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词=内在情绪+外在联想
' W4 F9 j7 h1 d6 c9 r 内在情绪 由情绪(基本单位)间的转变 是作词的本质转变过程8 n, Y1 `. N8 F
8 |! m' R3 b4 e
情绪 是 最真善美 纯粹 强烈的情感 (灵魂的本真情感)4 k: ~% b# @% F: F, `- m
" d! y- O; ~5 Z5 L+ ] 情绪构成“思想”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思想成就人的伟大”
+ X1 U d. |- M E) V! `0 M/ m8 B6 M1 | r D/ V
思想追求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主题重大,思想深邃
9 X5 K1 L0 j' W# \1 R _ |8 Z/ c 外在联想 提升情绪到美的境界 是作词的外在转变过程0 w& b# i# e( h% B. a
$ }: {7 h( k' k$ b* J 联想 Z! i+ F& D) j! o' q) \. g
* z: S, [: M" E( B 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在外部特征和意义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并建立联系,以后只要其中一个事物出现,就会在头脑中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事物的出现,这便是联想。 一种观念的产生必伴以另一种与之相似的或相反的,或在过去经验中曾与之同时出现的观念的产生。! s, |8 D+ r$ v6 ?+ W- P
. \" G0 E9 J7 _5 E 联想的方法 联想是心理学家较早研究的一种心理现象,目前为止,人们总结出的一般性联想规律有四种,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M( Q4 v& S1 c4 c# z# B
% E! m% F6 J/ l7 l2 M& T+ y 四大联想律- _9 ?. j& \# }4 D. R/ [* Y
) L7 d) M3 U3 `( b
1)相似联想
0 v6 ~7 S+ Z% z4 m, I3 I 就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如:屎壳郎与耕作机。四川省有个姚岩松,他意外地发现屎壳郎能滚动一团比它自身重几十倍的泥土,却拉不动比那块轻得多的泥土。他曾开过几年拖拉机,他联想到:能不能学一学屎壳郎滚动土块的方法,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身动力的前面,而把拖拉机的动力犁放在后面呢?经过实验他设计除了犁耕工作部件前置、单履带行走的微型耕作机,以推动力代替牵引力,突破了传统的结构方式。5 g0 \: ^5 p2 j# R i
# ^! e: @+ w* m4 b9 V* m 2) 接近联想
1 \3 P5 r; B6 `3 z 是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如:苏东坡当年在杭州任地方官的时候,西湖的很多地段都已被泥沙淤积起来,成了当时所谓的‘葑田’。苏东坡多次巡视西湖,反复考虑如何加以疏浚,再现西湖美景。有一天,他想到,如果把从湖里挖上来的淤泥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既便利来往的游客,又能增添西湖的景点和秀美,多好啊。苏公妙计,一举数得。
" x8 R' i* T' B0 f% y, r/ Y0 F 3) 对比联想5 `' R% C3 B$ F0 [
是指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例如,由沙漠想到森林,由光明想到黑暗等。对比联想反映出事物间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事物在某—种共同特性中却又显示出比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比较强烈的对比。如红与黑都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引起的,这是共性;但前者是由于物体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而反射红光的结果,后者则是物体吸收了所有颜色的光的结果,这是个性。3 n7 @) M) \5 D+ K3 \3 K
4 W1 u9 I; j: @( R: N {) w 4) 因果联想8 E( T$ q( {9 F" V% `1 X
因果律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如:早上看到地面潮湿,会想到可能是夜间下过了雨。在广告中常用这种因果关系揭示某种商品可以满足消费的某种需要,把商品观念和需要观念联系起来,以突出产品的个性。
$ k0 R4 h' Y4 ]" }3 V. t 外在联想=联想+表达方式or表现手法
% a+ I) Z1 P2 J7 y" E$ C* U j6 D+ h- k& f: P! I! w) a. e
表达方式or表现手法
; D4 m F; u" m% G/ [1 \) w
2 N, f) y' P4 e" Q. n' Q- u 【表达方式】 分为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7 H0 t; V J( q; E: ]( h4 o7 y' l$ r) P- c' \7 o+ o- U- s
一篇词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 K; \1 ]6 J: J0 u2 t) s( V' T
- h' N/ Q! v/ Y) i: V! E9 w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8 v. k4 ]7 c8 N; p+ ~
【详解】
$ |; o V" d$ K6 O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述和交代。
) w3 `: V G [) B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及动作描写等. C2 n, k B/ [- c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v9 p/ d; S# @ q4 n' W8 C4 a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4 [1 x- k. f0 s- T" _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分类别,做比较,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引用.
5 E" \; Y0 u4 X4 z' |
C' Y r5 t0 x2 G 【表现手法】) H& O4 ?% N& e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 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欲扬先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