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1|回复: 2

[原创首发] 在民族音乐发展进程中的阮及其作用

[复制链接]
loney 发表于 2024-1-14 07: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阮是我国已流传两千余年的重要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在我国音乐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在音色上具有饱满而圆润的特点,被中国大多数人所喜爱。1978 年以来,阮的演奏与其作品的创作也在不断向着专业化的方向迈进,其功能性更是得到极大扩展。阮的演奏形式从独奏到重奏再到合奏,丰富且多样化。

一、阮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一)阮的历史起源及发展历程

阮,又称作阮咸,是一种汉族传统乐器,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琶不同。它是中国自创的一种弹拨乐器,琴箱直、琴身圆、四弦十二柱。这种乐器命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相传因西晋阮咸擅长弹奏该乐器,唐代开元年间从阮咸墓中出土铜制琵琶一件,命名为“阮咸”,简称“阮”。唐朝时期,从西域传入的曲颈琵琶在盛唐大地上广为盛行,因此渐称其为琵琶,而直柄圆形的琵琶便称为阮咸。

唐朝时期的阮咸发展得较为完善,已是四弦、十三柱的结构,在唐代音乐中已作为主要的乐器存在。到了宋代,阮咸被称为“五弦阮”,是从原来四弦的基础上增加至五弦,阮的名字自此由来。阮在元代得以在广大劳作人民群众中流传开来,被人民群众所喜爱。清代时期,阮一直未有过多的发展,其音域

狭窄,只有一个多八度,弦也从之前的五弦变为了只有二三弦,音阶不完整,阮的发展至此逐渐没落。在近代中国的中乐队中,阮咸类乐器有“中阮”“大阮”等。在弹拨乐器中起中音声部作用。中国香港中乐团多以高音阮代替柳琴作为高音弹拨乐器,而各民族乐队多以中阮、大阮为主,作为中低音乐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乐器得以飞速发展,阮的形制构造、演奏艺术及演奏形式也产生了重大变化,阮咸类乐器经过改良,发展成阮族乐器,包括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 1950 年左右,人们将阮进行改革,不仅更改了琴弦的材质,阮还有了低音、中音、次中音和高音四个声部。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调整,最终将阮定为四弦,琴弦也换为金属所制,以便于调音,扩大其音域,增大音量,还可更改其定弦进行转调;并嵌 24 个音品使其半音俱全。在演奏技法上,除了传统的演奏技巧,

还吸收了其他中国民族弹拨乐器的技巧,以及西洋弹拨乐器的演奏技法,阮的艺术表现力得以极大地丰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以及全社会对于传统文化、传统乐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阮的演奏与其作品的创作,也在不断向着专业化的方向迈进,其功能性更是得到扩展。许多优秀作曲家也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阮曲作品流传于世,这使得阮的演奏技巧与作品的文化传承,又进一步得到提升。迄今为止,阮在京剧乐队、小型民族乐队和民族管弦乐团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乐队规模的扩大和完善,阮在民族乐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阮的形制构造及种类

阮由琴头、琴颈、琴身、弦轴、山口、琴品、琴码、缚弦、琴弦等部分组成。琴头和琴颈则是由两块硬木料胶合构成,琴颈上的指板上按照 12 平均律嵌 24 个品调整音高。琴体呈扁圆状,阮的琴体则是由背板、面板和框板形成的共鸣箱,同时,面板上设有出音孔,一般为两个。阮有四个弦轴,多采用齿轮铜轴,以便于精确调弦,用金属弦作为琴弦使用。

琴头:琴头顶端多以民族风格的雕刻作为装饰,近代制作出汉代官帽式无装饰琴头。

面板:阮琴面板多用硬木制作,有葫芦形、椭圆形、圆形和梨形等。其中,现在最常见的是圆形面板。

背板:阮的背板是指背侧两板间的板面,通常呈圆形或梨形,现在多为圆形。其形式有单板式和双板式两种。

弦轴:弦轴指能固定琴弦,且能调整琴弦松紧度的转轴。其作用是调整音高。有些阮把它做成圆形或方形两种形状,其直径为 4 厘米左右。

1986 年,宁勇研制出了低音阮、大阮、中阮、小阮和高音阮,被称为“宁氏系列阮”。这五种阮可以在音响效果中呈现出低音、次中音、中音和高音四个声部,自此,在弹拨乐器中,阮自成一族。

高音阮是高音乐器,发音清脆、明亮,在乐队中常演奏旋律曲调,以加强中阮效果,流畅的琶音最适宜映衬抒情的旋律,演奏单音或和弦时,能够加强节奏、烘托出乐曲热烈奔放的效果。高音阮的音域和柳琴无异,针对乐队用的柳琴音色较单薄,高音虽明亮,但不够结实等各种问题,改革了高音阮。高音阮比柳琴的音量大,音色结实饱满,尤其在高音区更见突出。因此,高音阮在中国香港中乐团被用于替代柳琴作为高音弹拨乐器。

中阮属于中音乐器,有着音色柔美、细腻、令人舒心的特点,音区和秦琴类似,在民乐合奏中,具有演奏旋律或描述句的作用,有着非凡的效果。中阮作为伴奏乐器时,能将音乐节奏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民族管弦乐队中,中音声部多使用中阮来表现,将柳琴、琵琶、扬琴等高音声部与大阮、大提琴、低音提琴等低音声部融合,丰满了整个乐队的音响效果,使其趋于一体。

大阮是一种比中阮在音区上低五度的次中音乐器。在音色上,大阮是一种类似于大提琴的乐器,坚实有力、低沉浑厚,在乐队中作为旋律声部时,大阮与中阮八度合作并结合,在演奏中,强化了中阮的效果。在演奏流畅的琶音的时候,听众能从旋律中感受到柔和与抒情,在进行单音或和弦的演奏时,可以加强音乐的节奏感,使乐曲中热情奔放的部分,得到充分的展现。

低音阮和西洋乐器中的低音提琴类似,它的声音低沉、浑厚。在民族乐队中,低音阮只是用来打出和声的节拍,或者是用来做一些简单的调子。有些乐队还将它作为低音拉弦乐器使用。

二、阮的演奏形式及演奏特征

(一)阮的演奏形式

阮有多种演奏形式,独奏、重奏、合奏等。

阮作为一种辅助性的乐 器,在 1950-1960 年间,阮的发展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没有一首与其相关的乐曲,也没有一首独奏的乐曲问世,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传统的阮音量相对较弱。

随着阮的不断发展,在缺乏阮传统文化资料的情况下,作曲家以其他音乐要素为基础,以创新、移植、改编等方式,

来完成作品的创作。自六十年代以来,阮乐曲逐步走上了独奏之路,这种发展使得后来的阮乐曲在演奏技术上得到了更多的升华和发展。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演奏者发现了阮的独特魅力,通过重新编创经典传统曲目和移植琵琶、古筝、柳琴等弹拨乐器的传统曲目用于阮演奏,使其在弹拨乐器中的地位飞速提升,也加深了其在民族音乐中的重要影响。后来,随着乐器的革新,由职业作曲家谢直心为初代阮谱写了一首适合它的曲子。1953 年以后,王仲丙以演奏家的身份,对阮的结构和音色做了一次新的设计,1956 年,他又针对阮的不同演奏方式,重新设计了阮族的小阮,大阮,低阮等阮族乐器,从而更好地弥补了民族乐队无法表现中低音的不足。随着改革开放,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日渐丰富的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也被人民群众所关注,阮独奏曲的创作有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作曲家,如林吉良、宁勇等,创作了大量的阮曲,使阮的演奏曲目更加丰富。如林吉良创作的深远悠长、具有蒙古长调色彩,描写草原辽阔风貌的中阮独奏曲《草原抒怀》;宁勇谱曲的古朴清淡、形象描绘了古丝绸之路上驼队行进画面的大阮独奏曲《丝路驼铃》等,至此,阮的独奏曲目日渐丰富,演奏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阮咸乐的一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即是重奏,因为演奏的乐器人数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阮族三重奏、阮族六重奏、中阮二重奏等,在形式上和西方室内乐相似。而它的重奏乐曲多是以西方复调作曲的形式为主,音响效果动听清快,在声部上也富有层次感。《天地之间》是一首中阮二重奏的经典作品。其中,吉他的一些演奏手法被运用在该曲目的演奏技法中,大量的重音及衬音保持的演奏技法,为中阮的演奏形式提供了许多新元素。在这个乐曲中,中阮的两个声部即相互合作交融,又有对抗的元素,对立统一,点线结合,在旋律上交相呼应,打破了单旋律线条。

乐团编制最大、乐队人数最多的演奏形式是阮咸乐团中的合奏部分。常见的乐队编制是:在乐队中小阮、低音阮、高音阮均占有二至六个人,中阮占有六至三十个人,大阮占有二至八个人。在合奏中,因为阮咸乐团有着十分灵活的声部编制,所以在合奏中,在乐队人数高低不同时,会对各个声部的编制进行变化,这样的调整是为了使高中低三个声部的音响处在平衡状态。立体、醇厚、声音特色鲜明、声部层次明朗是阮咸乐团合奏音响效果的特点,这也使得在弹奏中会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另一首由林吉良老师创作的西域风情乐曲《西域行》,也是阮族系列最早的合奏作品之一,在这首曲目中有着四个声部分别是:高音阮、小阮、中阮和大阮。音乐基调苍劲有力、低沉令人陶醉,将听者的思绪拉入古之西域,仿佛置身于古丝绸之路,令人向往。

(二)阮的演奏特征

阮是一种抱弹乐器,通常是演奏者坐着弹奏。由于阮形制构造、弹奏时拨片触弦的角度以及琴身共鸣箱振动的需要,在演奏时琴头应稍向左前倾斜,使琴身背板和演奏者前胸构成三角形的空间。演奏者双臂之间的配合也至关重要,当右手握住拨片触碰琴弦发出声音时,左手按压琴弦缩短琴弦振动的长度从而产生音高,此为左手演奏技法的基础及核心,换弦、换把位也是由此而来。早先多用假指甲或拨片演奏阮,后因指甲硬度不高,触弦时欠缺爆发力,无法将阮浑厚的音色完全体现出来,现在多以拨片弹奏为主,使用尼龙材质制作。

阮的演奏技法已有 50 余种,其中左手常用的演奏技法有泛音、打音、带弦、滑音、推、揉弦、推拉弦、吟弦等。泛音的发音明亮、空灵、优美;打带弦技巧多用于演奏装饰音,可以增强音乐的美感,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滑音使音乐具有柔美绚丽的特点。在美化旋律线条、丰富音乐形象方面,主要由左手技巧的运用所体现。右手演奏技法有弹、挑、扫、拂、轮、滑奏、小轮等。其中,弹和挑是右手基本动作和最主要的演奏技法;轮奏分为长轮、双轮和带轮等,轮奏将单独的独具特色的弹挑排列在一起,这样音乐旋律流畅的线条感和优美感,得以体现出来;滑奏具有琶音的音效,音色开阔柔和;当扫、拂技法结合使用或单独使用时,发音清脆动听。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loney 发表于 2024-1-14 08: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阮在民族乐队中的作用

(一)阮在小型民族乐队中的作用江南丝竹音乐流行于浙江、上海和江苏南部地区。江南丝竹音乐旋律优美,节奏轻快灵动,曲调流畅优美,音乐主题大多来源于民间音乐。在合奏过程中,每种乐器的声音不仅富有各自独特的个性,而且相互和谐、相互映衬。中阮在江南丝竹乐队中起着黏合和伴奏的作用。乐队低音的空缺则由它独特沉稳厚实的音色完美地填补了。

在弹拨乐队中,最常用的乐器是扬琴、柳琴、中阮、大阮、古筝、琵琶、大提琴等。阮在乐队中的作用以及运用早已达到一定规模,阮的音色统一、柔和、朦胧等与其他弹拨乐不同,因而成为弹拨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乐器。由于柳琴的音色较高亢尖锐、琵琶的音色明亮清脆却缺乏厚重感,这两者都缺乏声音淳厚的质感,而阮厚实温润的音色恰好弥补这两种乐器的不足之处,因此,阮在众多弹拨乐中就起到了中和的作用。阮不仅具备弹、挑、轮的基本演奏技能,还能演奏双音、三音和四音。同时,还可演奏琶音、分解和弦及具有歌唱性的旋律线条,与弹拨乐队中的其他弹拨乐器搭配得当。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优秀的中阮协奏曲,我们以《满江红》为例,来欣赏它所展现出来的音乐特色。《满江红》是一部大型的中阮协奏曲,由林吉亮作词作曲,何占豪改编而成。在该音乐作品中,中阮为主奏乐器,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倍低阮、大提琴、低音提琴为协奏乐器。独奏的中阮,是与中阮声部演奏同样的旋律,它起到强化的作用,高阮、小阮演奏支声旋律,弥补了长音的空缺的问题,给人带来一种丰富的感觉。倍低阮与低音提琴演奏相同的旋律,但使用大提琴来演奏相反的旋律,这首曲子的独特,让人耳目一新,显示出阮与其他乐器的完美结合,体现出乐对的高水准。

(二)阮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中,弹拨乐器有着独特的音响效果,别具一格。民族管弦乐队因为有了弹拨乐器的加入,使乐队的音响效果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格也在乐团中得以体现。琵琶声音清脆明亮,扬琴声灵动多变,三弦响亮有力,古筝声霸道流畅,阮的音色饱满醇厚,他们都有其独特的音色特征,这使得人们一听即辩。其中,以音区较高的琵琶、扬琴、三弦为基础,配以中、低音乐器中阮、大阮等这样的搭配最为理想,丰富音乐的音色,使和声效果饱满。因其都属于弹拨乐器,同时相互之间也有融合,中阮和大阮分别作为次中音及低音声部为中、高音声部奠定根基。

阮在民族管弦乐队的乐曲中运用广泛,有很多优秀的曲子值得我们去欣赏,就以最为经典的民乐合奏曲目《花好月圆》为例,来说一下阮在乐队中的技术应用。《花好月圆》是由黄贻钧作曲,经彭修文改编的一首采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民族管弦乐作品。曲中使用了扬琴、琵琶、中阮、大阮、二胡等乐器。曲子刚开始,阮就发挥了自己最基本的作用,作为乐队的中低音声部为乐曲进行节奏性的伴奏。当扬琴、琵琶、竹笛、二胡等乐器演奏优美的主旋律时,中阮分为了两个声部,上下相错五度,只加入了最为简单的节奏音型来进行伴奏,使中音声部的音色更加的厚实,而大阮则演奏了与中阮一样的节奏音型。这样,伴奏十分规整,大阮的音色也就为乐曲增强了低音声部音色的浑厚度,使乐曲主旋律与伴奏主次分明,而演奏出的音响效果更为悦耳。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由于当时民族管弦乐团缺乏中音弹拨乐器,

所以,弹拨乐器组很少承担中音部分的旋律声部。在扩展了琵琶和扬琴的高音音域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但仍不完美,在民族管弦乐队中有了阮的加入后,乐队中的中音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民族管弦乐队也拥有了相对完整的弹拨乐器组。在民族乐队中,弹拨乐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仅由弹拨乐器演奏的合奏形式,也陆续地出现。弹拨音乐织体的创作方法愈加丰富,不再只停留在齐奏的状态,也在渐渐的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在弹拨乐合奏方面,它突破了民族乐团的使用,表现意义也得以变多变广。以中阮为例,它不仅可以作为音乐中的旋律声部、和声声部和节奏乐器,与其他弹拨乐器的旋律交相呼应、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三)阮与京剧乐队的结合

在京剧中,伴奏乐队常用编制是以京剧六大件为主,管乐用以辅助,即由传统的京剧六大件 : 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中阮、大阮,以及笛子、唢呐、笙等组成。月琴和三弦在京剧乐队中是重要的高音弹拨乐器,但却缺少中音和低音的乐器丰富音域。20 世纪50 年代末,为了让多种弹拨乐加入京剧乐队丰富音响效果,尝试选择中音乐器秦琴加入其中,秦琴的加入也使得京剧乐队的音域变得更宽阔,这也使得乐器种类在乐队中得以更加丰富。然而,秦琴音质音色上与月琴和三弦难以协调,不适宜在京剧乐队中合奏。后来,人们发现中阮的音区与秦琴相似,但音质音色更沉稳厚实,更加适合在京剧乐队担任中音乐器。因此,中阮代替了秦琴的位置。在弹拨乐器中,阮也有着超群和不俗的地位,

自 1975 年左右,中阮加入京剧乐队以后,京剧各行当唱腔和器乐伴奏都有中阮的出现,在京剧乐队中,中阮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员。在京剧乐队伴奏的弹拨乐器中,月琴到三弦、再到中阮、大阮演奏时,在音符数量上依次递减。这样,乐队的音响效果会愈发清晰透彻,听起来会更加立体、舒适。在演奏中,大阮与中阮相比而言,发音反应会稍显迟缓,因此会删掉一些乐谱中的音符。所以,在精简下,余音大多是旋律的主干音符。由此,大阮作为京剧伴奏的根基存在于京剧乐队之中。

四、结语

经过近几代人的努力和研究,中国民族乐器阮乐艺术在近现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阮综合了许多弹拨乐器的优点,从伴奏到独奏,再到成为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中低音部分,这是其他乐器无法替代的位置,从演奏古曲到新移植的曲目,或是现代派的原创作品和新颖音乐都可以演奏。不仅如此,阮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如今,在民族乐团,乐队音乐的表现力,因为阮的存在而丰富。从阮诞生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在这岁月长河中,在一代一代音乐爱好者的不断推陈出新,阮的演奏技法、音色、形制构造、音响效果、音律等方面,都变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与适应能力。阮这件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的民族弹拨乐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希望阮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也能够为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事业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这一传统弹拨乐器终会绽放出属于它的光彩。

(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4-27 20:48 , Processed in 0.0589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