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28|回复: 0

[音频应用] 多年听音乐的七点感悟

[复制链接]

8175

积分

39

听众

1662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175
原创歌词 发表于 2014-2-19 14: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V1 D! j9 F2 ?/ f7 j' F
多年听音乐的七点感悟$ [) A1 B: [6 e* C& S- d
- u. L9 A& {3 H' r  P4 X5 i
天生五音不全,但并不妨碍我从小喜欢听音乐。4 C: Z4 i/ q  j5 }- n) G% P

1 ]8 ^  M2 ?0 _/ H从儿时的收音机,到初中时的爱华磁带随身听、高中时的索尼WALKMAN、大学时买的松下CD机,一直到现在惠威音箱、马兰士功放和森海塞尔HD650耳机等;从初中开始买磁带算起,我先后喜欢过张学友、张信哲、迈克尔杰克逊、后街男孩、梁静茹、许巍、理查德克莱德曼、王菲、蔡琴、宋祖英、贝多芬、莫扎特、卡拉扬等等人的歌曲或音乐,喜欢过钢琴曲、小提琴、交响曲。音乐一直伴随着我的生活。
: g) m) L$ ~# X; y% e6 ]! }# r2 R4 y
+ s6 u6 C0 V  j+ r5 h, o听音乐这么多年,多少也有些心得和感悟。平时工作忙没时间,现在趁着春节放假休息,将这些年的所思所想所得记录下来,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 |$ t/ d% L; Q; |7 ]7 Y9 r1 Z/ v1 R) J- G+ O, k/ k
% _) _9 E0 r  D& |0 C: \+ {

. c7 A  z; P! O. U一、   音乐类型有高贵和低俗之分吗?
' k# c( B! {# T0 o" f+ B9 O* {0 ^8 j8 [" \6 ~
乍看起来,这好像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很能够唬到一些人。其实没什么,私下探讨而已。对于很多人来说,音乐就是街边、电视和网上常播、常放、常听的流行歌曲。而这些情啊、爱啊的流行歌曲,很是为一些“音乐爱好者”不齿的,他们毫不客气的将之冠以“口水歌”之名。在这些人看来,“艺术的最高形式是音乐”,只有那些高雅的、经典的、不朽的传世名曲才对的起“音乐”这么高贵的词汇。所以,他们言必称勃拉姆斯、李斯特,而绝不会认为凤凰传奇所唱的那些风靡大江南北的“最炫民族风”是音乐。+ s  p5 g( [" A/ {

7 W6 I& S% m( W$ g; X7 i, j" e' ?正如经典名著《傲慢与偏见》的题目一样,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领域广泛存在着“傲慢”与“偏见”。比如,大富大贵往往看不起贫苦大众,文化精英通常瞧不上草根俗人。于是,本来应当平等的东西,就被人为的划分为三六九等。
5 L, @2 b) @8 E* N
4 ^( i5 @1 O0 F! A& p" z8 T9 E+ r其实,音乐归根到底是一种对人们情感、情绪的记录和抒发宣泄形式,是一条通向真善美的道路,是一种获得快乐、接近幸福的简单方法。流行歌曲直白的抒发情绪、表达感情,往往直接问“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而那些经典名曲,包括“乐圣”贝多芬的九大交响曲,同样是记载人类感觉和情绪的工具而已,凭什么说“阳春白雪”就一定比“下里巴人”高贵?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尊重别人的选择,求同存异,这才是应有的理念和态度。) V: d8 O& h, E+ `
; @8 R8 V" a( h" T% C
现在看来,我的听音经历,基本上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偏好,而这反映了不同年龄段的欣赏口味和接受风格有所不同,很难说现在就比以前高明。也许,再多一些年,对于现在仍然不喜欢的爵士乐,我也会爱的不亦乐趣呢。
7 B# Q, q3 O0 [0 ^2 O/ e% {( K% |
( q; J5 p/ d1 K3 L2 f. M, A( H谁知道呢?
: M9 V/ J4 w4 Z/ j. `1 V- v, ~  }6 A$ @! [& K+ A2 ]
: e6 X+ i7 ?: e1 |1 P: _

2 ^1 C8 J# \& `" l' z( E二、   音乐没有区别吗?
0 q8 c0 n8 g. Z0 U/ G
7 l6 e) s) W/ t0 _9 F& V  L$ Y如前所说,音乐类型没有高贵和低俗之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音乐个体是有难易、深浅、优劣等区别的,而且差别还很大。流行歌曲往往会通过通俗的歌词、简单动听的旋律或节奏让人很快明白并接受,而美声、民族唱法的歌曲则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而交响曲则需要对乐器的种类、作曲家的生平、作曲时的心态、作品的主题乃至指挥者的风格等有所了解才行。“时间是检验精品的最终标准”。能够经过几百年历史检验的古典名曲,几乎都是人类最宝贵的艺术精华,而现在每年数以万级的流行歌曲,能够流传五年以上的百里无一。! c- m5 r3 ?( \% O& @( m- @
3 v! f1 Y/ ?5 {6 A6 c& F: F
一般来说,对于音乐的欣赏类型和程度是随着年龄、阅历等的增加而逐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往往喜欢周杰伦、蔡依林这样的流行时尚歌手,而到了30岁之后,很多人就更偏爱经典老歌,也有一些人开始喜欢上古典音乐。听音乐和人生其他很多事情一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能强求也不必强求。到了那个阶段,当然就会有那个阶段的事情发生。
" s$ _( S# J4 t' F; z5 k" j! n* g0 ^; x9 w! z% M
" q( ~0 q- R) I% L: H( Z9 M

- z2 k2 w/ Y' n- D三、完美的播放设备存在吗?4 t2 h- |6 A) ?; ^3 m

( C# c* w! \3 a; `: x几乎每个喜欢听音乐的人都曾经更换或升级过播放设备。以我为例,从初中时100多块的爱华磁带机到高中300多块的索尼walkman,再到大学时1000多买的CD机,直到工作后5000多的音箱、3000多的功放、2000多的耳机等等。
* v/ m# F( Q2 P: v! M$ d/ A8 g( G0 `
  }$ }+ {5 V. I2 I  C/ Y, d不用说,升级当然是为了以更好的设备来获得更好的声音。
8 s" U( \+ K4 h+ U: F  y* t& P  J
什么是好设备呢?在我的想象当中,就是体积小、好携带、外形漂亮、音质好的播放器,最好还便宜。什么是好的声音呢?借用《无间道》里梁朝伟和刘德华在听蔡琴时说的话——“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总之一句话,就是通透”。也正是为了这个目标,我几次升级随身听和耳机,也曾为了买一套万元左右“性价比最高”的音响而反复对比。最终,我发现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2 I4 Q  c+ ?" p0 ^+ `
/ V2 J8 ]; R& j; @
先说随身设备。从磁带随身听到CD机,音质有很大的提高,但便携性大大降低,因为cd光盘很大。等到MP3出现之后,我发现它满足了“体积小、好携带、外形漂亮、便宜”四个条件,但音质却远远不如CD机。别的不说,就以音频文件为例,CD歌曲是1411Kbs的,而一般的mp3歌曲只有128Kbs(部分有320kbs),相差十倍以上,音质当然差很多。; g' x* X( Z7 U' \0 p2 ~3 }
1 i3 i* @% X  Y$ t+ a, {, T
再说耳机和音箱。耳塞小巧精致,方便携带,但同等价位耳塞的音质尤其是低音要比大耳机要差很多。音箱中,4寸或更小的音箱占地小,但低音机声音的饱满度要比大音箱差很多;而即使是5寸、6.5寸的书架箱,比起大尺寸落地音箱来,声音的差距也不小。5 U: y7 y) S' h: j. F! i
) T7 t& B8 w3 r0 ^) ?
然后是不同品牌的差别。根据行内公认的说法,结合我自己的亲身试听,可以说欧洲的音响设备音乐性好、平衡、中高音优美动听,而其中德国品牌又以声音高度保真、严谨而著称。美国的品牌则突出人声和低音,听流行歌曲和摇滚效果特别好。而日本的天龙、索尼、雅马哈等则将音效做的很好,往往突出强调声音中的某部分,美化的感觉明显。0 _6 }8 m6 A) a3 g

- g/ ]5 P' H$ E* F2 W0 A& y由上面的种种分析可以看出,音质和便携往往是矛盾的,真和美有时候也并不完全一致,可以说没有完美的东西存在。因此,我们在选择设备时,要学会妥协,抛弃求全责备的观念,而选择最合适的。比如,在家中客厅里听,可以用大音箱,音质和效果最好;在书房配电脑,最好选择4寸以下的小音箱;晚上,为了不打扰别人,可以选择耳机;而出外旅行,戴一副耳塞则更为合适。听流行、摇滚多的可以选择美国和日本品牌,而经常听古典音乐的话,还是欧洲品牌好一些。
1 S1 X5 ]; `. L! E" C  u" i1 @+ U  T% q4 {! p, x5 a! ~- F, \
“存在即合理”。每种设备都有它的优势,它的价值,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关键在于根据时间、地点和歌曲类型选择最合适的。6 L$ D5 E# o4 A

3 z3 H/ J- q0 a其实,我们人不也是一样吗?2 C( [2 ^4 Q( ?* q4 J
1 \5 A$ h& f) a; M
( ~; c2 ?6 Y) ], x. R% |  b! w
1 d% D8 l$ ^+ U4 V& i  W
四、唯真还是唯美?: K, a- O7 A& q' W

; ^' R/ r- a1 o. K) b& n! a0 M由于音响设备不可能完美,所以一直有所谓的“唯真派”和“唯美派”的说法。所谓唯真派,就是追求最大程度的还原真实声音,以再现真实演唱和演奏现场为追求目标。唯真派的理论依据是:真实本身就是最美。而唯美派呢,则追求好听的声音,不太在意有没有失真,哪怕和现场并不相同,只要好听就行。他们不讲理论,只要最终出来的效果。简单来说,前者追求真实还原,后者追求音效美化
( m* k/ j" \4 j) ^0 e2 c- N6 W: H4 W
可以说,这两派的观点都有很多支持者,在音响和耳机制造商那里也有体现。不少人认为,欧洲品牌的“单拿”、“意力”、“拜亚动力”等监听音箱、耳机就是唯真派的代表,而日本的索尼、天龙、雅马哈和美国JBL、BOSE等是唯美派的代表。我本人曾听过单拿音箱和拜亚动力耳机,相比别的品牌而言,确实直白平衡,声音染色较少。初听确实没什么特色,但比较耐听。而日本和美国品牌则比较强调低音音效,让人初听就喜欢,觉得音质(其实是音效)很好。' S* e! p- R5 A  w- q

0 b8 H3 R" h9 D$ o5 ~8 I% P: D还是那句“存在即合理”,可以说唯真派和唯美派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和基础。对于我本人来说,说句和稀泥的话,我既爱唯真派的真,又爱唯美派的美。当然,这只是一种希望而已。实际上,如果听一般的流行歌曲,我可能更喜欢音效好些的,此时音质相对而言没那么重要,关键在于好听;但在听高品质的古典音乐时,我会选择那些能够比较真实还原的器材,因为古典音乐本来就已经很美,只要能够尽量真实的呈现出来就已经足够。如果此时再往里面加“味精”,反而是画蛇添足,纯属多余。7 f' U; k. J1 l( E
. s6 J2 ]+ ?6 W& `% H$ n
也许做人也是这样吧。在某些时候,对自己进行适当的修饰和美化也是必要的,但更多时候,还是要保持原本的自己。7 v- ~* @( q% H

( f: G: \+ K4 e6 r% ~4 y坚持个性,活出真实,才能获得精彩。
9 ]3 ?. K- p; k5 B2 l' w" L. M! H2 y5 Z
3 }6 ]& C7 t" o$ t" \4 Q$ _/ N
# _; N3 D- P- J/ ]$ ~
五、好音箱和好耳机就能放出好声音吗?+ X$ E1 l! h# e
4 b3 ]5 F. z# @2 f. K; {1 ~
和很多人一样,我刚开始听音乐的时候也以为,只要买一个好的耳机或音箱,就可以放出电视或电影里面描绘的那种“天籁之音”。但是,现实却可能是,本来你用一两百的音箱、几十块钱的耳机听着手机里面的周杰伦,还觉得挺好听,但改用几千块钱的设备放出来时,却觉得声音非但没有变好听,反而更差了,差的似乎难以入耳,这是什么原因呢?( y3 |& z/ ^# u8 V# Q( f5 C

- R$ v1 K) e. i9 q( B这么多年下来,我明白一个道理:对于任何一个发声设备而言,最终的声音都是系统化的结果,是遵循“木桶理论”、由最差部分决定的。以随身听为例,我们能够听到一首歌,其实是经过MP3或手机里面的软件、硬件解码,然后由耳机插孔的信号放大而最终从耳机里发出来的,中间只要有一个环节比较差,最终出来的声音就好不了。所以,即使有人用几千快的耳机来听手机里面的mp3歌曲,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S) L9 j1 {0 S
5 |! c3 y) v# u+ M9 l' b: z
而对于标准的台式音响系统来说,也有一个从CD碟片到DVD/CD播放机——》功放放大输出——》音箱的过程。要想得到好的声音,好的音源是前提,最好是录音和制作俱佳的正版CD碟片;专业的CD播放机和专门的HIFI功放、音箱也必不可少,而中间链接各设备的音频线也不能差,否则效果就出不来。6 W) \5 E8 r5 @0 N

3 p3 n- f4 u! c1 y% h同时,越好的设备往往还原越真实。如果用上万的音响来听128K的mp3,只会成倍放大歌曲的缺点,而让人觉得非常难听。在用普通音箱、耳机听时,由于解析力不高,缺点反而表现的不明显,还可能会觉得好听些。6 T# }) h# K/ Q. ~& E' c# N

" N' O- O+ u( W1 F不但是音响,人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越是有所追求,越是成功和优秀,越应该尽量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弥补不足,这样才能够平衡而长久。
! |; n6 F! ]  H9 c5 A
$ X: R0 Y. b! Z5 [
" o5 W. G7 t5 {1 R
3 O: Q" N; k" A$ M( _* u' r" ?& \* r& ?8 \* Z- F
4 H" v/ Z' g$ l

' n, @$ z+ ]# y7 G六、“发烧友”烧的是音乐还是器材
8 l) @1 C3 G; k+ M/ w) k' V
! ^/ Y% P9 p# Y人们往往把那些追求极致音质而在音响器材方面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的人称为“发烧友”。发烧嘛,自然不是正常的状态了,所以这个说法多少是有一些贬义在里面的。很多不喜欢听音乐的人,是根本无法理解发烧友那些行为的(同样还有摄影发烧友)。
8 h& u0 @7 h; O2 ~+ h. }- w2 B- S7 b+ S7 B, b! x
在发烧友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分钱一分货,两毛钱两分货,三块钱三分货。”外人通常很难理解,这些人能够为了一点点若有若无的变化,而投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资金。' [( ~8 k  f% K  P4 ?
9 v+ H6 V% |4 \
说实话,我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也曾经小小的烧过。买了某个音箱和耳机后,总是想象着更贵、更好的能够出来更好的声音,也因此先后升级过几次音箱和耳机。每次升级后,都亟不可待的播放各种试音碟,心想:嗯,不错,高音更清晰了,低音更厚实了等,反而很少好好的听完一张专辑。多了对设备、对音质的追求,而少了对音乐本身的关注和深入理解。而且,往往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又不满足,会认为设备又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而忽略了它那么明显的优点。
1 U% z2 m; h' N' x# g$ B0 V+ b    直到有一天,看到一句话:“适可而止把,其实最好的声音只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的;感动我们的是音乐,不是器材”,顿时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是啊,小时候听收音机里放的歌,都经常被深深的吸引,但现在用贵得多的设备,却很难找到以前那份感动。于是,我停止了升级器材,开始沉下心来听音乐。1 \: B8 h( e% h9 C: P
    终于,有一天晚上,当耳机里传来卡拉扬指挥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时,我被深深的打动了。我再次深刻的体会到,自己应当追求的是音乐,而非播放音乐的设备。
$ K: N- B/ D+ g. u    回到我们的人生。难道我们不应该多关注别人的好处和优点而少些抱怨和苛求吗?难道我们不应该追求快乐和幸福本身,而去盲目的追逐那些金钱、职位和虚名吗?/ c' ~! D2 ~, i1 X0 W) B

6 t' D4 n3 B7 c* `+ k. j$ U
4 x9 v" w1 Z) Y' h7 o
; @. U$ n7 E  Q6 G) Z/ ~/ N七、为什么会不停的收集?. L4 R3 E7 K& W8 J# D0 p
' M! v$ X& Z" Y0 M! ]; [0 Q
从听《命运》的那晚开始,我不停的在网上寻找和下载各类经典名曲的高音质版本,几个月时间就下载了近300G、上万首的无损音乐,并把它们分门别类的储存好,里面各类流行精选、歌手专辑、经典老歌、古典名曲应有尽有。有几个月时间,我经常上网看推荐,一听说有好听的歌曲或名曲的哪个版本比较好,就千方百计的寻找,电脑的下载软件几乎没有停过。以《命运》为例,我先后收集了卡拉扬版、小征泽尔版、克莱伯版、莫斯卡版、海廷克版等七、八个版本。
1 i. @( ?  L2 f) L0 \4 g7 c; m; X* U. A- ~3 i
又是某一个晚上,在查看迅雷的下载清单时,我仿佛愣住了一般,突然意识到自己从一个误区中走出来的同时,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我总是把注意力放在我还没有拥有的音乐上,而忽略了已拥有的。其实,我现在储存的那些音乐,如果全部听一遍的话,以每天听2个小时来算,至少可以听100年以上,而我根本不可能每天都听2个小时……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好好听现在已有的那些音乐呢?于是,我默默的取消了下载。此后,除了个别确实非常喜欢的歌曲,否则我不再花大量时间搜集和储存歌曲了,而是在现有的音乐中寻找自己的最爱。我逐渐发现,其实自己最爱听的也就是那么几十首乐曲,一遍又一遍的重听。- k$ d3 M( M4 I- V1 H

3 j: M4 s3 C0 ]' G( X7 M7 [由此,我想到了某些贪官的报道。他们几乎都意识到了自己搜刮的钱已经够花子了,但由于占有欲作祟,他们往往很难停止继续收钱的举动,哪怕这些钱对他们来说,已经完全变成了数字的增加,成为了一个概念。这就是人性中极难控制的既可怕又可悲的占有欲……: _6 z4 i+ r* q1 H1 n0 G" ~
# b  O2 n  L0 O+ e. O* |
“即使拥有全世界,每天真正需要的也不过三顿饭、一张床而已。”
- n1 R; T+ w9 I( i
; B$ v4 Y: k5 I( B* y. d6 n& d/ M- K0 t) E  Q  x
总结
6 ^0 T. P  r: o3 h) p% l/ E
5 c. Z/ u+ b- x) j“把握当下、回归本源、适可而止、学会满足”,这才是欣赏音乐之道。5 r& P: q) V2 a% w+ j8 Z/ D

: H& e! Z0 J. O0 R这不同样是人生之道吗?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9-27 10:19 , Processed in 0.10638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