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的流行曲创作所使用的曲式,七、八十年代时以AABA这种曲式最常见,但当作曲家写一些中国风味较浓重的曲调时,也会使用“一段体”,即曲调来来去去基本上都只有一段,以这一段反反复覆串成一首歌。这种一段体看来是太简单了,只是,如果作曲家写得精彩,则虽然只是一段,反复唱它多次以后,仍然可以毫不厌腻。' T9 ~0 {# [6 F; W
顾嘉煇当年写的电视歌曲,逾半数是具中国风味的,而其中采用一段体的曲式来写的,亦有多首,只是,他创作的一段体曲调,喜欢一段有六句,比起常见的流行曲里一段有四句或八句,便有点奇特。香港作曲人写的一段体中国风味曲调,除了他和关圣佑,再没有第二个用这种“六句”的模式了。
/ H& x5 P$ z: D+ ~* C, I 不过,顾嘉煇采用“六句”句式来写一段体,原因也许是这种“六句”句式变化起来比较灵活。简单的举个例子,在他的六首“一段六句体”作品里,有一首是结束于第四句的,有两首是结束于第二句所尾缀的结束句,有三首是自然地从第六句结束的(当中有一首另配以结束句)。事实上,乐句的句幅也是多变的,例如《碧海青天》,最后的第六句比其他五句要长;《像白云像清风》则是第四句特长。
5 K- X' T+ P( u. u 19、蔡国权——一个低调的大才子。很奇怪,他在香港并没有特别红过,在内地更是默默无闻,但凡是听过他的歌的人,没有不说好听的,不对他的才华表示惊讶的。在我看来,他是香港黄金年代最有个性最有内涵的原创音乐人兼歌手之一。他的唱腔清朗洒脱,自有一股令人难忘的隽永味道。他的歌也往往有优美典雅,异常耐听的旋律,曲风上有浓重的古典派倾向,可以说是小一号的顾嘉辉,另外他的词也写得十分出色,常不流俗,说他是全才毫不过分。
3 U# I4 T3 F* L! [ 《顺流逆流》:一代歌后徐小凤最经典的金曲正是出自他的手笔,而他自己也有一个相当出色的演唱版本。 / I0 X; e" y4 Q# v( U+ _/ B7 g$ l
《不装饰你的梦》:他最有名的原唱金曲之一,市面上的各种粤语金曲选集中常见的一首歌。 3 R: y4 H* n( x5 Q: k
《人墙》:古典派好歌,向雪怀的词也写得叫人深思。
& {) y5 Y9 ]+ q' C1 B 《寒傲似冰》:古典派好歌,百听不厌。 & o9 a3 q, C; d: B, A9 I
《天地情》:个人的最爱之一。很独特的一首翻唱歌曲,歌中他所写的词很棒,讽刺了物质化的爱情;而他另外的一首好歌就叫《物质爱情》,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 p$ C5 X; k0 E; M, t: x' V
《最后一班渡轮》:他最受欢迎的歌之一,的确是经典好歌。 " K6 |2 b+ v- o! ?5 l
《创作我的歌》:好歌。表达了一个不愿随波逐流的音乐人的心声,一种独立人格的光彩。
$ W1 X$ V ]2 Q7 K) M) H J0 T: s 《烽烟情炎》:个人最爱之一。内容是对战火中坚贞爱情的赞颂,这在香港流行乐中只此一首,再配上那清朗别致的旋律,令人爱不释手。 " o, o5 M4 L8 |! g, c' M
《星夜》:颇有意境的励志好歌。 $ [8 x2 s! ~" s1 u& f5 W
《童年》:众人皆知的罗大佑名作,黄沾改成了粤语版,也相当经典,不逊色于国语原版,在广东的中学生中也不知流传了多少代。
5 Z! N3 w# f2 d/ L 《梦里可是谁》:最受歌迷喜欢的蔡国权歌曲之一。
: D9 @3 `' b/ |+ V% n% \ 《天意人心》:最经典名歌之一,潘源良的词立意很高。
# a A3 b7 @5 d8 e 《世事如棋》:许冠杰名作。他那清朗的声线翻唱起来可以说犹胜原作几分。
2 g+ a# q3 M9 O- e4 d% G4 ~ 还有好歌如《再见也许不再会》《用手走路》《冲破万重浪》《是谁在我耳边唱》《怀念你一世纪》《风中暖流》《不应再犹豫》《长夜》《从来未怪你别离》…… " k2 g( X& l- L,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