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乐理(一)--音的性质
; j( N4 P& Y q) r) U原作者: 无声键盘 来 源: & T' ?+ k n) X& k
不详
* ^& @4 A7 w: l' C. e1 u$ x a, `; ?9 @
/ B$ w' J) y. ~' S, E& f. a3 y
世界充满声音:高昂的,低沉的,清亮的,令人愉快的,感到厌烦的。。。从我们出生的时刻开始(甚至是以前),就感受到五花八门无穷无尽的声音。其结果是:我们大家把声音的现象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 q9 p0 S9 C7 ~% y$ l音乐是特殊种类的声音。
[6 |# u) p: ]6 D; O2 F音的高低是由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震动次数决定的。震动次数多,音则高;震动次数少,音则低。7 f) p: j( m. \0 {7 g4 o( G* e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是间短,音则短。
. c3 H! R' X3 O3 p2 d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的大小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d( }9 j% B3 i( ?; J( z' H
音色则由于发生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s0 S1 g1 `- k1 T
音的以上四种性质,在音色表现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长短则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 N. P' M" B5 U- Q! [! [- ^" ~) a我们平时听到的某一个音,都不只是一个音在响,而是很多个音的结合,这种声音叫做复合音。复合音的产生是由于发生体(以弦为例)不仅全段在震动,它的各部分也在分别的同时震动。由于发音体全段震动而产生的音叫做基音,这也是我们最一听见的声音,由发音体各部分震动而产生的音叫做泛音。这些音就是我们听觉不容易听出来的。2 G( u2 |1 ?* N+ i( {9 A
/ M+ q$ z1 l2 W9 _
基本乐理(二)--音列与音级/ Z% c$ H' L. [: @* |9 ~8 S* ?
8 y' X; e0 ~* n% q& _0 k5 i! b3 {
6 \8 h3 R" h- @. Z8 q, x5 _7 a' P5 e" C0 V( _9 c A
+ U; d: P( _, m; g6 G0 I' N/ b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先借助于素有“音乐辞典”之称的键盘!呵呵:)( w+ ^' ?% p* ]5 `
在钢琴上,任何相邻的两上键都是半音关系。其中间隔与一个键的两个键均为全音关系。E和F,B和C是两对相邻的白键,他们是半音关系。其中,每两个白键之间都有一个黑键,因此是全音关系。
- v" L+ q* C, Q' M9 Q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9 Y9 l0 {) u3 L2 y* b" G& t9 ]. K# x
两个相邻的具有用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 h* B2 X4 _1 _" B' J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将基本的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来标明,降低半音用“降”来标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来标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来标明。
5 v/ X n |9 s' w1 y" P& m7 m7 H9 R) `. O4 _. S
基本乐理(三)--音域及音区0 y3 d a( W+ v1 e
. e" [7 w& V0 }
$ o u" ^$ e& w$ b
f) Y! d" N m$ M& V8 y
' a8 {/ k, b; ?8 f
音域通常是指人声或某一种乐器所能发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的范围。
' q9 @' C; g/ z) y4 u8 F0 @总的音域是指音列的总范围,即从它的最低音到最高音间的距离而言。, N& y7 c; a( L; B# E8 L R H
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是指在整个音域中所能达到的那一部分,如钢琴的音域是A2-C5。# J9 G" G- r1 V1 w- h
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三种。6 }: ]" M; Y! q
在整个音域中,小字组,大字一组合小字二组属于中音区。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和小字五组属于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属于低音区。" q$ s, _8 ~* t* x
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音区划分,是不尽相同的。如男低音的高音区是女低音的低音区等...
% r9 i4 l) o! k: t+ i3 I' y' a...
2 n; ^ O, Y5 L" M, {各音区的特性音色在音乐表现中,有着重大的作用。高音区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锐的特性;而低音区则往往给人以浑厚,笨重之感。4 K3 ~/ g8 d1 s" g! m2 _* a
说了这麽多,呵呵:)我举个实例吧:
: d/ {$ j2 V3 Z- A c* k! N圣桑在《动物的狂欢节》组曲里面(具体第几章我忘了)采用了这个主题,所不同的是改用钢琴慢速地在低音区缓缓地奏出,使原来活泼愉快的情趣变为呆笨迟钝的步态。
/ A' k; y9 \; }# `3 X" v可见音色,音区对音乐形象的表现起了多麽大的作用呀··!!
# S$ \' ~/ o4 {1 ~4 ^- {+ n2 K7 B. a3 s5 P/ ^
基本乐理(四)--记谱法9 q8 z8 l+ g* a/ x1 Q6 l
: w0 E0 ~; c' ?2 D9 L7 c; P" _9 P0 k8 k+ J
0 p4 }3 n7 D$ d( m& [8 ]3 `1 ~3 l w8 |, T
) f' B6 D, ]/ C! d; d2 d, T) o, S* @$ ~7 z3 J
记录音乐的方法存在着本质与形式的区别。实际上,音符的概念就是为记录音乐而创造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对音乐与各种声音都无法像今天这样实现实时地记录,所以人们想方设法地将音乐的记录与文字联系起来,这就产生了乐谱。
& v5 \0 g" U1 G0 t( p' o6 N2 \从艺术的角度讲,音乐也是一种语言,而乐谱则是记录这种语言的特殊文字。0 L6 V: Y0 X7 X0 S7 M- {" z7 r
乐谱记录的好处在于它的稳定性和永久保留性。) }! |6 C7 L' Q
记录乐曲的方法叫做记谱法。! I( R# U% Y$ R! {- n# y! Y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乐曲的不同内容和需要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例如:古琴谱,锣鼓谱,为吉他所用的六线谱,钢琴谱,以及我们现在普遍应用的简谱。$ w" A! C- U4 N' g4 R0 f+ I! E% \1 ?
各种记谱法虽然在其发展中不断趋向完美,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记谱法能完美无缺的记录音乐。如音高,力度,速度上的细微差异,许多装饰音的奏法等,都还需要演奏者凭其各自不同的理解来加以具体的分析和处理。/ }6 N w' P. ^; R1 G) D
9 B* A6 ~0 J2 b: l1 b. y基本乐理(五)--音符/ h: o* O- n4 Y2 e
3 E7 Y# ~6 d# N* \/ g
- g$ b4 B0 p4 S. y! z4 Z( g" D: m1 H2 E, W, S
, c3 s. e0 |; ^- H- ]
9 `* x+ z0 q9 N: ?9 ~记录乐音高低,长短的符号成为音符。0 a$ m( \( j- t* q! I
一. E7 _% n) R6 h
音的高低
0 Z( m7 d/ @2 m$ A, M% a五线谱是由等距离,等长度的五条平行横线来记录音的高低的。这五条平行线由于由下而上依次叫做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和第五线。每两条线之间的空隙叫做“间”。五条线中共有四个间,由下而上依次叫做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和第四间。" x/ V3 I9 o9 G. [; ~4 L& A3 s
这些“线”和“间”用于记录音的高低,每一条“线”和“间”都是一个音位。这样五条线和四个间便可以记录九个不同高低的音。
0 t6 _8 L- j4 L: ^如果要记录更高或更低的音,则需在五线谱的上面或者下面加上一些短横线,这些短横线叫做加线。' i0 V1 J9 n7 p0 t
在五线谱上方的加线,叫做上加线。
6 `$ y8 _ H$ Z# z5 ?) i9 E! B0 j在五线谱下方的加线,叫做下加线。
% p, E g2 C- a* Y$ f***注意***3 F3 w; Y- s+ N4 B' T
下加线由下而上依次叫做“上加一线”,“上加二线”,“上加三线”。。。。7 ]7 z& q5 O8 Z6 d7 W/ g* E
下加线由下而上依次叫做“下加一线”,“下加二线”,“下加三线”。。。。
( e+ {2 O9 O3 \由加线形成的间,称为加间。8 r1 a, [% ~' N, S- R" O' T* r
在五线谱上面的加间,称为“上加间”。
; S, c3 N0 V8 N. U在五线谱下面的加间,称为“下加间”。0 n) y: L, G6 z! s$ l% z, S; b
上加间由下而上依次称为“上加一间”,“上加二间”,“上加三间”。。。。
g! p# h+ M8 Q( B下加间由下而上依次称为“下加一间”,“下加二间”,“下加三间”。。。。
: y( G0 p9 U) b6 C3 @9 }1.谱号( E: r( \, o F) w/ e& l1 b$ A
音符五线谱上的位置越高音越高,位置越低音越低。但他们的具体高度究竟有多高?名称是什麽?没有谁知道!要是五线谱的音有一个明确的高度和名称,还必须在五线谱的开始出写上一个叫谱号的记号。
6 e9 C- F! L1 r$ ~% A谱号是用来确定五线谱线与间的音名和高度的记号。
2 M! H1 N4 g1 H& q8 I1 o常见的有三种:
; s; I# X% Q( |+ O( {% ^. K8 J(1) 5 z/ W% x0 `+ r
谱号! ~5 u8 U7 V0 }" U$ V9 g9 g
(2) 音谱表
7 \! u, J$ m i3 i3 H2 }(3) 音谱号: S1 v. t& |# ]& I1 s4 ]
2.谱表
5 _' i) J; f# y6 j; R谱号与五线谱结合在一起,叫做谱表。
9 z; v1 t( f/ ^- f+ X' [6 O常见的有三种
3 E8 P! b8 u6 r(1)
) E6 @1 M( k) s; V7 s高音谱表% x; U% \1 u) G" v8 N
(2) 低音谱表* L8 J1 k. ?6 O; F; Q4 t( o( m8 f
(3)
$ V' P% c; x% t6 J6 @4 s中音谱表
3 V: A2 Y, T$ i; v8 ?各种谱表也可以结合在一起,如将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用弧线连接在一起构成“大谱表”。/ p8 ?/ H; s. S1 h, q
3.音名和唱名
' A. K: I/ | ~( l# |* U& L乐音音列中的各音极,都有着自己的名称,这种名称称为音名。常见的如下:( Y: N# T% ?$ P/ S$ D! [
C
' J$ B# m; }, r% `D E F G A B C4 d& R7 ?1 d1 G
Do Re Mi Fa Sol La Si
% b& [( L, ^: ~+ j' B3 WDo; G% Y% V0 D3 y/ [! o3 _* \
2 u( v3 E+ U% \* @基本乐理(六)--音程$ B2 o% T" p) [2 ?' T& L8 m* y$ _5 a
$ ^- P4 ~5 p: B( h
( R1 B. B( N. h$ g8 b$ `/ i$ q- Z; `- e k; H( [. G0 c2 e
) _& [& D |& p7 m2 Z4 W+ N$ H8 n
两个音之间的距离,“路程”叫音程。0 n. l0 g* m, }; ^( r, V9 y
任何两音之间都有音程,音程无所不在。
; {: v( ]# r* O7 J先后弹奏的两个音形成旋律音程。1 ]* {% V+ S1 u8 A. P" k8 q/ l
同时弹奏的两个音形成和声音程。
2 O4 h2 E0 S7 o- _ P' P旋律音程书写时要错开,和声音程书写时要上下对齐,和声二度中的低音在左面,高音在右面,两个音仅靠在一起。) I- ?: V3 B( D
音程中下面的音叫做根音,上面的叫做冠音。+ K; Z+ j" C9 D7 {9 G
音程的计算方法:冠音数-根音数+1=音程度数
" ]0 P0 P) k! G2 M; O& P度数是指音程的量,相同度数的音程,他们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为更准确地表示音程的生质,人们还在音程的度数前使用文字加以具体说明,如:大,小,增,减,纯等。
5 k* ]( B3 k( X' f% V7 ?2 O一切增减音程和倍增,倍减音程,都叫做变化音程。
4 ~5 r# C B- L) _: n变化音程是由自然音程变化而来的。
" k& g" t# h6 i6 w; B+ s8 K不超过八度的音程叫做单音程。
/ {* X5 @% W9 [. E& g6 g超过八度的音程叫做复音程。/ V3 ^) _+ X4 a+ b: [
$ S8 l: @; R9 J6 f' t" }& S1 G4 [: C
) B V( e$ a7 z0 h基本乐理(七)--音的长短
, h7 F7 ^* w5 o$ ^1 ~, h) @* T( {. k! o* ~' i1 S4 f( R
! a' J4 k, w) [8 T. v: C- S0 l9 t/ s3 H
/ J' y& _% W# f6 i' ?
1.
9 P+ O" o, p: D& `+ O- B纯音符
7 u: N# t' w3 Z在五线谱记法中,用不同形状的音符来表现音质的长短。: S5 M2 A/ @' k' s e
通常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g5 }9 Q k8 ]4 g
2.
8 P/ t2 M, k5 J: c附点音符
# Q+ t+ U3 J% y) C( b8 s( p附点音符有单附点音符和双附点音符(又称复附点音符)。
! o. u9 s4 e$ H3 p2 [" a% G: X音符有了单附点以后其时值被延长原有的二分之一。
' x: d- p6 T6 P( E: N- A( ?+ d3 n; O这样,凡是加上附点的音符,如果原来是唱两拍的,这时就要唱三拍,原来是唱一拍的,这时要唱一拍半。。。等等- @0 R5 d F, F/ w1 L
复附点的前一个圆点表示延长原有时值的二分之一,有一个圆点表示延长前一个附点所占时值的二分之一。
7 U% |$ B! l# `) }" m7 j9 ]) N复附点音符被使用的比较少。2 j( X# G5 s9 M7 N& C: E9 ^
3.
+ ^8 ]' j$ M! G) n8 A连线音符
6 |4 s" R$ n3 i3 F9 V用一条或几条连线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同音连接起来,这些被连接的音符叫连线音符。连线音符的时值等于两个以上的音相加的综合。
' M7 [4 | g2 `9 S' [: `4.
! x1 b' U! e% G7 k休止符
& V2 y/ m$ K/ l音乐有时会出现一定时间的停顿,这种停顿有时因音乐语句或者呼吸的需要,更主要的是适应表达乐思的需要,同时也与乐音形成对比,大家记得白居易的诗句“此时无声胜有声”吧。
& j. |+ P$ @& u/ p5 e休止符的时值关系和音符相同。
7 u, s4 m2 P5 d各种休止符一般都记在谱表的第二,第三间的范围内,只有在声部较多的乐曲中为了表明某个声部的休止才按声部的进行标记于谱表的其他位置。
3 J/ u6 y z! U* \" d
+ u9 W( q% a; f3 I' X基本乐理(八)--变音记号
9 ]3 P: O" L) C( \: X% E( Q
$ x% V4 A0 L! A0 r( q- O7 G: N7 T7 F+ K+ K9 F5 U: |) q0 p
& i$ t( a* b4 X" }7 `
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
9 {2 O- ?3 C7 Y# Y* ^6 T变音记号有五种:- b9 S. t; `* Z4 |3 t" o
1.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 |0 G( i0 Y! Z" T6 z
2.降记号:表示将基本以及降低半音。
! ?" C! V" q! _# [3.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 t& r8 E8 S/ V6 T8 m( c4.重降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d' |$ Y; O, P
5.还原记号:表示将已经升高或者降低的音还原。
7 x3 c& A8 b4 s0 F0 Y. _9 y' l% R- ?: |2 n& v4 [! Z3 C$ W
五线谱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计算的。
$ O. q4 ? h4 t$ G# \假使音乐作品是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这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
3 v I) @# I0 P4 }% f连谱号包括起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垂直线)和括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括弧)两个组成部分。
' \. N: G r* h6 e6 L9 T括线分花的和直的两种。
* K, j% N' G/ w花括线为钢琴、风琴、手风琴、竖琴、扬琴、琵琶等乐器记谱使用。5 K' p" Y% k& m# O
直括线为合奏、合唱、乐队记谱用。在总谱中用直括线来连接同为乐器,把它们分成完全的或不完全的乐器组。有时在直括线之外还加上辅助括线(花的或直的)来连接同种乐器。
6 J) O J1 V, K. {+ Y* n/ v在总谱中,独唱独奏声部如果只包括一两行五线谱的话,左边只画一条起线,而不加括线。# `1 ~: H$ A" _" X
为了标记过高或过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或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叫做加线,在五线谱上面的叫上加线,下面的叫下加线。; a* W9 t" p! U6 N3 S
由于加线而产生的间,叫做加间,在五线谱上面的加间叫上加间,下面的叫下加间。) y7 [/ u9 S+ R9 |- Q
加线和加间的计算方法是:上加线和上加间,由下向上计算,下加线和下加间由上向下计算。
/ G4 A9 O3 |4 \5 G8 h0 `7 g: c* Q+ L# Y1 O0 D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