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96|回复: 1

[作曲技巧] 中国原创歌词网歌曲创作教学的探索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35

听众

858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8557

活动最佳作品

zgycgc 发表于 2014-2-6 16: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gycgc 于 2014-2-6 16:39 编辑
+ g" Z4 F9 x, J- {" I$ f: b  t7 D; ?
我们学校是一所艺术特色学校,各年级都有一个音乐特色班,大部分同学都有一定的器乐演奏基础和音乐方面的特长,这给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样的教材,在平行班感到学习困难的内容(如视唱),在特色班就显得那么容易解决,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欣慰和乐趣。但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每学期的教学任务在特色班总是提前四、五周完成,为了让这几周过的充实,我也曾想过许多办法,增加一些教材以外的音乐常识、音乐欣赏等内容,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学生参与的机会就明显减少了,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我想能否偿试一下让他们学习作曲。因为特色班的学生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视唱能力,其中三分之一的学生具有记谱的能力,如果引导正确,让他们作曲是有可能成功的。4 {" q4 r) P* ]# \

. t- v  z# N2 _, Z5 C3 S让初中学生学习作曲,好象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为作曲在常人的眼里是一种高、深、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能作曲的人应该具备一定的作曲知识和作曲的技能,就是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未必就能作曲,更何况让初中生学习作曲……
; N( H. O8 a& J/ S2 A; D* r9 N7 n* }/ ]/ c- i6 k
我们知道,音乐作品是高、低、长、短不同的各种音符堆砌而成的,在其中也包含了很多不可缺少的因素,如:作者的情感,作曲技法,音响效果等,在诸多的因素中,主要应该是情感,而不是技巧。人类的祖先在创造第一首音乐作品时,应该说是情感的一种表露,而不是技巧的一种体现。我认为只要具备基本的乐理知识和记谱能力,就可以尝试作曲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P' G) J5 B  H; E) I' X( k

9 T5 r/ J* p* r( t3 u, P) p我在初一年级(现初二年纪)音乐特色班中谈了我的想法,有一位同学非常惊奇的说:“啊,让我们作曲,老师你和我们开玩笑吧?”“是”我回答说。但我从大部分同学的眼神中看出了他们对作曲的兴趣和想试一试的心情。这时我给他们讲了六年前遇到的一件事:一次我到了我的同学家,她拿给我一首用铅笔写的歌曲,让我看看这首曲子作得怎么样?我唱了一下:“挺顺,三拍子,四小节一个乐句,共四句,很规整,就是稍平了一点。”我同学告诉我这是她女儿作的。当时她女儿上小学二年级,只是钢琴考过了三级,除了听音比较好外,其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又对同学们讲:“你们在座的同学大部分的器乐演奏水平都在六级以上,难道就不想尝试一下自己作曲的感觉?”这时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有位同学问我:“老师,我们一开始应该怎样做?”我给他们讲了具体要求,要注意的几点。给他们介绍了大家都熟悉的歌曲舒伯特的《摇篮曲》,分析了它的结构形式和作曲方法,给他们演唱了我作曲的歌曲《山倒了》并介绍了我创作的全过程。通过讲解更增强了同学们参与作曲的信心。又有同学提出歌词怎么办?我告诉他们可以自己创作,或者选你喜欢的诗歌等,每段不要超过四句,每句字数基本相等,比如:“我家有个小弟弟,聪明可爱又淘气,整天爬上又爬下,满脸满头都是泥。”“秋风吹,天气凉,小小燕子去南方,明年春天花儿开,燕子又能回家乡。”
0 z1 X. \! |+ X
3 @9 t  Y8 N8 G+ r( [! Y第二节课,我问同学们是否有人已经作好了歌曲,开始同学们还表现出了不好意思,经过再三鼓励,有位叫王键的同学拿出了他的“作品”,只有歌谱没有歌词,我唱了一下,旋律起伏很大,大跳超过了八度,也不通顺,我让他自己演唱,发现他的演唱与记谱不符,演唱比记谱通顺,并带有黄梅戏的旋律特点。看来这位同学是记谱上存在问题,我表扬了他的大胆与勇气,肯定了他的成绩。接着戴烨同学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她是根据我课堂上讲的民歌类型中的“劳动号子”的特点创作的。
9 ?. L/ }1 s6 d# m/ q1 i  Y8 t! T4 R* o7 }! {; y" ?- v
5 [. }. k- }+ D% p2 _" p
我就用这首曲子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分析修改。6 w2 K, E+ |1 r- n( w( g+ l9 j

4 p  r$ Z  Q, ]) R" K9 J( w9 N首先我让同学们搞清楚,一首乐曲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乐段,也就是能够表达一个完整乐思的段落。每个乐段至少应该有两个乐句组成。而戴烨同学的作品只有一个乐句,而且是一个不规整的乐句,也就是只有上句,没有下句,这样就不能成为一首歌曲。但她的创作动机不错,我们只需要把一个乐句变为两个乐句,它就成为一首歌曲。我让戴烨同学进行修改,她面有难色,我告诉她:“你的前三小节不错,只需要修改第四小节即可,而且只需要一个音。”这时全班的同学帮她修改,把“1 2 3 4 5 6 7”七个音都试了一遍,最后大家认为用“5” 比较好。
6 w' O4 W/ z& D  r% c7 o& M+ Z% u* A; R! [/ |
: J& a- I/ G1 ]; Y
有了上句,下句很快就产生了,
- b" V$ Z: p; d9 V& `, D3 Z
! o8 ?) _+ V$ ]1 C) D- ?/ M. z- j1 k$ O3 v3 t
用了重复的手法,大家认为缺少一点力度。我就给前三小节的第一拍增加了符点,通过演唱大家认为比较好,戴烨同学也非常满意,最后定稿为:& x' B7 p0 {$ \/ G5 I0 ]
8 l- F5 j& B+ ^5 v, J. x; y
: b' H9 T( C7 U! h* {
徐是菲同学的作品《夜晚》,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均为三小节,但后两个乐句均为四小节,唱起来不够流畅和舒服,经过全体同学的讨论,认为只要把第三小节的音再延长一小节即可,第二乐句原样重复第一乐句的节奏,在第二小节的后半拍加个“6”即可,最后修改如下。
7 G# O# S1 q- Q1 [& z" F- l( \
0 m# C8 t& @. V+ m* v9 h/ ]* d. `7 q4 n' \9 H2 B; F9 J
经过以上两首歌曲的修改,使同学们对歌曲创作的基本方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有同学给我交来他们的新作品,同时我也把他们的作品介绍给全班的同学,让大家互相学习,发现问题及时在全班进行纠正,并不断给同学们讲解新的有关作曲方面的知识。如华翡同学的《四季调》和蔡燕霖同学的《云儿飘飘》。9 r2 [8 q4 f. `: _8 V
7 e0 O1 ]: o6 k7 b$ j: P

6 P! j" {' G. ~5 \7 T4 P5 I5 f几乎不用修改,也同样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这一下许多同学都表现出来羡慕的表情。我肯定了俩位同学的成绩,并向全班的同学介绍了这俩位同学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使大部分同学对作曲充满了信心,同时对我也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作用,使我有信心把这一教学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0 u& ]& [  `8 |. B7 ]
- B: X3 ]: h2 Y9 f5 E
也有部分同学不能正确的记录自己的作品而急,我就安排记谱较好的同学帮助他们记谱,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激励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当我把部分作品介绍给九年纪的同学时,也激励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以下是李菁同学创作的《春天》,只做了小小的修改。
( R$ F6 n. K8 ?7 x/ T6 W
# f  B  F* K# }# `5 c: B% o) l) X% I. \) F4 M* y
经过几周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初中阶段,让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学习一些作曲的知识,进行一些简单的作曲创作是完全可以的。比如,在音乐课上进行普及性的练习,通过兴趣小组等形式进行提高性的学习,也可通过开展创校歌、班歌,举办学生创作歌曲演唱会,出学生创作歌曲集等活动开展校园文化生活,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S" \2 i1 P5 D  z, U6 u& Z4 _, w+ w' ^: F, r
通过歌曲创作教学,使我感到同学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对旋律的感受,有着很大的潜力可挖,大部分同学的旋律感觉都很流畅,对调性的感觉也基本能够把握,对歌词的理解也做了反复的考虑,并能基本把握歌词的情绪。如果教师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并坚持开展下去,它将对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对深化我校的艺术特色和语文特色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5 ~. _3 P5 `0 g0 H# T2 ]
" C" B7 d5 d0 [! Y* V, @
" Q% U8 E9 q5 n3 c# i, c6 {
9 ~( D0 ~5 T# B" K! }1 W/ ]0 p- P- S5 R: v5 b* ?

/ I2 Q1 Q, Z8 A" K
, f- F" J6 y: g) \
0 _$ J# x5 s7 a) h, x
3 d* U- }+ F8 p! ?) x0 w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08

积分

30

听众

3802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5808
梧桐 发表于 2014-2-7 12: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应该注意早期培养这个爱好兴趣。向您学习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0-5 18:04 , Processed in 0.11491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