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音乐的主要表现因素之一,调式在歌曲中的作用。了解各种调式体系,了解调式各音级在调式中的作用以及与主音的关系,掌握调式转换的常用手法。
5 @$ O/ a- L7 s" z# S 作为音乐的主要表现因素之一,调式在歌曲中的作用。了解各种调式体系,了解调式各音级在调式中的作用以及与主音的关系,掌握调式转换的常用手法。 ( b. x2 ~2 i! @0 T4 a5 x
e0 _5 h9 a3 _! A) p$ H' p
6 |/ I. q7 j! ]一、调式的种类
; W& N1 ] g+ t- C+ d. }1、大、小调调式体系
a9 Q9 f8 p0 M* |3 N! U① 自然大调:2 D9 z H2 a& ^' J, Z
分析谱例:《雪绒花》、《延安颂》片段。 2 c* J+ a2 }0 g$ K( w! A) f! I) e
② 和声大调:, l; I, [2 f/ G1 G2 @
分析谱例:《我的太阳》片段。: ?1 m8 ~ D8 ]" v% ]/ d8 Q
旋律大调:(谱例略)
, z3 D+ q. p, q1 \* E③ 自然小调:2 T6 |4 P# Y( Q% h3 K
分析谱例:《燕子》片段。' A/ ^2 U3 @) {/ {* Q: j# w
④和声小调:
8 b5 s+ A: v* l6 k4 U分析谱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片段。
7 W& Z+ r. X! O4 _- z⑤旋律小调: `1 {8 d: U3 ]
分析谱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片段。% p0 e; P4 c8 b& ?7 X
2、中国民族调式体系(民歌范畴)5 u: V4 a1 F* r$ \/ v. N. ~9 x
分析谱例: 东北民歌《绣云肩》、山西民歌《绣荷包》、浙江民歌《马灯调》、山西民歌《割莜麦》、内蒙民歌《小情人》。
$ g4 K c9 Y! a! x( n3 u 3、中国民族调式体系(创作歌曲范畴)1 b' n+ O' v# A: C, Q
民歌,是歌曲创作的源泉之一。在我国浩瀚的歌海中,能够体现民族风格,具有民族特点的创作歌曲不胜枚举,在创作手法上也不尽相同.有些歌曲是在原民歌基础上的略加改编,重新填词;有些是由民歌的主要因素发展而成,有些是少数民族风格的体现。
( {5 ^( k8 P$ x6 T! H" M. e分析谱例:《四季歌》、《草原晨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6 K) Q( h( {; @
二、调式的作用
& h: J' c3 n- N3 n$ g(讲解)调式是旋律进行的基础。一首作品是否完整,调式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多数的声乐作品都是结束在调式主音或调式的主和弦音上,给人以稳定的感觉,但在旋律的进行中,并不是主音出现就意味着调式的稳定,在调式中,调式属音和调式下属音从不同的方向支持着主音,起着稳定主音和明确调性的作用。因此,就主音的稳定性来说,只有在属音和下属音的支持下,终止的时候,主音才能真正的稳定。当然,主音在结束时的稳定程度,还要有其他副音级的“色彩衬托”,还要取决于速度、节奏和节拍。
$ k# {- `; @, `' Q3 S三、调式的转换# S) j* G0 Q& w8 K( l( l
由于歌词内容或旋律发展的需要,有时一首歌曲可能在一个调上开始而在另一个调上结束。这种由一个调向另一个调的进行称为“转调”。歌曲创作中常用的转调范围是:! m" M9 @6 r( K+ O
1、大、小调体系:5 ?5 t+ ?8 C" o O) C. m6 }9 _
① 向属方向或下属方向的转调- w2 @; h' O; e# F+ c* O& D
分析谱例:《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6 L+ N( i. L' A' v/ J② 平行大小调的转调:
: y% p5 [4 |' Y! Z& h7 g4 q7 j分析谱例;《我有一支蓝色的歌》
8 T4 u( e( l' K% H- Y& Z7 s③ 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 3 |; ~. H7 U1 n( o9 n4 n) \0 L
分析谱例; 《大连,我永远的爱》
& k; H5 _+ o/ |+ ?' Y) j. }5 [' F2、民族调式体系:(板书)9 v9 I5 Q; b' V$ I
① “清角为宫”或“变宫为角”的转调:
) o3 {) d1 v5 f分析谱例: 《巴颜喀拉联想》
4 i S- @. `8 I$ z5 I9 Y9 x② “同主音系统”的转调:
% x: F+ ` H7 Q$ G$ a! n5 ~! d$ Z分析谱例:《情深谊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