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93|回复: 0

[娱乐界] 1949年确立国歌,因一句歌词引发争议,周总理鼎力保留,为何?

[复制链接]
45765230 发表于 2022-8-23 07: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9年确立国歌,因一句歌词引发争议,周总理鼎力保留,为何?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句歌词,都会下意识地跟着哼唱起来,《义勇军进行曲》在成为国歌之前,就已经是响彻大江南北的电影主题曲了。

1949年开国大典前,著名的第六小组经过严苛的筛选,最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360se_picture.jpg

《义勇军进行曲》手稿

确定以后,很多人对这首歌里的一句歌词产生了质疑,认为那句歌词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就连词作者田汉也认为应该改掉,但是有一部分人认为,歌词改了意义也就变了,应该保留原歌词,两方意见争执不下,周总理得知此事后,鼎力支持保留原歌词。

那么,在耳熟能详的国歌歌词里,究竟是哪一句歌词引发了这么大的争议?周总理鼎力支持保留原歌词的理由又是什么?

《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原名叫田寿昌,189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这一带湘戏盛行,在娱乐项目匮乏的年代,跟着大人徒步十几里赶庙会、看大戏,成了田汉童年最快乐的事情。



田汉

听着各种唱词,看着戏台上演绎的百态人生,年幼的田汉对戏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段经历也为他此后从事戏剧创作埋下了伏笔。

田汉的父亲早亡,从小得舅舅的照顾比较多,舅舅叫易梅臣,是一位民主革命家,曾经追随过孙中山,和黄兴是至交好友,他非常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外甥,也很注重对田汉的教育。

田汉不负所望,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尤其喜欢创作戏剧,他爱读戏剧作品,也发表过多篇剧本,13岁就在《长沙日报》上发表了根据传统戏剧《三娘教子》改编的《新教子》,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田汉的文学才能逐渐显露出来,可是在舅舅看来,写剧本是个“不务正业”的事情,还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



田汉

在舅舅的帮扶下,田汉得到了去日本留学的机会,在日本又加入了李大钊成立的少年中国学会,在那里田汉结识了一大批热衷文学创作的留学生,这些志趣相投的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探讨爱国文学作品的创作,田汉独到的见解经常引来一片赞誉声。

1922年,田汉完成学业后回国,他得到了在学校任教的机会,这期间也没有放弃创作文学作品,一边任教,一边组建了学社和剧社,凭借优秀的文学才能,为推动中国新戏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时期的田汉一心扑在文学创作上,完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不赞同在文学创作中掺杂政治因素,认为文学一旦牵扯上政治就变得不纯粹了。

但是随着国内战争局势的不断恶化,在经历过残酷的炮火摧残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觉得以前的自己太过“狭隘”了,抛开民族利益和政治格局创作的文学作品是空洞的,于是他开始转变创作理念,要为民族解放呐喊,为人民利益发声。



田汉

1934年,战争愈演愈烈,外有敌寇不断向中国腹地侵袭,内有反动派烧杀抢掠、破坏革命,种种人祸面前,百姓备受压迫、困苦不堪,此时偏偏又发生了巨大的天灾,北方大旱、南方大涝,土地荒芜,黎民流离失所,无数人在灾难中失去了生命。

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为了挽救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中国,革命志士奋起反抗,用血肉之躯筑成保护人民的“长城”。

田汉目睹了这一切,满腔愤怒喷薄而出,他萌生出一个念头,要创作一部为民族呐喊的文学作品。恰在此时,上海电通公司找到了他,希望他能为正在筹拍的电影创作剧本和主题曲,和以往的电影不同,这部电影将主打抗战,旨在激励全国人民勇敢反抗侵略。




田汉一口应下了电通公司的邀请,之后就全身心投入到剧本创作中,创作期间他经常回忆这些年来的所见所闻,想到敌人的剥削就会愤慨不已,想到人民的苦难就会泪流满面,灵感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很快他就创作出了《风云儿女》这部电影的剧本梗概。

接下来是创作电影主题曲,主题曲是对电影传递精神的升华,优秀的主题曲是电影的加分项,因此田汉格外重视主题曲的创作。为了契合剧中一首咏诵长城的长诗,田汉决定编写一首以长城为背景的主题曲。



《风云儿女》剧照

长城曾经是抵抗外族侵略的伟大壮举,可是如今日军早已突破长城防线,一步步践踏我们的国家,南京政府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塘沽停战协定》,把大片国土拱手让于侵略者。

漫天炮火中,绵延万里的长城早已失去了抵抗侵略的作用,如今变成了一座任敌人践踏的“矮墙”,既然如此,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啊,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吧,只要我们万众一心,胜利终将是属于人民的!

心中情感磅礴,下笔自有章法,一首《义勇军进行曲》一气呵成。歌词刚写好,田汉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了,他再也无法完成电影后期的创作。共同参与电影创作的夏衍犯了难,歌词有了,曲谱还没有,这首主题曲依旧是不完整的。



夏衍

正在夏衍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有个人登门拜访,希望能为《义勇军进行曲》作曲,此人正是聂耳,他是田汉的好友,在此之前就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作曲家。夏衍看到聂耳眼前一亮,立即把《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交给了对方。

谱曲过程也非常坎坷,因为聂耳拿到的是一篇不完整的歌词,田汉写好歌词后,纸张不慎沾了水,部分词语早已经被水晕开,根本无法辨认,而田汉人在狱中,又无法当面与他核对,聂耳只能根据前后词意和旋律节奏反复推敲,在尽量不影响词意表达的前提下,把缺失的文字补全。



聂耳

此外,为了增强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还需要对歌词进行各种调整,比如“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句词,聂耳反复斟酌,总觉得无论怎么调整旋律,都无法最大程度调动情绪,最后他在“前进”后面又加了个“进”字,这句歌词就变成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气势一下就变了,凸显出中国人民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精神。

歌词中还有一些很长的句子,一般长句子很难表达出热血澎湃的气势,就连田汉本人都认为那些句子在谱曲时肯定需要修改,没想到聂耳却能在保持歌词不变的情况下,让节奏更加明快,音节自然有力,足见其深厚的创作功力。



聂耳

《风云儿女》全国放映后,《义勇军进行曲》也响彻大江南北,报纸上大肆宣传,街头巷尾人人传唱,田汉也在此时被保释出狱,得知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全国引起了巨大轰动,他满心欢喜,想要和好朋友聂耳分享喜悦,却意外得知聂耳不久前已经在日本溺水身亡,去世时年仅23岁,他的人生就如同一颗闪亮的流星,璀璨耀目却转瞬而逝,而《义勇军进行曲》也成为了两大艺术家合作的绝响。

当时反动派从经济、军事、舆论上对全国进行了严厉封锁,说来讽刺,抗战年代人们竟然不能探讨抗战问题,就连“抗战”两个字都是禁词。

《义勇军进行曲》的巧妙之处在于全篇都在激励人民抗战,却始终没有出现“抗战”的字眼,这也是这首歌能够突破封锁、得以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青年会成员演唱《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传唱之广超乎想象,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山村小儿,无论是学堂里的学生还是军队里的士兵,只要旋律响起,都能跟着哼唱“起来!起来!”

歌曲还曾经传到国外,诸如马来西亚抗日游击队、美国好莱坞抗战电影,都曾经用到这首歌。

时间转眼来到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收尾阶段,中央决定在10月1日举行盛大的开国大典,向全世界正式宣告新中国成立。




为了保证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周总理把所有筹备工作划分了六大类,然后组建了六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一类事务,其中第六小组负责国歌、国徽、国旗等国家形象标识的设计,第六小组的组长是马叙伦,副组长是叶剑英和茅盾,成员有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比如田汉、郭沫若等人。

设计方案采用面向全国征稿的方式,征稿启事一发出,第六小组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封稿件,经过多轮筛选和反复讨论,国旗形象最终被确定了下来,在选择国歌方案时却犯了难,词曲创作需要灵感,灵感却难以捉摸,征稿活动时间紧、任务重,即便是优秀的词曲创作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能够代表国家的国歌词曲。



马叙伦

短短几个月,第六小组就收到了上千份国歌歌词和词谱,小组成员一一查阅后,竟然没有找出一份满意的作品。开国大典日益临近,办公室里的气氛也越来越压抑,大家都觉得有愧于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托付,没能圆满完成任务。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徐悲鸿忽然想起法国国歌《马赛曲》的创作始末,他曾经留学法国,对《马赛曲》的历史非常熟悉,这首歌最初也不是为了作为国歌而专门创作的,而是法国流传很广的一首战斗歌曲,后来才被确定为国歌。既然如此,我们的国歌为什么一定要重新创作呢?抗战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传唱度非常广的优秀歌曲,说不定其中就有适合作为国歌的歌曲。



徐悲鸿

几乎是一瞬间,徐悲鸿就想到了《义勇军进行曲》,当他把这个想法提出来的时候,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不过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这首歌曲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也代表了中国人民特殊的情感,可是时移世易,如今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华民族复兴在即,那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不是已经不太适用了?

歌词到底要不要改?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田汉,作为这首歌的词作者,他的意见非常重要。田汉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语气坚定地说:“改!”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国歌也应该顺应时代主题。

梁思成和张奚若等人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义勇军进行曲》无论是歌词还是曲谱,经过多年传唱,早已深入人心,任何修改都是对歌曲完整性的破坏,因此不建议修改。



毛主席

两方意见争执不下,就把想法汇报给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周总理认为时代在变迁,但历史不能忘,国歌代表了民族精神,虽然抗战已经结束,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抵抗侵略的精神应该永久流传,他鼎力支持保留原歌词。

毛主席也认为应该保留原歌词,他的观点是新中国虽然已经成立,但国际、国内的各种危机并未彻底解除,中华民族仍旧面临着巨大危险,“人们应该牢记历史、居安思危、艰苦奋斗”。

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大力支持下,《义勇军进行曲》被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之上,当激昂的旋律响彻天空,全国人民为之心潮澎湃。




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3月5日,国歌再次进行了修改,原词中“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修改为“各族英雄的人民”,这次修改经过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审批通过。

可惜由于原歌词太过深入人心,修改后的歌词始终无法像原来那样广为传唱,当旋律响起,很多人还会下意识地哼唱出那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新版国歌仅推行了4年,最终在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下,于1982年恢复了原版歌词。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振奋人心,旋律铿锵有力,几十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儿女勇敢奋斗。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4-25 15:31 , Processed in 0.0499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