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16|回复: 0

[编曲教程] 早期的组曲和奏鸣曲

[复制链接]

8175

积分

39

听众

1662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175
原创歌词 发表于 2014-1-17 10: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种简单的类型——二部形式和三部形式——在许多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的乐曲作品中常常加以扩大。声乐方面,三部形式首先有着强烈的影响。器乐方面则是二部形式。在我们讨论这两种古老的歌曲形式,怎样被采用于长大器乐曲乐章作为内部结构基础之前,我们要把“组曲”和“奏鸣曲”这两个术语先作一简单的解释。因为上述情况大量存在于这两类乐曲的乐章里面。7 [6 y+ V9 S9 y6 v( @' Z
1 B3 Q  d" j  ?! a
先说组曲,组曲差不多就是把几篇乐曲收集在一起,它们大部分都是舞曲。编选是依照拍子、速度和风格的对比效果为原则,而由一个共同的调把各曲统一起来,组曲的各个乐章彼此之间是很少或完全没有关联的,这情形正如同前奏曲和它的赋格曲;或者是现代交响乐中的各个乐章之间的关系。0 x% ]& Y( e) H$ X# O1 c$ s
' w  U" {! W; R7 p9 K' [* _
组曲乐章的数目并没有一定,各章曲调的排列也没有一定次序,只有“阿内曼德舞曲”(Allemande)常常是在最先,吉格舞曲(Gigue或jig)常常在最后,下列典型乐章,部分或全部可在任何一篇组曲中见到:
) W% H( b5 s/ e
( ?3 {/ r! m5 F: s* j3 _- ?阿内曼德(Allemande)普通拍子。很快的,性质平稳、流畅。3 R. X+ k7 G6 p% K, E0 U0 P

- y( p8 |' G8 m$ F+ J5 e库伦Couranfe(意大利式)三拍子。常是连续快速的八分音符或十大分音符。
" b, j: m/ X" O& v' a( k) F. G) j; [9 g$ s6 Q( y; H% x
库伦(Courante)(法兰西式)六四或三二拍子。或这两种拍子不规则地换用,不如意大利式那样活泼。# n/ ?+ r' r6 l8 S, h
5 Y% A2 R7 O0 E) [
小步舞曲(Minret)三四拍子。优美的但同时是高贵的,——一种宫廷舞曲。) y2 g+ }: L: K9 M2 g) {" Z

9 a' T( m7 P) K* l0 n沙拉班德(Sarabande)三四拍子。慢而高贵,常把一种简单的变化重复一次或两次,称之为“复式”。
( z2 k# G; R# @( u8 O: _$ J: W& x- e* `/ T& n
嘉禾舞曲(Gavotte)四四拍子。很快的,常常从小节的第三拍开始,这种乐曲常常随附有一篇仿风笛音调的米赛特舞曲(Musette)式的曲调。
6 n) v1 c6 {0 k# x7 m' S
6 S/ h* U" W0 e6 v- w布雷舞曲(Bourree)二二拍子。较嘉禾舞曲快,起始在小节的第四个四分音符。
: v. o% q0 V0 h6 k3 w7 }6 z, S' e0 b. A3 D3 t& {
吉格舞曲(Jig)吉格(Giga Gigue)是三八拍子或其他复拍子,很活泼,很热烈的性质。% c6 ^3 ]" U3 ]% _; @5 Q
! u0 B  A, C5 `- F
当然,时常还有许多种其他的舞曲形式被采用到组曲里,不过这些都不是这本册子所需要逐一说明的。有人常用“帕尔提塔”(Patita)和“奥尔德瑞”(Ordre)两术语当作组曲的同义词。; F8 O" A* [% k- Q8 U

+ e& L5 [# p- R/ E: g$ i其次是奏鸣曲,这术语在初期和后来意义上是极不相同,这在下面将要加以说明。起初它的意思只是表示一种“演奏的东西”,以别于“歌唱的东西”(Cantata)一般说包括四个乐章,(慢、快、慢、快)许多都是对位的性质,是直接从古老的歌曲“康佐那斯”(Canzonas)和“赋格”(fugue)曲引伸出来(见第八节)。
* Q7 T. e1 }( X" \8 K4 G. g. I" }' H+ R
关于“奏鸣曲”(Sonata)这术语,如果看一看葛罗夫音乐词典,便可以了解,它是不可能用少数几句话能够说明的。早期的奏鸣曲可以确切地说也是包括几个乐章的。它们是由二部形式或三部形式作成,虽然在风格或节奏方面不尽相似,但内部组织却非常相近。而“厅堂奏鸣曲”(Conata de Camera)是比“教堂奏鸣曲”(Sonata de Chiesa)在性质上较为轻快,这也是无可怀疑的事实。5 [5 }# s6 z9 O4 I

; T' |7 k& Z( C. t我们现在要说一说,在“组曲”和“奏鸣曲”中的乐章,它们是怎样把简单的二部形式和三部形式形成比民歌形式更为长大、更为雄辩的乐章的。
9 M4 O) e, i/ y8 D- q" q
0 V) }5 Q! u% G* ]- U2 ~在二部形式的乐章,第一件要说明的是调的系统。一个典型的二部形式乐章是分成为两个部分的,从有双纵线的地方划分开,每一半重复一次,前半开始在主调上,随之转调,结束在双纵线处,静止于最接近的关系调上——属调或关系大调(如果主调是小调)。后半开始在另外的新调上,然后再转调,比较自由地,最后回到原调并延续一个相当时间,以形成原调在乐章中的优势。
8 m3 k1 @. V' X+ |8 K) H5 n8 W7 T; y) U5 ^) ]5 z' D& f
这种调的结构的统一,目的是在加强主题材料的使用。它并不需要原原本本地重复,不过在后半开始的时候,常是引用前半开始的句子——巴赫这类的曲子,常是很好的例子。——直接的旋律的转位,最后的静止也常常是重用在双纵线结束时所用的静止,同时引入静止的短句也是同样。除此之外,还有前半节奏与旋律的外形轮廓,常常在后半中循环出现。如此,虽然主题并不原原本本地重复,前后两部分的长短也并不一样(后半包括更多的转调,所以往往较前半长),但全曲由此可得到一种平衡与协调。如果要把这形式用图表来解释,那末图形便是这样:——6 V" S1 E. F3 y) w$ X
+ }; H4 b( o" E2 k5 x1 [' i/ _
A1—B2∶‖∶A2—B13 Y. A3 L* B- ?# z, D

5 F6 r/ H5 ]" B8 k6 x( F数字是表示调,字母是表示旋律开始和结束的短句。: K! T+ Y( T2 i& M. s; y8 [- S

% D% \& e; B/ j* v- B: I+ U三部形式乐章。在调的安排和转调方面与二部形式乐章是相似的。一般的情形——用临时记号比用系统转调的多——是使用主题的材料。它的不同之处是在后半部。当循环又轮回到主题原调时,乐章开始的乐调也同时回转,在原调上全部或一部分予以重复。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23 05:59 , Processed in 0.96275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