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94|回复: 0

[娱乐界] 原创音乐剧市场尚在婴儿期 未到摘果时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35

听众

858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8557

活动最佳作品

zgycgc 发表于 2013-11-8 09: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距《剧院魅影》到上海巡演还有一个多月,票务销售已经快七成了,观众对国外经典音乐剧的热情可见一斑。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国产音乐剧频频遭遇剧场“一日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制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可观众为何就是不买账?

  原创剧市场算不得真繁荣

  上海文化广场是上海音乐剧的演出重镇。按照上海文化广场节目总监费元洪的标准,一个城市得有3部音乐剧同时上演,连演3个月以上,音乐剧演出市场才算得上真正繁荣了。对照之下,登陆上海文化广场的原创音乐剧,花样天天翻新,能连演3个月的却屈指可数。

  是因为资金支撑不够吗?在一部公益题材音乐剧研讨会上,曾有制作人表示,投资少阻碍了剧本改编,所以作品初登舞台后的表现差强人意。但与会专家历数近年来有好几部投入千万元级别的原创音乐剧照样折戟沉沙。究其原因,不少音乐剧创作之初就不是冲着票房去的,而是为了满足制作机构的年度计划、创排指标,也有一些国有剧团认为自己是综合性大团,拿捏音乐剧所要求的有歌、有舞、有剧并不费力,因此盲目上马“大项目”。这些“带着任务”的剧目,开演时轰轰烈烈,演出票由投资方“通吃”,送票给关系户,炮制出“繁荣”的演出假象,却往往只能维持演个几场的“面子”。

  本土制作尚在婴儿期

  当创作变成为了申请资金扶持、拿奖,出好戏的几率当然大减。日前上演的一部原创音乐剧,根据世界名著改编,有观众看完戏后如此评论:“原本描写尊严与爱的女性作品,成了狗血豪门言情剧。”也有人质疑:“音乐剧怎么成了春节晚会演出?”曾经到国内考察音乐剧发展情况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专家比约·多布拉尔这样理解观众的不满:“不能怪观众不喜欢本土原创作品。看过《剧院魅影》、《猫》这样的国际顶尖作品,你会发现中国本土的制作尚在婴儿期。”

  “参与的人多了,总会有突破。”尽管存在诸多不足,费元洪对原创音乐剧的发展仍持乐观态度。随着音乐剧行情看好,一些民间制作机构开始探索市场运作模式,从海外引进经典音乐剧进行改编,试图在“描红”之后再进行原创。中文版的《猫》、《妈妈咪呀![微博]》等一批中国演员、外国剧本的音乐剧这两年陆续与观众见面。“国产电影大片、电视真人秀都历经了从模仿到原创的过程,音乐剧也可以。”费元洪说。

  要懂市场更要能“坚持”

  作为剧场运营者,费元洪也提醒,质量并非音乐剧存活下去的充分条件,“坚持”同样重要。

  几年前,《金沙》、《我为歌狂》等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创剧目,受到票价问题、运营成本困扰,没能继续演下去,很多人对此感到惋惜。在美国百老汇或英国伦敦西区,一部音乐剧票价大约是电影票的4至12倍。“如果想要票价尽可能低,就必须尽可能延长演出时间,摊薄运营成本。海外音乐剧投资上亿的屡见不鲜,为了收回成本,必须在一个剧场天天满座连续上演好几年。”

  费元洪算了一笔账:假设一个剧院引进一台剧目,不计演员衣食住行、没有赞助或其他额外收入,一场演出成本约20万元,加上8万元场租、15%演出税费、16%票务代理费,票房收益至少要达到35万元,这意味着平均票价不低于280元。有多少观众愿意为一部票价280元的原创音乐剧自掏腰包?费元洪说,除了原创剧目制作质量、运营机制的突破,也期待观众能多多支持国内原创的优秀剧目。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11-15 04:58 , Processed in 0.10778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