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呢? 3 w; D! z+ d0 B a+ }! E9 \' s ]& ]5 l, D
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学观点。9 V1 E+ `; c$ t& a( u
! B% g+ i0 S3 L* B I% b 其一,主张用专业训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技能训练。例如,听辨单音、音阶、音程、和弦、简单节奏型、复杂节奏型等。无疑,这种训练方法对专业音乐学校的学生来说,肯定是实用有效的。因为,他们有专业工作的需要,也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做保证。但对广大的普通中小学学生来说,这种方法未必是有益的。 8 ~- f$ Y2 i& O' h
& n9 c- L. v; j; _0 L 其二,主张将这种能力训练融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之中。例如,在唱歌或演奏活动中,听辨自己或同学们的演唱、演奏效果,从中寻找掌握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和声等)以及表现音乐情感方面的优缺点,进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这种训练方法,对普通中小学生来说,肯定是实用有效的。特别是在强调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方法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因为我们强调的是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其中包括提高音乐文化素质),而不是强调提高公民的音乐专业素质。 3 f1 M' Z2 F8 g
! O+ m1 D i; M: m* J" O
至于教学方法问题。只要教学观点正确,无论使用什么教学方法都会是有效的。在这方面,应当允许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