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下河原创歌曲热传扬州朋友圈,水乡姑娘用新民歌唱响家乡美
8 t; M5 o; _0 K1 U- B4 B+ {1 \+ b4 r2 u/ q
扬子晚报网5月3日讯(通讯员 顾建春 记者 陈咏)“吹过几多杨柳风,塘里映过少年的笑容。淋过几多杏花雨,水边卖过鲜嫩的莲蓬。归帆走碧水,鸟唱花艳红,难忘祖母唤我乳名……”连日,一部民歌风格的原创歌曲《板桥塘》MV在扬州朋友圈热传,点击量迅速破万,各地网友频频转帖称赞。与此向对应,MV拍摄地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板桥塘也成为网红打卡地。5月3日,记者采访了MV的主角、里下河水乡姑娘经玉清。
1 J* O! M8 X* n5 @
# ~2 X9 K: G+ c8 A) z7 X, [% k+ D经玉清是江都区宜陵镇土生土长的姑娘,六七岁时,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她,就跟着外婆学唱歌。初中毕业后,经玉清进城工作,唱歌的爱好未变。每逢周末,在江都往返宜陵的公交车上,她的“车厢音乐会”一路歌声一路笑。在商场当营业员时,她时常用歌声招揽顾客,“记得那时卖雪花呢大衣,别的营业员半个月卖5件,我一天能卖出15件。”“经玉清,来一首!”每逢朋友同事过生日、办喜事,经玉清总是大大方方登台献唱。从悠扬的《四季歌》到温柔的《粉红色的回忆》,从军旅的《军港之夜》到充满地方风味的《牧羊曲》,她演唱了一首又一首。
, r- ~' U- v0 y9 C m0 Z
- X. j1 _7 }- b" a' u- G. Z
9 z" i8 z# ?: B: f民歌演唱" ]+ E" y' t% q3 Q
! y9 | P% J' X“叫呀我这么里呀来,我呀就的来了,拔根的芦柴花花……”经玉清演唱的《拔根芦柴花》,被誉为“原汁原味的扬州小调”。歌迷们众口一词:“听经老师的歌,越听越有味!”“从心窝里流淌出的歌,才有生命力。”经玉清说,为揣摩并呈现民歌小调的质朴与自然,她下载了不同版本的唱片录音,反复听、反复唱。每一支歌从试唱到录音合成,至少演唱千百遍。6 [; c, d# M. j4 Q& Z
; v* v( \% j C% m( Q/ ^5 J+ M4 Q“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018年,经玉清牵头成立了扬州丽人文化艺术团。歌友们因音乐结缘,也把歌声与欢乐送给了更多的人们。
4 V7 P( A& M8 C# I
6 c* z* e. ?; q# m3 }, S; i$ H
. o8 P. o0 W6 V0 h: h W) X& X9 b纯朴秀美的经玉清
* ]5 m1 z4 ~* N' G& x2 \! p5 e0 Q6 y6 C& m _6 @
艺术团成立以来,多次进社区参加“庆七一颂党恩”“礼赞新中国 歌唱新时代”等大型主题公益演出,深受居民喜爱。“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经玉清演唱的《绣红旗》曾巡演13场。每次演出她都声情并茂,把观众带入剧情之中。去年春天,经玉清回到老家宜陵镇,在文星桥自费拍摄原创歌曲《宜陵姑娘》MV。“宜陵姑娘演唱《宜陵姑娘》”,在江都传为美谈,这也让经玉清找到了歌唱艺术的发展方向。近日,《宜陵姑娘》的姊妹篇《板桥塘》在樊川镇拍摄完成。当地居民奔走相告,家乡从此有了自己的歌。' |3 E3 Y$ [* k, u$ i2 d3 L2 O; ]
/ I( v8 I/ y) Y6 X9 h& w! [
F: Y! o0 A" M) ]; T4 v体验生活! i" ~6 N6 g0 ?4 u. l0 F \
1 p8 `, F. q7 M- `* o5 b5 C经玉清说,《板桥塘》的歌词和曲调融入了大量的江都元素,这与自己的演唱风格十分吻合。拍摄MV时,得知她自费为樊川拍摄宣传片,一位樊川大叔免费为她摇橹划桨,老蔑匠放下手中的活教她编织竹器。她还走进百年老字号“一枝春”和水陆寺,用婉转动听的歌声为张记馄饨、樊川小肚代言,这才有了灵动唯美的里下河风情画卷。
& E1 F4 C2 Y5 N) W v% h2 P$ X
# r* q' H5 q4 ?/ L7 r2 y5 q7 L7 i“日子任歌咏,我口唱我心……”紫金山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庄晓明说,江都诞生过《茉莉花》《拔根芦柴花》《撒趟子撂在外》等优秀民歌,随着《宜陵姑娘》《板桥塘》等一批优秀新民歌在更大范围传唱,江都又多了新名片。/ S4 _8 v" ~2 Y$ v- F4 I, y0 p
( z* ^5 v n# k0 [+ g |
|