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中要避免的一些旋律进行:
5 y% d% K! o4 h* b$ ` 1 避免旋律呈"锯齿状" 0 ]! _! P7 }) I
音域太窄,旋律没有明确的方向。
, G$ D9 L4 q; {% j b5 j4 M
) _, U* l6 T) W v7 H# t7 i 2 避免多次在强拍重复或在临近的小节重复同一音高8 S# ^' V& w$ r2 }
会造成旋律方向不明,音乐律动不好。
8 e* B/ F/ v8 J- ]9 q
; ]0 o( M6 b* P9 n& q0 F' Y
& i+ G7 J _+ r5 A/ q3 D: n0 d 3 避免一短乐句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相同高点或低点% e" P! @ q- T0 @
如果一个乐句要把旋律引向高潮,这个高潮通常会出现在这个旋律的高点。3 K3 i7 x% k3 j& H; g9 c, _3 X
如果在这个高点出现之前就有过同样音高的高点出现,会使这个高潮的到来* C$ G E, G' {( j) {# f
显得软弱无力。因为听者一般对所听过的最高音和最低音,还有最强音,最" D3 A4 j8 n! T5 e/ a, c
长音记忆较深。9 l7 O8 H0 ]) y
同样道理,同一低点的多次出现就会使音乐的对比减小,使其显得呆滞无力。
% q! G& a2 ~0 |$ `0 b7 b 4 避免变音记号的插入而改变旋律的方向
3 ]2 h T% |% s 这样的进行会使听者很难辩明旋律走向,对调性的确立也是十分的不利。
2 ~0 I. t0 m* { 5 避免旋律大幅度跳动出现在各小节之间
/ P" B' `$ A' m( R4 d% g+ ` 在小节间的大跳会使旋律失去连贯性,就无优美可言。特别是超过三度以上; u% Q h- @: F5 u$ M6 G0 x
的跳进在小节之间是不谐和的。在初学者中,最好不要用。 % N4 B) x3 I" J% s' x7 o8 O0 t
6 避免过多使用同方向跳进1 x6 w( q5 n0 [! E/ Q6 H
三度以上的连续跳进会使旋律失去平衡。特别是单旋律的写作时不要这样。
4 H4 n8 N# ]5 ~7 G 通常在超过三度以上的跳进,最好要能反向级进,这样的音乐才能平稳。' J+ w$ @( ~# `
* d* T( [" g" A/ [) V1 j# w- @- h: E
7 在器乐作品中尽量少用歌唱性旋律 & r6 c! C# D" L1 l1 k$ S C6 }! T
区别于歌曲的最好方法就是把音域拉宽,然后根据器乐的特性写出它的旋律特点。
8 c. J0 Z/ m4 w2 [- i$ P. |+ O 柴科夫斯基《曼弗里德》
5 B+ S7 p4 E2 I1 J! V6 P* j$ r
6 S5 M8 y+ \4 \ 8 在初学阶段也要避免过多的变换拍号1 \: P% }8 U% |; J4 n
过多的变换节拍会使听者有些困扰,使其韵律感不够稳。 . ]/ ^) n# V& z" j( J
& }5 O6 i! V% H: w( t, @ 参考书目:《20世纪西方作曲技法》 黎家锦
7 o5 E/ c( n2 h) z6 y/ w2 i" p
9 w& c. v' B) t3 e+ \7 k1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