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71|回复: 0

[娱乐界] 1949年,政协选定国歌,有人说歌词过时,毛主席霸气回应:用原词

[复制链接]
89685430 发表于 2022-5-31 06: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9年,政协选定国歌,有人说歌词过时,毛主席霸气回应:用原词


国歌是每一个主权国家都必须拥有的歌曲。不同国家的国歌,风格都不一样,它或许是民族斗争的产物,亦或是和平年代的颂歌,也可能只是描写自己国家地理风情、古老历史……

一首优秀的国歌能起到统一人们思想、激发民族爱国情感、催人奋进的巨大作用。也因此,创作好一首国歌,绝非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所以很多国家在一开始没有正式国歌的时候,往往会把一首得到大众认可、与本国国情相符的歌曲当作“代国歌”,如苏联在建国之初,就曾以著名的《国际歌》当作国歌。

在筹备新中国的过程中,确定国歌也经历了一番曲折的过程。今天的正史观察就带大家一起了解国歌背后的历史故事。

360se_picture.png
《义勇军进行曲》词谱

不如先定一个“代国歌”

一九四九年,新政协筹备会的征稿启事发出以后,马上就收到了很多热心投稿,其中不乏海外华侨的来信。经过层层筛选,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把一些较为优秀的歌词、歌谱印刷出来发给大家审阅。还有一些歌曲专门安排乐队进行了现场演奏。

但遗憾的是,这些歌曲都没有达到大家的满意,不是歌词不行,就是曲谱不好。于是大家经过一致讨论,觉得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在无法创作出令人满意的国歌,不如先定一个“代国歌”。

最后商议的结果,多数人同意在正式国歌未制定以前,先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那么最早建议使用《义勇军进行曲》代作国歌的人是谁呢?他就是著名画家徐悲鸿。


徐悲鸿

当时距离开国典礼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常委们听说没有国歌,一下子都担心起来。毛泽东更是亲自跑到勤政殿,召集常委成员、第六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顾问以及各界人士座谈国歌之事。

座谈会一开始,并没有出现热烈的场面,没人发言,人人都在思考,究竟该提什么建议?

正在大家绞尽脑汁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中年男子站了起来,男子建议,可以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

这个人就是被聘到国旗国微评选委员会的专家徐悲鸿。

没有人料到,是这位画家而非音乐家的中年汉子,对国歌的选定提出了最终被众人接受的好建议。


徐悲鸿

其实早在徐悲鸿去中南海开会之前,他就曾对自己的妻子说过想用《义勇军进行曲》代作国歌这件事。为此,他还对妻子举例法国的《马赛曲》就是一首有些悲壮的歌曲,但是很好地反映了当时法国马赛工人革命队伍高唱着这支歌曲挺进巴黎的故事。而《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词,在抗战时期唤起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投入抗日前线,如今依然可以鼓舞人们永远以昂扬奋起的精神继续前进……

被大画家徐悲鸿提名代作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原是剧作家田汉在1935年为上海一家电影公司编写剧本《风云儿女》时所创作的主题歌。

一九三五年华北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开始蹂躏肥沃的华北平原。中华民族已是危在旦夕!这时,已加入中共党组织的革命剧作家田汉为躲避国民党当局的搜捕,被迫迁居到上海法租界。


田汉

田汉对当时音乐界一些人在亡国的关头仍在创作靡靡之音、自我陶醉的现象感到愤慨和忧虑,也为一些人写的救亡歌曲激情不够难以在民众中流传而表示惋惜。他决定自己要写出一些能唤起民众、鼓舞人们斗志的歌曲。

这时,他编写了一部电影剧本——《风云儿女》,这是一部反映抗日救亡主题、描写国民党统治区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线故事的作品。

在剧本中,田汉为影片的主人公诗人辛白华写了一节诗稿(跟后来影片中唱的仅有微小的出入,应该是作曲者聂耳因音乐的特性作了调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一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大炮飞机,前进!前进!前进!

田汉

田汉写出歌词后不久,就被投入铁窗之中。夏衍接手他未完的剧作,把梗概改编成电影,歌词交给了年轻的共产党员聂耳。

过去有些报纸介绍说夏衍曾对这首歌词进行过修改,这是不确切的。夏衍回忆说:“田汉写歌词的那页薄纸,放在稿本的最后一页,有些字被水浸湿了,我怕聂耳看不清楚,就在旁边重新誊写了一下。”

正在华联公司搞音乐的聂耳与田汉关系很好,是同志加朋友,他入党就是田汉介绍的。以前他俩常在一起合作创作歌曲,纵论国事。

然而,聂耳拿到田汉创作的歌词的时候,也得到了国民党特务要逮捕他的消息,上海地下党决定让聂耳出国暂避一段时间。就在出国启程的前夕,聂耳连夜突击拿出了曲谱。


聂耳

正是由于音乐家的遭遇如同当时祖国的命运一样,聂耳谱的曲每一个音符都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氛,显得铿锵有力,激荡人心。曲中连着三个“起来”,如同嘹亮的进军号声,把音调和人们的激情立即推向高潮。曲尾显得坚定有力,戛然而止,给人以歌声并未结束,仍在耳边回荡的乐感。

一九三五年7月,田汉获释出狱的当天,正巧碰上电影《风云儿女》的首映式,《义勇军进行曲》也随之问世。

然而,该曲作者聂耳的身躯这时已被日本藤泽市秸沼海滨的波浪所吞没,他再也听不到这支催人奋进的进行曲了。

《义勇军进行曲》成了聂耳的绝唱,他的灵魂和生命似乎全部融化在这首曲中了。


《义勇军进行曲》背景故事

“一二•九”运动后,《义勇军进行曲》很快传遍到中国大地,鼓舞、激励着中华儿女走上抗日的前线。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斯雷尔•爱泼斯坦在评价《义勇军进行曲》时曾说:“这种类型的歌曲只要听到一次就会终生难忘。它的急促而充满胜利信心的词句,像是一位紧张得喉咙沙哑的指挥员在战斗打响之前作动员报告。”

毛泽东:还是保持原有歌词

在毛泽东亲自主持的座谈会上,徐悲鸿的建议刚一提岀,马上得到周恩来的响应。

周恩来认为,《义勇军进行曲》很有革命气概,曲调雄壮豪迈、节奏鲜明,很适合大家传唱,可以当做国歌。


周恩来

清华大学建筑学家,同样被聘为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顾问的梁思成教授在周恩来说完后,也站起来发言说:“徐悲鸿先生的这个建议我赞成。我想起了以前我在美国时,有一次上街,听见有人用口哨吹《义勇军进行曲》。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骑自行车的美国青年。这说明这首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我看用这支歌代国歌很好。”

接着,大家纷纷发言,谈自己的看法。

刚从国外回来的宗教界代表刘良模说:“国歌是一个国家的歌,它的产生应该有历史背景,像法国的马赛曲,还有国际歌。这些歌曲在法国大革命、苏联十月革命中唤起了广大人民。《义勇军进行曲》产生于抗战时期,唤起民众向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保卫祖国的神圣战斗。还有,这支歌也可以用来纪念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始人聂耳。此外,这首歌在国际上也有它的地位……当然,歌词可以按新的国内外情况编拟,这是我本着在国外作宣传工作的经验,谈的一点看法。我建议采用聂耳的歌谱,歌词另拟。”

刘良模的建议获得了很多人的赞同。


刘良模指挥《义勇军进行曲》

有人说:“新中国即将成立了,中华民族已经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屹立在世界东方,而这首歌词当中却有‘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样不符合现在情况的句子,是不是过时了?”

周恩来说:“这首歌在抗战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尽管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但今后还可能有战争,我们还要居安思危。”

参加座谈会的人基本上同意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

最后,毛泽东说:“大家都认为《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最好,我看就这样定下来吧!”

但是,对歌词是否要作改动,意见仍未一致。最后决定由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主席团研究决定。


毛泽东

为了常委、主席团研究时参考,又推选郭沫若等人修改岀一份歌词。

郭沫若修改的歌词共分为三段,于9月中旬发给小组成员和常委。

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后,全体代表于9月23日分为11个组讨论国旗、国徽和国歌等方案。

代表们对国歌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赞成用《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但歌词是否修改,没有一致意见。

9月25日晚8时,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协商国旗、国歌等问题的会议。

在讨论国歌时,毛泽东建议歌词也用原来的。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表示,他们完全赞同毛主席的意见,直接使用《义勇军进行曲》做国歌。但现在仍有人要求修改歌词。

周恩来很明确地表示:“要么就用旧歌词,这样才能激起感情,修改了的歌词唱起来就没有这种感情了。”


周恩来、毛泽东、朱德

最终,其他人也表示不要修改歌词了。

最后,毛泽东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过时了吗?我看没有。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现在虽然全国快解放了,但还是受帝国主义的包围,不能忘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压迫。我们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还是保持原有歌词。”

毛泽东说完,大家热烈鼓掌表示赞同。

负责修改歌词的郭沫若,也完全赞成采用原来的歌词。

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周恩来建议,大家合唱《义勇军进行曲》。

丰泽园里,传出了嘹亮的歌声。

9月27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以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左起:刘少奇、朱德、毛泽东、宋庆龄、李济深、张澜

徐悲鸿:共产党尊重所有对文化有贡献的人

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图画,图画是流动的音乐,艺术各门类都是相通的,而旁观者更有其优势。徐悲鸿作为一个画家,举荐代国歌不就是很成功的例子么?

徐悲鸿不仅凭艺术感觉,更凭他一生中的磨难,真正认识了这首非凡的歌曲。他曾因走投无路准备把自己交给浊浪翻滚的黄埔江。然而,他终于从绝望中拔出脚来,他说,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呵!以后,他曾穷到一天只能用一枚铜板吃饭,饿得走不动路,他都没有失去信心,终于成为大画家。但是,他没有忘记使他成钢的炼狱。他筹款捐助难民。国破家亡的现实,使他蘸着怒火画了油画《徯我后》。


徐悲鸿一家

徐悲鸿逝世后,周恩来观看他的遗作,在《徯我后》这幅油画面前,周恩来讲述了这个取自书经的故事。老百姓忍不住夏桀的暴虐,翘首盼望商汤带兵去打暴君。徐悲鸿针对国民党的腐败而描绘了人民对光明的渴望。

周恩来说,成立徐悲鸿纪念馆很好,要好好保护这些作品。

一位协助国民党政府工作的美国人临回国,蒋介石问他喜欢中国的什么东西。他说,我只要徐先生的《灵鹫》。

但徐悲鸿不卖。

这幅画至今仍陈列在徐悲鸿纪念馆里。

国民党也曾派人多次游说叫徐悲鸿为蒋介石画像,他都婉言谢绝。


徐悲鸿一家

一九四八年,南苑机场军火库爆炸,国民党要员纷纷逃离北平。国民党教育部从南京急电北平各大专院校,紧急南迁。第一个坐飞机南下的是北大校长胡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北平师范大学校长袁敦礼携家属上了第二架飞机。可徐悲鸡坚决不走。

廖静文回忆说,那时,不断有人来劝说他,造了许多谣言,说他万不可留在北平。那一天,徐悲鸿在傅作义召集的社会名流座谈会上,第一个勇敢地发言,表示希望傅将军顺从民意,以使北平免于炮火摧残。他的意见打破了胆怯的空气,与会者无不赞同。

当晚,徐悲鸿就接到了恐吓电话,要他小心脑袋。恫吓无效后,电话里又加以利诱。说如果去南京就可以得到一笔为数不小的外汇,作为他出国展览之用。因为早在一九四六年,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先生便曾代表尼赫鲁敦请徐悲鸿去印度进行作品展览。

虽然徐悲鸿本人也很想去访问印度,参谒那些辉煌的古代文化,但他决不能选择这个时期,因为这是中国人民最需要他留在北平的时候。


徐悲鸿

徐悲鸿和田汉是老朋友。北平解放前夕,秘密进入北平的田汉在烛光下,详细地向徐悲鸿描绘了解放区的情景,并且转达了电泽东、周恩来对徐悲鸿的问候。田汉说,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希望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离开北平,并且尽可能在文化界多做些工作。

徐悲鸿动身从南京来北平之前,许多同学曾劝他。当时国共谈判陷于破裂,北平很不平静,而周恩来却鼓励徐悲鸿去北平,去把北平艺专办好,为人民培养一批有能力的美术工作者。周恩来表达了对北平古城的深切怀念。

郭沫若起草的《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三百多人签名,徐悲鸿也在上面签了字。这事轰动了全国。蒋介石查问为什么文化界都被共产党拉去了?于是,特务对签名者施加了压力。但徐悲鸿并不改口。


徐悲鸿

徐悲鸿对共产党的了解,始自他去苏联办画展。他发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看画展的全是知识分子,而在苏联参观画展的多是工人、农民,这使他对社会主义文化普及的印象很深。而苏联政府花高价收买一位基督教画家的作品,更使他难忘。

一九四二年,重庆举办了一次全国木刻展览,徐悲鸿看到了解放区反映人民生活的作品,感到兴奋不已。

徐悲鸿把光明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抗战中他积极营救田汉,北平解放在即,他不仅不走,还力劝齐白石留在北平。

“我留下,共产党会不会杀我?”接到恐吓信准备走的齐白石老人问。

“共产党尊重所有对文化有贡献的人。”徐悲鸿说。

“那我还能继续卖画吗?”齐白石老人问。

“能卖!”徐悲鸿给了他肯定的回答。并告诉齐白石老人,如果城里打起来,将接他到北平艺专来住。


徐悲鸿

开国大典时,徐悲鸿作为政协代表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他终于听到了那庄严的乐曲……

当《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响彻整个天安门时,徐悲鸿笑了,田汉乐了。

全体政协代表都处在一片欢愉之中。

相信,如果聂耳在天之灵有知,也会为之欢呼的!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3-29 09:05 , Processed in 0.10651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