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08|回复: 0

[作曲技巧] 发声常见的弊病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35

听众

858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8557

活动最佳作品

zgycgc 发表于 2014-1-24 15: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鼻音8 G% B& u3 ?$ b+ i7 }
  
) o( p* y: C4 N6 F   如果鼻腔在共鸣时,因一部分肌肉翕动,软口盖及小舌位置又过低,使气息直接侵入鼻腔,鼻腔肌肉紧张而又不能完全开畅,声音的强力就被迫集中在鼻腔来发声。这样,发出来的声音就会有浓厚的鼻音,是音模糊不清,失去了本来的音质及嘹亮圆润的音色。无论如何,鼻音必须摒除。
8 e, s# Z+ ~$ H" n  
' p3 M- Q" j8 }  b   (2)喉音
5 w1 N7 D% W* S3 M  X1 c2 C- @  
, p; ^  M/ r+ @   喉音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毛病。要矫正喉音,必须有较长的时间和坚韧的毅力。喉音的发生,是由于颈肌与咽肌连带处的肌肉拉紧及舌骨向后所致。初学唱歌的人,应该注意放松喉部肌肉,尤其要注意舌根。矫正喉音,“哼声唱法”,就是闭住口,用鼻声来练习发音。这样可逐渐消除喉头肌肉的紧张,使之松弛与开放,慢慢地,再开口练唱。
- Z( Y* ?& S) E1 y/ V/ ]$ H8 ?2 u   (3)舌声+ f$ U6 b4 w  v' ?& V
   2 L5 R5 K  S1 l- @6 o8 Y
   这种声音与喉音相似,究其原因即为舌根生硬,尤其舌根后部向后压,使颈壁与舌根太靠近,使声音发出受阻碍。这种情形好象使口腔内含着食物唱歌。这种声音含混不清,没有共鸣,也不能唱高。因此,初学者在开始时,即需注意舌的正确位置。% k: J9 K! {: f& A% u& i1 f
   (4)白声: \8 d) a. K& ^( p" M- X
  
  _. G7 \8 Y% M, w7 E   所谓白声,就是发声不能集中,音质浮泛散漫。这种声音不润泽,缺乏音乐气氛。这多半是由于口形不正,共鸣不当所致。这种径直发出的声音极为刺耳,尤以高音为甚。纠正此毛病,须从母音练习开始,使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9 W4 j/ Z+ D1 l: f( L6 Z$ [
  
" M4 O8 F- b  k+ Q7 N   (5)抖声: g5 f& T* ^' @# R7 O) n8 n
  
1 W+ S$ e# Y2 y) v   受过训练的声音能发出一种自然的波动,给声音以美的感觉。但是“颤抖”却是一种严重的毛病。这些不自然,不均匀的颤抖,都是气息调节不良与肌肉紧张所致。这些也都必须靠练习基本呼吸方法来纠正。
9 C  A/ d2 V8 j( d1 P- q   (6)滑音
' L- h4 a( k$ b; z( Q8 }( ~! ^3 i   在起音时如习惯于从某音下滑至某音乃歌者易常犯而伤脑筋的毛病。其害处不亚于“抖声”,且较“抖声”更不易改正。需从一开始就注意。5 o6 d* s# M$ ]: R
   (7)泛声; V  r1 ?- C" J; D6 v. \
   , q# S. w5 ^& Q& p/ S" e- P. s
   这是声音不受人体内气息支持所致。这种声音只有高度而无深度,不能致远,也易于消失。这种没有力量的声音,即使美妙,也不能动人。这种毛病以女高音易患,尤其是花腔女高音,原因就是呼吸与控制不当所使然。9 W7 q  q' C% q
   (8)浊声
7 R' d: P' e, x1 d8 a& G' C7 u   ) r- a! {1 d: I1 Q4 @7 h/ a
   这种声音的音色过于阴沉,粗浊,咬字含糊,且又不能致远与产生共鸣。这种毛病以低音或中音较易患。这种错误的产生,大多是因胸声使用过头所致。
! P" z3 t+ N% m  U( x5 A8 O   (9)直声  R) a- e: J+ V
     E& \) m0 o: I& N3 d+ \. \
   这种声音象一条直线,毫无波动,音质粗硬,缺少变化,也无情感,在古宗教音乐中,有时尚可勉强应用;于艺术歌曲或歌剧中就绝对不适宜,原因正是没有共鸣,得不到气息支持的缘故。
3 C: M( M* V- K8 T5 n3 x  q   (10)沙声# D, }" E, P1 g( ~% Z; k' O
   ! g: i6 |/ R( L
   沙声是声带肌肉受过损害,声带震动的效果不能一致,两声带的边缘不平滑,因而不能紧闭而有漏气状所造成。这样的声音失去弹性,唱时发声沙哑。这就要注意唱的方法是否错误,有否过分用力。这种情形需要长期休息才能恢复常态。: N5 g5 n/ F* P1 @% D/ v- ~
   3 ]8 e: L8 f6 c; H8 r% S
   以上这些发声中常见的毛病,在自习者或在缺乏经验的声乐老师指导下,常易患上,且成为习惯。这些不易改掉的毛病,都是由于呼吸和发声的错误方法所致.假如发现有这些毛病,必须注意逐渐纠正。否则,你的歌声必不会动人,更不要幻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声乐家了。
$ q+ E. ^2 I: r5 v   * i/ c0 x- E% N  h
   矫正这些毛病,首先要让发音器官休息一个时期。在这时期内,要绝对休息,不要唱歌,连吹口哨,耳语也不可。因为你一唱歌,或是运用发音器官,这些毛病就无从纠正。休息一个时期后,再循序渐进地学习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法
. b1 S1 a* C+ r7 Y4 v# n" ]* w* E, o, y& I* C
声乐教学中的病声纠正 $ y# S6 H9 @5 h1 ?9 J

# i" Z4 s+ G% ^/ q$ ]
; m" g# y# j% Z+ p1 U; ?% f8 [3 g学生在学习声乐时,由于各种原因,养成不良歌唱习惯,久之形成病声。病声纠正是每个声乐教师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1 ]- z% N) c4 e" R/ b病声大致分为二类,第一类是以前训练方法不得当,破坏了嗓音机能。常见的情况是:1)喉头开得过大,声带闭合不好;2)过分挤压喉头,发出挤音、卡音。第二类是到二三年级以后,突然发生音唱不准。这种现象往往伴随着曲目难度的提高而愈来愈频繁。
5 T( r2 ^3 p, C3 ~+ Y% ~) [7 w无论是喉头开得过大,还是挤压喉头,说到底都是气息不好造成的。由于气息不好,找不到正确的支点,就只能用嗓子着力。在训练中如果不注意气息,开也罢,闭也罢,最终只能舍本求末,越练越错以至不能自拔,呼吸作为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共鸣腔体扩大和美化形成动听歌声——任何一个受过声乐训练的人都懂这些基本声乐理论。9 O# t7 i; J7 K: R- ]5 u
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这些理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要的是加强气息训练,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
: X6 h: m; u1 \. m! b保持在吸气的状态下唱歌:气息吸在腰带的周围,要练习保持气息、控制吸气的速度,简言之:全身放松,口鼻同时缓缓吸气,稍稍保持一会儿,均匀地呼出,然后再放松。这些说起来简单,学生要经常练习,反复体会、实践,最终成为他们的下意识动作。其次,用u母音开始练声。使用u母音的好处是它容易使气束集中,便于协调气息和共鸣腔体之间的关系。在u母音练习好的基础上再开发其它母音,这样使得学生易于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在练声中,开始用三度或五度的练声曲,由浅入深,逐步使学生在学习发声技巧的同时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起歌唱的信心。还可以开始用半声方法练声,让每一个声音都控制在气息的状态下发声,由于这些学生歌唱机能都受过不同程度的腋坏,如放声歌唱的话,势必难于摆脱以前错误的发声方法,实际上,半声与全声的区别只是气息量大小的问题,发声方法是一样的。半声方法不仅有利于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对声音控制和学习演唱高难度技巧的曲目也有十分的好处。1997年5月,美国马里兰大学艺术系主任B.Carmen教授在中国音乐学院讲学时介绍了她的练声方法,他的练声法就是半声练声法。按上面谈到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去掉了开喉头和挤喉头的错误发声方法,学会了正确地歌唱。有个声音只剩下三个半音的学生,曾经被一些声乐名家判了“死刑”。经过二年的训练后,就能够演唱较难曲目并顺利毕业。. |) W% ?7 }* t+ P& w. O: C0 ?
对于第二类病声问题:主要是气息控制的不好(天生音不准的人是进不了音乐学院的)。气息过猛,声音就会偏高;气息没保持住,音往往偏低。通常这些学生使用气息都不均匀,摇摆不定,因此,他们何时声音偏高何是声音偏低无规律可循,对这类学生,除了加强气息训练外,还要在曲目的选择上下功夫。音乐学院声乐专业学生演唱的曲目大致可分为咏叹调和艺术歌曲。咏叹调往往声音色彩丰富,力度变化很大。艺术歌曲为了表现诗的意境则更多地强调声音的控制,其力度变化较平缓。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片面地追求演唱效果,将学生演唱曲目安排的重头放在咏叹调上,忽视艺术歌曲的训练。正是由于这点,有些学生过于追求声音的力度,又没注意呼吸,便出现音不准的现象。这就要从一些歌词不是特别密集的艺术歌曲开始。如舒伯特的《西尔维亚》,《图勒王》,勃拉姆斯的《萨福颂》,中国古曲《阳关三叠》、《思乡》等。另外要让她们准确地理解歌词的内容,然后启发她们尽力去想象歌唱的感觉有意识半声、柔美地歌唱,直到达到要求再放声歌唱。这是低声吟唱法,就象低声吟诗一样。到三年级,再加大艺术歌曲曲目的难度,这样的曲目有:勃拉姆斯的《五月之夜》,福列的《在水边》、《月光》等。这时也可以上套曲,如舒曼的《妇女恋爱与生活》。演唱艺术歌曲还有一个好处,由于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密不可分,变化音比较多,经常转调,学生必须熟记钢琴伴奏的旋律、和声结构。,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音乐的线条,学会了均匀地分配气息量,而且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试唱练耳水平,一举两得。通过大量有选择的艺术歌曲的训练,学生大都能解决音唱不准的问题,到毕业时,他们的演唱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高难度的咏叹调还是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歌曲,都能高质量地完成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0-26 15:27 , Processed in 1.117669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