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57|回复: 0

[编曲教程] 器乐曲的基本曲式

[复制链接]

8175

积分

39

听众

1662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175
原创歌词 发表于 2014-1-17 10: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heme)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并处于显著地位的旋律。它表现完整的或相对完整的乐思,为乐曲的核心。其形象鲜明、结构短小,是音乐发展的种子,它表达着一定的思想、性格、风格特征,是乐曲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它还具备一定的概括性,多半富于歌唱性,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记忆。优秀的音乐主题都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有的作品只有一个主题,更多的作品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代表不同性格并形成对比。主题常在乐曲开头出现,但有时它的全貌要在整个作品不断展开中才能显示出来。" x6 F# z3 `1 c2 [& H6 B

- W8 `9 u2 U) N( A 【曲式】(Form,musical)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 k5 M8 V9 R: T% e+ N2 w& V& t; B
   乐段的结构及一部曲式:乐段通常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由两个各有四小节(或八小节)的乐句组成的"乐段"(专称为"方整性的乐段")在器乐曲中最为常见。其特点是平衡、均称感强。一首乐曲仅由一个乐段构成的称"一部曲式"。8 P( e1 Q0 q; R  j. M. [& T
% ?+ G3 r3 Y+ h: v% k
 【二部曲式】由两个明显的乐段组成,前后两段互相对称或对比。其通常图式为A+B。这是乐曲的基本形式之一。+ g/ W! U( o6 ]4 J! |3 b

9 a: D5 }( M; l; D/ } 【三部曲式】由三个段落组成,其中第三段与第一段相同或基本相同,第二段具有对比性质,第三段带有再现性质。其图式为A+B+A。2 G( c" Y. q4 S

# J- M" E# n4 M4 B/ h. @ 【复三部曲式】三段式曲体的复杂化。其中有一段以上本身就是由二段体或三段体等构成。其图式有:A+B(a+b)+A等等。器乐曲中常采用此种曲式。4 Q/ r$ l' v. U
2 G; Q8 E: b& x# c9 R1 r
 【变奏曲式】(Variation form)先奏出一自成段落的主题,然后以一系列的主题变形(即变奏),使主题通过多次不同的变奏而得到多方面的发挥。其图式为: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少则三五次,多则数十次。变奏的主题,大都较优美动人。常有用变奏曲式写成的独立乐曲,也有用于奏鸣曲等大型乐曲中(通常用于慢乐意中),如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5 I$ K8 o& }+ Q. w3 ]
9 S1 v" \. y9 u, ^2 [* Q" I
 【回旋曲式】(Rondo form)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曲,十八世纪初叶法国古钢琴曲多用之。以一再反复的基本主题与若干各不相同的"插段"交替出现为原则。其图式为:A(基本主题)+B(第一插段)+A+C(第二插段)+A…。这种曲式适于表现活跃欢腾的情景,奏鸣曲、交响曲等大型乐曲的末乐章常用之,以热烈的气氛结束音乐。1 X$ B0 H3 S* }* n- n$ y0 p
. }- h3 e' p8 y3 P( l; U  a. L
 【奏鸣曲式】(Sonata form)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它欧洲十八世纪下半叶以来,各种大型器乐体裁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曲式。大多数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都运用"奏鸣曲式"写成,其结构大致如下:3 b4 P( {7 c" E( g
   奏鸣曲式总是用"快板"写的,所以在"奏鸣曲"(套曲)中的奏鸣曲式乐章,常被称为"快板乐章"。关于奏鸣曲式的三大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有人譬喻说:它的呈示部好象提出矛盾的、可争论的问题;展开部是进行讨论、甚至矛盾间互相斗争,再现部则急统一认识,作初步的结论;"结尾"(尾声)是总结。奏鸣曲式的这种"对比--发展--统一"的结构布局,很适用于用来表现复杂的、甚至戏剧性的内容,所以奏鸣曲式不但是"奏鸣曲"、"交响曲"和"协奏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乐章,而且管弦乐"序曲"与"交响诗"也常采用此曲式写成。
! `. j+ A7 u) u- |) E, x# V; D3 o9 T7 f% @: J1 [% {! k2 H& P
 【回旋奏鸣曲式】(Rondo sonata form)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它属于奏鸣曲式的一种变体,主要用于大型器乐套曲(奏鸣曲、重奏曲、交响曲、协奏曲)的最后乐章,有时也用于独立的器乐作品。其结构如下:
9 c: u6 i2 z( a$ l* U# x. X
8 @. Z6 a3 R  U- t$ T) {5 A* ? 【华彩乐段】(Cadenza)音乐术语。原指意大利正歌剧中咏叹调未尾处由独唱者即兴发挥的段落。后来在协奏曲的乐章末尾处也常插用此种段落,通常乐队暂停演奏,由独奏者充分发挥表演技巧。这部分演奏较自由,难度也较高,因而也较引人注目。华彩乐段最初由独奏即兴创作,后来,作曲者也开始写作,成为作品中的有机部分和独具特点的段落。
2 f; G5 ^( K; [  `8 ?
6 o$ J0 J& S+ \  g 【三声中部】(Trio)音乐术语,是指用三部曲式创作的圆舞曲、进行曲、谐谑曲或小步舞曲等的中部。其主要特点为:旋律流畅、风格柔美、换用新调,井与前后两部分形成对比。三声中部的名称由意大利文Trio(三重奏)演化而成。西欧古代器乐曲及舞曲的中间部分,常有Trio标记, 由三件乐器演奏,借以与前后两个由全体乐队演奏的音量相对比。/ s+ |8 b- a9 y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0-6 22:52 , Processed in 0.20963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