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07|回复: 0

[歌词创作] 青花瓷—兰亭序—伽蓝雨

[复制链接]

8175

积分

39

听众

1662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8175
原创歌词 发表于 2013-12-27 09: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花瓷》、《兰亭序》、《伽蓝雨》,其中《伽蓝雨》(又名《烟花易冷》)更是昨日才刚刚为歌迷所知。这三首歌的传承递进之处,不妨称之为方文山的爱情三部曲,也表达了真爱的三种境界。: Y1 e: C+ h2 q1 ?" |7 |
其关系主要如下:2 y' k( e, c2 {/ v+ |6 @& a8 \. c
青花瓷——爱—— 一曲描绘悠扬邂逅的嫣然恋曲之风
6 R0 N0 t3 N: d. j, _* S6 ]2 H兰亭序——恨—— 一幅陈诉凄美决绝的缠绵纠结之韵0 G- V9 ^! f1 o4 U* G# L$ U  L
伽蓝雨——等—— 一卷质问三世情缘的悱恻等待之经
9 ^$ F; e( W% M/ ?5 F# K, ^) |
2 o3 Q) J  n3 ~青花瓷•风——爱% V" e% w& K! E- Z5 c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4 g* u7 ?3 w# [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譬喻)! Y  W' s* Z. L: m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转化) 9 D3 {3 m  G+ \0 o' w7 B
     宣纸上 走笔至此搁一半
1 i$ m, A% @2 c+ r* N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转化) 0 T  ^( _: U1 X2 S4 `5 X/ k/ A$ S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譬喻)
9 ]$ b8 n% s. g6 T. T     你的美一缕(转品)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转化)
: V4 P! |5 [" c2 m$ u' \! d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 b$ _9 C, G( P) Q1 U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夸饰)! i% T* w6 i# p6 i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转化)
2 y" I0 g+ j( u. I/ Q% h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转品)' [4 Y. d9 D" }' o+ i( W& k# G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类迭)7 ?* _8 Z5 N9 D4 y+ }; e3 G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转化)6 h0 V$ m8 U9 ~1 h  S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1 k8 B3 s% X& T1 ]0 [2 i( Q: R
     你眼带笑意(上下两行形成倒装、譬喻的修辞关系)
1 z7 d) Q  k( l1 N$ E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摹写)/ J0 k% S3 y) z7 z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4 t8 ~( A$ z- w# Y5 x+ n* n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夸饰)的秘密- s& }/ R3 }) Q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譬喻)
: A' ~6 I- [! }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转化,摹写)
. ~/ f6 o9 [4 ?; ~% l6 b- O  _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上下两行三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类迭修辞)" K* l) g8 u1 |# `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转化)
" C. \: U8 I, F% V
3 K1 l+ }. i) b# I2 I2 h/ B关于青花瓷的乐评已经数不胜数。这里不再大幅赘述。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其三个“惹”字。文山在自评中,谈到“惹”。真可谓练字之精妙,多一分有余,少一分不足。正如男女之间对话“你为何惹我生气”,“惹”字,不同于“让”字等纯使动词汇,惹字包含着一种双方的意愿。即由一种主动或偶然的意图到两者的共鸣这种细微的转变。正如芭蕉“惹”雨,门环“惹”铜绿。芭蕉何曾会求雨?铜绿何曾求门环?我何曾求你?你为何惹我?可是若无雨,芭蕉的意境已丧失大半;若无铜绿,门环的沧桑之感也消之殆尽。故因缘生惹,因惹产来种种“果”。佛经之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正有此意。: X2 `, r7 {# g( @2 H
从炼字之说体会“惹”字之精妙。而从整首歌的中心来说,“惹”直接点明了男女之间的邂逅及相爱。刹那间的相爱,瞬间的无常。而整首歌也至此找到了词之“根”,前文的烟雨飘逸,月色结局也至此终于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只因一惹,才有了女子那嫣然一笑;只因路过江南小镇那一“惹”,才有了这整个爱情故事;只因匠心独运的那一惹,才有了点缀青花瓷的最美纹理。
) T( Q! Y5 ~% r( w# p单听青花瓷一歌,正首歌并无太多凄凉之意,而各种描绘的爱情也并没有很多纠结及怨恨在里面。曲如其名,词如其声,婉转动听而不失单纯,悠扬缠绵而不缺灵性。因为说到底,歌中描绘的是最简单最单纯的爱情,从邂逅到相爱,其中没有掺着着任何怨与纠结,也没有思考太多的未来。就算是词中所绘对于结局的思考和未来的等待,更多的被主人公们于初恋热恋之时的欣喜与青涩所掩盖。故听此歌时,不会给人太多忧伤,整个心也只会随韵律而动,不觉嘴边轻哼。思绪也单纯悠闲至极。顾欲求中国古典最柏拉图最单纯的爱情,请听《青花瓷》,整首歌就如同一件完美精致的工艺品,正如天然雕琢的爱情,晶莹剔透。带你走入绵绵不绝的江南水墨画中。
9 F( ?$ ~# T& ~3 |8 y& Q/ g/ w7 R9 ?: q% K( \. A- O# A' B2 W
若从中国古风而论,此歌虽名青花瓷,应为宋造,但更适合放于先秦诗三百的意境中去,幽苦如“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的唐诗以及怨恨如“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般的宋词不适合此歌的单纯清澈。故一曲“有美一人,贻我青花,爱而不见,思之如狂”此类的诠释改写更符合此曲的风韵。- I7 h; i! |. u5 y/ {* v1 v
至此,爱情三部曲的序章——“青花瓷——爱—— 一曲描绘悠扬邂逅的嫣然恋曲之风”终于落下帷幕,而2008年也过去了,许多人经历了一年的或欣喜或纠结的爱情也随着此曲的冷淡一同走进2009年,此时周董的新专辑也已经问世。故有爱情三部曲第二部:
; H; u% f* d4 }/ L# T1 z* ?: N- W6 q* }( T) E6 z) O

: ~5 L9 a2 H) C' ^6 `* n; B% U兰亭序•韵——恨0 U, U/ L5 a) ~* b+ W9 j0 l6 s$ M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 j6 Q" Q8 O3 T; V! G     月下门推 心细如你脚步碎
: ~0 y/ a( Q( s1 k  L- y2 Y9 F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 却难拓你的美, C* T; @& z* L/ J! d" `
     真迹绝 真心能给谁- y) s% d$ a3 g' l5 c2 y3 ~
     牧笛横吹 黄酒小菜有几碟1 b* q* p7 e" Y' e6 Q+ H4 a/ r
     夕阳余晖 如你的羞怯似醉
' Q" A% o- A  m4 O) l) G     墨本易写 而墨香不退 与你同留余味
& Q6 Y+ A# j4 S8 w( U( K) c     一行朱砂 到底圈了谁
2 v+ _9 h) W% o, P* Y7 t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 j$ |; B9 j  p+ `     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叠
: v5 ~/ [; u6 S7 C& R' Q+ \     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0 N/ Y2 W2 A! Z0 e2 Y" c
     而我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 r6 q' Z/ E3 ?% t( }( G7 g( v$ \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1 k5 @4 l5 I6 h# j3 D3 j8 M( [  F     悬笔欲绝 那岸边浪千叠
* w# v' w! B% v, X$ V, E     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
" g9 X" Z: j+ o+ _     而我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
0 s& u0 A) i- N; A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 R# }# G  A" d) z2 u& T     悬笔欲绝 那岸边浪千叠$ |- T# ~" }# B9 Q4 z, F
     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 ]; g( h& S+ }  O, i
     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
9 Y: o9 L7 j) p2 v     弹指岁月 倾国顷刻间湮灭  % J+ n2 [( A; c7 R, l# c4 A
     青石板街 回眸一笑你婉约
. |0 _; b4 c  y# l4 p- Z     恨了没 你摇头轻叹 谁让你蹙着眉6 U4 u5 l5 y# B; z# B1 y5 s
     而深闺 徒留胭脂味
3 r; ]& j6 \% u/ e7 s3 X  h4 N% x     人雁南飞 转身一瞥你噙泪
0 K' K$ S6 q! D% E  t5 Z     掬一把月 手揽回忆怎么睡
( C& j* @6 i( A" |7 _     又怎么会 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   0 K7 z* M  B5 L2 y: v
     若花怨蝶 你会怨着谁' Y+ N) X3 l) n6 g6 @. I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 Z7 R4 Z& b) E3 v9 Z# T" b1 |     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叠
& G5 P# ^' |2 Q: L- v2 z! j& w     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 v* e& _; ^7 M+ h) Z
     而我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
0 ?6 S% o" s+ C6 W% @( M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 [% _# ?- `$ u! [* b     手书无愧 无惧人间是非8 U% D! j2 R4 e/ N; A5 m4 k
     雨打蕉叶 又潇潇了几夜: o! u: M% g, O. o2 @3 B
我等春雷 来提醒你爱谁3 \& K4 B) x! p) b
男女经历完青花瓷传情之欢愉,度过美好时光,但终因缘浅,或因一人变心,或因并非两情相悦,或因求之不得,或因不可抗拒之外力,或因上天无常之戏弄。二人未能走到一起。此时此刻,咫尺天涯,坐看人雁南飞,卧眠辗转反侧。风月无边,西风渐凉之时,回首往事,念及欢愉之际而不复,心中之悲之恨,可见一斑。饮罢黄酒,点一盏明月之灯,铺开往事之宣纸一张,挥毫泼墨,一曲《兰亭序》终于娓娓道来!
$ E6 O. m5 C: o: U" Y' |此时此刻,随着哀怨缠绵的二胡之音,听者也如同故事的主人公一般,饮酒、挥毫、辗转、长叹,或因回忆而喜,或因不得而怨,或因惆怅而悔,最终,当“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这一联再度萦绕在我们耳旁之刻,一种无由的怨恨如春蕾一般一轰而出,炸的刚才还委婉悠长的美好回忆一身是伤,如万劫不复。$ `* O* [+ ]9 z. ^3 R
弹指岁月 倾国顷刻间湮灭  ! |4 {) |, `. {( o$ J% y
“青石板街 回眸一笑你婉约 恨了没 你摇头轻叹 谁让你蹙着眉”江南小镇的青石板街,当年在心底荡漾的回眸一笑,如今只剩蹙眉轻叹,究竟叹的是命运无常还是斯人绝情,我们不从得知,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点不变,那就是最终两人分离,而又无可奈何。故虽已下笔,却无从书写完这一篇故事;虽已题序,却最终无人解开这千古迷题。爱情,本身就是无解的。5 m8 v- [  ]- D: j; a& u
兰亭序,也许爱情最美的时刻,也只停留在“序”这一阶段吧?7 Q6 O5 V4 A3 Q+ P/ P; J
随着这首歌的出现,以及文山兄出神入化的在歌词上的雕琢,(比如承接青花瓷三“惹”的三“怨”: “又怎么会 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   若花怨蝶 你会怨着谁”在此不再赘述,大家可自己找寻其精妙之处)爱情的第二阶段——恨,终于揭开了面纱。当反复琢磨此歌的时候,心中不再如听《青花瓷》那般单纯透彻,更多的是一种酸辛一种无奈掺杂在歌里。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当睡梦中猛然惊醒,期盼着月下门推,当年的伊人再次走入心房或是当年的绝情郎再次归家的时刻,一次次的失望终究还是变不成绝望,一次次的自欺与自嘲中就不能放下,正是:4 B1 G& t& w6 g! x! E" d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 y0 B) T( c7 z
     相爱然后因爱生恨,那么之后呢?因怨寻仇还是因此绝情?怎样完成这一爱情之篇?终于,让我们等得头发都白的周董最新专辑终于昨日提前泄露,待我迫不及待的读完文山的歌词,听完一曲《伽蓝雨》之后,心里大呼一声:文山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爱情三部曲之尾章——6 r# x7 r" G1 \( n: S# \0 P" e! R

) ]5 I3 X; [' k, C6 s6 W1 b8 C
  f( [! ?1 u# I0 v2 z伽蓝雨•经——等
/ x3 r, W& `% r$ W# ?/ H9 _繁华声 遁入空门 折煞了世人+ ?, J7 }: E$ D! x
梦偏冷 辗转一生 情债又几本
0 |7 ~7 J) B7 K# i1 |+ j如你默认 生死枯等% {! x% l$ O* z, K
枯等一圈 又一圈的 年轮2 f5 E1 f9 U9 O$ Q- ^) n8 m6 x: l
5 `; K2 i, ?$ d7 |$ y
浮图塔 断了几层 断了谁的魂
. G) s4 P$ _, X: `' Z. a( c( }痛直奔 一盏残灯 倾塌的山门
* ~8 Y5 ~0 G9 h8 Y! }8 f容我再等 历史转身 ; F# t1 Q8 r' K: x# m# M
等酒香醇 等你弹 一曲古筝9 c& T$ V8 `( b# I" l, ?, }
! j3 I' i: t6 Q, E- G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8 i6 O! ?8 q- d/ T
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y  B4 r; K9 V3 [- h
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3 T# Y1 b* o. e: T
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 m, F. E8 u* f9 |  Y/ t& l' T5 Y* o1 l$ c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i% i" L  U$ D) |# T% V: L, x7 F! t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8 {5 r- \7 o: l$ I5 m4 x5 w6 M" S9 u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 ~  j; ]$ j, K  Y1 e- F0 g0 {% x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 h* l) `/ W! P7 z

3 k1 J9 b6 W- T- H, g听青春 迎来笑声 羡煞许多人: t5 ?' I7 L7 y& x' j
那史册 温柔不肯 下笔都太很 - }! O+ N% ~$ k6 Z  T2 U9 c& a
烟花易冷 人事易分  X6 {( p% q/ b5 O! W% @) u: u
而你在问 我是否还 认真
- N; k% G2 [$ ]' k+ ~5 B) q9 b2 G' S% ]6 c; V
千年后 累世情深 还有谁在等/ X4 X! n9 C2 Y. j% d8 J9 s. B
而青史 岂能不真 魏书洛阳城0 c" s2 n9 g) w6 b( p
如你在跟 前世过门
2 {) O) h9 U+ i% b0 n跟着红尘 跟随我 浪迹一生
  u  ?) G3 A- A8 P8 ^8 _" e. V6 H! z5 S9 E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 m" G/ |/ K/ Y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4 m- ?' h1 g8 w- D- B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 a/ P* @5 _/ i! f. D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 @4 v+ S1 @4 \1 L  {

! W3 C: Y# ?0 ?& {, b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5 L# D/ H8 B% e* p$ C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 n8 J) _2 E2 P5 p+ j( F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1 d: B3 d( s7 z) X. n) o7 t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 r) o( i$ H% z; [% d% {+ q
% z( X1 O2 m1 s. P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9 g) a. V# R9 M7 r# E, N! ~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 s9 G! s3 ~! J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9 v- J& ]3 J7 L2 ]3 p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 _. @0 m! E, v9 ^0 K: o' E$ R

% E/ [5 [: w' w6 L+ T雨纷纷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q1 t7 V- B! k5 e. d& F
我听闻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4 ~4 N( p. N8 b9 e' S2 B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e4 p  W) |9 F2 g7 t# U7 F& d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4 w9 S' m5 {7 c/ W! T7 {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 U& q: b6 d- S8 P4 O伽蓝寺听雨声盼 永恒
) P3 y$ _: `: F- ]( @4 z
, C  ?- K4 W  I) R) @不喜欢他的另一个名字:烟花易冷,这会让此歌已经全无,更让文山苦心经营的爱情三部曲灰飞烟灭。为何?请构思如下画面:
  y2 o. I( Q, |& v3 p窗台上,一盏青花瓷信物茕茕独立,一人轻轻擦拭,拿起,放下,置于桌上。旁边一卷宣纸,“兰亭序”三字静静地躺在纸上,捧起,铺下。转身,回首,青花瓷和兰亭绝笔已经朦胧不见,揉目,再睨,此画面渐渐拉长,眼前是密密麻麻的雨点,如回忆般交织成密密麻麻的网,网住了视线,更网住了心门……' `# `3 Q% N8 J$ J; c' E3 g
“伽蓝神”,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护僧伽蓝神有十八人,即美音、梵音、天鼓、巧妙、叹美、广妙、雷音、师子音、妙美、梵响、人音、佛奴、叹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观,合称为”十八伽蓝神”。在中国的珈蓝神是我们熟悉的关公,呵呵。其实跟歌曲并没有太多关系,权当是补习佛教知识吧。但是由此我们明白此歌的最终作用——爱情三部曲的升华。( Z* Q/ \6 E8 F! M( @9 E
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佛;
, o) D" k7 ^- S' N8 K8 l* s恨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放下;
( Z9 W' f) I9 c. ^文山的意图,大致也在此。试想,一个人经历爱之深、恨之切,如果一直抱其长终,一身浑噩,终如进入18层地狱一般,永世不得超生。对于罪行来说,是万劫不复;对于感情来说,是终不敢爱。( J4 j( G5 n- ^& g$ u2 f& P
当爱也不能爱的时候,人们应该怎么做?将这份爱置于心底,随造化而漂,达不增不减不灭不生之境界,这边是爱的最终升华。无怨无恨,无忧亦无喜。淡然一笑,便是对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最好的祭奠。" I2 M9 E- J; \4 |& A; o2 N
* T" M3 e% I' j- ?( ]: T
但我们便能从此忘却?其实是在——等。
% `" `' W6 H5 a+ a- V“如你默认 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 又一圈的 年轮”' |" K- B! L, c* k5 y- O# J- N
     “再等 历史转身 等酒香醇 等你弹 一曲古筝”3 n- O: ^; V8 H& @7 w
《青花瓷》的三“惹”,《兰亭序》的三“怨”,在这首歌里,升华成三个“等”字。不错,我们终究不是佛,我们终究不能全部放下。但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我们已不能“爱”,我们的良知告诉我们我们更不应“怨”,如此这般,我们能做的,唯有“等”
, y* Q# x( r" @  S数年前少不经事,与一友人交谈,问世界上何物最揪心,考试?中国足球?灾难?别离?其人淡淡一笑,曰“等待。”片刻恍悟,不由赞之“大儒也!”
) s' f1 ~" O' E2 a: {3 s虽有调侃戏谑在其中,但是也说明了人世间的大无奈之一。将爱藏在心底,但又不死心,又知其不能复燃,或之不可想见。如此这般,唯有将其冷藏,命其等待。不同之人,应有不同可带之物,此无常法,诸如痴情人等待旧爱之从来,洒脱之人等待新欢之出现,丧偶之人等待阴阳之相见,绝情人等待情之重生。有些等是刻意的,有些等是无意识的,但更多的等待,是下意识的。是心灵的选择。
& X; I/ t' q: h' L& F正如词中意象:孤城、牧笛、烟花、城门、树根;浮屠。年轮、佛塔、空门。- F/ m# [- F. c/ q
随着雨纷纷而下,一卷诉说着前世绝恋的终曲经文终于缓缓展开,淡淡的配乐,空灵的伴奏、自嘲的语调、无奈的意境。终将爱情之大美,爱情之大哀,展现的淋漓尽致。“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人终究是人,不可能违反万物之“道”。
6 X( A5 x! q6 d西毒之语,当我们无法拥有,能做的只有不能忘记。此话我不敢苟同,但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大部分凡人的爱情阶段。但无论是此种坠入情网之人的亲朋或是三部曲的作者方文山,都不愿人们受此煎熬及拘泥于此。故将爱情在第三部曲时升华,以经文之高远励众人之至。何须分得如此清楚?何须等得如此斑驳?因为无论如何,爱情的归宿,是永恒。
; b* p1 A! m3 }何种永恒?因人而异罢了。文山和Jay能做的,就只是让我们在空灵的歌声中寻到一曲共鸣。, ^) L: p0 C" U

6 W4 ?$ ~8 C2 g7 D' z爱情的三个阶段:爱、恨、等随着三首动听的中国风歌曲的陆续发行终落下帷幕。我想能表达此种最单纯爱情也是最深刻的爱情的,只有中国风了。而Jay与文山的双剑合璧,无疑是中国风之登峰造极。我们也欣然的从最新的这首《珈蓝雨》中看到了周董的日益成熟,和方文山的蛰伏后的爆发。的确,从《东风破》展现凄惨岁月漂泊爱情的惊艳,到《发如雪》单纯的华丽词藻的堆砌略微失误,再到包含佛法历史沧桑之感,容中国风音乐之大成,被网友成为“神曲”的《伽蓝雨》的华丽问世,我们看到了中国音乐人的努力,而这种努力,是把中国音乐乃至中国文化传承并走向世界的必须之路。当我们老去的一天,依然能看到年轻人吟诵着诗经乐府,能够回忆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不朽名句,感慨一声中国传统文化还没有丢失,已经知足了。对此不论是喜爱还是不喜爱周董的同胞,都应向这个年轻人鼓掌。更向现代中国词界双璧之一的方文山致敬。感谢他们。* z3 \2 y. u" E- V4 V! s" S0 j
音乐的最高境界,听得不再是歌曲,而是意境,我认为,《伽蓝雨》做到了。
+ w3 e5 Q8 T8 y! Y& G爱情三部曲,做到了:- i5 y) J3 n+ s* [
青花瓷——爱—— 一曲描绘悠扬邂逅的嫣然恋曲之风. t; y5 i' F7 f9 w8 _# z
兰亭序——恨—— 一幅陈诉凄美决绝的缠绵纠结之韵7 x7 n$ S7 X) S4 y/ ?& X9 H
伽蓝雨——等—— 一卷质问三世情缘的悱恻等待之经- {/ [& F/ ~$ r
$ ]) v! y3 `0 }# }" W/ o
我想,这三部曲,或许会随着岁月为我们或忘却或铭记。但其中经历,早已烙在历史和记忆的长河之中,或许,有一天,会唤醒吧。2 h- j7 N3 F: v! q) \
此外,对于我的同龄人们,08-09-10年,也是我们加冠之年,少年不识愁滋味,对于这三首歌曲,都有各自共鸣之处,由邂逅到怨恨到释然到永恒的大爱,感谢这三年,感谢周董的爱情三部曲陪我们走过的这三年,这是成长的三年。有些人,放在心底,如伽蓝雨,下在心里,一生难忘;有些人,如青花瓷,常年陪伴,时时赏玩;有些人,如兰亭手稿,烧尽,被风吹散,不留半点留念。
! ?( i( z* N* B+ C7 S' g# a) f; c# K( Q
赏析方文山歌词《菊花台》歌词:
. M" f5 w" l) U! W5 \  ~% l0 a你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 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   6 K7 U( }9 \1 f, L9 \' C
夜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 冰冷的绝望   
" F9 r* O, U+ Y/ u* {; S/ z/ g雨轻轻弹 朱红色的窗 我一生在纸上 被风吹乱   % b4 P* D5 t; ]  E
梦在远方 化成一缕香 随风飘散 你的模样  9 k* r4 ^# I5 Y' `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 静静淌   
! X; I/ i0 j2 V( P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成双
7 J- t- U0 C! {% O; d" l6 K花 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   
7 \. X( r, |. ~; H7 k愁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 怕你上不了岸 一辈子摇晃   ! M( K, `5 i# g# _* Q4 z- ]% L* g
谁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 我一身的戎装 呼啸沧桑   
$ ]2 }( I! Q. w( @0 }* ~天微微亮 你轻声地叹 一夜惆怅 如此委婉
  d1 w: P* S9 c" N) R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 静静淌   6 v1 F8 l) L- }4 v& r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成双
0 q) J7 `% l) _$ U. B0 a& U8 v$ p3 G& [1 N/ w
    我认为方文山此类词,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美,容易让人进入他的意境。但是,要去逐句的理解确实不容易的。哪怕是专业的大师也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下面就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
2 x: F/ J. l2 k& n  [    这首词的主题是讲闺中思妇与远方征战的将军彼此思念。在写作角度上作者用了客观描绘与主人公之间换位描绘的特殊方法,这一点,很少有人发现哦~
% A6 ]1 F7 V* P: C( k) D3 i    整个故事用了倒叙的手法,第一段是故事结局,是作者客观对画面的一个定格描写。! R% l' h) k% i0 P2 J
“你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 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   
) ^; c0 C2 M  y" s夜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 冰冷的绝望 ”- \, [* E0 D0 Y5 n
    佩服小方能使文字发挥出这样的功效,比看电影还要有感觉,有意境。这段是不难理解的,勾住过往——会议往事,冰冷,本用来形容月色,这里是用了通感的修辞,用的好。绝望二字,点明了这组镜头在整个故事情节中的位置。
' S8 D/ K" b- h5 P: y4 B* Q0 b“花 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   2 d- i8 i. s6 q, S; a
愁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 怕你上不了岸 一辈子摇晃 ”
. R8 f8 p2 O  \7 R. r/ U! ~0 K这一段是从思妇的角度写的。“花 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来渲染气氛(什么气氛,自己体会),烘托(暗示)远方将军征战的艰险。, D/ u( q! p4 y& M9 P) S6 ^  Y
“愁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 怕你上不了岸 一辈子摇晃”这一句是大家争相评论的热点,争议也大,其实,我觉得也不用考虑太深,通俗点解释就是:
9 Q7 K+ x1 {. D4 f 你愁就莫要渡江啊,我要将那愁字拆做两半,因为我怕你因思念我而心里不安稳,不能够安心打仗啊。  这样解释最容易懂,也最准确,至于那些花里胡哨的看似深邃的解释完全是在卖弄。7 Y# |- C2 V3 I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成双"6 ~4 I% N; P% ^$ }% E# ?
  央,尽也。说明,我是一夜未眠。你的影子剪不断,还是在思念你。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成双,成双,用的太好了。只剩下我和倒影在湖面的影子,我是何等的孤单啊。& J' B5 A7 b1 b% l: D$ h
    其它的都没必要解释了,只要明白了这首词的词眼是“思念”就都不难理解了。) }& U$ {% g& x2 j; ?1 L; a
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有帮助。- c' e2 I8 x/ _) ^# @2 I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15 16:05 , Processed in 0.149119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