 `( E6 {很多朋友寄来的作品,其实只是一首现代诗,而不是歌词。有些朋友也曾问过:究竟诗和歌词有什么不同?是啊,要想写一首好的歌词,我个人认为第一时间就要分清这二者的区别。现代诗歌与流行歌词确实有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从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格律的限制,形式和内容都更自由。从本质上讲,歌词也具有诗所具有的艺术特质、表现技法和情感特征,但它和诗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歌词为了能够配上曲子唱,在结构、语言、韵律等方面要受到音乐旋律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它又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旋律。所以,流行歌词相对于现代诗歌而言,自由度要小很多,不能随心所欲,海阔天空地写。而且语言要求通俗易懂,尽量避免谐音产生"畸意";比如,在心里老是唱成"你知道我在等你妈(原词是'吗')",那种感觉要多别扭有多别扭。本来一首很好的歌,却因为一个糟糕的谐音而"毁"了。话又说回来,流行歌词与现代诗歌同出一源,所以写好诗歌是创作流行歌词的基础。诗歌创作的经验也能给歌词创作以很大的帮助,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成功诗歌的创作能使一个人的文笔更精练、更准确、更富表现力,这些对歌词创作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诗歌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最大特点有三:语言精练且更富有韵律,表现手法更有力度,结构更严谨。诗歌在相对较小的篇幅内要想有动人的表现力,不做到这三点是不行的,歌词也一样。有一些朋友的作品几乎像写散文诗一样自由,尽管能传神地表现内在的情感,但语言拖沓重复,甚至节奏和音韵都不整齐,这样的歌词作品即使内容非常好,很感人,也很难变成一首歌。
2 H" G  Q) j1 |, X0 h& D$ S可以说,歌词创作:第一忌,语言不精练、不优美;第二忌,节奏和音韵不合;第三忌,语言深奥晦涩或单纯说教;第四忌,结构混乱;第五忌,平平淡淡没有高潮;第六忌,有破坏没建设的糟糕的谐音。
( o# o0 q1 X/ m$ J下面,我们先来详细探讨一下怎样创作出好的歌词。
) N9 f- a! S5 a3 t: U8 a第一,要能够感动自己,更要能够激起他人的共鸣。
% X1 [5 w9 K; V1 \. \2 J一定要用全部的情感去锤炼一首歌词,把自己生活中最受触动的故事和情感融会在一起,用最准确、传神的语言来表达,以严谨的结构层层铺垫,直到高潮。要写最令自己感动的东西,不仅仅要在一种充满燥动的情绪中去写作,更要在阅读自己的作品时能再次被它打动。如果能做到这一步,你就已迈出了成功最关键的一步。但这一步也是最难的,要看你的文笔和才情是否到家。. [$ t1 M. J5 C  ?
真正的高手,他或许只是听了别人的故事,却也能做到感同身受,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对人性、对感情、对人生有着深刻的见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文字,也能写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A' B$ V4 ~; o# q
反过来,有的人虽然也有着动人的经历,文笔也过得去,可写出来的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感觉"。这是因为在写的时候,这些朋友忽略了对故事的巧妙的讲述,人物的细致刻画,以及巧妙地表达内在的情感。他们没有很好地刻画细节。所以,尽管语气热烈澎湃,但离感动总差一点点。比如,有很多朋友写他们初恋的歌,有的是没头没脑的一段抒情,有的是评书一样的爱情故事。如果这些朋友仔细地研究一下《同桌的你》,也许会真正感受到什么才是最好的关于初恋的歌词。+ j! x: q; M  S( K# y8 h# u2 B  V2 U
同桌的你 词:老狼( m8 b5 m. y; U( G- |( B# f% ?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A)
; l# ?; r2 z  U, i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B)
5 x$ T5 e- ~* W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C)
, _& A5 r+ X* u# `1 m3 o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和我在一起(A1) 1 p. ?/ N. S$ B& e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B1)% q! f0 e6 @" [/ A, g& ^* D6 k
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谁把它丢在风里(C1)
5 l' n7 Y0 l* ]8 P3 q1 Z/ l& _从前的日子都远去/我也将有我的妻/我也会给她看相片/给她讲同桌的你(A2)
& S3 C5 R5 R! n1 @: J4 j! E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C2), C5 P0 k, n% S- n
啦……(D)0 d# t1 V5 o' P; T
老狼在他的这首经典作品里,首先是对"她"进行了细致传神的刻画,"爱哭的你"、"总是很小心,向我借半块橡皮",这样生动的描绘,言语不多,一个纯真、可爱的女孩却已活现眼前。老狼用非常巧妙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动人的初恋故事:岁月流逝,回首从前,从相识、相爱到分离,唯美但令人叹息的初恋分成三大段来歌唱,每大段都回到高潮的四句排比上,以一种"追忆逝水年华"的总的情感统御几个并不连续但很经典的画面。众多与爱情有关的意象--日记、相片、长发、嫁衣、信--交错而过,那份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不但没有沉下去,没有在歌声的反复中消散,而是不断地盘旋凝聚,越来越浓郁,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热烈……
5 {$ g  }5 R) |) W- ]综上所述,做好第一点,刚开始的时候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 g  t( l$ p/ K! q+ C' ]6 D
●尽可能描写自己有着强烈感触的故事和情感;
6 R4 b' \) c. r; Y) D) M●对人性、感情乃至人生要有比较深刻的体悟和见解;0 Q0 W, x8 Y2 Y. h
●要注重细节的刻画,尤其是很多人都可能有类似经历的那些细节;
, L# w3 @" E, Q1 ]" R●不要说评书,要发挥诗歌跳跃性强的特点,"镜头"对准最有代表性的画面;
/ {5 f% w% o6 n$ w% o8 h- B% a●不要只有抒情没有故事,哪怕讲得再含糊也要有一点故事的"碎片"或"影子";  X1 [# v, r: X, f7 b' t
●要有最精华的句子来作高潮,"语不惊人死不休",没有想出精彩的词句就坚决不动笔。5 X* Y, {5 Z+ c- [/ U" n
第二,精心规划歌词的结构,把握好"起、承、转、合(高潮)"的步调。
/ z; K3 z0 Y/ [/ r2 B' f! d做好第一点后,我们应该对要写的歌词有了比较清晰的感觉,同时也应有了最精彩的词句,接下来就应该精心构思整首歌词的结构。有一些朋友一有了好的感觉或词句就迫不急待地坐下来写作,这往往得不到好的作品。我们要养成先规划好歌词段式的习惯。流行歌曲的基本段式有一段式(如邓丽君的《小诗》,见《如歌浓情》),二段式(如邓丽君的《云河》,见《如歌浓情》),三段式和多段式四种。目前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是三段式或多段式,一段式和二段式因为太短,难以很好地表现情感,已经很少用了。一首歌曲的段式一般是由其旋律决定的,像前面的《同桌的你》,还有张楚的《姐姐》等,就是多段式。
) A6 |  T( c1 |8 v+ `, t  \1 ^我在第一条里讲到"不要只有抒情没有故事",主要就是针对用三段式或多段式进行整体布局而言的,因为在写三段式的歌词时,用"故事+抒情"的手法相对容易一些。而且一首歌词如果能有一点故事情节,就能更好地进行"起、承、转、合"的变化。虽然这听起来有一些老套,但对于刚开始学习歌词写作的朋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其实,大多数优秀的歌词作品都是很好地把握了"起、承、转、合"的结构。我们以《驿动的心》为例,来说明歌词中的"起、承、转、合"。驿动的心 词:梁宏志3 O$ e9 x4 |$ V9 v: L
(起--)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2 g. T6 Y" N4 Y5 y1 r# W
(承--)这样漂荡多少天/这样孤独多少年/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才发觉" k# c4 ~6 y  Y2 ?) S; }3 T: M
转--)哦……- R+ `3 G. s- d2 p2 v& u+ j, L
(合--)路过的人我早已忘记/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0 H. i3 S  d" I2 U3 \# u: F
疲惫的我是否有缘/和你相依0 [  n$ G, l9 p$ O! Y* ^" w4 y! q
大多数三段式和多段式的歌词,"起、承、合"都十分明显,却没有明显的"转"。这种情况下,"转"主要体现旋律上,一般都是在第二段(承)的最后一句上出现向高潮过度的旋律进程,而这时的歌词往往也有比较明显情绪和语气的变化,以配合旋律转到"高潮"。虽然说"起、承、转、合"的步调主要是通过旋律的变化来体现,但词作者在作词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才行。曾见过有的朋友把一首词中最好的句子放在开头,这样只会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我常常戏称之为"塌台",意思是词的后半截撑不起来了。) k( p6 o$ {: C- X: A5 k: @
最后要注意的就是歌词的结尾,以及全词的和谐。词的结尾一般有三种:一是将高潮的全部或部分反复至结束,例如《凡人歌》;二是从高潮过渡到一些虚词上,像"啊"、"啦"之类,例如《同桌的你》;三是重复开始头(也可以略加变化),让高亢的情绪平静下来,例如《恋曲1990》。歌曲的结尾主要由曲作者安排,可词作者如果能在创作时就考虑到,就能给曲作者留下更多的创作空间。另外,全词的每一个段落要做到前后呼应,尤其在细节上,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完美的作品。
* a! P$ k' s1 n5 n这里要注意的是:
7 e, Y) x0 g4 d& c# D1 W●起--开头和高潮一样重要,你的故事、你的情感一开始就要能吸引人;
; D9 W6 R: ^$ |: H* ^●承--最不容易把握的部分,能否顺利过度到高潮,全看最后一二句;
, J9 k) R! b( ^2 x1 S●转--不一定要有明显的"标记",更多的可能只是情绪和语气的变化;
" x7 z4 z0 n, p* e0 G●合--早说过了,没有想出这一段,就不要轻易动笔。
( d5 V, z- G7 K6 E, T$ H. a# p! |●结尾--要让人有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0 w1 n- @7 @. X5 {
第三,把握好歌词每一段的节奏感,运用合理的句式来组织语言。
2 K7 r4 C* V/ U3 t& q$ d* B词作者如果是填词,那有原曲的旋律参照,一般都会处理好语言的节奏感。如果是先创作歌词,那就要会为自己的词设想一种旋律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创作。这一点很重要。7 J, u- q# O. {9 O
流行歌词有别于美声歌曲和民族歌曲类歌词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相对自由一些。传统的歌词对句式有一定的要求,如2+2+3的七字句、2+3的五字句。流行歌词没有这些限制,在同一段内句式可以有比较大的变化。但在不同的段落之间,尤其是旋律相同或相近的段式中相对位置上的句式,要求不能有太大的变化。如果这些段落句式差别太大,就会给谱曲造成极大困难。《同桌的你》中不同段落间相应的句式就很同步,只在B1段的第三句上句式有少许变化。这样的变化不但是允许的,对于流行歌曲而言往往是必须的。如果每一句(或每一段的相应的句)字数完全一样,旋律上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给人以僵化、单调的感觉。这时,相应句式的少许变化,反而会使整首歌曲显得更生动。每一句字数基本都相同的歌词是非常难写的。没有顶尖大师的水准,最好不要尝试。这样的代表作有:罗大佑的《恋曲1990》和李宗盛的《凡人歌》。前者基本上是十二字句,但在高潮和尾声部分句式仍加入了微小的变化;后者前四段全是五字句,但进入高潮却从一个六字句过度到七字句,再进而过度到三个九字句,给了高潮部分激越的感情以充分的语言空间,在将前四段进行第二遍反复时,句式又加入了微妙的变化(加上了括号中的字)。这样的作品将语言和旋律运用得出神入化,可以说是流行歌曲里的巅峰之作了。
* q/ {1 k6 Y  O0 [" a& U3 U. v恋曲1990 词:罗大佑2 ?: c2 M7 W6 y; b$ v% N3 p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
7 a9 R: [0 Q; x1 v. `0 a轻飘飘的就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1 O: P. Q- a: H% F5 ]$ x7 C- J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漂泊/寻寻觅觅常相守是我的脚步, F, i: G% ]! c) |. A
黑漆漆的孤枕边是你的温柔/醒来时的清晨里是我的哀愁4 J9 w, j1 @! {( s* n/ k
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
  e3 e4 z8 J' R. V7 M' t8 O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生命中就难舍蓝蓝的白云天
) E( x+ L, h" ]( ^- O  l% c2 K轰隆隆的雷雨声在我的窗前/怎么也难忘记你离去的转变% Z4 y# o( l1 m- t
孤单单的身影后寂寥的心情/永远无怨的是我的双眼 ! u) g. B; I% T, M+ c8 q8 z8 h3 n/ ~
凡人歌 词:李宗盛
6 \' E: z* Z1 c) [2 G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 e7 b& D! h8 b8 ]6 S(你)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 ?. a" ^5 L% o: s* {! t
多少男子汉/一怒为红颜/多少同林鸟/已成(了)分飞燕
# p7 n# @" l8 ^$ G# z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爱人不见了/向谁去和喊冤
% |$ C) o+ V/ v: {+ o0 t3 Q$ `问你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
2 C1 L; L* E5 [% F& t, [% m
! `' k2 r3 d9 B& V; f7 `( q$ l' _& u$ q4 I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75

积分

39

听众

1662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175
 楼主| 原创歌词 发表于 2012-12-7 09: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语言要有优美的音韵,即使是纯粹的朗诵也能给人强烈的乐感。. B0 ~( g7 x- ?4 _! A
从学术上讲,语言的音韵是由其平仄和辙韵构成的。; e* G2 N' U8 H6 [# ~
所谓平仄,指的是字的声调,在普通话中汉字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基本上前二种为平声,后二种为仄声。一些方言的声调就更复杂了,比如粤语(广东话)就有九种声调,说起话来都像唱歌一样。不过流行歌词的平仄并不是很讲究的,相信大多数词作者在创作时不会从声调的角度去考虑平仄的问题,而是凭自己的语感,自然而然地调整歌词的平仄关系。所谓辙韵,就是我们常说的押韵,辙和韵是同一个意思。中国的传统诗歌对辙韵(以及平仄)有很深入的研究和规定,比如一个四句的段落中,二、四句一定是押韵的,第一句也常押韵。辙韵有"十三辙"和"十八韵"之分,前者又是后者的基础。下表列出了十三辙的类别,供大家参考:
5 f& G$ I- ?) d: P1 d9 W+ @) \十三辙 韵 母 用此韵的歌词
! }9 u! o: N' I& M- K发 花 a(啊) ia(呀) ua(哇) 《雨一直下》
3 T* A% c# u; J, m  \8 @梭 波 o(喔) e(鹅) uo(窝) 《小城故事》' F$ p5 R1 U) h$ t$ Z3 f
乜 斜 ie(耶) üe(约) 《雾里看花》" w; s: x, j' \8 U1 d4 }% M9 b
姑 苏 u(乌) 《风雨无阻》* e4 a9 \: ~3 {) Z( L; b
一 七 i(衣) ü(迂) er(儿) 《同桌的你》
, U' `- v9 O6 V1 v! v8 \怀 来 ai(哀) uai(歪)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 l4 U5 l! _$ ~灰 堆 ei(诶) uei(威) 《爱不后悔》) @& J  d, q, u& Q1 ?8 `
遥 条 ao(凹) iao(腰) 《我是一只小小鸟》( |7 u6 o5 ?1 A0 t
油 求 ou(欧) iu (优) 《让我欢喜让我忧》
' ~0 j. |) g% H+ ]& K) _* A言 前 an(安) ian(烟) uan(弯) üan(冤) 《真永远》
1 }  J) u: P5 [人 辰 en(恩) in(音) un(温) ün(晕) 《凡人歌》/ q* u8 G+ G. L* C$ s
江 阳 ang(昂) iang(央) uang(汪) 《梦里水乡》
9 d/ w; |7 d3 `中 东 eng(冷) ing(英) weng(翁) ong(轰) iong(拥) 《月亮代表我的心》
" f7 }4 T+ y# D& r& R9 h+ r在很多流行歌曲中,用了不只一个韵,为了让歌词的音律有更多的变化,往往会用二个以上的韵,但一般不超过三个。比如:《驿动的心》三段分别用了"人辰"、"言前"、"一七"三种韵,由于这三个韵母的发音变化很自然,所以韵虽用的多,依然有很好的乐感。巧妙的换韵,会赋予歌词以多样的色彩和情绪,用得好的话会有很好的艺术效果。过多的换韵会使这首歌没有明显的韵脚,处理不好的话,歌词就会显得很难唱。初学写作的人不要轻易尝试。在歌词转韵中,常常会用"通韵"的手法,即利用韵母中主要元音相近、相似的字,如音和英、安和昂、优和乌、衣和诶等韵,这样会自然很多。一个优秀的词作者会十分重视歌词的押韵,他们会从作品的表现技法、作曲家谱曲、歌手演唱三个角度综合考虑,挑选那些适于传达情感、咬字清晰、发音顺畅的字作韵脚。/ R- Z8 T$ x6 m* q9 S: ^1 R2 N' N
只有在偶然的机会下,一些顶尖的词作家才会用自由韵(也即不押韵),初学者千万不要模仿,那只会浪费你的灵感。这样的作品并不多,而且往往是在一些原创的经典作品。自由韵的代表做有张楚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顺子的《回家》、朱哲琴的《阿姐鼓》等。其实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些歌词是用了很自然而又巧妙的转韵,只不过韵脚太多,且转换之间也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所以被归入自由韵之列。
# j3 F1 f( _. S* B以上分别从立意、构思、分段、遣词四个方面介绍了流行歌词的写作要点。但千万别把这些当成条条框框生搬硬套,真正在写作时应灵活处理。这里介绍一种速成的方法,就是模仿他人的作品,进行填词。找一首旋律非常熟悉的歌曲,不要看原词,纯粹从旋律的角度考虑来填词。这样能很快明白诗歌与歌词的不同,而且也能从中领悟到很多语言无法准确讲述的技巧和要诀。其实拿别人的曲子来填词也是流行乐坛常见的做法,不少港台的流行歌曲都是拿欧美或日本的流行歌曲来重新填词的,如《柠檬树》。说不定,你的成名作就是从此诞生的呢!如果填词已能摸到诀窍,就可以开始自己作词了。歌词从内容上分不外乎叙事、抒情、写景、说理、对唱五种。而流行歌曲中最常见的就是"叙事+抒情",即使是纯叙事的歌曲也需浓厚的感情做基础(如李春波的《小芳》和《一封家书》)。纯抒情的歌也不多,《一千个伤心的理由》勉强算是吧,但还是有一点点情节的影子。写景的流行歌曲好的很少,BEYOND的《长城》是其中的叫佼佼者。说理的流行歌曲也不多,因为一不小心就成了说教,写得好的当属《凡人歌》,说理歌到此也就见顶了。对唱的形式一般用在重唱中,二个或更多的人像互相对话一样地歌唱,经典之作首推李宗盛的《当爱已成往事》和《最近比较烦》。
9 t: A& F& ]' m# y: m我个人认为,开始学作词时,还是以创作"叙事+抒情"的作品来锻炼自己,等真正有实力和灵感时再创作其他类型的歌词吧。学习写作的过程总是这样的,先是模仿,然后是写作,最后经历不断地磨练和突破,才能进行原创的殿堂,创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j2 v7 {% N. ~4 n6 }, n
有了一个好的作品之后,还要给它起一个好的名字。好的名字是歌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能够反映歌词的主题,吸引人的注意和兴趣。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一、用这首歌中最经典的句子,如《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二、用这首歌最核心的意象,如《棋子》;三、用与这首歌有关的对象,如《阿鼓》;四、用能够反映作者创作意图的概念,如《恋曲1990》。
9 `4 ^6 u, g  U      创作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朋友们,努力吧!要切记,只有深明作曲之道,才能创作出数一数二的歌词。6 S+ s" M4 O* |8 d( ~% x
词的构思与词的语言
1 e4 x# L, h, `5 e$ G0 a  一首词的成功,构思是基础,语言是血肉。没有好的构思,绝对谈不上出新意,也无法在成千上万首歌中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出成一时名曲名词,或成为当下文化流行语汇,在流行文化的潮流中点亮自己的一片晴空。
6 S) }9 N# I+ m/ O4 C- H/ ~一、词的构思
+ `% Z7 Z# m0 e: i: \! k( q  构思一首词,可见出一个词人的文化性情和审美趣味,有赖于他的生活体验力感悟力的高低,也有赖于他文字的驾驭力和表达能力的高低。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包含如下几点:
/ t: N, I8 x! v7 e: `3 f  1.独特的审美选材:写一首好词,选取的题材对象很重要,我们面对一个巨变繁复,新文化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可写什么,唱什么,怎么写,怎么唱将面临无穷的选择;在一系列惊奇、困惑、目眩神迷和震荡错愕之后,找到自己下手的切入点就显得异常重要了。陈小奇对现代乡土题材创作的关注和兴趣,契合了自己对审美文化潮流的切实把握和体验,因此创作了将近30首这方面的系列化歌曲,最终也孕育出了《涛声依旧》、《朝云暮雨》等精品歌曲、确立了自身在中国流行乐坛上的一席地位,可谓水到渠成自然天成;郑智化对台湾社会人物的关注,使他的歌独具一种悲剧的力量,塑造了许多“堕落天使”的形象;崔健对一代青年精神内核的关注与表达,也使他的歌份量厚重而博大,许多摇滚后生在选材上已难望其项背。如《一块红布》: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到了幸福……从个人的感受,上升为对一代人精神思考之路的审视,成为一代从的精神画像。仅此一点,可见其立意之高远。 4 @9 U$ b# d' M1 U4 ^7 s
  2.独特的审美表达:选好创作题材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的审美表达,即找一个好的角度来下笔,要把流行歌曲当作一种生命的审美表达方式,即找一个好的角度来下笔,要把流行歌曲当作一种生命的审美表达方式,找到一个好的喷发点,生命之水才能源源流出。如同样写爱情、写恋人的生离死别,要写出感人的意境层次,确实要花一番功夫。台湾著名词人林秋离先生写的《哭砂》风靡海内外,从题目到内容,只不过写一对恋人的相思离别,却异常凄美感人:你是我最苦涩的等待/让我欢喜又害怕未来/你7 {/ [$ S' Q# q2 x) P; I
最爱说你是一颗尘埃/偶尔会恶作剧地飘进我眼里/宁愿我哭泣不让我爱你/你就真的像尘埃消失在风里
) a! {# O7 |7 W' E: A……A段的“等待”是与“未来”联系在一起,因此幸福的可望不可及和爱情的苦涩感就像大海一样无涯无际,令人感叹;B段:风吹落的砂落在悲伤的眼里/谁都看出我在等你/风吹来的砂堆积在心里/是谁也擦不去的痕迹/风吹来的砂穿过所有的记忆/谁都知道我在想你/风吹来的砂冥冥在哭泣/难道早就预言了分离……感情一浪接一浪,风砂越刮越多,眼里的泪和心里的泪一起流,所以才有了“哭砂”这首优秀的流行精典作品,从八十年代一直“哭”到九十年代,“哭砂”终于有了姐妹篇“听海”,同样是简洁的表达,同样是深刻的内涵。另外,林秋离先生的《新感情旧回忆》(蔡琴唱)《谢谢你的爱》(刘德华唱)《爱断情伤》(蔡琴唱)都是在写法上极富独特表达意味的佳作。用林秋离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感同身受”地表达自己。
- S8 w9 g* ^3 [0 `( U, J  3.独特的审美意境(立意):一首歌词的成功,和作者构思的企图营造的意境是否感人令人感到新鲜出跳有极大的关系。如李海鹰创作的两首歌《弯弯的月亮》和《心中的安妮》,前者是一幅南国水乡风情画。其立意在于对美好乡村生活甜美回眸和对理想明天的张望与期待;而后者对一种有距离的爱情的重温和怀想,言词简洁,真挚,没什么高深词汇却让人感到一种人性的温馨和宽容。而感人至深让人流泪的佳作《一个真实的故事》,用非常短的篇幅,叙述了一个惨烈的人与环境人与生命的故事:走过那条小河
/ o% s; m* u5 D$ ^( }% D) q/你可曾听说/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过/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I1 z! v2 M2 b" ^
      A段的立意点明了一个女孩与丹顶鹤这种珍稀动物的纯洁关系,表明了此歌就是献给这个为拯救丹顶鹤奉献生命的女孩的一首致敬作品,B段却是感人无比的倾诉: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鸣……啊……/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这首词的立意非常深刻,催人泪下之余让人警醒,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人性的光辉和亮丽。对同样的题材,立意不同可使作品意境相差何止万千。其它立意非常好非常能引人共鸣的歌词如《真心英雄》(李宗盛)《选择》(陈大力)《星星点灯》《蜗牛的家》
! X- q$ O3 G1 M& F: a4 Z6 @' w(郑智化)《吻别》《我的未来不是梦》等都是立意高远,有独特完美的审美意境的佳作。
' x/ x1 f9 s( {二 词的语言
3 B1 W6 }2 Q( G, q9 h2 D8 }  词的语言精彩纷呈,只要能唱能听能表达心中感受即可。但大体来说最主要有以下两种: ! t( ?, U6 w' A2 c/ q1 U5 L4 N
  1.文学性语言的口语化表达:这一点,台湾许多著名的词作家就表达得很好。著名词人林秋离有句名言‘记住!词是用来唱的,不是用来看的!“给我200个汉字,写词足矣。”作为一个优秀的词人,必须具有点石成金的语言魅力。否则,很难流传。如林秋离先生新作品《听海》:写信告诉我今天海是什么颜色/夜夜陪着你的海心情又如何/灰色是不想说蓝色是忧郁/而漂泊的你狂浪的心停在哪里,——简单的文字,清扬的旋律,把一个向海倾诉心事,把海当知已倾诉的女子的形象描绘了出来;B段:听海哭的声
- }  b. v' C" Q, R" l" K7 U音,叹惜着谁又被伤了心,却还不清醒,一定不是我,至少我很冷静,可是泪水就连泪水也都不相信。听海哭的声音,这片海未免也太多情,悲泣到天明。写封信给我,就当最后约定,说你在离开我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最后一句有4个三连音的词连在一起,强调了一种欲说还休欲哭无泪的无奈心态;确切简单的文字,配上旋律就产生了令人揪心的效果。其它如《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张洪量词曲唱)、《让我一次爱个够》、《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等等,都是这方面的佳作。
- ^, Q- F. h6 h( ^* {) F- u  2.文学性语言的诗化表达:许多写词的人都有较深厚的文字功底,或写过现代诗,或填写过古曲诗词。因此,文学性语言的诗化表达又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一是现代的艺术手法,如通感、象征、隐喻等的运用;其二是古典诗词中意象的运用于现代歌词中。前者如罗大佑和崔健有许多歌词,都与现代诗无异,只不过更适合于音乐性表达而已:《恋曲九0》: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你将已经踏上儿时的归途/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这是一曲生命的恋歌,诗意弥漫令人神往。后者如陈小奇《涛声依旧》、《巴山夜雨》、《白云深处》、《朝云暮雨》等系列作品。 & ~/ [4 F* `( l; ?& b
怎样选择歌词及处理词曲关系
# E) n7 q7 u. L4 v& s! C  歌词与音乐的关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词、曲关系,是歌曲创作中最先遇到的课题。歌曲这门艺术,是诗歌与音乐的结合,顾名思义,“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个“歌”,可以理解为能唱的诗歌。 一首好的歌词无疑应是一首好的诗,它要有诗的意境,在艺术上应该有较记的品位。歌词还应有它自身的美,虽然很多歌词是专为谱曲而写的,但它绝不是音乐的附属品,在谱曲之前和离开音乐以后,都应有其独立的艺术价值,能给人们美的享受。因此,作曲者对于歌词切不可等闲视之,选好歌词,处理好词曲关系攸关重要。
6 x  X/ w7 L4 X% y( O" p- S1 j  歌词本身还应具备歌唱性,如果歌词完全依赖于音乐的翅膀,那就把歌词的作用与品格降低了。歌词是歌曲创作的依托与基础,上面提到的那些对歌词作品美学要求,不仅是歌词作者所孜孜追求的,也是我们歌曲作者选择歌词时应该考虑的。歌词本身应具备的歌唱性,是曲作者选择歌词十分重要的条件。好的歌词节奏鲜明,音调感人,上口顺耳,讲究声韵。虽然,这种歌唱性在尚未谱曲时,只是一种无声的歌唱,但当我们朗读时,内心会产生一种歌唱的要求。反之,如果朗读一首歌词时内心没有歌唱的要求,这就很难引起作曲者的共鸣和创作欲望。
  W$ X( {, ?) r7 O* N  当然,歌唱性不能只从节奏、声韵以及格律与句式等形式来考虑,更重要的是歌词内在的歌唱性,也就是富有诗意及音乐感的内涵。歌词的内涵越丰富,越能启发作曲者激发奔写的乐思。有人以为歌词必须是方整、押韵的。其实不然,在作曲的时候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歌词虽然外表很美,又有讲究的格律、声韵,但并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而有的歌词虽然格律、声韵都很自由,犹如一首散文诗,但其内在的音乐感及歌唱却能打动人心,激起强烈的创作欲望。5 f: i, a: Q: \9 h
  因此,选择歌词时,必须注意其内在的音乐感和歌唱性。在这方面,有一批不同体裁、类型的歌曲佳作值得我们借鉴、参考。它们的歌词(节录)产生于不同年代,风格情调各异,却都拥有广大的听众。) ?( ~" d6 B+ M- \( N
例:* a3 t$ z; a0 n0 Q) X0 z
“教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词 赵元任曲)4 D8 a% j" [9 H1 j( I" Y' w3 t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
1 G* i( l, _/ D4 E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他?
0 J" {+ k- }: y( T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 ^9 P* _) N5 R' F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他?
; Y1 ^! k& I; A% B5 G  这是一首艺术歌曲。借景抒情,天上,地上,月光,海洋……,是一首牵动人心的抒情诗,感情步步深入,情意绵绵——“教我如何不想他”。4 x* _- s+ o, Z" b# x
“快乐的节日” (管桦词 李群曲)
! G$ I9 K/ U1 ?! d0 X/ w" h9 o9 X  小鸟前面带路,风啊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许多花儿开放。 跳呀跳呀跳呀,跳呀跳呀跳呀,亲爱的叔叔阿姨们,和我们一起过呀过着快乐的节日。……
  q, I1 ]( ]2 K# {0 X  《快乐的节日》是建国初期创作,流传 至今的优秀儿音歌曲。歌词把节日的景色与少年儿童愉悦的心情融为一体。其中蕴含着青春的节奏,跳动着闪光的音符,为作曲都打开了遐想的天地。 ! s1 |% P' l0 j: U3 ?3 s
“让我们荡起双桨” (乔民羽词 刘炽曲)7 s' A3 Q3 [5 J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首美丽的白塔,四周围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c  e9 x( r' a+ G6 [. [3 F) J( i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大家非常熟悉并经常演唱的儿童歌曲。歌词描绘 了在白塔衬映下的北海公园,小船儿轻轻荡漾,少先队员愉快地陶醉在假日生活中的美好情景。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又如一幅五彩缤纷的风景画,让人听了留连忘返。5 u4 ?4 t' k% _5 v" Q2 }- v" x/ f8 P- t" V
“祖国,慈祥的母亲 (张鸿喜词 陆在易曲)
; V1 Z; B  M- r* \, I7 U  谁不爱自已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谁不爱自已的母亲,用那闪光的美妙青春。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长江黄河欢腾着,欢腾着深情,我们对您的深情。…… - m; m# u0 g" s  p# W3 N  c% N
  这是一首热情枝奔放的抒情独唱歌曲。歌词字句不多,精炼深刻,很有歌唱情,是对祖国充满深情的颂歌。9 \4 G7 |  F: {0 V8 _6 ?
“水手” (郑智化词曲)
4 W( u# d2 e4 t& Y  苦涩的少吹痛脸庞的感觉,像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永远难忘记。年少的我喜欢一个人在海边,卷起裤管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总是幻想海洋的尽头是另一个世界,总是以为勇敢的水手是真正的男儿,总是一副弱不经风孬种的样子,在受人欺负的时候总是听见水手说。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4 r$ t% H/ Y7 |
  《水手》是台湾歌手辞职智化创作的一首通俗歌曲。写的是真实的生活感受,文字朴实、细腻,是一首很好的叙事诗,歌词的后半部分催人奋进,给人力量。 % P/ A3 G" H* I! @3 F) d

% h: A6 Y5 i8 G
2 m1 K2 p. |5 ]$ t7 k& x4 O& l( @# K" }/ l3 F+ t* C! B% G- |
+ ^. _  h0 y+ i: t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万

积分

228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精英

密林老狼

积分
42716

论坛元老

密林老狼 发表于 2012-12-7 10: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22 20:54 , Processed in 0.224300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