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作品由曲、歌词、伴奏组成。而为一首曲子编曲,编和弦是最重要的一环。既然是编和弦,肯定先得知道什么是和弦。三个音以上(含三个音)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就叫做和弦。虽然这是和弦的定义,但现代的音乐对和弦的定义似乎变了,就像弹钢琴,我们随便同时按几个音,可能我们不知道它叫什么和弦,但我们知道它的组成音。只要好听协和,适合自己所要表达音乐情绪那它就是一个和弦。, }+ v& l# P) k
2 d7 g2 k1 z: L% [2 Q和弦的构成:
/ T& J& R7 R3 L; r0 JA、三和弦:由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和弦就叫做三和弦。
& ~8 y0 h L5 ^; \三和弦的常用类型有:- ~& t& Z) L; N5 u( U. K
1. 大三和弦:根音到三度音是大三度,三度音到五度音是小三度,根音到五度音是纯五度。(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叫音程,是用单位“度”来表示。); \. u9 b; i o$ G( c
2. 小三和弦:根音到三度音是小三度,三度音到五度音是大三度,根音到五度音是纯五度。
6 w9 U0 _* T8 }# B三和弦的较少用类型有:+ c/ S: ^& r' A% Y
1. 增三和弦:根音到三度音和三度音到五度音都是大三度,根音到五度音是增五度,增三和弦具有向外扩张的特征。
2 {7 ?# i) K, X: P2. 减三和弦:根音到三度和五度音都是小三度,根音到五度音都是减五度。减三和弦具有向内收缩的特征。
1 G+ g9 H, M4 E6 P$ x总结:大、小三和弦都是协和和弦,因为其所包含的音程都是协和音程(大三度、小三度、纯五度)。增、减三和弦都是不协和和弦,因为其所包含的增五度和减五度都是不协和音程。
; }- ?6 g: \$ f1 V2 N
7 }/ l% u) ^. aB、七和弦:由四个音按照三度的关系叠置起来的和弦就叫七和弦。七和弦可分为性质不同的多种和弦形式,在此不一一例举了。2 J; U& I" \4 Z
% g5 o# R" b# j; e" N( ?# [1 r
以下我们以C调为例:$ i2 ?; r6 ]9 O" {0 w' k) a' k8 L
9 S& n: Q/ q9 f; S4 @- M
C调常用和弦:C、Dm、Em、F、G、Am(Ⅰ Ⅱ Ⅲ Ⅳ Ⅴ Ⅵ和弦的级数)。Ⅰ级是主和弦,Ⅳ是下属和弦,Ⅴ级是属和弦。在着手编和弦之前,得先知道每个和弦是由那些音组成的,以及他们的音程关系和所呈现的不同色彩。C:do mi so(1 3 5)Dm:re fa la(2 4 6)Em:mi so si(3 5 7)F:fa la do (4 6 1)G :so si re(5 7 2) Am:la do mi(6 1 3)大三和弦的色彩基调是明亮、明朗高昂的,就像是阳光温暖的春天给人一种非常愉悦的氛围,很稳定协和完满。大三和弦有(C、F、G)。而小三和弦色彩基调暗淡、压抑。就像是阴雨天气给人一种略带忧伤的韵味。但它也是稳定协和的。小三和弦有(Dm、Em、Am)。大调式的乐曲一般较为欢快,明亮。乐句结束音一般在DO音上。(像BEYOND的“真的爱你”JAY的“七里香”)而小调式的乐曲一般较为忧伤暗淡(如许嵩的“断桥残雪”和“半城烟沙”)。乐句的结束音一般在LA音上。当然也有一些曲子是例外,它的结束音是MI音,或者其他的音。不管怎么样,它都是为了能更好的呈现这首曲子所表达意境和情感以及音乐色彩。
7 W; M+ R& f) H- v+ O `
4 W8 \8 y4 B, m, B0 A各级和弦的应用:
, y9 p# ?) u' L9 O0 t7 LC和弦:Ⅰ级和弦,是用来明确调性的。一般大调歌曲都是以它开始和结尾,它给人一种完美的终止感。
, F+ p6 ?' ]+ _- rDm和弦: Ⅱ级和弦,是一个很柔和的和弦,它的用途就是放在属和弦之前。6 Q9 j( m7 P+ S8 t9 j& {- m! l3 I2 y
Em和弦:Ⅲ级和弦,也是一个非常柔和的和弦,它的韵味是略带点悲伤。 Z/ B. S, ~( n: [, q. T. t N; {
F和弦: Ⅳ 级和弦,它是下属和弦,属于骨干和弦之一。和C和弦一样,它非常明亮开阔。
+ p1 L2 ]* c% xG和弦:Ⅴ级和弦,它是属和弦,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起着对主和弦支撑的作用。一般乐曲的终止都是它进行到主和弦的。(G—C); g* S X9 p4 |
Am和弦:Ⅵ级和弦,是一个中性和弦,如果把它作为主和弦那就是小调,歌曲肯定是忧郁悲伤的。
9 i* P- v- R" A7 q
( H1 g" k& q9 I" m; U1 L/ ]既然知道到了每个和弦的组成音和色彩,那编配和弦就不成问题了。见图《真的爱你》还是用这首歌做例子。呵呵!!! " g/ f/ }- ]- D k
" _6 i7 n. A% Q9 c4 n r/ a
, F5 c. E# i0 @
3 a/ L1 I) _, x: s8 D9 H
u$ m( R- ~6 V5 S% P/ h- X! z4 A1 q: H6 p5 h" x4 L
: i: E4 W& g& l, f( C- l- a, M. [4 B, p+ c/ k8 X
这首歌是C大调,毫无疑问肯定是以C和弦开头和结尾。有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在一小节中那些音出现的最多,然后根据每个和弦的组成音及色彩去选定该用哪个和弦。 C—G是五度进行,在乐曲中四、五度进行是最平稳的,这样就会得到如流水般的音响效果,给人非常舒畅的感觉。下属和弦可以直接进行到属和弦(F—G),一般用于进入曲子的高潮部分,因为这样的进行很有推动性。见图《真的爱你》就是这样进行。包括很多乐曲都是这的。
: x' J( H& ^2 L# B. L8 I7 U
0 A/ m) K) w5 X7 F: v4 p% U/ q% V% ?* c$ R9 L. f6 W! ?
$ X3 G( r5 P, L, O6 Q8 o8 u0 o) ~7 y% p3 k ]
( E! t5 _- X: ^5 U! }0 @% C编好了和弦然后用乐器一弹就知道它协不协和,和弦进行是否乎得当,音响效果是否完美。慢慢的就会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技巧。每首曲子的和弦走向都是有规律的,因为作曲者都是按一定的和声走向作曲的,要不然那还真没法儿编曲。像现代很多音乐的进行都大同小异, 如《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痴心绝对》《爱一个人好难》。
: r( I5 t8 a; [
: h, k+ b; q1 J7 U+ c* H 音乐也就是那七个音,不管怎么运用都是离不开一定的规律。只要多练习实践熟能生巧,编配和弦那就是很容易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