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送别》曲子挑挑毛病) ]4 `$ N) a9 [2 A2 @5 `
/ Y i. J; l% ^9 v0 N
; _* K+ z+ n Q" V: v) r
夏超
1 F+ d7 H# E7 ]1 h% ]5 d! V, r- e7 L' m# M
2 |; E0 Q4 H3 D1 o4 C 在根据歌曲《送别》的曲调填词唱歌的过程中,我发现它的曲子里面存在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毛病。什么毛病呢?存在大量的有害无益音符。
+ z$ L9 F3 |" J/ o 曲子里面的哪些音符是有害无益音符呢?熟悉《送别》曲谱的人都知道,这首曲子里有多个乐句的末尾是两个四分休止符。我认为那些休止符全是有害无益的音符。( E5 @; f& J# q& H8 p0 A3 @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那些休止符对增强曲子的表现力没有任何帮助。因为二,那些休止符给唱歌唱谱的人增加了困难。
8 @3 N5 Z7 y! u& H, [* ^! Z" h 为什么说那些休止符给演唱者增加了困难呢?因为一,那些休止符全部位于乐句的末尾。因为二,演奏人员演奏休止符的时候,乐器不发出任何声响。因为三,在此期间,演唱者需要做一个吸气动作。因为四,在没有乐音提示的情况下,演唱者不好掌握吸气的时机。
! V6 `4 @6 x& L6 N 更要命的是,有的演奏人员在演奏的时候,会由于休止时间没有掌握准导致演奏不同乐句停顿时间相同的休止符的时候,停顿的时间不完全一样。很显然,歌手听着此类伴奏演唱的时候,需要克服的困难更大。
; l8 v- S: A4 l* ]: c9 k( m% W 怎样消除《送别》曲谱里面的这个毛病呢?正确的做法是把所有乐句末尾的休止符一个不剩删除掉。读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心生疑虑:“这种改法不会削弱曲子原有的表现力吗?”如果有朋友这样问,我的回答是:“曲子里的休止符删除以后,曲子仍然和原来一样悦耳动听。因为曲子里的那些休止符是曲作者为了填补空位写进去的。”
, c- [3 v+ g" E( z, p' A6 n, U# K 怎样看待我的修改呢?我认为答案只有一个:对原作有益无害。这样的修改,我想曲作者也会认同的。0 {3 B( { T. c# ~4 s6 o
+ R' }( y' k; w' |( L
5 ~4 o* t$ [( a& e4 h
二〇二一年七月七日 写于六福居
# H, m; m& m3 ~ w$ C3 f2 y
2 F. Y/ \: k%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