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知识——旋律学0 k+ F: Q( f; i# Q4 L
0 H0 j& T7 M% y( ?7 }! Z6 C$ ?( G 6 H: D; E: t: H6 X
5 o) u0 T' x6 Z. @% p
我们的感官可以很容易地分为两个部分,这些感官的功能在的程度上是并行不悖的。高价值的感官部分包括视学和听觉;低价值的感官部分包括嗅觉、味觉和触沉。当然,反应的强烈、灵敏和迅速在低价值的感官部分也可以达到至善至美的高度;这是通过共有的“感觉性”“感觉器”或者通过特殊的训练来达到的。因此,盲人的触觉的反应特别强,化学家的嗅觉和味觉特别灵敏。但是,我们嗅闻气味,始终离不开嗅觉,要尝食物,始终离不开味觉;所不同的只是方式、反应的灵敏以及感官本身的舒适或不快,而不是它的性质和它的本质。 ( N7 d" z1 g9 o: p6 A8 K* `
! S) I. I9 t A' w 这在高价值的感官中就迥然不同了。
2 ^ E, C4 P; s. t5 C% ^! m 目这所及是三重的。
+ I [) j( t/ `# O# O1 f1 z 在这里,线条首先是视觉印象最简单的形式。说最简单,是因为它是单维延伸的最基本形式。多维延伸是作为面积和体积的印象呈现在眼前的。
: U/ |' l' m& R; b ' b. t# t( \4 @; _1 _
与线条的印象相反,面积和体积的综合印象对眼睛来说首先既统一,又有区别的。人体的视觉器官、视网膜所接受的图象不是线条,而是面积,这确是事实。但是,如果我们要区别一下面积和体积,就只有通过视学与触觉的有机结合,视沉在人体器官中起直接作用,触觉则起间接与辅助作用。如果没有这样各处的习惯功能,我们的身体和我们周围其它物体的图象在镜子的平面前就不可能立体地呈现,我们也不会感到它是个立体图象。经过反复观察,那些经过手术治疗后重见光明的天生盲人要辨别球体和圆形,是需要很和时间的。因为他们首先要学会处理好他们所不熟悉的视觉和触觉的关系。 s7 a) B. l5 x! j, [: |6 p
- [, {$ w( s. G x6 }; N 作为第三者的颜色的印象是与线条和面积的印象结合在一丐的。这种视觉印象的特性是根本不同的,因为它不再与延伸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了。
7 n: E* z. P% q" @ a2 l7 V# m9 t # K# J3 Y5 N4 q( J9 y2 p' B
我们如果用时间的概念代替空间的概念,那么,感官的三个同一性部分也地一切听觉的概念。当我们听到火车头长鸣的汽笛声时,得到的是听觉和线性印象,而且是一条直线的印象;当这个汽笛声忽高包低的时候,唤起的是曲线的印象。
1 Q6 m) ~' _1 Z# o5 w1 V5 f
- E2 z+ z; o2 d5 H : w8 E; L+ ^' S! r
从我们的记忆中,我们知道这种经常听到的火车头的汽笛声在接近尾时降低了,它在不确定的音列中似乎是下行的,所唤起的印象是抛物线的。每个人都会回忆起这种感觉。 0 E+ n3 r4 H) l! _3 a
! C4 p2 Q. q- H9 E
, a) ~- n* {* i @" Y% S& f! s 从几何学中我们知道,两条相交的直线,也就是从一个端点出发,朝不同的方向延伸出去的直线,显示出一种图形,我们称之为角度。这种图形位于线条与面积之间;它不再是线条,也不是面积,因为面积还得增加第三条直线,与这两条直线相交(可以忽略曲线面积,因为它可归诸于直线面积)。 c5 }# p8 y, b. ~
& H3 ]) f% ^) p
现在转到声学上来: / G3 d, D5 g2 G# J+ H l
两个同一时间发出,也就是同时奏出的音的直线(音响)与两条从同一个空音点出发的直线相符。我们把这种音的角度称为音程。
9 P9 w: A! q. ~4 W2 j V 如果我拿着一个圆规,把它的两只脚折叠起来,得到的角度是零度,这个角度与同度音的角度(音程)相符。 0 T. l* D8 O; i
X( K0 S- O5 b) i 我现在把圆远见的一只脚慢慢地抬到位于水平线上的另一只脚的上方,我们就产生了角度的概念,这种概念是通过两个不同的感官作为两个不同的入口进入我的意识的,它在这两个感官中几乎是与它的感觉特性同时产生的。 0 L) J8 y/ U- w4 G
% E5 m( M; n/ `3 _+ H$ f
6 [/ G# G \' l+ Y! o) N, O 我用上述这种方法达到纯五度,在我的感觉中就引起了直角的概念。如果我不是同时,而是相继奏出这个音程的音,那么,在上行的音程中,我得到的是一个物体由下直升而上的感觉,在下行的音程中,得到的是一个物体自然向下的感觉。 2 L9 F. U* M% \
( G \/ e/ n* T' p; k 从直角出发继续弹奏,同时把圆远见拉成平角,我在音程上得到的听觉角度是180度,也就是八度音程。 ) l: r& m/ O1 L% O( r. I% I& T: N4 w9 o% m
我感到,这两种概念恰好是一条从固定的端点出发,朝同一方向延伸的直线的延长。 ) { z6 I0 _1 r( s6 ?
所谓(和声的)音程的转位,与补角的概念相符。 : t* Q4 r6 p) y( r9 e9 k* q
/ m" M7 N! w$ I+ W; E2 g( U3 B+ `$ G2 D
正如一个光学角度意味着一个面积的开端一样,这个面积的一个方向已经确定,另一个方向还没有确定,直到啬了一条或几条直线之后,它才有了明确的界限,同样,同向的封闭音程通过增加一条或几条相交的(也就是说,同时奏出的)音韵直线,就构成了明确的、确定的听觉面积感,我们把这种感觉称为和声。
# a X9 X. B4 Q0 s* o4 H4 F7 Q $ E8 A# m2 L4 R* k
. i O* ^! J B) F
一个面积的形成至少需要三条相交的直线,一个和声的产生至少需要三个同时奏出的不同的音。角度是线条与面积之间的媒介,音程是音与和声之间的媒介。这样,我们的听觉就具备了与线条和面积的印象相似的东西。视觉对颜色的感官印象与听觉对音色的感觉印象是相符的。这种印象就它的本意来说是与线条和面积有本质区别的;正如除了在空音里可见的线条与面积以外,颜色是作为艺术的质量而出现的一样,除了时间上听得出的线条与面积,旋律与和声以外,作为特殊的感觉质量而出现的。 1 d0 {) S; Y7 P$ y% B: L
% V5 V* j* I' X) m* w9 H
! y2 z9 v3 A" X* q* o, u 艺术中并行不悖的现象是相当广泛的;正如现代绘画日益从素描倾向于彩色一样,我们时代的音乐也明显地显示出音的色彩对线条施以影响的倾向。亨德尔、海顿、莫扎特,但主要是巴赫,都是线条大师;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巴勒和施特劳斯(当然不仅仅是他们)都是色彩大师。 2 P# `' Q0 L: _% Q7 R4 [
( a6 ` ^: p; e' Z. ~: h / e1 v5 @* \" i) e$ S/ f3 y/ d0 b
在现代大师中,巴克斯·雷格尔是唯一的一个——尽管他进行了庞大的音响幻想的实验——继续发展了巴赫式线条的大师。法国画家尔有句格言:素描是绘画的良知,我们可以解释成:雷格尔是位现代作曲家,他的良知最为清醒;直接了当地说:他是现代音乐的良知。
) s( t, X3 }/ {* k) j ' o; o: G- ]4 o; b4 U0 l
( Y8 _: p0 c% @' \; M0 C
迄今为止,在研究音乐构成的理论学科中,和声学占有最广阔的天地。配器法的工作对象是色彩,对位法的工作对象是相互渗透的线条和面积,是始终受到和声线性乐音的运动。直到这里,还没有概括地论述过纯线性乐音的现象,纯旋律的本质,但是,我认为,就其本质来说,上述这种论述是完全适用于它的。 + L, O* K$ ^$ N( _3 c$ P3 q; z
$ y/ n4 a8 Q* p 第一章 和弦新论7 a F' N4 ]' Q5 K) K
. s0 d3 [4 f6 S! v4 J& B; U
传统和声学把所有的和弦都归为三度关系来解释,并且力求和声进行的完美和规范。但是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爵士音乐的和声已经高度复杂化和自由化,三度叠置虽然仍是和弦构成的基本原则,但已不是重要的解释手段。这年头可以这样说:把几个音合在一起发音就构成和弦。和声的进行是否规范属于次要问题,平行五,八度的错误基本上不予考虑。唯一的准则是:听起来是否舒服,到位。爵士音乐中复杂的加音和弦几乎使你分不清和弦的功能性,布鲁斯和弦同名大小调搅和在一起,莫名其妙的模进进行很难用经典的和声理论来解释。我们现在就进入现代和弦的奇妙世界。 # A& A' C! x4 O6 E* _( j
- Y# o | C# \) j5 D# G 第二章 和弦标记 0 [0 P |. t+ Z. k5 ~- B
' q1 H4 ^' H$ }! z- ]6 B9 f2 V" { 本教程采用字母和弦标记法来表示和弦。这是流行音乐中通用的标记法,把它和级数标记法结合使用会感到很方便,能使你很透彻地领悟到不同调的和弦的相互微妙的关系,好象你的脑子里就有一张和弦表。下面我们就来熟悉这个标记法。 , b( C4 Y' J7 v* R! h3 M
" G3 j4 q3 i# H1 T
W4 ^/ C) f) Q# f# I( @" d. U0 k
1、大三和弦:根音与三音是大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来表示,如DO,MI,SOL和弦用C表示,FA,LA,DO和弦用F表示,降MI,SOL,降SI就用Eb表示,升FA,升LA,升DOL用F#表示。
6 ], C) N! x7 t! r + O' ^' F, S5 t7 ~
% M, j) S+ v1 ]; k
2、小三和弦:根音与三音是小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小写m表示,如RE,FA,LA和弦用Dm表示,MI,SOL,SI和弦用Em表示,降MI,降SOL,降SI用Ebm表示。
, y4 L; r% J7 j, Z 6 E) v, S+ L7 v( }
6 B( W3 H% B1 ^! F/ N7 v9 N; Q
3、增三和弦: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都是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aug或加一个“+”。如DO,MI,升SOL和弦表示为Caug或C+,FA,LA,升DO和弦表示为Faug或F+。 . K! @: ?; X1 a0 H2 B0 ~
) f4 ~" Y7 \7 Y 7 W0 [: s$ Z8 Z% w( B6 r# U x
4、减三和弦: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都是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dim或一个“-”。如RE,FA,降LA,表示为Ddim或D-,升DO,MI,SOL表示为#Cdim或#C-。
7 N4 H/ E& d$ p " t9 x9 x- s. K% o& [9 u* z
" r; c; @# d, T) V0 W9 j 5、大小七和弦:在大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7”即可,如SOL,SI,RE,FA和弦用G7表示,LA,S升DOL,MI,SOL用A7表示。
`' `3 c9 C7 D+ k $ J0 M- ?6 u9 O' y* d
8 Q- }) T* D; a& E. F: H2 z 6、大大七和弦:在大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aj7表示,如DO,MI,SOL,SI和弦表示为Cmaj7,降SI,RE,FA,LA和弦表示为Bbmaj7.
+ n5 _$ Z4 p8 K ; I+ F# L0 @1 ^8 v0 _
% P& X! s* O4 D
7、小小七和弦:在小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7”表示。如LA,DO,MI,SOL和弦表示为Am7,RE,FA,LA,DO和弦表示为Dm7.
8 D s# G6 x: K$ r% y
& x8 x1 B7 d5 T" k2 Y2 [! ^! h5 z
% z& ?5 ]# |" K" j' G( f# J& N 8、小大七和弦:在小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M7表示,如DO,降MI,SOL,SI和弦表示为CmM7,LA,DO,MI,升SOL表示为AmM7.
% s; Q3 y* f0 ^) K 0 i' S/ V/ ?" f- ~5 L* U, G
7 ?1 n' |& U, y/ X
9、减七和弦:在减三和弦的基础上再加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dim7表示,如SI,RE,FA,降LA和弦表示为Bdim7,LA,DO,降MI,降SOL表示为Adim7.
5 U% i. u: U8 K 7 Z( p# Q* x; P" B) r, b
2 f! H3 z2 x+ E9 z
10、半减七和弦:在减三和弦的基础上再加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7-5表示,如SI,RE,FA,LA和弦表示为Bm7-5,升FA,LA,DO,ME和弦表示为#Fm7-5.
/ x% u" ?; l" D: k; t) \ 0 n# x& ~5 h" ^3 D5 m8 e; e
! F3 O; F& n. u: s8 l# A4 r
11、加音和弦:它是指在一个以三度关系为基础的和弦上加上其它音,如加入六度音,九度音,四度音等,标记法为将这个加音的度数写于原和弦的右边,如DO,MI,SOL,LA和弦可标为C6,(LA是基于C和弦的加音),FA,LA,DO,SOL和弦可标为F9。但要注意的是,加四音和弦的写法有规定,要写sus4,并且要省去原和弦的三音,否则三音和四度音一起响会很尖锐。如DO,FA,SOL和弦标记为Csus4.(C和弦省三音加四度音)。加音以6,9,4度为多数。另外,有更复杂的理论把加音与多音和弦分开来,如FA,LA,DO,SOL和弦应标为Fadd9,而标为F9会被认为是FA,LA,DO,MI,SOL和弦。不过这只是理论而已,一般情况下用简单的加音标记法就可以让别人明白你的意思。
4 U& W( R! \* _0 B- U
/ s2 u+ P( u" n5 h: s 4 |) ]" F, V. J
12、指定和弦根音:就是在演奏该和弦是,不弹它本身的根音而根据标记弹奏。如C/G,表示演奏该和弦时把G音置于最低音。Dm/G表示演奏Dm时把G音置于最低音。也可以用On*表示同样意思,如F9OnD,实际演奏的是RE,FA,LA,DO,SOL。很明显,这种标记法可以用来表示和弦的转位。
( |2 X8 W2 `1 H 第三章 各级和弦的功能
2 ~: A+ r" Q- X) ^
/ q) @$ p& \, S 流行音乐中一般只讲大调的和弦而很少把小调单独作为一种调式重新定义和弦,因为流行音乐中关系大小调和弦共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用经典和声学解释会颠来倒去搞不清。 * p8 R3 W9 p) y
2 H* G8 l4 u3 R6 y0 X. L1 S
' f+ G3 O4 m) _2 ^ 下面我们用C大调来举例。基本和弦共7个:C,Dm,Em,F,G,Am,Bdim.分别是1,2,3,4,5,6,7级和弦。1,4,5称正三和弦,2,3,6称副三和弦。7级和弦在流行音乐中极为少用。1级和弦也称主和弦,4级和弦也下属和弦,5级和弦也称属和弦。接下来是每个和弦的属性,很重要哦!
; q# L: ?/ O6 P7 d) Q, F% h
. S( I" ]" G/ ~0 }3 n8 \ ! S. p' y- {9 c) i7 |9 S
C,即1级和弦,是用来明确调性的。一般大调的歌曲都以它开始,也以它结束。不过在曲子的中间可以尽量少用主和弦,否则老是给人以终止感,乐曲的进行也会很硬。
A% o& R6 j5 l. w2 k8 ^
8 c8 l2 K1 B. ? i
: ]' Z- B/ | v+ Y Dm,即2级和弦,是一个很柔和的和弦,它的最重要用途就是放在属和弦即5级和弦之前。而5级和弦则自然要回到1级和弦,所以很容易就形成了2-5-1的进行。这是一个极其常用的进行。 * F7 h) m2 M# Y/ N% c9 I) w% `8 t
6 S1 z9 d9 _1 G6 C5 h, ]. k9 x6 l
' ^9 q' r1 N" E Em,即3级和弦,也是一个十分柔和的和弦。音乐的进行中有了她马上就会变得柔美而略带忧伤。1-3-4的进行,也即在C大调中的C-Em-F是一个很常用的进行。乐曲中本来用1级和弦的地方有时可以考虑换成3级和弦,音乐立即就不强硬了。港台音乐中这种手法很常用。
1 |, v9 p& y8 N( Q4 { 7 a0 |5 [( ?* ^& b! J
% I0 h4 {# L# F) b" U$ s8 j: j( L6 [
F,即4级和弦,大调中的又一正三和弦,属于骨干和弦之一。它十分明亮,让人感觉心胸开阔,有一种一下子“飞”起来的感觉。我们听到的美国乡村乐和描写西部大草原和大峡谷的歌曲都使用4级和弦来表现。1级和弦后面跟4级与跟3级和弦是绝对不同的。 ; R: O8 b6 p4 u' A7 P9 P: N1 |1 P& k# v
+ P1 B- y0 ?$ l6 p$ H$ b & D3 w7 Z( r, g2 ], N( N! b
G,即5级和弦,大调中的第三个正三和弦,任何一首歌曲都不可缺少。它起着对主和弦支撑的作用。乐曲的终止感就是由5-1这样的进行产生的。当然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欧美音乐中不使用5-1终止的歌曲也很多,这正是流行音乐的特色,但5级和弦作为音乐的骨架和弦仍然不可动摇。 % e2 O4 U* t9 G- Z
* C8 @: x5 k$ B6 k0 p9 s' g , V- B1 B, M- i$ J2 Z9 I
Am,即6级和弦,一个中性的和弦,如果把它作为主和弦那就是小调了。歌曲肯定会变得忧郁,悲伤。如果6级和弦出现在大调中的某些部分,那它起到的就是连接不同和弦的作用。6级和弦象一座桥,它前面可以接几乎所有的和弦,后面也是如此。它可以是和弦的进行连贯,不呆板。1-6-4-5是极为常用的进行,事实上就用这四个和弦就可以写歌了。
2 c4 m5 Q" }6 u. p( ^; |7 T ( ]) s% ` r' U8 @' }1 e
! S7 C( m' J3 l- b& \( w; I Bdim,即7级和弦,在流行音乐中很少用。因为它是减三和弦,有一种向里收缩的紧张感,一般只在某些特定进行中使用,或是为了根音的流动而使用。 ; _% e7 s9 L! q! T2 T& t
" Y% D; b. l. t$ q b 7 ?9 k) P7 J1 @$ I) u, l
在了解了上述和弦的属性之后,大家就可以尝试为歌曲配和弦了。不过这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能否配出基本正确的和弦不是寥寥文字可以教会的,也不是本教程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配置出更好更优美的和弦,我们不该停留在对与不对的层次上。就我个人经验而说,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几点,那你就向编曲大师跨出了关键一步: " q; P i9 m( W, A$ o T. C
9 o4 x; Y) K8 O x
1,能在一遍内听出歌曲的基本调内和弦(即1,2,3,4,5,6,7级和弦) z& g; A$ T, a: y% |2 z* b
2,对歌曲常用的离调和弦比较敏感,一般也应当在1到2遍内分辨出其离调和弦。
j. Z1 I. h$ y) {0 Y5 v 3,看乐谱上的和弦可以想象出其音响效果,如果别人演奏错误,能马上察觉。
0 c3 W$ M* q2 ~* k 4,看一条单旋律,不用任何乐器,在心里能为它配和弦。 r# K3 _$ ]# w0 [
我们现在的流行音乐体系是纯西方的,旋律与和声地位同等重要。如果对和声不进行系统的研究,是难以制作出优秀的现代音乐作品的。 r N. R) A$ P# U( d; B: @; \- V' C$ o
第四章 各级变化和弦
8 T+ u9 N. T( }$ a, m- V' Q# f' X
1 D9 @2 T. z! j7 H, x7 D+ a8 ?& h9 M 接下来我们要为歌曲配置更优美的和弦,使音乐更流畅。这就要用到各种变化和弦。关于变化和弦在经典和声学里有复杂的一套理论,这些理论是有实际意义的,但是对于那些没有系统学习过和声学的人来说,如果一开始就被灌输有关离调的系列理论,恐怕没有多少人可以正确理解。所以在本教程中,我采用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说法,关于离调和弦等内容的正确涵义会在以后写明。
3 o" t( H3 _* `3 S 注:所有和弦转位都沿用传统名称,第一转位称六和弦,第二转位称四六和弦。 , o; F8 D+ X8 e; q+ Q
1,主四六和弦(K46和弦) ( z9 ?( T P+ W1 U9 R% Q
6 j$ |* L, P4 o, ~
这是一个在古典音乐中很常用的和弦,但它在流行音乐中仍然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的形式是主和弦的第二转位,以C大调举例就是C/G和弦,即5-1-3和弦。这种和弦的特点是,虽然算是主和弦,但因为它以SOL为根音,所以一点也不稳定,有着极强的向属和弦去的倾向。试验一下,如果一首大调歌曲结束时贝司手不弹DO音而弹SOL音,你肯定会感觉很奇怪,你会觉得这首歌曲根本就没有结束。这充分体现了主四六和弦的不稳定性。因此在编曲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如果有一首歌曲的结尾是C-G7-C(这可是很常用的结尾哦)我们就可以改为C/G-G7-C。由于C/G(主四六和弦)倾向与属和弦G7,而属和弦G7又倾向于主和弦,这样从C/G开始一系列的和弦都顺着它的倾向性行进,音乐就变得流畅了。在古典音乐中,C/G-G7-C的进行是最经典的终止式。 1 S/ {& X8 C0 f
& q- L% m6 T$ ]* `* D8 G% |
2,二级六和弦
, q. P# \, \+ j8 J4 T6 N' O5 X: b - B9 G& N( Z6 W8 z
二级六和弦是二级和弦的第一转位,在C大调中是Dm/F。它的构成音是FA,LA,RE。大家会发现它与F和弦(四级和弦)只差一个音,前者是FA,LA,RE,后者是FA,LA,DO。所以,二级六和弦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四级和弦的一个替代品,也就是说某些地方本来用的是四级和弦,现在就可以用二级六和弦代替,C大调中就是用Dm/F代替F和弦。二级六和弦保持了二级和弦柔和的特性,不象四级和弦那么硬,也没有强烈的“飞”起来的感觉,所以如果你想要使1-4级的进行不要那么强硬,但又要保证有1-4级进行的和声效果,你就可以用二级六和弦代替四级和弦。如果大家听过电影《红河谷》的主题曲,它的第二个和弦就是二级六和弦,而这个地方的和弦功能和听上去的感觉实际上是四级的,这就对了!这就是二级六和弦要达到的效果。 0 {$ p0 I* k: P& g
0 D1 r) ^. O% s4 U
3,大二级和弦 . a |0 f9 u) _ i4 m5 ~; N6 l
7 ^' c! h# U. m- b3 t' x
这实际上是一个离调和弦,不过在这里我不从这个角度去说明问题。大二级和弦就是升高三音的二级和弦,在C大调里是2,#4,6和弦。它的特点就是强烈倾向于属和弦(五级和弦),也就是在C大调里构成D-G的进行。在前面介绍二级和弦时我曾提到二级和弦最重要的用途是置于5级和弦前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大二级和弦是增强了小二级和弦向属和弦的倾向性。在C大调中就是用D-G7代替Dm-G7。在歌曲的适当位置使用这种代替手段效果是十分好的。但是要注意,歌曲的旋律音如果是FA(首调)则不能这样代替,因为这会构成与和弦#4的小二度冲突,十分尖锐刺耳。邓丽君的许多歌曲及那个年代的许多歌曲(如《今宵多珍重》)都会在属和弦前使用大二级和弦,大家可以去仔细地分辨一下。另外,和所有的离调和弦一样,大二级和弦也可以扩展成七和弦,C大调里是D7和弦,2,#4,6,1。它的和弦性质和D和弦是一样的,只不过音响更丰富些。
! F& M" ]1 u$ _4 c2 M% I
% g+ M! k$ M1 Y/ J 4,大三级和弦 " _0 V$ f6 L/ u: N9 N& e; l9 E% x1 x% }
% N6 g1 w2 v/ d 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在C大调里是E和弦,3-#5-7。是由三级和弦Em升高三音形成。它倾向于六级和弦Am.也就是在C大调里构成E-Am的进行。它实际上也是Em到Am进行的强化。和前面一样,我们可以用E-Am代替Em到Am,但仍要注意,如果旋律音是SOL,就不能这样代替,因为SOL会与和弦里的#5冲突。有一首老歌叫《我家在那里》就使用了大三级和弦。有首圣诞歌曲就连续使用了大二级和弦和大三级和弦。另外,和所有的离调和弦一样,大三级和弦也可以扩展成七和弦,C大调里是E7和弦,3-#5-7-2。它的和弦性质和E和弦是一样的。 7 d0 \- c# }" V: C0 ^) z( v. ?
) ^% Q& l: s- n4 i- h 5,大六级和弦 7 j; l' M: D j
6 H' m. q/ m+ Q% l E( F$ W
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而且这是一个很常用的和弦,它的“离调感”十分远,所以能制造出很动听的效果。在C大调中是A或A7和弦(和其他离调和弦一样,它可以扩展成七和弦)它强烈倾向于二级Dm和弦,这样就在C大调中形成A(A7)-Dm的进行。这可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进行,它不仅可以代替Am到Dm的进行,还可以代替其他和弦到Dm的进行。只要你的旋律中带有6,#1,3,5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音,你就可以使用这个进行。它是用来强调和声在音乐中作用的最好例子。看一下: , X8 I( A8 b+ N x
3 - 4 | 2 - - | ) y; @ {+ i1 b) y! @
这个例子,如果你想在第二小节配置Dm和弦,那么前一小节用什么好呢?Am可以,Em也可以,但它们都不是最好的,试过用A(A7)吗?那将会是一种新鲜的感觉。这种和弦手法在流行音乐中被广泛应用,邓丽君的歌曲《爱的箴言》就使用了该和弦,著名的圣诞歌曲(Hark! ! ^& [& w- G1 O1 _1 z5 n
the herald angels # M$ [/ b& m& ]# U1 j8 b" ^0 \
sing)全曲多次使用该和弦。这个和弦十分有色彩,恰当的使用肯定可以使你配置的歌曲和弦及伴奏比原来丰富得多。当然仍旧要注意,不要在旋律音为DO时使用该和弦,因为它会与和弦的#1音冲突。 ) p3 ], {/ t2 G6 E; U% D# }" H
$ w* I9 f1 ]0 p/ _
6,一级七和弦
5 b1 c s' W9 F6 g( S3 e. v5 S
: ^8 ?( r+ r- W1 P: O 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一级七和弦在C大调里就是C7和弦,1-3-5-b7,看清楚了,这是一个大小七和弦,是降SI而不是还原SI,在其他调里可不要搞错了。它的用处就是置于四级和弦前面,一级七和弦有强烈的倾向于四级和弦的特性,又由于它本身属于主和弦系列,所以如果我们使用了一级到四级的和弦进行,就可以在这两个和弦当中插入一个一级七和弦,形成C-C7-F的自然进行。有一首英文老歌就使用了该和弦。
' ?$ D& {8 W9 Y$ |' {7 j8 z3 V ; a1 o& ?! P' P2 I& r5 x
7,小四级和弦 & t0 f0 E. b, j; G* l
' Y9 ~2 `& r. |7 r
大调中,四级和弦应当是大三和弦,但有时侯我们也会使用它的降三音形式,就形成了小四级。它的最有效作用是置于四级和主和弦之间,也就是在C大调形成F-Fm-C的进行,小四级当然是一个小三和弦,它的加入会使音乐突然变得忧伤,所以它不但可以置于四级和主和弦之间,而且可以直接加在乐曲中的某个部分。著名的(雪绒花)在最后结尾时,就使用了小四级和弦。很多港台流行歌曲也使用小四级来表现忧伤与失落。
3 {, H; t' v( E6 U2 b/ m
3 R8 |' Z) @% L+ Y 8,五级增三和弦 ) s- b* T9 k1 Z9 {/ Y- _0 u
?8 @ `3 X, F' ], B: n5 i 这个和弦不算很常用。它升高原来五级和弦的五音,变成增三和弦。在C大调中是Gaug(G+),这个和弦的用处是当一个乐句结束在属和弦上时,可以用五级增三和弦来代替五级和弦,增加意尤未尽的气氛,然后音乐稍作停留便又从主和弦开始,这种手段在爵士音乐中有着较多的应用。 & W4 F/ g$ f5 A" \, N% v
9 p% m6 G% X0 G. D T) V
9,降六级和弦 ! }7 H; e0 X9 R* j# ?7 u
/ I% T% S* g3 [ C 是一个常用的变化和弦,是大三和弦,在C大调中是bA和弦,b6-1-b3,降LA-DO-降MI。这个和弦看上去离C大调很远,确实如此,因为它只有一个音DO属于C大调自然音阶,嘻嘻,就是这个DO成为降六级最大的应用之处。因为绝大多数大调的歌曲都会结束在主音DO上(首调),我们可以利用降六级含有DO音,把降六级置于主和弦的前面,达到一种特殊的音响。在C大调中,如果本来是G7-C的终止,现在可以用G7-bA-C来替代,这样就能得到这样一种效果:旋律虽然保持是DO,但和弦是降六级-主和弦,非常有色彩。它可以烘托出那种宏伟,壮观的终止,不是属到主简单了事。
8 {0 _' X% t: g+ N6 K; h4 N
9 g& q0 E# V I4 U0 u( {# O 10,降七级和弦 + @& L2 X0 H( d& K2 @$ T
2 A/ B- T4 v: a/ V2 l' E5 v
+ D2 ?5 [% [$ x
这也是一个用得不算太多的变化和弦,在C大调里是bE和弦,b3-5-b7,降MI-SOL-降SI,也是大三和弦。它离C大调也比较远,只有SOL是调内音,因此只有旋律出现SOL时,它才有考虑的可能。它适合在乐曲中起丰富色彩的作用,使用一下以后马上又回原调。这种和弦就一定要用得好,用得到位而不能滥用。有一首著名的英文老歌(《奔放的旋律》--“人鬼情未了”的插曲)后半段就用了一个降三级。: E/ K: P$ S' ~2 u* Y) a
免责声明:本栏目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方便更多的人了解音乐常识,并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有侵犯到您网站的行为,请立即通知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